(一)天台山历来是皇家祭祀之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司马承祯与天台山》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4499
颗粒名称: (一)天台山历来是皇家祭祀之地
分类号: B959.92
页数: 2
页码: 49-50
摘要: 天台山为越国的祭天之台,即祭天坛。古时候天子祭祀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国亦模仿天子而祭祀境内之名山大川。《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乃行第一术,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祭陵山于会稽,祀水泽于江州。事鬼神一年,国不被灾。越王曰:'善哉!大夫之术①”所谓“第一术”,即大夫越国文种回答越王怎么样才能报仇成功时提出的“一曰尊天事鬼以求其福天台山位于会稽东南,正是越国的天坛方位,天台山为越王勾践伐吴前的祭天之所。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③刘禹锡诗写的就是徐灵府所说的唐敬宗宝历元年天台投龙之事。
关键词: 道士 人物研究 中国 唐代

内容

天台山为越国的祭天之台,即祭天坛。古时候天子祭祀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国亦模仿天子而祭祀境内之名山大川。《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乃行第一术,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祭陵山于会稽,祀水泽于江州。事鬼神一年,国不被灾。越王曰:'善哉!大夫之术①”所谓“第一术”,即大夫越国文种回答越王怎么样才能报仇成功时提出的“一曰尊天事鬼以求其福天台山位于会稽东南,正是越国的天坛方位,天台山为越王勾践伐吴前的祭天之所。
  《天台山方外志》云:“咸通中,洞天宫有禹钟,高二尺,重百余斤,形如铎,上有三十六敌,有文隐起。相传夏禹所铸,或云越王乐器。''这么大这么重的禹钟,可能是越王当时祭天的乐器。
  徐灵府《天台山记》云:“赤城山,山高三百丈,周回七里,即天台南门也。古今即是于国家醮祭之所。”又曰:三井……邑中有水旱,令长每虔记情诚,祈于晴雨,无不响应,亦是国家投龙璧醮祭祈福之所。高宗永淳二年投龙于此。玄宗开元二十五年,诏令太常卿修礼仪使韦绪皆金龙白璧投于井。宝历元年,主上遣中使王士岌、道门威仪赵常盈、太清宫大德阮幽闲、翰林待诏禄通玄五月十三日到山,于天台观设醮,许往三井投龙璧也。①韦缗乃唐玄宗朝的礼仪大使,开元二十三年曾奉命与玉真公主一起赴王屋山司马承祯据说举行金箓斋。徐灵府言之凿凿,有时有人有地,唐高宗、玄宗断非为一邑之水旱而来天台山举行醮祭的,肯定是“国家醮祭可见,天台山自古就是“国家醮祭之所对此,齐召南的《天台山方外志要》亦有记载:井在山阿。唐时尝遣使投金龙白璧。……咸平中,醮祭投金龙。②刘禹锡有《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诗可以为证。诗云:银铛谒者引蜕旌,霞帔仙官到赤城。
  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
  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
  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③刘禹锡诗写的就是徐灵府所说的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天台投龙之事。

知识出处

司马承祯与天台山

《司马承祯与天台山》

本书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他人尚未涉足或者极少涉及的研究领域,深入挖掘研究,解读司马承祯“薄于为吏”的原因,试图破解他对天台山情有独钟的密码,剖析司马承祯与唐王朝三代帝王的关系,探究司马承祯的道家哲学理论和养生学说的奥秘,重点考察以司马承祯为始祖的道教上清天台派(南岳天台派)的传承发展(学说延伸)以及“仙踪十友”在司马承祯的影响下与天台山的关系等等,并探索司马承祯对其他诗人的影响,探讨司马承祯在唐诗天台之路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产生的影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