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4370
颗粒名称: 一、太平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22
页码: 22-43
摘要: 本文介绍了蒲华到太平游幕的历史及作品。
关键词: 台州 游幕 天平

内容

蒲华到太平入幕不久,就与当地士人融成一片。同治四年(1865)九月九日上午,蒲华与文士林和同登灵泉山,有《乙丑重九偕林梅臣先生登太平灵泉山录呈郢正》一诗为证: 红日三竿辟晓寒,一樽携上碧云端。岂堪吹帽无诗作,几欲题糕下笔难。野菊尽多行处艳,禅房虽小憩来安。漫从松罅摩山顶,煮茗焚香把竹看。① 这个林和是闻名遐迩的饱学之士,性格刚介,品格高洁,名重于时,蒲华与他相识不久,就订为至交。林和,原名之斌,字则中,号梅臣,太平北山人。光绪二年(1876)岁贡,三年举孝廉方正,以教职用,历署庆元、建德训导,定海教谕。著有《自爱庐文集》《自爱庐诗集》。
  重阳佳节,蒲华独在异乡,心中难免有些许落寞和凄清,订交不久的林和善解人意,于是邀约蒲华登临灵泉山,诗酒唱和,以慰蒲华的客中情怀。
  灵泉山,地人已经不知其所在,笔者近来问之于当地文史界前辈,也各有说法,或说是在楼奇岭(现楼旗尖)上,其根据是《(嘉靖)太平县志》卷八《寺院》下“惠众禅寺”记载:“在楼奇(一作崎)岭上,宋开宝元年建,名灵泉,治平元年改今名。”据《(嘉庆)太平县志》卷一载,楼崎岭,在县西北三十里,“崖石陡绝, 直上凌霄汉,翩翩若幡幢然”,“顶有龙湫,汇为潭,每云雾罩则雨”,“晋王氏居其麓,种菊满山”。明谢铎、叶良佩等都曾登高赋诗。如果考察蒲华当日所赋诗的情景,似乎颇与楼奇岭上的灵泉山相合,他与林梅臣赶赴三十里去登高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九月八日晚上宿于山下,九日早晨登山就更显得从容优裕些。据《温岭县志》第二章记载,此山海拔359.8米,登览也不甚艰辛。但《(嘉靖)太平县志》卷八“明因寺”下又有如此记载:“在南隅,唐咸通五年建,始名灵泉,宋大中祥符元年重建,改今名。”从记载中我们知道,此灵泉山,就在太平县城南边不远,为历代文人墨客寻幽揽胜之地,如明代进士、诗人林璧,清代诗僧戒庵都曾游览或结茅,纷为题诗。蒲华与友人重九登临,也很有可能。近期, 有越来越多的当地学者倾向于这一说法。
  但不管怎样,蒲华为友人的温情和眼前的胜景所打动,心情豁然开朗,那是必然的。重九佳期,风和日丽,日上三竿,他们就携酒登上松间山径,一路行来,但见野菊怒放,修竹苍翠,蒲华说,这样的情景,就是一阵风来,吹落帽子, 也是令人愉快的,我们岂能没有诗酒酬唱?“吹帽”,即“参军吹帽”或“孟嘉落帽”的典故,《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记之甚详,形容才子名士的风雅洒脱、才思敏捷。东晋某个重阳节,大将军桓温带着属下的文武官员游览龙山,登高赏菊,并在山上设宴欢饮,参军孟嘉也列其中。山上金风送爽,花香沁人心脾。突然一阵无头风扑面吹来,竟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但他一点也没有察觉,仍举杯痛饮。桓温见了,暗暗称奇,以目示意,叫大家不要声张,看孟嘉有什么举动。但见孟嘉依然谈笑风生,浑然不觉。又过了很久,孟嘉起身离座去上厕所。桓温趁机让人把孟嘉的帽子捡起来,放在他的席位上。又命人取来纸笔,让咨议参军太原人孙盛写了一张字条,嘲弄孟嘉落帽却不自知,有失体面。写好后让桓温过目,桓温觉得很有趣,想乘酒兴调侃奚落他一番。便把纸条压在帽子下。孟嘉回到座位时,才发觉自己落帽失礼。但却不动声色地顺手拿起帽子戴正。又拿起字条看了一遍,即请左右取来纸笔,不假思索, 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一篇诙谐而文采四溢的答词,为自己的落帽失礼辩护。桓温和满座宾朋争相传阅,无不击节叹服。蒲华还说,我就是有孟嘉这样的儒雅和洒脱,可是面对这样良辰美景,还是惭愧自己像当年的刘禹锡一样,没有更敏捷的才思,写不出更好的诗句。“题糕”源自典故“刘郎题糕”,比喻才思一时之间不够敏捷。这个典故载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九,说的是刘禹锡一次作诗时,想选用“糕”字,但是察觉四书五经上没有这个字,于是放弃不用了。于是有人以《九日食糕有咏》为题赋诗讥笑他:“飚馆轻霜拂曙袍,糗糍花饮斗分曹。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蒲华在诗中用了“落帽”、“题糕”的典故,意在形容自己和林和重九登临灵泉山的风流潇洒的情怀。那一天,蒲华与林和在灵泉山巅,除了登高赏菊,还在禅房里煮茗焚香,意兴悠然。
  结句三个字“把竹看”,除了显示他们的高雅情趣,还透露了作为画家的蒲华为了画好竹,善于观察生活中竹子的意态风姿的信息。
  这首诗歌载在《光绪太平续志正补》中,《光绪太平续志正补》载有蒲华的三首诗,其中两首都与林梅臣有关。还有一首题为《偕友宴林梅臣征士和于海上大觉寺》,诗云: 酒肠谁似谪仙宽,诗梦惺忪剑胆寒。杨柳离愁侵晓际,莲花香影隔云端。蝉啼野树僧开阁,鸿爪江天客染翰。应惜沈腰吟到瘦,多君努力劝加餐。① 这是他在沪上与林和的又一次诗酒胜会。据蒋文韵先生考证,这首诗歌是十多年后,林梅臣将远行,蒲华偕友宴别林君于海上大觉寺②。这首诗歌的情思与上一首颇不相同,隐隐透露出怀才不遇、贫病交加、离愁逼人的伤怀,当然诗中也有对挚友林和“努力劝加餐”的感激之情。
  这次重九登高不久的十月小阳春,蒲华来到文士林爵家。林爵,字蓉人, 号黻轩,城南人,增贡生,家有“亦足园”,著有《亦足园诗草》。在亦足园,他画《四季瓶花图》,题云: 洛浦仙姿写未工,鼠姑含笑隔帘栊。平生但愿花长好,安得官梅四季红。(乙丑小春,写于亦足园并句。) 蒲华又在画中的花瓶上题:“龙泉窑瓶,俱用绿宝石髹。予在横湖应氏所见,长一尺半有余,底晕丹砂,形如截竹。惜今已残剥,图此志古。华又记。”③ 据见过此图原迹的陈二幼先生说,“蒲的这幅画构图别致,设色淡古,是他早期画中的佳制。”④ 画中的题记,透露出两个历史信息,一是蒲华也有雅玩古物之志趣,二是他与一个姓应的文士也交好。横湖,是太平的别称,应氏,就是当时太平画家应峻,峻字次白,县城太平桥人,“以孝行重于时。善绘事,画草虫花卉,皆有生趣。尤工写竹,法度严谨,用笔劲健,为人称道。蒲华常来应家,古物摩挲,诗画琢磨,甚为契合”①。
  根据近年新发现的史料,这一年的十月小阳春,蒲华在横湖官廨和太平署斋留下了不少画作。这里有两件作品,过去一直不被学界所知,蒋文韵先生在《追踪随录》里告诉我们,温岭张直生先生所藏有水墨小四屏两幅,之一的《梧桐庭院》题识:“绿绮凤凰,梧桐庭院。乙丑小春,拟六如居士笔,于横湖官廨之见山阁,作英。”之二的《石树芭蕉》题识:“芭蕉多种当篱樊,秋雨声长叶渐繁。
  梦醒西窗风猎猎,大旗飘处绿云屯。署斋新蕉渐长,写此志兴。”上述题识中的“横湖”、“太平”,实际是同一个概念,都是指今天的温岭;“官廨”、“署斋”都是指蒲华任幕僚时办公的房舍。
  想来,蒲华在太平县署的幕僚生活也不是十分忙碌,兴来往往挥毫泼墨, 由于作品留世较多,因此今人往往还多能得见。据温岭籍现代著名画家陈曼声先生说,他曾见到一小幅的山水直条,为乙丑蒲华画于横湖官廨,上款为洵尧。
  在太平任幕僚期间,蒲华也留心前辈画家的画作。一日,他访读到当地著名画家林蓝的竹画,一见之下,肃然起敬,钦佩不已,乃至为之下拜。关于林蓝的生平事迹,民国《台州府志》记之较详: 林蓝,字璧人,号琴池,太平人。廪膳生,工书善画,兰竹尤妙。每酒后信笔作水墨图障,兴酣泼墨,满纸云烟。尝与冯芳、杨■、章淳辈结修梅吟社,诗亦磊落有奇气。林施溥秉铎婺州,蓝随之出游。才名大噪,寻归卒。② 林蓝生于1814年,卒于1847年,蒲华到太平时,林蓝已经谢世,但他播于乡里的口碑以及所留下的作品使他倾倒。我们完全可以想见,蒲华到太平后, 一定听到不少关于林蓝骨格丰姿以及才气学养的传扬,以及他的儒雅淡荡的情怀,或者他直接就读到了黄濬写的《林君璧人传》。黄濬是林蓝父亲石芸的莫逆之交,对林蓝也是非常了解的。他在传记中说林蓝“林君蓝,字在麟,骨格秀异,有卫玠风神。人以‘璧人’呼之”①。林蓝的文章、才艺也是出类拔萃的, 《林君璧人传》说他“道光壬寅(1842),年二十九始出就试。县令刘素重士,拔置第一。逾数月,罗萝村侍讲视学至台,文及杂艺皆首选,入郡庠”②。癸卯(1843),林蓝补廪膳生。可是这年秋天,“乡闱榜发见遗”,也就说,他在乡试时落榜了,他心中无限苦闷抑郁,于是“假寓灵隐僧寮,具牲醴谒孤山处士墓,遍探六桥、三竺之胜,复棹舟鸳湖,入震泽,登虎丘暨金、焦、北固诸山。拟渡江入河,上黄金台与燕赵间豪士游,一吐胸中抑塞磊落之气”③。就在出游放浪期间,他接到家报,妻子已经病亡,于是束装而归。他也是疏阔豪拓之人,很快从落榜的失意和亡妻的哀痛中解脱出来,“筑书舍数楹,榜‘小兰亭’。舍后穿池如琴状,即名‘琴池’。聚古来图籍、金石文字,日以词翰自遣”④。其生活是优雅从容而别有境界的,这些都使蒲华艳羡不已。最使蒲华倾心的是他的才情, 林蓝“书初摹二王,转入褚柳,锋棱内敛挺劲中,仍见圆秀。画最喜兰竹,善用长笔信手泼墨,一种跌宕超逸之趣坌溢楮上。诗兼罗并包,不名一家,合汉魏晋唐宋明共炉而冶……故时人举其生平所长,称为‘郑虔三绝’,非虚誉也”⑤。
  林蓝的才情是多方面的,性情也非凡俗可比,地方史志记载,他“弹琴围棋并臻其妙”,“诗酒自放,有谪仙骑鲸之气”⑥。
  关于他书画艺术上的风采,今人完全可以从台州温岭、黄岩等地公立博物馆、民间藏家所珍藏的他的兰竹画作及书法作品中领受到。徐三见先生在《历代的台州画家》一文中写道:“(林蓝的)兰竹尤见其妙,但觉墨色清润,风姿潇洒。”⑦王及先生说林蓝尤擅墨竹,所画竹“纵横逸华,变化无穷”⑧。他们应该见过林蓝的兰竹作品,所以有此佳评。
  杨" 也是太平籍的台州著名文士,才气纵横,颇负名望,《花山志》载其生平事迹颇详: 杨■,号香生,西城上司前人,岁贡生。制举之余,尤耽吟咏,诸体皆备,气格圆畅,似得力晚唐。最善作联,随笔肆应,妙笔天成。有医士诸葛姓者病故,同人索书一联以题其墓,即伸纸而书曰:“他日定书扁鹊传”,见者颇以属对为难,不假思索下联亦成,则“夕阳长吊卧龙岗”也,一时众口喧传,惊为神速。著有《夺绿吟馆诗钞》及《隐香楼杂存》。别号香史。① 据王及先生《蒲华年谱长编》,杨" 为咸丰六年(1856)恩贡生,工书能诗。
  《温岭书画印人录》《台诗四录》载其事迹,收其作品。蒲华到太平时,杨" 已经谢世十年②。但当他读赏到杨" 的诗书时,不禁为他的才情所倾倒,引为隔世知己,于是作挽诗两首: 空教故社问修梅,风雨潇潇宿草哀。久矣铁崖抛艳笔,联吟迟我十年来。
  山城忽见早梅开,忆煞裁云镂月才。唯有文章能不朽,青衫红袖总成灰。③ 从第一首的诗意看,蒲华是在地人的带领下特地凭吊了杨" 之墓的,伫立墓前,他询问、了解了杨" 和林蓝他们盟结修梅吟社的情景,但眼前,只见墓前风雨潇潇,宿草深深,人去社冷,徒添无限哀伤。他感到痛惜的是,这位才情堪比元代大诗人杨维桢(号铁崖)的长辈,谢世太早,自己到太平也迟了十年,否则定要与他结社修梅,联袂吟咏。诗作情深意长,体现了对杨" 这位长辈过早谢世的无限伤感哀痛。第二首诗歌,写蒲华忽然看见山城早梅怒放,又一次忆念起修梅吟社中的才士杨" ,他深深感叹:杨" 的诗文是能够永垂不朽的,世上其他物事最后总是成为一撮灰烬。
  蒲华生性洒脱不羁,豪放率直,再加上太平人善饮好客,所以他到太平不久,就完全融入了地人特别是士子的生活圈里。太平文士往往喜欢“延请蒲华来家斗酒谐笑,即席挥毫,留下许多遗闻轶事”①。当然,当地士子如有溪山冶游,诗酒酬唱,也会邀约蒲华一同参加。最富有放逸情怀的要数花山联吟了。
  花山实在是一座富有人文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山!花山,位于太平城南肖泉村岙里,在天马、石牛、覆船诸山峡谷之中,泉溪潺湲,峰峦耸翠,夹溪沿路, 地幽林茂。明永乐二年(1404)正月下旬,当地逸士林原缙、王崧、翁晟、丘海、丘镡、何愚、何及、狄景常、程完等九老,隐居山中,结社吟唱,“社吟时,临溪傍山种梅多至万本,夹桥而前,花时人行其中如入洞天”②,人称“梅花洞”。这个“梅花洞”,并非真的有一个什么洞穴,而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明邑人陈彬有《梅花洞》诗曰:“梅花洞口夹深溪,九老当年任品题。今日青山不容隐,五桥车马听骄嘶。”这首诗是陈彬怀念当年九老隐逸花山的情景。关于当年九老他们聚于花山精舍,效白乐天香山韵事,结梅花吟社而诗酒酬唱的史实,史志载之颇详: 肴核既陈,盏斝既行,于是诸公更起为寿,相与乐甚。酒酣取少陵“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之句分韵赋诗,且命某序其事。窃惟古来之人跻于寿者固难,寿而能享康宁之乐为尤难。不为忧患饥寒所累,则汲汲于功名富贵,老而不知税驾之所,其能有一日之安以乐其寿?此乐天香山之会,所以为当时盛事,而九老之诗传诵至今。今诸公优游于桑梓之中,燕嬉于升平之世,虽人爵之贵,未及乐天,而雅怀高致,诚亦一时之所尚,其乐视乐天果何如耶?③ 九老,又称“社吟九君子”,如果翻阅《花山志》,我们就能充分了解到他们的品性、学问和才情: 林原缙,字居恒,一字彦恭,北山人,素性严毅,动循规矩而尤笃于孝友。洪武初,先生与父及弟以非罪被逮,臬司欲罪之。先生曰:父老、弟少,有罪我合当之,由是谪戍南宁。虽著伍,吟咏自若。戍归乡里,尤以名德重之。先生则诗酒优游,深自韬晦。
  王崧,字谷礼,号听竹,一字礼斋,丰城令瑜之孙。自幼读书举口成诵,援笔成文,长遂博通经史,厌习举子业。喜游名山大川,海内高士占盍簪焉……晚年惟以吟咏自乐。
  翁晟,字子桓,号鱼渊,别号实斋,有才识,隐居不仕。与林齐民、李长民以学行相砥砺。晚岁于大泉村筑屋数椽,读书咏诗,以乐其志。
  丘镡,字叔卫(一作惠),号蓬屋,青田教谕应辰之孙。早丧母,事父至孝,父年高无齿,先生取鱼肉之精美者,制为丸饼以进……生平讲明理学, 私淑朱紫阳,俱见郡志。
  丘海,镡从弟,字朝宗,号慎余。少年负才喜侠,性最豪爽,无书不览……后明祖见其辞征书有颂扬语(峋按:这里指丘海因推辞张士诚的应聘有颂扬之语),坐戍辰阳,子锡请代行。先生从此娱意林泉,往来九峰、天马间。临溪建环清轩,宾朋常满,唱和不绝,诗格老而逾进。
  何及,字德韶,号双槐,浙江市舶提举明远长子也。性方介,不苟取与。事亲至孝,居丧尽礼,既祥而禫,不饮酒、不茹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辄掩卷痛哭。少聪慧,习举子业,屡试不售……遂终身不治生产,专意属文赋诗。
  何愚,双槐犹子,字起直,号东阁。自少敏捷,涉猎群书,过目不忘。
  长益磊落不羁……讲明出处大节,以古豪杰自期,慨然有揽辔澄清之志。
  其文学为许给谏介石所重,后以愿与时违,退然自废。诗文追法盛唐。
  狄景常,字公宪,号独松,别号常斋。自幼孝友出于天性。为乡里所器重。性恬退,生平以学自高,不乐进取,讲求圣贤之学,于格物致知之要,多所发明。门下多闻人,诗歌清新,步武开府。
  程完,字德充,号成趣,评事敬斋元孙……先生幼承家学,气和行方, 博涉经史,为文有典有则,一时物论归重门下……九老中,先生年最少而名德最重,卒祀乡贤。① 这九位君子,都是名重乡里的士子,志行高古,性情不俗,才识非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不乐仕进,喜欢吟咏;他们虽然都隐逸林泉,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地方史志载他们“风雪一花,朝夕一咏,置其身于天地之外,仍纳其心于伦理之中”①。所以后人认为他们的结社花山,比诸古代的洛阳、香山诸老之韵事,更加纯粹高洁:“以视洛阳耆英、香山诸老,人所艳羡而效慕者,尚未免有富贵功名之说淆乎其中,九先生独夷然不与,且淡然而若忘,相提而论, 花山足千古矣!”② 确实,九老的梅花社吟,颇多雅怀高致,深为当时士子们所崇尚,社长林原缙的《游花山分得日字》最能体现九老的远离尘俗、逸兴遄飞的隐居社吟生活情景: 端居离垢氛,颇觉飞兴逸。笑逐香山老,来扣维摩室。策杖徐徐行, 萝径深深入。草绿软铺茵,花红半酣日。林深众鸟斗,松老千虬立。山僧延我坐,烹葵事筵席。世虑淡相忘,尘凡讵能逼。永结逍遥游,何妨效真率。③ 表面看,九老这种优游林泉、相忘世事的逍遥境界,正如林原缙诗中所描绘的那样,确实会使一切为尘俗所牵累的士子们不胜向慕。但是,如果进一步考察九老结社的时间,就会对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上文已经讲到,九老结社的时间是永乐二年,熟悉历史常识的人们,一定会想起,这一年,正是明初历史上靖难之变结束后的第二年。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到建文四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台州虽然地处边鄙,但台州士子们因正统价值观的取向所致,实际上也卷入了这一历史巨变。
  太平王叔英就是其中之一。
  王叔英(?—1402)字原采,号静学,明黄岩亭岭(今温岭小河头村)人。学醇行正,与方孝孺为至交。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年(1387)以荐为仙居训导,改德安教授。迁汉阳知县,多惠政。”“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上资治八策”为建文帝“嘉纳”,燕王朱棣举兵反,叔英奉旨到安徽广德募兵抗燕,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兵攻陷南京,建文帝不知下落,叔英知事已难为,便自缢于广德祠山玄妙观银杏树下,同乡道士盛希年为其收葬于祠山之麓。
  更有影响力的还数台州宁海的方孝孺。方孝孺(1357—1402),建文时任侍讲学士,后改文学博士。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起兵攻入南京,自立为帝,即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坚决不从,掷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厉声道:“汝安能遽死。即死,独不顾九族乎?”以诛灭九族来威胁他, 方答道:“便十族,奈我何?”于是朱棣真的杀了他的所有亲属和门生,共计873人。由于方孝孺不停地骂,朱棣就命人用利器“抉其吻,剔其舌”,血溅滴石,残忍之至,倔强的方孝孺却还“噀血犯御座”①。
  王叔英、方孝孺这些历史人物死于明王朝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悲剧,他们的死节有维护“正统”观念的一面,但他们嫉恶如仇、威武不能屈、维持人格尊严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在当时,以维护“正统”为己任的士子们心目中,王、方等士大夫更是传统道德坚守者的楷模。他们的行为也感召了台州的乡村绅士,特别是感召了与王叔英同邑的士子们。
  关于九老盟结梅花吟社的背景,据辑于民国时期的《花山九老诗存序》称: 方靖难兵起时,吾太平之募兵者以不济而死矣(按:指邑人王叔英组织勤王之师,闻兵变成而自杀);吾台之仗节者以不屈而族矣(按:指方孝孺拒草诏书被灭十族)。九老人洁其志,韬其光,以徜徉山水间,盖有郁郁于中而不可告人者,诗其寄耳,故为之不多,甚且恐罹苏子乌台之议,故与唱和者亦鲜。② 可见,花山九老他们优游林泉,徜徉溪山,其实是韬光养晦,怡情洁志,内心实多郁勃之气,只是迫于时势,而悄然寄情于歌诗。
  九人中,八人年龄在古稀上下,以林原缙为大,因此推为社长。诗社终止年限已难考证,只知最年轻的程完在明宣德五年(1430)尚有文章传世。
  花山九老的吟社,设在潘氏之墓庵,后人建为九老祠,亦称老庵。老庵处, 原建有梅花书院,可见九老除了社吟,也即社办学,传播朱熹的理学思想,渐成花山学统。据王英础《浙东南“花山诗派”的理学渊源》考证: 《花山志》称:花山学统以郭贞成(郭■)为开山祖。郭■原是仙居人,元末随祖叔宽夫徙温峤松山。祖郭磊卿亲受朱熹教诲,上溯伊洛(程颢、程颐)、洙泗(孔孟)。朱熹—郭磊卿—郭宽夫—郭■,郭■的学问继承了朱熹,其造诣以静中功夫为多。终元之世,郭■隐居教授,邑人士多从之游。花山九老又称“社吟九君子”,大多与王叔英、方孝孺、林公辅等台州学子有密切交往,九老之一程完就私淑郭■。① 王英础先生的考证是有所本的,晚清举人、《花山志》主编赵兰丞曾说:“成趣(程完)先生行修言道,衣钵出于郭■。”② 明晚期至清道光前夕,山上古迹渐趋零落衰败,韵事也日渐萧条,因此到了道光年间(1821—1850),士子冯芳、陈寿璐、李汝皋、杨" 、林蓝、林傅、章淳等七人效法先贤,在新庵原梅花书院遗址,结“修梅吟社”,补种梅花,称“修梅七诗翁”。赵兰丞在《花山志》中详细描述了七诗翁的韵事: 七先生者既以隽才长技,逍遥于桑梓之乡,角逐于文酒之会,一旦登高选胜,道性言情,亦固其所。又得二三先达以介绍贵游,招徕方外,更唱迭和,各逞其才。③ 林蓝在《结修梅吟社》(诗题一作《初课分体》)中写道: 梅花九老吟庵圮,歇绝风流五百年。大好今朝六闲客,重开海国一诗天。
  谈风嘲月联新袖,夜烛晨樽证宿缘。更有不言同喻处,勉将道谊踵前贤。④ 我们从上述所引的诗文中,可以感受到,这七位诗翁的才情格调也是隽秀绝伦的。且看他们的生平事迹介绍: 冯芳,号蕊渊,邑南城人,岁贡生。博赡能诗,七人中最负盛名。家居教授,门下称盛一时,罗萝村学使调入诂经精舍肄业。晚年结修梅吟社于花山,饮酒赋诗陶然自得。
  陈寿璐,号雪逵,北城人,明经瑞图子,好吟咏。所居与李少莲隔一垣,窗前旧多花木,因名曰“借绿山房”。与诸文士日夕唱和,晚岁结社花山,著有《教经楼诗钞》六卷。
  李汝皋,号少莲,北城人,中己酉(乾隆五十四年)副贡。杜门吟咏,诗格清雄,尤好作长短句,才气横溢,不让宋人。著有《百千山房诗草》四卷。
  林傅,号肖岩,西外人。少美丰神,工制举。膺贡后,与冯蕊渊辈结社花山,诗境益进。性修洁,能饬边幅。门下聚徒岁十余人,删改诗文确用楷书,所易字数必与原文相当,有点铁成金之妙。
  章淳,号鲁庵,岁贡生。诗骨雄健,与冯杨诸老旗鼓相当。著有《醉墨楼诗钞》二卷,王翰为之序。① 杨" 、林蓝因上文已有介绍,这里不再复引。
  蒲华到太平任幕僚时,这七位诗翁,特别是年长者,应该大多已经谢世,因为我们今天所见的只有他拜倒林蓝、吊挽杨" 的史料,其他关于蒲华与他们交往的史料,则很难见到。但几位年纪较轻的诗人,蒲华与之应该有所交往。有一点可以肯定,七位诗翁中已经谢世的,其谢世时间离蒲华游幕太平的时间不很久,当地士林中关于他们的事迹一定是广为传播,蒲华不但听闻了这些动人的事迹,而且还赏读到他们的歌诗书画。无疑,这些才士们的才调风采,蒲华是倾慕不已的。蒲华也是他们的隔世知音。
  上文笔者说,蒲华与七位诗翁中较年轻的有所交往,指的是蒲华与林傅的交游,试论述之。
  蒋文韵先生原位于巾子山的居室中,经常悬挂着一帧蒲华的手书纨扇(见插页图一),内容即是唐代诗人任翻题咏巾子山的三首绝句: 绝顶深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村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任翻三过台州题句第一首灵江江上巾峰寺,二十年来两度登。老鹤尚存松露滴,竹房不见旧时僧。第二首凉生绝顶竹房开,松鹤何年去不回。惟有前村明月在,夜深还过女墙来。第三首少岩仁世兄自横湖寄扇嘱书,即录唐句以博粲正,蒲华。
  题款中的“少岩”,太平方言读如“肖岩”,当即是林傅的号。“世兄”,明清时称座师、房师的儿子为世兄,后亦为有世交的平辈间之互称。清顾炎武《生员论中》:“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座师房师之子谓之世兄。”《红楼梦》第二六回:“因冯世兄来了,就混忘了。”古时,对世交晚辈、同辈中交谊较深者,也称“世兄”。综合各种情况看,蒲华与林傅应该是同辈关系,年龄不相上下。林傅对蒲华的书画是赏爱有加的,否则不会在蒲华离开横湖(今温岭)后,还特地寄上扇子,嘱咐蒲华写书。蒲华虽然辈份上与林傅是同辈,但内心里对他很尊敬,既然林傅索书,那自然而然的,就以台州士人耳熟能详的任翻题咏巾子山的三首绝句为书写内容。这件作品前几年,已由蒋文韵先生捐赠给嘉兴蒲华纪念馆。
  如果说,九老结社时,其内心是“有郁郁于中而不可告人者”,或者说让人感觉到的是“忧”的一面,那么“修梅七诗翁”呈现给世人的则是“乐”的一面,毕竟他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这一点,赵兰丞也在《花山志》的评论中提到了:“清室自纯庙以迄嘉道,边境敉平,民物蕃庶,咏歌升平,此其时也。”①“然则前之社也以忧,今之社也以乐,前之社而吟者以孤行其是,今之社而吟者以共畅其天。
  故虽有苦学之士,至此而兴会淋漓,与富贵者无少异焉。”②徐元也说“清代林蓝等‘修梅七诗翁’于花山重结‘修梅吟社’,景况就有所不同了。由于当时社会生活条件较为优越,诗风变苦为乐,成为花山诗派的第二个鼎盛时期。”①时人黄濬在《集雪逵乐吾斋赠同社诸友》一诗中,就从一定角度体现了这一局面: 夜半天南聚德星,争从灯下拭青萍。洞箫隐隐寻方响,太华峰峰擘巨灵。七碗茶余花吐舌,九还丹熟月当棂。笑余白发盈乌帽,却荷诸公眼共青。② 其弟黄治也有长诗《柬社友》,其中有句曰: 传闻百里聚贤星,片石韩山乍发硎。大抵呕心皆李贺,不辞荷锸作刘伶。轻衫小扇风斯在,流水高山曲可听。千载梅花如解语,寒香深处觅芳馨。③ 花山的社吟韵事,经过两代士子的着意栽培,久而终于名动浙东。《花山志》记载当时各地官宦名流、文人墨客快游花山的情景十分形象: 山明水秀,箐密林深,寻幽选胜,裙屐翩翩不知凡几,大都乘兴而来, 兴尽而返,踪迹不可罄书。④ 据《花山志》记载,浙东名流来花山游历者有“黄岩令吴西桥英樾、临海宋心芝经畲、秀水蒲作英华、山阴童柘臣赓年、黄岩阮笃材培元、邑人黄壶舟濬及弟今樵治、林紫东茂涵,王燮友东曦暨僧戒庵德芳,各有唱和。”⑤ 吴西桥,据《(光绪)黄岩县志》卷十一《名宦》和《台州编年史》,即吴英樾, 字子略,号西桥。生卒年代不详,湘阴县(今湖南湘阴)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历官昌化县(今属浙江临安)、山阴县(今属浙江绍兴)知县。道光三十年十一月署县事,吏治精悉,律身廉介,一以爱民为心。洞革积弊,听断以情。尤笃于好士,激扬奖借,若不容日。咸丰二年正月卒于县署,丧归之日,巷哭载道。工诗文,著有《西桥诗集》六卷,刊于县斋。
  宋经畲,即台州清代中期著名藏书家宋世荦的次子,也是一代藏书家。他谱名森林(1791—1854),讳经畲,字训之,号心芝,临海人。嘉庆十八年拔贡生,选温州府乐清县训导,升象山教谕。其父去世后,遂归家杜门谢客,著书自乐。性喜搜罗古砖,自吴建衡以下,迄以明,得三百余种,编次成集,详为考证, 题曰《砖文考略》,计六卷。工书,精篆刻,与许铁山友善,建有“倦知山馆”。著作还有《心芝述闻》《覆瓿集》。曾助其父校对刊刻《台州丛书》。其与父宋世荦的故居“红杏轩”至今尚存临海城关小安宫8号。宋经畲与蒲华所敬仰的杨" 、林蓝等交好,杨" 曾有《挽临海宋心芝先生经畲》: 耆旧吾台尽,先生独老成。胸存千古识,书博一时名。风雨传家学, 田园远世情。高山人共仰,赤帜起霞城。
  忆共青云客,曾过红杏轩。多情尘扫榻,闲话月临樽。野趣评花史, 楼名识稻孙。别来今几载,惆怅认泥痕。① 在宋经畲的红杏轩,杨" 、林蓝、李汝皋等“修梅七诗翁”同人,曾经诗酒相酬,极一时之欢娱。在上引的两首挽诗下,杨" 记有他们交游的情景: 甲寅余与少莲、璧人同寓先生红杏轩,晨夕谈宴作忘年交。今璧人宿草深矣,而先生又赋玉楼,悲哉!② 甲寅即咸丰四年,从诗后跋文可以看出,他们订交于此年,又据宋经畲卒于1854年,我们可以推测,宋经畲游览花山当在订交后不久的某一时日。
  童赓年,字柘臣,山阴人,晚清外交官张斯栒的姻侄。太平邑内最后一位举人、花山吟社第三代传人赵佩茳(兰丞)(1866—1926)的老师。赵氏《石芙蓉馆集》有《次训导童柘臣花山访林仲严韵》《童师柘臣以小泉村近花山,易名为消寒,因叠前韵》二诗①。著有《明州宦迹传钞》《明州人物传钞》《皇朝通典纪要》。
  阮培元,字笃材,黄岩人。生而颖异,有神童之誉。及长,学问赅洽,根柢宏深。乡试中举后得大挑(清代乾隆年间定下的一种科考制度,为的是让已经有举人身份但没有官职的人有一个晋身的机会)二等,借补嘉兴训导。历官二十余年,颇有政声,以老乞休,门人阻道三十余里,归里后以授徒著述为事。著有《天文纪要》《河洛图考》等。
  黄濬,上文已有介绍,这里不赘述。
  黄治,黄濬之季弟,“修梅七诗翁”之一陈寿璐的表兄,字台人,号琴曹,改今樵,凤山人。廪生。性豪爽。善书画,兼通医理。随兄远游,遍交当世士大夫。兄被诬获遣将戍边,黄治在都闻之,即辞馆赴江西,万里从行,冰天雪窖, 辛苦同之。居塞外七年,随兄东归,补应岁试。与李汝皋、林蓝等交好。著有《伊洄录》《孔怀录》《图南录》《荆舫随笔》《亦游诗草》《卍云斋诗钞》等。
  林茂涵,字济光,号紫东,太平南城人。拔贡茂冈弟。与长兄、次兄澹园、漪园昆季三人,“以硕学鸿文负乡里重望”②。道光丙申由廪贡署昌化训导。明年,署严州府学教授。府有义学颓废日久,捐俸修葺,复增建十数楹,士林颂之。既归,累檄摄江山、慈溪、淳安诸学,皆不赴。著有《环碧楼诗钞》《涵碧斋文钞》《梅余吟室百咏》《二肯楼杂咏》《思无邪轩消夏吟》等。
  王东曦(1844— ),字延暎,号燮友,温岭南城人。光绪六年(1880)投效新疆,十五年署哈密巡检,赏戴蓝翎。“委署新疆哈密巡检,兼办保甲局,颇有政声。于中俄交涉等案内,获犯李朝兴沐,记大功数次。瓜代之日,地绅赠屏、留靴,设祖饯焉。”③据王东曦后裔王椋先生的《王东曦与〈天山立马图〉》(未刊),王东曦工诗善画,他画的《天山立马图》,诸人题咏甚富。这是可信的,赵佩茳(兰丞)的《石芙蓉馆集》里有题咏此图的诗歌两首④。
  蒲华到太平时,上述诸多的名流以及修梅七诗翁大多已作古,但与他们中的晚一辈甚至下一代(他们也是当地士林中的佼佼者),却是交谊很深。当时, 七诗翁所营造的花山社事流风遗韵尚在,同时,“经师假馆而来者,五六十年相寻不绝,学者亦多驯雅士”①。当地士子闲来游冶花山,诗酒酬唱,或讲学论道, 那是少不了这个“才艺超群,人又随和,当地人乐于相知”②的蒲华的。
  清同治丁卯(1867)春三月二十三日,蒲作英在年轻士子王东曦等陪同下, 携樽载酒畅游花山。想必这一天风和日丽,蒲华与王东曦等徐徐入山,一路欢谈。或幽赏翠峰碧涧、芳林绿草,或追踪先贤们的社吟遗迹,不觉逸兴遄飞。
  日午时分,在修梅吟社的社址新庵客厅,他们一边领略窗外的清旷嘉美的山色和缤纷鲜艳的桃花,一边把盏宴饮,互诉衷肠,不知不觉中,日已西斜,诸人都已醉意朦胧,于是蒲华高呼同伴共登新庵楼上,拟再一次欣赏山间的无限景致。这时山僧送上一勺清泉慢烹的雨前茶,清茗入口,佳美无比,于是蒲华趁着诗兴,题诗新庵壁上: 空山春尽忆梅花,呼伴登楼日已斜。一勺清泉消酒渴,顽僧为煮雨前茶。
  丁卯三月二十三日,同人小饮,戏题二十八字,观者幸勿以为玷壁也。
  作英醉墨。
  题壁高1.12米,宽0.4米。蒲华醉题新庵壁上的七绝,诗情放达清旷,清新自然,“书作草,别为体势,妙造自然,时疾时徐,亦柔亦刚,时作英年方三十六,英华发越,醉酒之墨,随意挥洒,尤擅风情”③。因此,“历来被目为花山众多题壁之冠。”④ 在这首七绝里,有“忆梅花”三个字,最值得玩味体悟。这里的“梅花”,既指花山的花事,更指历代梅花吟社的韵事。蒲华游览花山之时,梅花吟社九老早已作古、修梅七诗翁也大多作古,但他们的风华才调,无疑使他倾慕思忆不已。
  蒲华花山题壁,确实是花山社吟韵事开启以来最富风雅或说带有传奇色彩的文化盛事,很快传播于士林,也终将载入地方文化史籍,赵兰丞的《花山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蒲华,号作英,秀水人,同治甲子以游幕来台。工书,善画竹木花卉, 诗品清奇,尝与邑文士游此,题诗新庵壁上,笔法清矫,至今尚存云。① 后来,蒲华的题诗因僧人以蜊灰粉壁而隐没,但泼水其上,则字显现如新。
  “游花山之客知此,必泼水以一观作英醉墨为快”②。
  岁月消磨,人世沧桑。花山题壁,地人多以为年久不存,可实际上,该题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尚存。蒋文韵先生在看到友人寄来的题壁照片时,深情地写道: 我读花山题壁,五十年于兹,每虑其不存。最近温岭友人寄我新摄作英花山题壁照片。乍见,惊喜欲狂。不意土墙水墨,历百二十年之风雨劫难,竟然无恙,良可庆幸。③ 蒲华花山题壁,诗书双绝,观者无不称奇。当时士林及后世吟苑,唱和不绝。
  考诸地方史志,则有以下诸多文士的酬唱次韵之作: 林俊赏,号素士,太平中央园人,茂冈(字邦协,号澹园,嘉庆辛酉拔贡,加太常寺博士衔。品端学邃,为文根柢经义。晚年以诗文自娱,著有《溪西集》《集陶诗草》《澹园诗草》。从祀乡贤祠)孙。清同治癸酉(1873)举人,工诗善画。与应峻、陈殿英、王穰年交好,历久无间,以书画相契合。著有《写天楼诗集》。他的《游花山步蒲作英韵》诗曰: 闲游来扰上方茶,云树苍茫石径斜。九老风流消歇尽,山深何处访梅花。① 上方,指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诗作透露出对花山社吟风流消歇的怅惘之情。
  方鹤龄,字菊溪,邑文士,工于歌诗。其《次蒲作英题壁韵》曰: 雨丝风片任欹斜,但见梅庵不见花。果待几生修到此,蒲团坐啜一瓯茶②。
  诗作清新淡雅,既表达了对花山吟社久而消歇的惋惜之情,也抒发了对闲坐梅庵啜茗清修的向往。
  王东曦,即蒲华花山之旅的陪游者,在陪游三十年后还是念念不忘与蒲华一起俊游的快事,有《和蒲作英花山题壁》诗曰: 步上梅山日已斜,梅花不见见桃花。相思三十年前事,曾共先生此品茶。③ 王东曦又一次上花山游览,是在春日里一个夕阳西斜的午后,但见山上梅花早已凋谢,而桃花却正盛开。“梅花不见”既是实景实事,也是一种喻指或象征,象征着花山吟社的风雅到此时已经零落殆尽,这是使人无限伤感的,于是诗人不禁久久地思念起与蒲华在花山新庵饮酒品茶的风流韵事。
  可以说,蒲作英的花山题壁,将花山韵事推向了一个高潮,成为花山社吟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件雅事。游赏花山题壁,也已经成为太平一邑后辈士子们的风雅之事。他们纷为题咏,情深意长,多有佳作。
  民国三十五年(1946),我的太先生、民国时期温岭“五瓣”诗社社员徐行先生感佩蒲华的花山题壁,有诗赞曰: 壁上龙蛇笔底生,花山古寺偶留名。百年多少题诗客,清绝鸳湖蒲作英。① 徐行先生写于文革期间的《忆花山旧游》诗曰: 梅花清绝古寺幽,南郭溪山忆旧游。信手文章皆淡雅,一时人物尽风流。杯邀明月千回醉,山换斜阳两度留。太息沧江归卧后,酒朋诗侣半荒丘。② 徐行先生还是第四代花山梅社的重要成员,闲来多次盘桓花山,该诗对包括蒲作英在内的、曾给花山韵事留下风流华彩的历史人物,无限怀念。
  陈朗(1924—2017),原名旨言,号墨痴,别号瓿斋主人。温岭城东街道石仓下人。就读杭州国立艺专,后参军。曾任《戏剧论丛》编委,兼《人民戏剧》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昆曲研究会理事。后定居新西兰。著有《西海诗词集》《瓿斋戏剧杂咏》《瓿斋文存》,其有《步蒲作英花山题壁》二首: 槜李才人惜晓花,墨飞不觉日西斜。至今多少横湖客,犹对空山每试茶。
  世事推移镜里花,谁留古壁影横斜。墨龙且作梅枝看,陆羽泉边再问茶。③ 诗作对蒲作英花山题壁的英华发越的风采无限钦敬,也对这种尚留在当下的风雅深表欣慰。
  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具体地说,是蒲作英花山题壁适逢双甲子,也即1987年,当代许多诗词家对蒲华的花山题壁还是不尽怀想,纷为题咏,以示纪念,如: 钱筑人(1925—2011),嘉兴人,蒲华研究专家,著有《蒲华年谱》,有《迈陂塘·纪念蒲华花山题壁双甲子》: 问花山、山人题壁,几番勾起幽致?依然笔阵龙蛇舞,神护百年堪思。
  漫道是,心不泯,岳阳飞过真人醉。绣帷嘉穗。向鸿迹痕边,和风微雨,爆竹迎新岁。 荆扉静,忽地铜环响起。封泥来罩乌几。图成谁补赤城色,季子可曾归矣。霞影碎,清梦处、徜徉一角南湖水。乡情厚谊。侭蒲柳凄迷,更看筠碧,知己尺书寄。① 吴藕汀(1913—2005),嘉兴人,号药窗,版本目录学专家。浙江省文史馆馆员。编著有《词名索引》《药窗诗话》《药窗词》《烟雨楼诗话》等。其《迈陂塘·纪念蒲华花山题壁双甲子,步韵》云: 喜檐前,征鸿飞下,良朋雅意深致。南湖波绿巾山碧,慰我客中多思。
  题壁是、磨灭得,濛濛双眼人如醉。频添烛穗。认白玉蟾书,两周甲子,丁卯又今岁。 春游日,正好楝花风起,早梅已过侵几。登楼结伴沽村酒,诗亦兴来成矣。墙破碎,尚能识,弃才幸未遭洪水。鸥情鹭谊。听隐约渔歌,依稀樵唱,怀远不时寄。② 蒋文韵(1923— ),别名乔麦,温岭石桥头镇人。年轻时求学于温岭县中,1945年进中央图书馆工作。1949年任余姚逍林区文教助理兼逍林镇镇长,后历任台州中学、临海师范等校教师。曾协助编辑出版《蒲华》书画集。其《迈陂塘·纪念蒲华花山题壁双甲子,步韵》云: 远书来,墨香何限,萦怀多少情致。山人题壁传佳话,湖海惹将遐思。
  多道是,身落拓、心清无碍千回醉。龙泉拂穗。看客里襟期,猗猗绿竹,啸傲度寒岁。 曾几许,声至华堂鹊起。红梅斜插盈几。寻碑访友亏君引,解难释疑多矣。听雨碎,烟满袖、扣舷一曲鸳湖水。敦情厚谊。问槜李才人,相思谁个,句遣短长寄。① 这三首词作,从词意看,是嘉兴钱筑人先生先有纪念蒲作英花山题壁双甲子的词作,寄给吴藕汀和蒋文韵先生,吴、蒋两先生也分别步韵作词,泼墨挥毫,征鸿互递,成就了嘉兴、台州两地文苑的一段佳话。三首词作均对蒲作英花山题壁的佳话极尽礼赞之意,也对蒲作英的绝代风华无限倾倒,更对他的落拓身世和别样襟怀表示了深切的理解和同情。

知识出处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游幕缘由、游幕之初:花前共举觞、长期寓居:台山游历路三千、蒲华艺术成长中的台州元素、风雅之盛: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的精神世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