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游幕缘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4366
颗粒名称: 二、游幕缘由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16
页码: 4-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蒲华游幕来台州的缘由。
关键词: 蒲华 台州 游幕缘由

内容

要追溯一下蒲华游幕来台的缘由,恐怕要花上一点笔墨。
  蒲华自咸丰三年,也即他二十二岁那年考取秀才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生活还是相对安逸的。考取生员(俗称秀才)的同年,他与士人家庭出身的缪晓花成婚。缪氏亦能诗画,蒲华视为人生知己,婚后琴瑟和谐,伉俪情笃。蒲华有《春思》一诗,可见其时的生活情致: 门前几树碧桃花,春色年年属画家。拾翠归来呼斗草,风吹莺语过窗纱。① 蒲华虽然与张鸣珂一同入邑庠,但他主要兴趣还是在书画歌诗上,且已小有名声。鸣珂曾说他“工画山水、花卉,大屏巨障,顷刻可成”②。蒲华性喜优游酣饮,他家住学子弄,邻近海月楼,往往与诗朋画友把盏畅饮。他有一首《醉题海月楼》七律,最能体现他的豪荡洒脱的情怀: 凌空懒拂钓鱼竿,沧海微茫乘兴观。风大横吹星点动,波旋圆转月轮寒。鼋鼍气壮吞危石,鸿雁声高过画栏。此夜吟怀豪荡处,酒肠谁似谪仙宽。③ 蒲华婚后到三十岁这段时间,常与友朋一道出游于吴门(今苏州)一带,并诗酒酬唱。吴世卿,号晋卿,秀水人,同治举人,是蒲华的同窗砚友,他少负文名,性情豪迈,不拘小节。蒲华最喜与他登山临水。蒲华的《芙蓉庵燹余草》就保留着他们同游鹅泾(今属苏州)的联句诗: 世事如流水(竹英),樽前写素心。入秋瓜味淡(晋卿),经雨竹声沉。养气不磨剑(竹英),忘机犹抚琴。划然发长啸(晋卿),归鸟噪幽林(竹英)。① 诗歌隐隐透露出壮志难酬、归隐林泉的心境。我们考察他这一时期的行迹就可知道,他也像当时的许多下层士人一样,也有博取功名的欲望。咸丰五年、八年、九年,蒲华都曾赶赴杭州应乡试,但皆不售。他的心情是抑郁的,他在《同朱纯庵、顾蓉屏、郁荻桥、陈和叔平湖酒楼秋饮》一诗中说: 我本悲秋客,伤时泪转多。清樽聊复对,古剑不须磨。裙屐延新爽, 风云动浩歌。酒阑酣拇战,霞绮照霜柯。② 上文说过,下层士子在那个时代的出路似乎只有刻苦读书考取功名一途, 何况,“科举时代,作为四民之首的士子享有种种优待,可以利用所谓城乡的一切有利条件,使得举业成为能够赚钱自活甚至养家糊口的产业”③。蒲华是否出身于“堕民”尚有争议,但出身于平民却是事实,他不像有的出身士绅的士人“往往在城镇有商号店铺,在乡下有土地田产”④。他要养家度日,似乎只能在场屋上努力拼搏,可是这又谈何容易! 蒲华虽然已经考取生员,但生员仅是科举的基础,或者说仅是取得绅士地位的象征。从生员到中举人、考取进士,往往要经过二三十年的科考,终其一生未能及第者大有人在。其主要原因是,从取得生员资格,到乡试,再到会试, 竞争激烈,淘汰率极高。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晚清时期,每次乡试全国中举的名额极少,以浙江为例,“自同治四年至光绪二年六次乡试,浙江每次应试者都达到一万余人,举额只有九十余名”⑤。蒲华三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中举人,可见难度之高。蒲华虽然少时即聪慧,但他性情洒脱不羁,喜欢畅游酣饮, 又雅好艺事,不耐苦读,考取举人、进士及第更是比别人艰难。这里似乎有必要着重指出他放浪不羁的性格造成的科举道路上的艰难局面。同治三年,又到了乡试科考之期,“浙省因杭州贡院隳坏停科。学使按临嘉兴行岁试,作英因誊录出格入四等。复试亦四等,罚停乡试”①。誊录出格,也就是考试时抄录违反规矩,不中程式。蒲华此举,按评卷要求,属于严重违规,有舞弊嫌疑,而且他反复违规,最终罚停乡试。这完全是他的豪拓不羁的性格造成的。
  他在后来的一首回忆少时读书生涯的诗歌中,表达了有负于先外祖姚磐石器重的愧疚之情,这首诗题为《幼读书,先外祖姚公(磐石)甚器重,忆及感愧》,前两句云: 总角行文约略通,逢人说项璺痴翁。征衫色减风尘里,彩笔芒颓草莽中。② 有学者指出:“蒲华小时即聪慧,有表兄陶模,读书不及蒲华,故外祖甚器重蒲华。孰知而后陶模中进士,任至总督。以旧时概念,则蒲华远不若矣!”③因此蒲华的愧疚也是人之常情。
  咸丰十一年,蒲华已届而立之年,他的生活轨迹因太平军的入浙而又有了比较大的转折。太平军入浙后,嘉兴也战火弥漫,他挈家避乱沪上,生活处于颠簸状态。到沪上第二年,他的同乡挚友如赵铭、张鸣珂、马景伊、钱芷畦等都已从军,他有《春夜对雪,忆马景伊、钱芷畦》两首七律,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况和他的心境: 雪天遥思岁寒盟,赋别鹅泾酒共倾。短褐关山猿鹤笑,乌衣门巷虎狼行。
  妻孥一舸春申浦,烽火三年槜李城。乘兴即家随处好,乡愁休向梦边生。
  梅花新咏记分题,莺友旋为几处啼。往事飘零蕉覆鹿,雄心起舞堞鸣鸡。烟霄逸翮程惟远,金海飞仙影尚低。寄语春风须努力,吴钩锦带吐虹霓。④ 第一首诗中既有浪迹春申、烽火燎城的不堪场景,也有“此心安处是吾乡” 的旷达情怀。第二首诗寄语友人,期盼他们珍惜青春年华,各自努力,立功疆场,从而锦衣而归。第二首诗实际上也表达了对友人驰骋疆场的艳羡之意。
  蒲华在年轻时代,既有拼搏场屋之意,也有投笔从戎之志。他在避难途中写过《重过凤溪》三首诗歌,其第三首云: 凤泊鸾漂感寓形,山妻时对一灯青。梅花雪夜香萦枕,柳絮春风影绕屏。世乱矜持贫贱骨,燹余默怆祖宗灵。养疴灰却从军志,泛宅苍茫此暂停。① 从诗歌中可以看出,他本有从军之志,但因身体染疴,而最终放弃了。士人投笔从戎,立功扬名,古已有之,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更是成为一时之风气。这里有一个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
  历史上的“士”,虽然位列四民之首,具有中国社会其他阶层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实际上还是游离于官府边缘,处于官民之间。然而,中国近代尤其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于以封建儒生为主要将领的湘军在抗击太平天国中屡立战功,致使士绅出身的人物成为晚清重要的政治力量,如曾国藩、江忠源、左宗棠等②。大量乡绅被重用,汉族士大夫迅速崛起,为处于底层并热切盼望建功立业的士子指明了一条人生向上发展的途径。但是,这条途径,却与养疴在身的蒲华无缘,我们从上述所引的《重过凤溪》一诗中的“凤泊鸾漂感寓形”、“燹余默怆祖宗灵”、“泛宅苍茫此暂停”等句子中读到了一种漂泊无依而怆然迷茫的无限伤怀。他的作于同一年春雪之时的《对雪有感次滁山弟韵》一诗中有句云“磈礧消何尽,功名立大难”,也透露了同样的心境。屋漏又遭连夜雨,正当蒲华科考不成、从军无望的时候,他的爱妻缪氏又英年早逝于沪上,他的心情无限悲伤沉痛,其《悼亡》长诗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履霜凛九月,香草奄忽摧。美人自千古,魂梦飞不来。白头有吟咏, 唱叹增徘徊。禀此抱柱信,多君解怜才。十年结知己,贫贱良可哀。空羡蓉菊好,桃李容华衰。药物冷炉火,画奁封尘埃。遗墨净冰雪,生绡馥寒梅。玉骨岂速朽,阴雨凄蒿莱。遐弃悲秋客,亦复忘形骸。良缘何其短, 为问孽镜台。桃花一万树,仙袂飏天台。魂兮返斗室,西风吹酒杯。① 他的人生在壮年时期,确实是命运多舛,迭遭打击。他的爱妻逝于清同治二年九月,岁末,他在《同严翼卿重登胥山叠前韵》一诗还唱叹道:“生逢戎马纷吴越,话到沧桑泣鬼神。愁里箫声流碧血,画中花态悴红尘。”② 面对家国的沧桑巨变,蒲华不是一味地伤感消沉,最终还是走出感情的低谷,因为他毕竟生性豁达洒脱,他的《悼亡》诗第二首就体现了一种豪宕不羁、别有志趣的人生境界: 看山游五岳,胜侣曾相期。岩壑具灵秀,芒鞋行迟迟。却欣无家累, 牛衣莫我嗤。百年终委化,修短何足悲。寓形既宇内,吾生宜有涯。奇气托宝剑,四海酒千卮。干戈无人扫,肝胆倾向谁。思赋从军乐,马策朝夕麾。文章难报国,腐儒拙所为。言念寻花处,蛱蝶一何痴。③ 这首长诗实际上是蒲华在遭到家国巨变后人生走向的“宣言书”,他为自己的未来岁月作出种种的筹划:爱妻早逝,虽然令他伤怀不已,但他想到人生百年,终将听天而委化,不必过于悲伤,而今所欣无家室之累,自此之后,他要践好友之约,仗剑游历天下名山大川,诗酒相随。同时,他自谦是一介腐儒,感到文章难以报国,还是念念不忘从军之志。结句“言念寻花处,蛱蝶一何痴”似乎隐隐透露了他的人生的另外一大雅好。“寻花”二字,笔者以为可作“迷恋、逗留艺事”解,我们从他写这首长诗的第二年创作的诗歌中所透露的行迹中, 就可以了解到这一点。“携樽订约寻春翠,休负吟怀上巳辰”(《同严翼卿重登胥山叠前韵》)、“春雪初消处士家,挑灯野屋写梅花”(《宿胡曼香(嬴)顽石庐, 挑灯写梅》)、“待看赓偃武,翰墨溯良缘”(《赠张玉珊诗二首》)等诗句,就完全呈现出一个热爱歌诗书画的文人的风姿。
  蒲华妻子缪氏去世的第二年即同治三年二月,嘉兴城中的太平军虽被剿灭,但清军照例大肆杀戮抢劫,百姓日子依然不太平,少了家室牵累的他就去寻访离嘉兴不远的友人胡曼香、吴仲圭等,诗酒酬唱中,流露出穷途抑郁、前路茫茫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心境,请看下面这些诗句: 抑郁久居此,春愁酒不消。风尘身愿老,书剑术无聊。乘兴出门去, 自兹挥手遥。予怀殊渺渺,惶惜梗蓬飘。(《留别胡曼香》)① ……穷途空挟策,群彦尽干时。……登场多傀儡,何处我驱驰?(《留别胡曼香》)② 屹然短碣题高士,怅望苍茫立翠苔。(《过魏塘,访吴仲圭梅花庵》)③ 夙负鹏抟志,程探万里长。策勋斯汗马,报国岂文章。(《赠张玉珊》)④ 这一年的冬天,蒲华终于橐笔出游,初至宁波,旋至台州。关于他到台州的具体时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1864年,如蒋文韵先生在《蒲华生平》中写道:“1864年春,客宁波。同年到台州……”钱筑人先生也在年谱里持同样观点。另一种说法是,同治四年春二月,蒲华到台州,“游太平(今温岭)知县桂龄幕”⑤。关于蒲华游幕来台的具体时间,因为史料的匮乏,目前确实很难作出定论。笔者感兴趣的倒是蒲华来台的缘由,也许值得作一番思考。
  一个比较明显的缘由,当然是台州太平县知县桂龄那儿需要一个幕僚,蒲华也似乎急于找到一份职业,以维持生计。除此之外,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如果我们联系到一个叫傅濂的画家,并进而联系到台州当时的社会人文环境,也许会有所启发。
  现在有史料表明,籍贯晚清台州府治所在地临海的画家傅濂是蒲华画竹的启蒙老师。据吴昌硕的次子吴东迈说:“蒲华画竹子,初师文徴明,惜早年之作,今已难睹。”又说:“看过蒲华的画竹,自题‘仿傅啸生’,傅是鄞县人,可能是蒲华的启蒙老师。”①傅濂因长期寓居宁波鄞县一带,所以后人也称其为“鄞县人”。关于蒲华的师承问题,还是吴昌硕说得比较可靠,他在《交游稿》中说,作英“画竹自云学天台傅啸生”②。可见,蒲华画竹师承傅濂是可以肯定的。关于傅濂的生平籍贯以及在画史上的成就,目前发现较为详尽的是孙濌公著的《中国画史人名大辞典》引《墨林今话续编》:“傅濂,字啸生,浙江临海人,工诗善画,说者谓其山水得娄东正派,与定海厉骇谷、镇海姚梅伯,称浙东三海。”关于傅濂的籍贯,确切的说法,是“临海人”,晚晴诗人于源有一诗题为《十月初八日集止亭寒香书屋出观汪小迂摹古田翁碧浪湖图卷,用卷中郭频伽曹种水两丈倡和韵同傅啸生作》,并附录傅啸生“同作”一首,下署“临海傅生”。人称傅氏为“天台人”,乃是古代常以天台作为台州的别称,台州所属各县尤其是府治所在地临海,习惯上可以称“天台人”。《(民国)台州府志》卷一百二十五《人物传》二十六有传。
  目前对傅濂研究较为深广的是临海的徐三见先生,他在《历代的台州画家》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傅濂的艺术成就: 傅濂,字啸生,一字啸岩,又曰少岩。临海人。善诗文。其山水青绿、浅绛并工,时人以为“骎骎乎入大痴(元山水四大家之首的黄公望,号大痴)之室”。也有的说他“得娄东正派(清‘四王’中的王原祁一派),峰峦树石,凝润萧疏”。笔者没有看到他的青绿山水,所看到的浅绛山水,大多采用长披麻法入画。应该说,他的山水先入手于“娄东”,而得力于“大痴”。
  傅濂不但工于山水,所作花卉墨竹也色色精妙,时人说他“皆有大家风轨”。笔者曾见他所作的花卉屏条四幅:牡丹红花墨叶,笔力浑健;秋菊设色淡雅,草率天成;桂花细而不碎,梅竹飘逸潇洒,堪称佳作。临海已故的郑德庸先生生前曾与笔者谈到傅氏的作品,说他曾见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的画作中有“拟临海啸生氏画法”的题款一轴。从二人传世的作品来看,吴昌硕花卉的有些画法,受到傅氏作品的某些影响是不无可能的。傅濂大约活动于道光前后,一生大多寓居于宁波一带,与同时画家定海厉志(字骇谷)、镇海姚燮(字梅伯)并称“浙东三海”。① 据王及先生《蒲华年谱长编》,傅濂于咸丰四年前后游于宁波及杭嘉湖一带,与周闲、任熊结为书画友。啸生善画山水,尤善画竹。陈二幼先生在《蒲华生平行迹、交游及其画迹考略》中也说,傅啸生“曾卖画于嘉兴”。蒲华既自云画竹学傅啸生,那么他从师傅啸生的时间当在此前后,也即蒲华二十三岁前后。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在傅啸生游历嘉兴期间,很有可能已经向蒲华介绍了自己家乡台州的人文风物,这给青年时期的蒲华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蒲华十年后的游幕来台,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和傅啸生的交游有关。这种推测, 应该是不无道理的。笔者近期翻阅蒋文韵先生的有关蒲华的史料札记《追踪随录》,惊喜地发现在其中的1984年3月记录中,有他曾向黄宾虹的入室弟子、嘉兴市图书馆馆长、鸳湖诗社理事长张振维先生的采访,张先生曾说:“天台傅啸生曾来嘉兴卖画,蒲或因傅关系去台州。”当然,更确凿的结论,还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发现和详尽地考证。
  我们知道,台州自古以来以“海上名山”著称,巍巍天台,莽莽括苍,奇峰叠嶂,风光雄奇秀丽。台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佛宗道源之胜地,“早在汉代, 佛教就自中原和东南海上两条路径传入,至陈隋之际的智■圆融南北佛理,和合中印文化而创立天台宗,此后天台宗思想被其他宗派汲取,获得‘佛宗’的崇高地位。汉晋之际葛玄、葛洪先后在天台山修道炼丹,开启天台道教之先河; 初盛唐时期,三代帝王师司马承祯在此修道,天台道风流播海内;北宋张伯端倡导‘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之说,其《悟真篇》被奉为道教南宗之祖经,天台是名副其实的‘道源’。作为‘佛宗道源’的物质依托,天台宗祖庭国清寺与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在宗教界的领袖地位稳如台岳”②。唐代大诗人杜甫、李白先后有“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等不朽诗句礼赞之。唐代,无数诗人墨客从钱塘江西行渡口进入浙东运河,在越州绍兴县进入曹娥江,转溯剡溪而穿新昌,陆行至新昌与天台交界处的关岭,登上天台山,形成了著名的“浙东唐诗之路”。
  因此,如果进一步考察台州的历史人文环境,尤其是晚清时期的社会人文状况,也许对蒲华游幕来台并作长期寓居缘由的探究不无启迪。
  我们知道,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台州知府郭曰燧以临海庠生赵齐芳、赵齐隆兄弟积欠三两多白榜纸银为由,按新例“绅衿欠粮,褫革解京流配,其士子有司径得杖责”①而严加责打,致使赵齐芳伤重死亡,引起台州府县两庠同学公愤,于是纷纷要求退学以示抗议。巡道杨三辰以“诸生近海,谋且叵测”上告,浙江总督赵国祚罗织成狱,京审定案,为首的水有澜和周炽被绞杀,四人死于狱中,六十二人流放辽东上阳堡等地,其中二人死于转解途中。次年三月刑部又行文台州,涉案人员的妻子同流。这一事件,史称“两庠退学案”,又称“青衿之厄”②,严重地摧残了台州的文教事业,士子们既痛感时政之严酷,也视读书为畏途,“一时读书有志士子顿尽,以致临邑乡科自丁酉至辛酉二十五年绝榜”③。雍正八年(1730),主张“华夷之别”的石门已故学者吕留良被剖棺戮尸、焚毁著作,天台县齐周华向刑部上疏援辩,被投入监狱,备受酷刑。乾隆元年(1736),他得赦出狱,到三十二年,又旧案复发重审,齐周华被凌迟处死。其堂弟齐召南,仕至礼部右侍郎,此时已致仕在家,也遭牵连,被逮解至京,革尽官职,没收大部家产,下场颇为悲凉④。这一场文字狱,对于还笼罩在“两庠退学案”阴影中的台州士子,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台州人文环境的改善是在晚清。这里有两个因素。一是台州太平军的平定,当地乡绅团练起了重要作用,统治者对士人的看法有了较大改变。二是随着台州新一任知府刘璈的到来,给百废待兴的台州带来了各方面事业的繁盛局面。
  刘璈(?—1889),字兰洲,临湘县(今湖南临湘)人,附生出身,年轻时从左宗棠军至浙江。他“朴勇善战,纪律严明,积功至花翎道衔,候补知府,赏‘克勇巴鲁图’名号”⑤。同治三年十月署台州府知府。当时,台州匪患严重,甫一到任,他即采用乱世用重典的策略,先暗中按籍排查,摸清匪徒行踪,然后突然在半夜亲率兵士,口衔铜钱,直捣匪巢,一网打尽,一时剧匪如徐大度、何寿凤、王克和、邱才青等均被消灭。后来,他又与黄岩知县孙憙密谋,一举将黄岩西部的奇田匪徒数百人合围歼灭,从此肃清了台州土寇。旧时台州流传“可怜台州六邑血,染得鳌(音璈)头一点红”之说,当属反对派讥讽之语,但却体现了刘璈剿匪之彻底。《(民国)台州府志》卷九十八本传持论可谓公允:“璈精明能干, 勇于任事,虽间用权术,近于武健,然台当糜烂后,其再造之功为不可没云。”①另外,他修葺郡城,加厚加高府城,开浚东湖,城内置演武厅、大小校场、火药军械等局,奏请黄岩镇改驻临海县海门(今台州椒江海门),加强了台州海防,并派游击守备据势驻守,一时台州武备肃然。
  刘璈最值得后人称道的功绩,是大兴文教。当时台州兵燹之后,百废待兴,而立政之体,首重文教。他说:“欲图长治之策,则隆学校,兴礼让其要也。
  溯查卑郡自唐郑司户虔立教以来,宋朱文公行部于台,建里社设乡校……其间门庭邹鲁,雅颂同声……卑府缅想书冠,追维刑措,清源正本,教在所先。”②自同治六年起,他积极推行振兴台州文教的一系列善策壮举,如会同候补工部屯田司员外郎临海县人陈一鹤,拨款于北京宣武门外购置房屋,设立台州会馆, 以供临海县及台州士子赴京赶考旅宿之用;又如兴建书院、广设义塾。据郑瑛中先生研究,“在府城临海,他筹款修复府学、县学,设立校士馆,修复正学、东湖二书院,又于北固山麓创建广文书院(按:后扩建为三台书院,为台州中学前身);督促临海县新建了东山书院(海门)、印山书院(海门)、旦华书院(杜桥)、尊儒书院(小芝)、椒江书院(葭沚),重建了鹤峤书院(桃渚),扩建南屏书院(涌泉),增拨宾贤书院(大汾)经费。在黄岩,修复其学宫,新建原道书院(院桥)、金清书院(金清)、南渠书院(宁溪)、灵石书院(头陀)、西华书院(乌岩),修建了樊川书院(城南)、九峰书院(城东),改萃华书院为清献书院(城内)、东山书院为东瓯书院(洪家);重修祀贤书院(洪家)。在太平县新建了凤山书院(横涧)、翼文书院(箬横)、登云书院(高浦);重建云阳书院(凤城),扩建骊山书院(江洋)和宗文书院(横峰),整顿了鹤鸣书院(城内),增拨了东屿书院(温峤)和龙山书院(新河)的经费。在宁海县,新建了拱台书院(梁皇)、庄士讲舍(大畈洋)、亭山书院(亭旁)、龙山书院(海游)、逊志书院(孔溪墈);在天台县,新建了文明书院(城内)。在仙居县,修复县学,增拨安洲书院经费。据统计,刘知府在任9年,督促各县新、重建、扩建或整顿的书院共32所。迨至清末,台州共有书院144所,占当时浙江省11个府书院总数的14%”①。
  刘璈到任台州后,发现许多贫寒士子不能入学读书,于是广设义塾达百余所,遍及台州。“仅临海城关就有东城、南城、中城、西城、北城和中津等6所义塾;临海乡村较著名的有:小芝、仓山、栖凤、芙蓉、桃渚、务实、启蒙、留贤等义塾。为保证教学效果,还定期派人巡回督导,奖勉优秀学子。他自己也常徒步乘夜巡视各书院。”②正如他在《台学源流》一书跋文所说:“余守台七年,吏事外,日以兴文教为己责,月取士之能文者,校其艺而奖掖之。前两科获隽二十余人,心窃慰焉。”③ 台州土地较为贫瘠,加上向来不重商贾,战乱之后,财政尤其匮乏,书院、义塾等办学经费的筹措也是一大问题。为彻底解决书院、义塾的后顾之忧, “同治七年,刘璈拟定章程,抽海门盐捐为书院和公车经费之用,约每年3000串铜钱,分六成派拨:以四成拨充郡城书院和六邑义塾经费;一成拨充生员乡试川资;一成拨作举人文闱会试川资。同时发布告示,申饬各县将寺庙道观废产充公,分拨于各书院和义塾。设立培元局,为教育等一切公益事业机构,划拨府城东南两乡20 里范围内田租给培元局,多方筹措,共累计储款20余万钱,规定专款专用,地方官员一律不得挪作他用”④。自台州发生“两庠退学案”以来,仅临海乡科绝榜43 年,自乾隆四十年后,临海县进士绝榜102年,一时读书士子殆尽。刘璈在任期间对文教事业的振兴之举,终于在光绪一朝结出硕果,台州竟有17人中进士(其中临海县8人),要知道整个清代全台州也仅中进士38人,光绪年间占了近一半。事实有力说明了刘知府的大兴文教政绩是有目共睹的。《(民国)台州府志》也赞道:“由是台之文教乃大振。”⑤ 在刘璈的倡导和亲力亲为下,台州各县的主政者都闻风而动,大兴文教。
  当时主政的邑官多是闻名一方的文化名流,在大兴文教的同时,儒雅温婉,善待士子,颇得士心,一时之间,各地文风丕盛。稍加翻检,就会找到民国《台州府志》关于此类史实的很多记载,如: 陈春晖,字寅东,临海人。……同治三年授玉环训导。春晖立品端方,言笑不苟。待诸生寓宽于严,偶有过举,谆切训诫,期于能改而止。在任十二年,未尝褫一文生衣领,士心悦服……善诗古文辞,兼工书法,虽老不废。年七十六卒于官。遗橐萧然,旧书数簏而已。① 同治四年,李士垲(字爽阶,嘉鱼人)由进士授天台知县,他: 雅意兴文,每朔望课诸生,必手为点定,遴其佳者,捐俸奖之。治事稍暇,延高才生至署中樽酒论文,士以此咸蒸蒸向学焉。② 又如余丽元,字介石,婺源人,咸丰元年举人,以拣选知县至浙江,历署浦江、平阳知县。同治六年知仙居县,任职期间,兴文教,革弊政,颇有政绩: 首崇文教,耳濡目染,强梗潜消,又以寺观诸产分拨书院、育婴费,乡邑皆设义塾,文风由是丕振。③ 蒲华与刘璈的来台几乎同时,若把蒲华游幕来台的缘由完全与刘璈的大兴文教之举联系起来,也许有点牵强附会,但既然刘璈能够顺利地推行振兴文教之举,说明在他任职台州之前,台州文教事业的民众基础还是比较深厚的, 这个基础就是各地民间的重视文教的风气比较浓郁。以蒲华游幕来台首到之地太平为例,该县在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就建有宗文书院,首任山长乃是一代名宦、大学者黄濬,他的任期自道光二十八年至咸丰三年(1853),足有五年整,现在虽然没有直接的史料证明他在任期间的业绩,但从他“所至振兴文教, 得士人心”的为政特点看,宗文书院在他任上一定是奠定坚实的文教基础。其生平事迹如下: 黄濬(1779—1866),字睿人,号壶舟,晚号四素老人,清太平箬横桥下凤山(现石桥下黄)人。嘉庆十三年举人,道光二年进士。博览群书,兼通佛老之学,善书能画,为文跌宕可喜,著述甚丰。主宗文书院时著有《听松小隐诗草》二卷。历署江西萍乡、临川、东乡、赣州、彭泽诸县及安吉同知。所至振兴文教,得士人心,道光十一年,以彭泽客舟遭风失银,诬以民间行劫案,指责黄治奸不严,遂被议落职。至北京设馆授徒,入济南山东巡抚幕。后以前案被录, 囚于南昌。道光十八年,发戍伊犁,与同年谪戍伊犁的林则徐相识,共叙坎坷, 诗文酬唱,遂结为知交。所著有《夏小正注》一卷、《周穆纪传》一卷、《萍乡县志》十六卷、《衍仪》一卷、《漠事里言》一卷、《红山碎叶》一卷、《东还纪程》二卷、《黄庭内景玉经玄解》一卷、《壶舟诗存》十五卷、《音韵集》一卷等。《台州府志》对他的文艺才华作了高度的肯定: 善书翰,工诗能画。……(林)则徐序其集,称其“诗文浑涵万有,不主故常,汪洋恣肆,惟变所适,若长江之放乎渤澥,竹木扁舻,不遗巨细而无不达”云。① 这位文化名流在道光二十八年前后,还曾主黄岩萃华书院、太平鹤鸣书院讲席,当地的民间文教之风想来也是彬彬称盛。
  在太平,清咸丰间,邑绅阮敬熙等建文炳书院、月湖书院,捐田以资膏火, 邑绅叶灵台等捐建鸿文书院。清嘉庆十七至十九年贡生戴全斌和庠生王屏藩捐资同建玉海书院。
  又如台州府治所在的临海,道光五年士绅们在邑令程章的发动带领下,捐资重建了赤城书院,嗣后,知府潘观藻奉方正学先生于院中。易名正学书院, 并拨近圣书院田亩以增师生膏火。清道光九年里人李安邦、李涉云等捐建宾贤书院,并助民田244亩充膏火。清道光二十三年邑人叶菁等在邑令仲孙樊、王宗贵等发动下捐资创建金鳌书院,置民田56亩,涂地105亩。
  又如黄岩县,乾隆十八年县令金鳌将万福堂僧寺建为樊川书院,上书“宋朱文公讲学处”。咸丰五年训导沈廷飏率章照等重建县东南的朱子祠以课士, 仍称樊川书院。清咸丰年间,邑人将原翼文书院,扩建为文达书院。同时,邑人还创建建东山书院(即后来的东瓯书院)。
  又如天台县,清嘉庆间里人曹、余、叶、赖四大族捐资,将屏山草堂扩建为兰洲书院,延师教授。曹光熙首捐银7130两,弟雨村半之。叶荣邦捐银2800余两,赖善柱亦捐巨金。绅富闻风继起,集资数万,规模大起,人才奋兴为四乡之冠。清道光间里人张书绅倡募捐建文溪书院。
  又如仙居县,清嘉庆二十三年郑锡官等建春风书院,清道光十四年建承先书院。
  又如宁海县,道光二十一年建成乘龙书院。
  蒲华来台之前的一段时期,台州民间的文风之盛还体现在藏书文化的鼎盛上。清政府建立之后,为加强统治,大兴文字狱,因此士子们畏谈时事,埋首“朴学”、“考据学”,台州的士子也受这一风气影响,把人生志趣转向学术道路, 这就促进了藏书事业的发展。迨至清代中期,台州涌现了一大批民间藏书家。
  道光六年,官至陕西扶风知县的宋世荦因病引退,开启了台州地方丛书刊刻的先声。他为官以廉洁著称,平日除雅好诗文之外,还嗜访碑求书,对于乡邦文献更是极为留心。回乡之后,他闭门授徒,考订经史,同时,他在藏书万余卷的基础上,继续搜集乡邦文献,建成藏书楼“古铜爵书屋”,又名“确山楼”、“红杏楼”、“倦知山馆”。
  宋世荦(1745—1821),字卣勋,号确山,临海人。“性聪颖,读书过目不忘。
  长究心经学,兼工词翰。”①乾隆五十三年中举,任咸宁宫教习,相国朱珪甚为赏识,聘为幕僚,一时名流争与之交。宋世荦工书,笔墨瘦劲,尤善行草。一生著述颇丰,有《确山骈体文》四卷、《红杏轩诗抄》十六卷、《古经文字古义通释》、《! 川诗征》、《愚得笔记》、《台典》、《西域风俗记》、《台郡识小录》等。辑有《三台文抄》《台诗三录》《临海补志料》。他对乡邦文献的最大贡献是刊刻《台州丛书》。该丛书是他在政事之余先后分俸搜集刊印的,分甲乙两集,共七种九十二卷(另两种书未刊刻)。丛书所收都是台州历史上的名著善本,刊刻流布之后,影响巨大,浙江乃至全国自《台州丛书》之后,掀起了刊刻地方文献的潮流。
  有学者认为宋世荦刊刻《台州丛书》,不仅是浙江省最早刊刻的地方丛书,并且首开清代全国刊刻地方丛书之先河①。《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丛书部》也认为“浙中乡贤丛书之刊刻,亦以世荦此书为鹄矢”。鲁迅先生也曾藏有一套《台州丛书》刊本,他虽然只藏了18册的残本,但他作了补抄,今鲁迅先生补抄的《台州丛书》手迹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清代中期,台州还出了洪颐煊、郭协寅、潘震基、李诚、齐召南、戚学标、金鄂、黄鸣岐、陈淞等一大批藏书家。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洪颐煊。
  洪颐煊(1765—1837),字筠轩,一作旌贤,晚号倦舫老人,临海人,著名学者。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嘉庆六年拔贡生,官直隶州州判、广东新兴知县。
  洪颐煊及其弟震煊从小就爱读书、好聚书,后来因为才学过人,浙江学使、大学者阮元十分赏识他们,年轻时即檄调两兄弟至杭州,参校《经籍籑诂》,阮元亲自书写“鄂不馆”的匾额相赠。后来,阮元任两广总督,又将洪颐煊招入幕中, 之后十四年,洪氏跟随阮元从事学术研究,潜心著述。洪颐煊也曾馆山东德州著名学者、藏书家孙星衍幕中。七年的幕僚生涯,使他在富有四万余卷藏书的孙氏的“平津馆”,大开眼界,其学术思想和藏书理念都受到了重要的影响。在广东为官期间,由于“市肆里多旧书,而且收藏之风不很浓,因此书价较为便宜,洪氏慢慢购集,历经多年,就积下了不少卷册”②。道光八年,洪颐煊厌倦仕途生涯,乞归家乡,“又多方购求,藏书遂富。他于临海三井巷新建了‘小停云山馆’,馆中藏书4万余卷”③。洪氏的藏书在整个台州历史上都是最富的。项士元《台州经籍志》云:“当时台州藏书家,首推洪氏、宋氏,二家所无,则求至石斋。”这个石斋,就是郭协寅(1767—?),字沧洲,别字石斋,自号八砖居士,晚号清潭逸叟,临海人,诸生。博学嗜古,好聚书。但他由于家贫,无力购书,只能从同乡宋世荦、陈淞等处借抄。他致力于乡贤遗集的搜求,通过多年努力,终成仅次于洪、宋之外的藏书家。
  这些藏书家多是文化名流,交游广泛,他们的藏书活动,同时也是文化、学术活动,影响广泛,意义深远,对台州当时文风的养成,无疑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蒲华所要赶赴的台州,有着这么浓郁的文化氛围,他在赶赴之前应该有所耳闻,其所耳闻的重要来源,应该是他的画竹的启蒙老师傅濂。据现在多数学者的意见①,傅濂生活的时代与上述宋世荦、洪颐煊、郭协寅等文化名流几乎同时或相去不远。傅濂出身书香门第,为廩膳生,生性潇洒,豪于饮,以诗画扬名浙东。史料记载他多居甬上,但据近年发现的他为自己居于临海的院落所题的“梅花老屋”匾额看,他在家乡居留的时日也是不少的。我们现在还能读到他描写梅花老屋的《斋居杂感》一诗:“小山戏累矾头石,雨后阶前苔色参。差喜此中无捷径,却教佳处胜终南。”据《(民国)临海县志》记载,傅濂曾有《梅花老屋画稿》一册,此册系山水十二幅,邑人戴勖屏藏,近归项士元寒石草堂②。
  可见他也是一个十分风雅的人。因此,傅濂与临海这批藏书家、著名学者应该是有交游的。蒲华既然师从于他,与他交游之日当不短。傅濂有意无意之间向蒲华介绍台州的人文环境,那是很有可能的。
  一言以蔽之,蒲华游幕台州,与傅濂是有重要关系的,所以有的学者推测, “传说蒲华去台州,是受傅啸生之招”③。当然,台州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是吸引蒲华来台的重要原因。

附注

①蒲华:《芙蓉庵燹余草》,上海聚珍仿宋书局,1926年。 ②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吴香洲点校,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64页。 ③ 蒲华:《芙蓉庵燹余草》。 ①《芙蓉庵燹余草》。 ②同上。 ③桑兵:《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53页。 ④同上。 ⑤ 《清末社会变革剪影》,第192页。 ①《蒲华年谱长编》,第21页。 ②《芙蓉庵燹余草》。 ③《蒲华年谱长编》,第3页。 ④ 《芙蓉庵燹余草》。 ①《芙蓉庵燹余草》。 ② 尹传政:《太平天国运动与乡绅阶层的崛起》,《学习时报》2016年6月27日第6版。 ①《芙蓉庵燹余草》。 ②同上。 ③ 同上。 ①《芙蓉庵燹余草》。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 《蒲华年谱长编》,第3页。 ①陈二幼:《蒲华生平行迹、交游及其画迹考略》,载《蒲华研究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 第23页。 ② 吴昌硕:《交游稿》,光绪十八年前稿,董巽观抄本。 ① 台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台州会要》,中华书局,2000年,第514页。 ②高平:《“浙东唐诗之路”蕴含丰富自然文化遗产》,《台州日报》2017年11月15日副刊专版。 ①《(民国)台州府志》卷一百三十七,胡正武、徐三见等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第5771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台州会要》,第405页。 ⑤ 《(民国)台州府志》卷九十八,第4352页。 ①《(民国)台州府志》卷九十八,第5375页。 ② 转引自郑瑛中:《台州知府刘璈》,《临海新闻》2007年9月13日。 ①《台州知府刘璈》,《临海新闻》2007年9月13日。 ②同上。 ③《台学源流》,徐三见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46页。 ④《台州知府刘璈》,《临海新闻》2007年9月13日。 ⑤ 《(民国)台州府志》卷九十八,第5375页。 ①《(民国)台州府志》卷一百十,第4816页。 ②《(民国)台州府志》卷九十八,第4355页。 ③ 同上。 ① 《(民国)台州府志》卷一百二十,第5105页。 ① 何奏簧:《(民国)临海县志》,丁伋点校,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①胡平法:《试论宋世荦刊刻〈台州丛书〉及其影响》,《台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②张明君:《台州藏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110页。 ③ 《台州藏书史》,第111页。 ①参见彭连生《“浙东三海”画家傅濂故居》,《台州日报》2011年11月6日;徐三见《台州的历代画家》,《台州会要》,第514页。 ②《(民国)临海县志》,第461页。 ③ 《蒲华生平行迹、交游及其画迹考略》,载《蒲华研究文集》,第32页。

知识出处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游幕缘由、游幕之初:花前共举觞、长期寓居:台山游历路三千、蒲华艺术成长中的台州元素、风雅之盛:蒲华与晚清台州士林的精神世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