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导风格:豪健闳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3993
颗粒名称: 一、主导风格:豪健闳放
分类号: I207.227
页数: 4
页码: 319-322
摘要: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四:“石屏心思力量,皆非晚宋人所有,以其寿长入晚宋,屈为晚宋之冠。”总体上看,戴复古一生不废弦歌,又系心于现实,作品也多能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表现重大的时代主题。江湖派的诗人也有“空余壮心在,灯下看吴钩”的时刻,这应该是诗人诗风形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或者可以说,诗风也是时代孕育与培养所结出的硕果。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强调:“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意思就是说,人们都按照各自的本性进行写作,作品的风格也就会像各人的面貌一样彼此不同。这样称许过高,与创作实际距离太大。戴、刘二人诗风有所差别,这是很正常的。而今,江河日下,已非昨日之象。
关键词: 古典诗歌 诗歌研究 中国 南宋

内容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四:“石屏心思力量,皆非晚宋人所有,以其寿长入晚宋,屈为晚宋之冠。”总体上看,戴复古一生不废弦歌,又系心于现实,作品也多能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表现重大的时代主题。江湖派的诗人也有“空余壮心在,灯下看吴钩”(薛隅《除夜苦雨》)的时刻,这应该是诗人诗风形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或者可以说,诗风也是时代孕育与培养所结出的硕果。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强调:“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意思就是说,人们都按照各自的本性进行写作,作品的风格也就会像各人的面貌一样彼此不同。
  如赵秉文《答李天英书》所说的一样:“尝谓古人之诗,各得其一偏,又多其性之似者。若陶渊明、谢灵运、韦苏州、王维、柳子厚、白乐天得其冲淡,江淹、鲍明远、李白、李贺得其峭峻,孟东野、贾浪仙又得其幽忧不平之气,若老杜可谓兼之矣。”而就具体一个较为成熟的作家来说,他们往往都能在作品中呈现出审美风格的多元化趋向。
  刘克庄《听蛙诗序》:“近时小家数,不过点对风月花鸟,脱换前人别情闺思,以为天下之美在是。然力量轻,边幅窘,万人一律。翁独以胸中万卷,融化为诗,于古今治乱,南北离合,世道否泰,君子小人胜负之际,皆考验而施衮斧焉,山泽而抱廊庙之志者也,藜藿而任肉食之忧者也。”这样称许过高,与创作实际距离太大。要说当时的诗坛上最能接近这样的美的格局的,非戴复古莫属。与当时一般的诗人相比,沐浴着时代风雨的戴复古在创作中有着更为深沉的寄意,也追求更为崇高壮美的艺术境界。
  通过对戴复古自显个性的作品的全面梳理,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戴复古的主导诗风应该是笔力豪健,沉雄宏肆。吴子良《石屏诗后集序》最早指出戴诗所具有的主导风格:“(戴复古)其诗清苦而不困于瘦,丰融而不豢于俗,豪健而不役于粗,闳放而不流于谩,古淡而不死于枯,工巧而不露于斫,闻而争传,读而亟赏者,何啻数百千篇。”江湖派的两大作家戴复古、刘克庄在这一方面就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戴的风格偏于豪健闳放,他的时事民生题材诗作较多;刘的主导风格则是清淡流动,他的日常生活题材诗作较多:他们分别代表了江湖诗派的两种风格倾向。”①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既与时代风貌有一定关联,也与作家自身的个性气质分不开。性情的不同自然决定着作品风格的差异。戴复古一直是典型的江湖诗人;而刘克庄早期沉沦下僚,一度闲废十年, 后来虽然也屡有罢复,但总体上仕途较顺,直至高位,卒谥文定。戴、刘二人诗风有所差别,这是很正常的。
  《闻边事》倾吐诗人对国势不振的忧虑,深刻地体现着时代的共同心理,具有很强的“史诗”性质:“昨日闻边报,持杯不忍斟。壮怀看宝剑,孤愤裂寒衾。
  风雨愁人夜,草茅忧国心。因思古豪杰,韩信在淮阴。”诗人有一种忧虑自危之思,慨叹世事变化,最后希望有韩信这样的猛将出来挽救时局。诗人的真情, 既充盈于诗中,又以意炼象,溢于象外,气势酣畅。戴复古的《闻时事》也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切关心,交织着深沉的历史情感和民族情感:“昨报西师奏凯还, 近闻北顾一时宽。淮西勋业归裴度,江右声名属谢安。夜雨忽晴看月好,春风渐老惜花残。事关气数君知否,麦到秋时天又寒。”诗人洞察时局的变化,预感到社会的危机。诗歌前半也是豪气磅礴,雄心高迈,声势不减唐人,气局开阔, 空间也很拓展,“四大家”之后,诗坛上长时间没有听到这样真诚激越的新声了。后半则露出凄厉的时代本色,叙写国运危殆的社会现实,显示着深沉的历史的分量,又能将作品的主旨与自己的感情融于客观景物之中,意境有了更大的扩展,给人以强烈的感受。李贽《杂说》:“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者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 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诉心中之不平,感奇数于千载。” (《焚书》卷三)戴复古感慨深婉的《闻时事》诗或当此论,属于那种臻于化境的佳构。
  《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诗篇委婉深曲地抒发了山河一统的美好情思,包含着深刻的时代内容,最后更是借用想象扩大诗歌的意境,显示出构思不凡的艺术品性。
  历史上就有“焦山山里寺,金山寺里山”之说。当年秦观(1049—眺》诗是何等雄丽壮阔之至:“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而今,江河日下,已非昨日之象。诗篇并非泛泛地咏叹,而是感慨时事,具有强烈的现实内容:既有现实的苦难,也有历史的隐痛, 以此构筑深远的意境。陈衍《宋诗精华录》卷四突出其“有气概”。《灵峰、灵岩有天柱、石屏之胜,自昔号二灵》写景阔大,气势雄壮:“骇见二灵景,山林体势豪。插空天柱壮,障日石屏高。揽胜苦不足,登危不惮劳。白云飞动处,绝壁有猿猱。”正所谓“地胜顿惊诗律壮”(陆游《绝胜亭》)。陈汝燮(1830?—?)《雨势》以“雨势”比喻诗文创作的结构艺术,令人品味不止:“文章最忌是平平,作势留心看雨倾。倐地雷奔添陡健,入楼风乱助纵横。倒翻江海霖无际,蜇起蛟龙阵有声。指点凭空来未己,奇云到眼亦峥嵘。”戴复古的《灵峰、灵岩有天柱、石屏之胜,自昔号二灵》诗就是以很好的结构凸显雁荡山的独特气势,骨力坚挺。戴复古在《友人朱渊出示廷对策,不顾忌讳,读之使人凛凛,受淮东制置辟》中展示了不凡的志气:“龙墀射策对明君,忧国忠言骇见闻。皎皎一心如白日,寥寥千古再朱云。时危诸老皆求去,兵满三边未解纷。要使文臣知武事, 不妨王粲且从军。”诗人以朱云、王粲等励人,浩气荡心。《小孤山阻风,因成小诗,适舟中有浦城人,写寄真西山》也有此雄风蕴涵其中,大气包举,豪健雄奇: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气势格局,颇具唐风。稍后,谢枋得有《小孤山》,融入新的时代蕴涵,立意更为高远,气象开张:“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勇士专场立,危比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独创性往往是成功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诗人超越现实生活的层面,戴复古一些作品借咏史以抒情,在现实感中含蕴着深沉的历史感。《频酌淮河水》在总体上也属于这一诗风的范畴,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 只是更偏于沉郁之气而已:“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春风吹绿波,郁郁中原气。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又如《闻李将军至建康》:“匹马径趋府,将军意气多。来依汉日月,思复晋山河。边将惭尸素,朝臣奏凯歌。分明御徂诈,得失竟如何。”李全一生反复无常,此次能够再度归顺,诗人当时也不禁为之一振,作《闻李将军至建康》以赞美之;但诗人又保持极为清醒的认识,认为李全是个狡诈之徒,不足全信,提醒当局者需要加以防范。深察时事,独抒卓见。
  《湖南见真帅》属意真切:“致身虽自文章选,经世尤高政事科。以若所为即伊吕,使其不遇亦丘轲。长沙地窄儒衣阔,明月池干春水多。天以一贤私一路,其如四海九州何。”陈衍《宋诗精华录》卷四评为“抟捖有力量”。《阿奇晬日》展示诗人心中的人生真谛,有着浓厚的抒情明志的韵味,其中的“胸蟠三万卷,手握五色笔。策勋文字场,致君以儒术。不然学孙吴,纵横万人敌。为国取中原,辟地玄冥北。他年汝成就,料我头已白。光华照老眼,甘旨不可缺”等句,也可谓豪情万丈,气冲云天。可见,戴复古的主体诗风在各类题材、各种体裁中都有所体现。
  江湖诗人曾极七绝组诗《金陵百咏》咏叹建康古迹,其中《古龙屏风》构思精妙,叙写了一个颇富象征意义的事件:“乘云游雾过江东,绘事当年笑叶公。
  可恨横空千丈势,剪裁今入小屏风。”(题下自注:“宣和旧物,高宗携之渡江,后坏烂,宫官惜之,剪裁背(褙)成屏风,立殿上。”)当年横空千丈的画图,因为坏烂,只能略加剪裁装裱,做成一个精致小巧的屏风。与这一现象相对应的是, 宋室渡江南迁后,国土萎缩,民众锐减,总体气势大不如前。① 进入中期以后, 南宋的诗风更是趋于萎靡;戴复古以豪健闳放立于诗坛,自显雄杰。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戴复古诗词研究》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既宏观地把握宋诗及戴诗的艺术走向,同时又对经典名篇进行较为具体的艺术剖析。对各种复杂的现象尽可能作出准确的解释,挖掘其中文化内涵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