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文构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3871
颗粒名称: 四、本文构想
分类号: I207.227
页数: 5
页码: 24-28
摘要: 基于以上缘由,笔者不避谫陋,在前贤今哲已有的基础上作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加强文化与文学大背景下的宏观考察,力图在戴复古与宋代文化、戴复古与江湖诗派、戴复古与台州文化等方面能做些弥补、甄别、整合工作,较为详尽地勾勒出诗人的生命轨迹与文学活动,着重解读戴复古的诗文成就,以彰显戴复古在诗史上应有的也是更为准确的地位。但分类描述在目前又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在这一层面中,首先追溯各类题材发展演变轨迹,把握其精神意脉流向,着力实现微观与宏观并重。在拙稿的写作过程中固然避免凿空强作,并且自以为已是广鉴前贤,但难免有思虑不周之处。
关键词: 古典诗歌 诗歌研究 中国 南宋

内容

基于以上缘由,笔者不避谫陋,在前贤今哲已有的基础上作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加强文化与文学大背景下的宏观考察,力图在戴复古与宋代文化、戴复古与江湖诗派、戴复古与台州文化等方面能做些弥补、甄别、整合工作,较为详尽地勾勒出诗人的生命轨迹与文学活动,着重解读戴复古的诗文成就,以彰显戴复古在诗史上应有的也是更为准确的地位。诗人当日曾慨叹“好诗天地悭”(《题清江台》),现在应该不再是那样的世界了吧。拙著首先立足于纵向的考察,旁搜而远绍,鸠集相关资料,并通过各种材料的互为映照,勾勒出诗人走过的人生之路。然后着眼于横向的剖析,分析诗人的创作情况:从戴复古的诗学思想入手,分门别类,对其时事诗、山水诗、怀乡诗、咏物诗、离别诗、酬赠诗进行解读。本人深知文学现象总比理论上的归纳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分门别类的处理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分类描述在目前又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在这一层面中,首先追溯各类题材发展演变轨迹,把握其精神意脉流向,着力实现微观与宏观并重。以此为基础,着力穿越广袤的时空,进入诗人苦心构建的艺术世界,探索其诗歌创作的精神渊源、艺术成就与主导风格,着力对戴诗的情志内涵和表现技法等作出有一定深度的描述和解析,并对戴复古词作进行适当阐述,贡献一己的心得体会,促使戴复古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台州其他思想家、文学家的思想、艺术研究摸索一条较为合适的路径。在拙稿的写作过程中固然避免凿空强作,并且自以为已是广鉴前贤,但难免有思虑不周之处。
  文学史研究视野永无边界。杨义曾经指出学术研究的精神方向:“我总觉得,做学术研究虽然不能看低才华和灵性,但你首先要做的是:一、摸清家底; 二、寻找出自己作为一个学者存在理论思维空间。否则你的才华和灵性,就没有用武之地,你所从事的就可能是无米之炊。”①可以说,从事戴复古的研究正是笔者按照这一方向走出的第一步。对他有关诗作的品读,也有助于我们在更深的层次上去体验作者的美学追求。同时,发掘古代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还得落实到促进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正所谓识往可以知来,知往可以鉴今。同样,对戴复古的研究,也能更好为建设新台州的文化找到极富现实指导意义的有效途径。拙著正留下了本人近年倾力探索的痕迹,至于深入系统的研究且俟另题专论。董乃斌在《李商隐的心灵世界》一书的《弁言》中说:“当研究涉及到对李商隐的评价时,我必须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文学史的纵轴和李商隐所处时代的横断面所构成的立体坐标图系上,他究竟占据一个怎样的位置?这就迫使我把视野扩展到与李商隐有关的前后左右关系上。以前,我从理论上懂得,只有把一个作家放到文学史发展长河中去观察,才能使他获得更科学、更准确的定位,现在又在实践中获得了真切的感性体验。”①这一番甘苦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也更加坚定了我学戴研戴的信心和决心。实际上关于戴复古与江湖诗派这样的话题,也是一个深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几年来于戴集手不停披,偶有所得,所以,也就不避浅陋,力争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主要通过对戴复古具体作品情感内涵、审美艺术的深入分析,剖析诗人的艺术品性和独特成就。借用余光中《民歌手》中的一句诗来说, 就是“江湖上来的,该走回江湖”。本人深知任务之艰巨,亦非一己之力所能担当,但向往之心既定,惟有勉力为之,以有涯之生命作无涯之追寻,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
  提香指出:“不是每个人都适宜于做画家,然而许多人欺骗自己,因此碰到这种艺术的种种困难。”②提香所论固然属于美术的范畴,但这与诗歌艺术还是相通的。认清自身总是很重要的,然后才能按照自己设定的道路前进。戴复古一生致力于抒情的艺术化,作品多是内心自我解剖的记录,也有深邃沉重的历史印记。诗人近承放翁,远绍杜圣,溯源屈子,又秉承家学,熏染“浙东学派” 之风,其诗歌立意之高远,题材之丰富,体裁之多样,技法之完美,以及诗学思想所体现的时代特性等,在他生活的那一时期都可以说是少有人比,表现出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文学研究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近年来,笔者细细品读戴复古有关诗作,注重诗艺的开掘,对戴复古诗学思想的全面阐释,对戴复古诗歌接受进程进行切实有效的历史考察,同时关注到点的深化和面的拓展的有机结合,以期获得全景式的整体观照,更深地进入诗歌的艺术世界,力争有助于人们共同体验诗人曾经历过的喜怒哀乐,从而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去体验以戴复古为代表的江湖诗人群体的美学追求,剖析江湖派出现的时代必然与历史意义,力求在前人和时贤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推进戴复古与江湖派的研究。与笔者前几年出版的其他著作一样,拙著着眼点也在借古而鉴今,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评述观照戴诗,为现代新诗审美范式的完美实现探寻富于现实指导意义的有效途径。研究古代文学现象,都不能不关注其现代价值。草创之举,意在探索,但讲求立论的信而有征。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吸取笔者已经出版的《中国山水诗审美艺术流变》和《唐诗审美艺术论》二书的经验教训,在言之有物和言之成理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一种新颖的言说方式,既保证有一定的理论层深,也给人以可读之感,并尽力接近这样的目标,但最后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则有待时间的检验。
  本文以解读、论析戴复古诗歌为主体,另有第十二章专论其词情、词艺。
  戴复古之文目前留存很少,如《跋丁梅岩集》:“梅岩少时不碌碌,勇于为义,不吝千金。闾长、邑胥势横,莫能谁何,君白于牧,去之如拉朽,识者壮之,谓其有古烈士风。既而折节问学,与一世宏硕相师友,而仅博一第,抱负终不大试于天下,岂造物固啬于梅岩耶?君没逾四纪,其季子策始刻其遗稿以传。丰城剑气,发越自今,梅岩其不死矣。嘉熙庚子重九后三日,石屏野客书。”丁希亮(1146—1192),字少詹,号梅岩,黄岩(今温岭市温峤镇许宅)人。曾先后问学于叶适、陈亮、吕祖谦等名家,与朱熹也常有诗文往来。好游名山大川,纵笔所就,词雄意确,人所称颂。《嘉庆太平县志》卷一五载:“梅岩少跌宕不羁,为文亦好为惊世语。从叶水心游,始就平实,进学益锐。又就正于吕东莱、陈龙川。
  《钱塘除夜以诗呈东莱》云:‘结得先生灯火分,论文共守一更残。’故晚所著卓然可传。”戴复古在跋文中称颂丁希亮气节、抱负、才情,最后为其壮志未酬而叹息,令人唏嘘不已。
  又如《邹震父梅屋诗跋》:“读邹震父梅屋诗卷,如行春风巷陌间,见时花游女,动人心目处多矣。使其加以苦心,进进不已,野夫它日当避三舍,因题五十六字以归之。端平丙申良月望日,石屏戴复古书。” 吴茂云先生等近年发现了戴复古为戴丁夫人所作的《宋故淑妇太孺人毛氏墓志铭》,①弥足珍贵: 余族侄丁,字华父。之妃曰毛氏,名仁静,家黄岩之丹崖。其父廷佐, 以儒学望于里,故孺人习闻其训,陶染与性成。既归,克尽妇道,以贤淑称。仪止山立,节操玉洁,是非不涉于言,喜怒不形于色,动循礼法,誾合女诫。赢衣羡镪,祗以振贫,一毫不费于释氏,非介然有守者莫能。华父自少与余为忘年交,相见必倾倒。尝为余言:妇人之所难克者,妒为大。
  山妻赋性不妒,比之传记所载谢安、王导、任瑰、裴谈之徒之妻,制勒其夫如束湿者,殆霄壤。叔处吾族,曾闻其有指尖妒悍声出房闼呼?繇是人益多之。乌呼!其他可能也,其不妒为难能也。能为其难,岂非贤妇也哉! 年八十七,逢国锡类,恩封孺人。生于绍兴甲戌九月壬子,卒于嘉熙庚子十二月甲午。子男四:楷、木、栝、栩。栩先孺人六年卒。女三,嫁其侄从政郎前绍兴府嵊县主簿仁厚、进士曾建大、王脩。孙男八:宜老、双老、大老、翀老、君锡,敕赐童科免解进士颜老、宗凭、伟老,大、锡、颜、伟俱蚤夭。
  女十,郑蕃、陈观光、郑居礼、陈应梦其婿也,馀在室。曾孙女三。以淳祐六年十一月壬申祔葬于戴奥。华父兆前事,楷等款门乞铭,余虽不任载笔,谊不得辞,况又平时所乐道者。铭曰:自《小星》之诗绝响,为妇者类以妒相师,甚至专房擅宠,祸移彼姝,宁灭祀而不悔。闻孺人之风,可以愧死矣!族叔祖石屏樵隐戴复古撰玉山林琼夫刻(原为竖行27行,行19字)

知识出处

戴复古诗词研究

《戴复古诗词研究》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既宏观地把握宋诗及戴诗的艺术走向,同时又对经典名篇进行较为具体的艺术剖析。对各种复杂的现象尽可能作出准确的解释,挖掘其中文化内涵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