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诗经原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3531
颗粒名称: 6.《诗经原古》
分类号: I206.2
页数: 2
页码: 128-129
摘要: 卷数不详,今佚而不存。《诗经原古》系黄绾晚年对《诗经》重新编排、笺注的经学著作。《(嘉庆)太平县志》、《台学统》录有书目。① 黄宗羲《明儒学案》之中存黄绾《诗经原古序》一种②,从中基本可以窥知黄绾《诗经原古》之体例及其诗学片论。所以黄绾在《诗经原古》之中才“以《南》、《雅》、《颂》合《乐》者,次第于先,退十三国于后,去‘国风’之名,谓之‘列国’。鲁之有《颂》,僭也,亦降之为《列国》。”黄绾以为唯有如此编排处理,才足以明孔子之志,恢复《诗》、《乐》两全之原貌。因此之故,黄绾对《诗经原古》的定位即“以俾审音、讽志之有考,陶镕、孚格、劝戒之有法,以俟学《诗》、学《乐》者之两得”。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古代文论 著作

内容

卷数不详,今佚而不存。《诗经原古》系黄绾晚年对《诗经》重新编排、笺注的经学著作。《(嘉庆)太平县志》、《台学统》录有书目。《台学统》记:“以《南》、《雅》、《颂》合《乐》者次第于先,退十三国于后。去‘国风’之名,谓之‘列国’。《鲁颂》亦降为《列国》。见《明儒学案》。”① 黄宗羲《明儒学案》之中存黄绾《诗经原古序》一种②,从中基本可以窥知黄绾《诗经原古》之体例及其诗学片论。黄绾在少年之时即学《诗》,但是直到晚年迁居翠屏山,重修《四子五经》于家经阁时,才通晓“《诗》合于《乐》,古之教” 以及孔子删《诗》之真正意图。所以黄绾在《诗经原古》之中才“以《南》、《雅》、《颂》合《乐》者,次第于先,退十三国于后,去‘国风’之名,谓之‘列国’。鲁之有《颂》,僭也,亦降之为《列国》。”黄绾以为唯有如此编排处理,才足以明孔子之志,恢复《诗》、《乐》两全之原貌。因此之故,黄绾对《诗经原古》的定位即“以俾审音、讽志之有考,陶镕、孚格、劝戒之有法,以俟学《诗》、学《乐》者之两得”。
  对于黄绾的良苦用心,我们应该认可并予以同情理解。
  然而,在黄宗羲看来,黄绾《诗经原古》的创作体例是有待商榷的:“《诗》有《南》、《雅》、《颂》及列国之名,而曰‘国风’者非古也,此说本于宋之程泰之。泰之取《左氏》季札观乐为证,而于《左氏》所云‘《风》有《采蘩》、《采苹》’,则又非之,是岂可信,然季札观乐次第,先《二南》,即继之以十三国,而后《雅》、《颂》。
  今以《南》、《雅》、《颂》居先,列国居后,将复何所本乎?此又泰之所不取也。”③ 孰是孰非,笔者难以判定,在此我们不妨借用黄宗羲在创作《明儒学案》之时所倡导的在学术研究中力行“存同求异”的治学方法视之:“学问之道,以各人之自用得着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④作为后之学者,我们对于黄绾、黄宗羲各自“一偏之见”、“相反之论”的“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

知识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黄绾年谱简编》

本书是研究浙江台州籍阳明学者——久庵先生黄绾的专著,所录文献,上起谱主生年即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下讫谱主卒年即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凡七十五年,再现黄绾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思想,涉及与谱主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谱主家事、师友交游、仕宦活动、诗文撰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