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3388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6

内容

呈现在读者朋友面前的这本书稿,是笔者八年(2008.5—2016.10)来研究浙江台州籍阳明学者———久庵先生黄绾的最新一部书稿,也是我从事黄绾研究“三部曲”———编校整理《黄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编撰《黄绾生平学术编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从理学、心学到经学:黄绾道学思想之进展》(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综合性“学术副产品”。
  在说明拙著构思、框架之前,有必要让读者朋友们了解一下本书谱主黄绾的基本情况: 黄绾(1480—1554),字宗贤,号石龙、久庵、久庵居士,学者称久庵或久翁先生,浙江台州府黄岩人(一作太平[温岭]人)。作为明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与社会活动家,黄绾一生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他积极参与了嘉靖初年的“大礼议”之争,并与张璁、桂萼、席书、黄宗明、方献夫等极力主张嘉靖帝“继统不继嗣”;任礼部左侍郎时,作为钦差成功抚勘过“大同兵变”,从而受到嘉靖帝的赏识与信任。
  作为浙中王门先驱、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黄绾学富五车,“志在天下”,一生笃志于“圣人之学”,以“明道”为己任。青年时期师从浙南台州理学名家谢铎而“克苦”用功于程朱理学;中年时期与王阳明、湛若水等心学大家结盟共学,曾一度服膺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之教。晚年因出使安南未果而“落职闲住”于黄岩老家,遂隐居翠屏山,以读书、著书终老。经学著作有《易经原古》、《书经原古》、《诗经原古》、《礼经原古》、《春秋原古》、《四书原古》、《中庸古今注》、《庙制考议》;政论著作有《思古堂笔记》、《知罪录》、《石龙奏议》、《云中奏稿》、《边事奏稿》、《边事疏稿》;哲学、文学著作有《困蒙稿》、《恐负卷》、《石龙集》、《久庵先生文选》、《明道编》(《久庵日录》);家乘编纂有《洞黄黄氏世德录》、《家训》;此外,参修过《明伦大典》、编刊了《阳明先生存稿》、《桃溪类稿》、《宋杜清献公集》,并能并自觉地开展对宋明诸儒学术思想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具有复古倾向且有自家特色的“艮止执中”之学,堪称中晚明时期“王门”内部自觉修正“王学”之先驱者。
  以上是笔者对黄绾生平学行的一个简要界定。
  下面概述一下这部书稿之所以是《黄绾集》、《黄绾生平学术编年》、《从理学、心学到经学:黄绾道学思想之进展》这三部书稿的“学术副产品”,进而介绍一下本书的基本构架以及“附录五种”的文献价值。
  一、《黄绾年谱简编》系《黄绾生平学术编年》的压缩、修正版一代文豪鲁迅称:“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年谱,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年谱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年谱的文集不可的。”(《且介亭杂文·序言》)当今学人开展黄绾著作及其学术思想研究的前提,是对黄绾的生命历程、学术活动进行系统梳理,这就需要编撰一部“黄绾学谱”,即对黄绾生平学术按照年、月、日等生命演进之“年轮”进行宏观叙事。
  拙著《黄绾生平学术编年》洋洋洒洒五十万言(出版字数七十万),对专业研究人员而言,或许可以提供不少的学术信息;而普通读者只需浏览式翻阅, 此书便显得字数太多,史料繁琐。书稿出版后,即有热心的读者建议:能否压缩一下,由五十万字压缩到五六万字左右,这样的话,普通读者就可以很快了解黄绾的生平事迹与学术思想。再加上《黄绾生平学术编年》出版仓促,笔者对黄绾部分学术活动时间的系定,出了几处疏漏,比如黄绾正式师从王阳明的系年当为嘉靖元年,而《黄绾生平学术编年》则记为嘉靖二年。所以《黄绾生平学术编年》的压缩与修订,就显得十分必要。《黄绾年谱简编》的编写体例,基本上按照《黄绾生平学术编年》进行: 1.《黄绾年谱简编》,以谱主生活的时空(时间、地域)为经,发生的事件(人物活动、诗文撰著)为纬。所述事件,上起谱主生年即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下讫谱主卒年即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凡七十五年,力图简要勾勒谱主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思想。
  2.《黄绾年谱简编》的史料来源,主要取自谱主的存世著作诸如《知罪录》、《石龙集》、《久庵先生文选》、《明道编》、《家训》和谱主族谱《洞山黄氏宗谱》。
  同时采撷各类史书诸如《明史》、《明武宗实录》、《明世宗实录》、《明史纪事本末》等,以及与谱主有交游的同时代学人诗文集诸如《谢铎集》、《王阳明全集》、《王廷相集》、《张璁集》、《少谷集》等,还有地方志文献《(雍正)浙江通志》、《(民国)台州府志》、《(万历)黄岩县志》、《(嘉靖)太平县志》、《(光绪)太平县续志》等第一手史料。
  3.《黄绾年谱简编》的文本内容,系与谱主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谱主家事、师友交游、仕宦活动、诗文撰著等。在编排体例上,以年、季、月、日为序, 一事一条,仅列举史事之梗概。
  4.《黄绾年谱简编》所涉事件发生之年月、诗文书信撰著之时间,可以明确判定年月日的,系于具体的某年、某月、某日之下。具体活动可以确定在某年某季(春、夏、秋、冬),但具体月份无法判别的,则标以季节如“春”,并置于该季末月(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之后。有年而无月、日的,置于该年之末。可以推知大致年限的,则系于相关年代、历史时期之后,标以“某(是)年左右”或“游学京师期间”等。此外,为便于读者阅读,所涉年、季、月、日(包括“某年左右”、“某月左右”等领起语)的字体均“加粗”以标识。
  5.《黄绾年谱简编》系年方式为谱主生活的明朝中期某皇帝的年号、年数加干支,并据《中国历史年代简表》(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换算成公元纪年, 以阿拉伯数字置于括弧之中,如“嘉靖三年甲申(1524)”。而所涉月份则为农历月份。所涉日期不用干支记法,而据《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方诗铭、方小芬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换算成农历日期。
  简言之,《黄绾年谱简编》的整理、修订,可以方便学术界同仁在研究台州思想文化史、浙江阳明学派史之时获得第一手的学术信息,从而推动明代台州学术思想史、浙江历史文化史的深入研究。
  《黄绾年谱简编》可以说是这部书稿的主体部分,而“附录五种”的文献史料价值,亦不容小觑。
  二、《洞黄黄氏家训》系黄绾佚文的一大发现“附录一”即《洞黄黄氏家训》系笔者新近发现的黄绾佚著一种,尚未收录于已经出版的《阳明后学文献丛书》本《黄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洞黄黄氏家训》摘录于台州市玉环县沙门镇路上村黄氏后裔家中所藏1915年重修本《洞黄黄氏宗谱》。《家训》一卷,十二条目(仅存十一条),依次是“端本”、“志学”、“教养”“励志”、“师友”、“技艺”、“婚姻”、“治家”、“勤俭”、“内德”、“朔节”等。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关于“说家风”的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共鸣。目前全国、全省各级政府的“精神文明办”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发现、培育“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活动,而《洞黄黄氏家训》的公开发表,则可为“好家训”的发现、培育工作提供一个样本。
  三、《明世宗实录》中的黄绾史料,系解读黄绾政治活动的第一手文献我们认真检录《明世宗实录》,就会发现其中有关黄绾的史料十分丰富,这对研究黄绾的仕途、嘉靖帝与黄绾之间的君臣关系、黄绾与杨一清、张璁等廷臣之间的利害关系等,颇具学术价值。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明世宗实录》之中对黄绾奉使抚勘“大同兵变”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记录尤为翔实,其中存录有黄绾向嘉靖帝所上十余种奏疏之节本,而这些奏疏节本则可以弥补黄绾《云中奏稿》佚而不存之遗憾。兹为便于学人展开对黄绾政治活动及其仕宦生涯之研究,笔者特把《明世宗实录》中所涉黄绾史料予以辑校,名之曰“《明世宗实录》中的黄绾史料”,作为“附录二”。
  辑校体例详见正文,兹不赘言。
  四、《黄绾著作考述》系对黄绾一生全部著作的大盘点黄绾作为浙中王门杰出代表,一生著述宏富,既有经学名作《四书五经原古》等十种,又有政论著作《石龙奏议》、《云中奏稿》、《边事奏稿》等四种,还有哲学、文学代表作《困蒙稿》、《石龙集》、《久庵文选》、《久庵日录》等七种,另有家乘编纂《洞黄黄氏世德录》、《家训》两种,并辑刊了《阳明先生存稿》、《桃溪类稿》、《宋杜清献公集》等四种。
  为便于学人详细了解黄绾一生不同时期、各种著作之创作背景、思想主旨、版本存佚、学术价值等情况,《黄绾著作考述》一文分经学著作、政论著作、哲学著作、文学著作等,对黄绾一生所编纂的文献著作,逐一分类考论,是为“附录三”。
  五、《黄绾研究述要》系明清以降学者评论、研究黄绾著作与思想的系统梳理今人从事黄绾著作及其生平学术的研究,既要掌握黄绾原著诸如《石龙集》等第一手文献,也要搜集明清以来尤其是现代学人关于黄绾研究的第二手文献史料,了解学术界关于黄绾研究的已有成果,从而为推进黄绾研究“更上一层楼”提供一种方便。本书“附录四”《黄绾研究述要》即“黄绾研究综述”的写作,便显得十分必要。
  对于黄绾学术、思想的评论,并非始于现当代。其实早在黄绾青年游学之时,便有不少学术巨擘、前辈学者对黄绾的学行予以评论。而明清两代学者对黄绾的评论有三种:一是与黄绾有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学者如王阳明、湛若水、王廷相等对黄绾的评价;二是黄绾殁后明代中后期学者对黄绾生平、学术的评论;三是清代学者对黄绾人品、学行的评论。是为《黄绾研究述要·古代篇》之内容。
  据笔者多年搜集、统计所得,自1940至2015年,海内外学者在各类期刊、出版物上公开发表的以“黄绾”为选题的学术论著共计85种。其中中国学者81种,日本、美国学者4篇。学术专著有3部,另外82种则分见于期刊论文、专著相关章节、前言序文、辞典词条、博客文章、论集文选之中。硕士学位论文5篇,其中大陆学者3篇,港台学者2篇;博士学位论文2种。
  《黄绾研究述要·现代篇》则主要盘点1940年至2015年间已经公开出版的黄绾及其著作研究专论,并从“黄绾生平、交游研究”、“黄绾著作、思想研究”两大方面对现代学术视域下的黄绾研究予以述评,并结合笔者自己近七八年来对黄绾原著研读的心得,对下一步黄绾研究可供讨论的专题,提供若干建议。
  六、《黄绾研究论著索引》的汇辑,则为读者了解现代学人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线索 《黄绾研究论著索引》作为“附录五”,辑编了1940年至2015年间海内外学者关于黄绾研究的论著篇目,以期为读者朋友尤其是专业工作者提供文献检录上的方便。
  以上便是笔者这部文献史料性质的书稿———《黄绾年谱简编(附录五种)》的基本框架。书中不足与舛误之处,则敬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教。

知识出处

黄绾年谱简编

《黄绾年谱简编》

本书是研究浙江台州籍阳明学者——久庵先生黄绾的专著,所录文献,上起谱主生年即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下讫谱主卒年即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凡七十五年,再现黄绾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思想,涉及与谱主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谱主家事、师友交游、仕宦活动、诗文撰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