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俗名不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公文化面面观》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906
颗粒名称: 1. 俗名不俗
分类号: K81
页数: 2
页码: 12-13
摘要: 名,是一个人的正名,代表其本人的一切权益。古人生下来三个月而有名。但济公的正名的形声义却颇不容易确定。《舍利铭》原本就没有提及他的名和字。《钱塘湖隐济颠师语录》用“李修元”,《济公传》用“李修缘”,《佛光大辞典》用“李心远”。历代僧传、史志只载法名,罕提俗名。虽不及另外两名多见,分析起来,倒很有可能是原先的正名。《济颠语录》称济公乃“十二月初八日一更时分”所生。济公的俗名之所以有心远、修元、修缘三种写法,就是这个缘故。这种变动,不仅让我们看到从心远到“家长所命,可证其身世”, 而且从中可以窥见家庭和社会的宗教信仰对命名的影响。
关键词: 人物 俗名 台州

内容

名,是一个人的正名,代表其本人的一切权益。古人生下来三个月而有名。但济公的正名的形声义却颇不容易确定。《舍利铭》原本就没有提及他的名和字。《钱塘湖隐济颠师语录》(简称《济颠师语录》)用“李修元”,《济公传》用“李修缘”,《佛光大辞典》用“李心远”。历代僧传、史志只载法名,罕提俗名。
  ① 李心远。虽不及另外两名多见,分析起来,倒很有可能是原先的正名。
  因为这个词更符合命名者的心境。“心远”一词,如果解释为“心情超逸,胸怀旷达”(三国魏嵇康《琴赋》有“体清心远,邈难极兮”之句,晋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更是脍炙人口),则有道家隐逸之风,对于一位盛而渐衰、目击朝政腐败退隐林下的宦者为其子取名,十分符合。但是如果解释为“智虑深远”(宋程门四先生之一谢良佐说过“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的话,鸿儒胡安国认为这就是“心远”),则分明体现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李茂春出身世代皇亲之家,老来得子,以此亦儒亦道之名寄予希望,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② 李修元。源出《济颠语录》国清寺住持法空一本禅师见过婴儿称:“此子日后通天达地,入圣超凡。老僧送一名曰‘修元’,令他恒修本命元辰。”“元辰”,即吉日良辰。《济颠语录》称济公乃“十二月初八日一更时分”所生。(台湾部分信徒以1133年二月初二为济公生日),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 自然是个好日子。《济颠语录》虽是宋元间说书人的一个话本底本,其实史的成分颇多。此名出得文雅,又与“心远”音近,后人多以此为济公原名。
  ③ 李修缘。相比于修元,佛教色彩更为鲜明。此名估计更为后起,因为它的意义比较直白、通俗,像李家这样的书香门第一般不会采用。但毕竟其音与心远、修元相近,而且符合他后来的身份,于是改“元”为“缘”,也就顺理成章。
  为什么济公的俗名这么不确定?这是因为僧人既然已经出家,就意味着看破红尘,原来的姓名就连同世间的烦恼一并摈弃,以致日久天长,其俗名往往被人遗忘,只留下曾经用过的姓氏。俗名即使还记得,也由于已经不用而印象模糊,读音、写法都不可能很准确。济公的俗名之所以有心远、修元、修缘三种写法,就是这个缘故。综合起来看,与其说心远、修元、修缘三个名是音近异写,还不如说先有带隐逸意味的“儒名”,再依次演化为宗教色彩一个比一个鲜明的“释名”。这种变动,不仅让我们看到从心远到“家长所命,可证其身世”, 而且从中可以窥见家庭和社会的宗教信仰对命名的影响。

知识出处

济公文化面面观

《济公文化面面观》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天台是济公的故乡,我家就住在离济公祖居永宁村不远的地方,从小听祖辈讲述济公传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