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台州与朝鲜半岛的书籍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66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台州与朝鲜半岛的书籍交流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5
页码: 303-307
摘要: 朝鲜半岛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东濒日本海,西面与我国山东省隔海相望,在地理上与中国连成一体,因此在与中国的文化和书籍交流上都比日本更为便利和频繁。台州与朝鲜的书籍往来应早于与日本之间的交流,而且很多书籍还以朝鲜为中转站带往日本的。与王羲之、孙绰等人为挚友。居天台山多年,著有《天台山铭序》。在南岳衡山和天台山国清寺的祖师影堂内,玄光都占一席之地。缘光则把智者大师的教观传到新罗,天台宗正式传入新罗。这都是通过之前的入华僧人求取的。字义天,因避宋哲宗皇帝讳,以字相称,是高丽文宗王徽和仁睿后李氏所生的第四子。与高丽名僧智讷并称为“高丽佛教双璧”。11岁削发为僧。翌年, 携佛典经书一千多卷归国。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朝鲜半岛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东濒日本海,西面与我国山东省隔海相望,在地理上与中国连成一体,因此在与中国的文化和书籍交流上都比日本更为便利和频繁。台州与朝鲜的书籍往来应早于与日本之间的交流,而且很多书籍还以朝鲜为中转站带往日本的。
  与日本的交流一样,台州与朝鲜的书籍交流也以佛教为主要内容,僧侣为主要媒介。台州的佛教当然主要的是天台宗。
  (一) 隋唐时期台州与朝鲜半岛在文化上的往来很早就开始了。有文献记载的始于东晋的天台名僧支遁。支遁(314—366),字道林,俗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 人。25岁出家,善草隶,好蓄马,精通老庄之说。与王羲之、孙绰等人为挚友。
  居天台山多年,著有《天台山铭序》。他曾写信经高丽僧人,称述剡县(今嵊县) 仰山竺潜(法深)的风范,表明了天台山与朝鲜民间佛教的来往,在公元4世纪朝鲜进入三国进代即已存在。① 进入南朝后,天台山与朝鲜的交流日趋频繁。当时,朝鲜在中国的留学僧很多,其中最早将天台宗经义传至朝鲜的是玄光。玄光是朝鲜三国时期的僧人。此时朝鲜半岛佛教迅速发展,并与中国保持着频繁的交流。而智者大师还未开创天台宗。玄光到陈朝后拜见曾传法于智者的慧思,从他受《法华经安乐行义》,并证得法华三昧。学成后回国宣扬佛法,在熊州翁山建立寺院,传授天台宗教义,一时门下聚众甚多。他同智者大师一起名列南岳门下二十八大弟子。在南岳衡山和天台山国清寺的祖师影堂内,玄光都占一席之地。
  陈隋时期,智■入天台山创天台宗,此学说以《法华经》为主要依据,并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思想,是当时最先进的哲学体系之一,因此吸引许多朝鲜僧人入台求教。
  高句丽般若法师和新罗缘光法师就投于智者门下修学。般若法师受智者大师指点,在天台山华顶峰上修行十六年,后于天台山国清寺圆寂。
  缘光则把智者大师的教观传到新罗,天台宗正式传入新罗。据弘赞《法华传》云:“释缘光,新罗人也。其先,三韩之后也,按梁《员职图》云,其新罗国,魏曰斯卢,宋曰新罗,本东夷辰韩之国矣。光世家名族,宿敦清信,早遇良缘,幼归缁服,精修念慧,识量过人,经目必记,游心必悟,但以生居边壤,正教未融, 以隋仁寿年间来至吴,会正达智者,敷弘妙典,先伏膺朝夕,行解双密。数年之中,欻然大悟。智者即令就讲《妙法莲华经》。俊郎之徒,莫不神伏。后于天台别院,增修妙观,忽见数人,云天帝请讲,光默而许之。于是奄然气绝,经于旬日,颜色如常,还归本识。既而器业成就,将归旧国,与数十人同乘大舶……” (《弘赞法华传》卷第三,《大正藏》第51卷,第20页) 缘光之后,法融率弟子李瑛、纯英等入华求法,投左溪玄朗门下学习天台教观,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回国,使天台法脉得以在新罗延续。天台山大慈寺僧法照,曾赋有《送禅师归新罗》诗:“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登山百衲敝,过海一杯轻。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台州海外交往史》引自清王维翰《台山梵响》) 五代高丽僧人谛观来华时,朝鲜半岛的天台宗教典已非常齐备。这都是通过之前的入华僧人求取的。
  (二) 五代时期唐末发生安史之乱,加上会昌法难,到五代时,天台教籍散失严重,金华古藏中仅有一本《净名疏》。一些天台僧在讲法传经时,往往含义不明。“加之讲习教义中断,正统承传不明,故各逞所见”(项士元《浙江佛教志·天台宗》),导致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争。有些天台僧不得不兼讲其他宗派思想,如据《佛祖统纪》卷八“知礼条”记载:“台宗典籍流散海东,当是时,为其学者,至有兼讲《华严》,以资说饰。”①书籍的散落使得天台宗的发展受阻,天台典籍凋零散落, 吴越王钱俶在羲寂法师的建议下,开始向海外购求典籍。除日本外,吴越国还派使者向高丽求购。实际上,从高丽寻回的教籍完整性与数量上可能要好过从日本带回的。《宋高僧传》载:嘱人泛舟于日本国,购获仅足”,而《传灯录》载:“今新罗国,其本甚备,……王遣使及齐师之书,往彼国缮写备足而回”。② 也就是说,新罗国保存有非常完备的天台教籍,因而是备足而回;反之,从日本所带回的天台教籍只是仅足而已。
  《佛祖统纪》的作者志磐也曾做过评判:“海外两国,皆曾遣使,若论教文复还中国之实则,必以高丽谛观奉教卷为正。”① 高丽国保存典籍更加完备,这可能因为,天台教籍传入朝鲜半岛较早,且两地区之间的天台宗交流更加频繁所致。
  谛观(?—970),高丽名僧,入华前事迹不详。高丽光宗十一年(960),奉国命来送教乘并求法。其中所奉教乘有《智论疏》、《仁王疏》、《华严骨目》、《五百门》等。光宗嘱咐谛观说,上述《智论疏》等诸种章疏,“禁不令传”;“于中国求师问难,若不能回答则夺教文以回。”谛观入宋后,听说天台螺溪定慧院羲寂善讲授,前往听闻后,心悦诚服,于是拜之为师。将所带经文“悉付于(寂)师”。
  关于此事,《佛祖统纪》里有记载。《佛祖统纪》卷二三:“(宋太祖)建隆元年,吴越王钱俶遣使往高丽、日本,求遗逸教乘论疏。建隆二年,高丽国遣沙门谛观, 持天台论疏至螺溪。”同书卷十《谛观传》中有更详细的记载: 初吴越王因览《永嘉集》“同除四住”之语,以问韶国师。韶曰:“此是教义,可问天台羲寂。”即召问之,对曰:“此智者《妙玄》‘位妙’中文,唐末教籍流散海外,今不复存。”于是吴越王遣使致书,以五十种宝往高丽求之。其国令谛观来奉教乘而《智论疏》、《华严骨目》、《五百门》等,禁不令传。且戒观师:于中国求师问难,若不能答,则夺教文以回。观师既至, 闻螺溪善讲授,即往参谒。一见心服,道礼为师。② 谛观从朝鲜带回经文,从此天台“一宗教文复还中国”,为中国天台宗走上“中兴”之路奠定了基础。
  谛观留天台十年,坐化于传教寺。他撰著的《天台四教义》一卷成为天台宗的经典之作。据记载,此书原有两卷。上卷阐明天台一宗的判教立义;下卷记叙南北诸宗师徒异计(即判教仪式)。前者言约义赅,简明易懂,是了解天台教之“关钥”,故为人们所重视,流传至今。后者主破南北古师,文义过于浩漫, 自明代起即不再刊行。此书是根据广本(或称大本)《法华玄义》和净名玄义抄录智者大师“五时八教”的大意汇集而成,并加以阐明发挥。
  与谛观同时期的天台宗第十六祖义通也是高丽人。义通(927—988),字惟远,出身高丽王族,俗姓尹。五代晋天福年间游学中国,先学于德韶门下,后从螺溪羲寂学习,颇受羲寂器重。学成后欲回国,在郡守太师钱惟治的劝阻下,留中国弘扬天台之法。天台宗第十七祖知礼(960—1028)和高僧遵式(963—1032)均出于门下。义通著有《观经疏记》、《光明玄赞释》等多部,可惜没有流传。
  义通传法知礼,知礼弘扬教法,天台宗得以“中兴”。高丽的两位传法僧谛观和义通在天台宗“中兴”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 北宋时期北宋与朝鲜书籍交往仍在继续。其中对朝鲜佛教而言,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义天入宋,归国后创海外天台宗。
  义天(1055—1101),俗名王煦。字义天,因避宋哲宗皇帝讳,以字相称,是高丽文宗王徽和仁睿后李氏所生的第四子。与高丽名僧智讷并称为“高丽佛教双璧”。11岁削发为僧。宋元丰八年(1085),率弟子介寿入宋求法。在杭州慧因寺从净源法师学华严宗教义,在天竺寺依慈辩从谏学天台宗教义。翌年, 携佛典经书一千多卷(有说是三千卷)归国。肃宗二年(1097),国清寺建成,被任命为住持,开始宣讲法华教义,开立海派天台宗。在兴王寺设教藏总监,远从宋、辽、日本继续搜求佛教典籍章疏达101部,4740卷,并刊印高丽续藏经, 为全世界的佛教文化和高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光辉的贡献。
  肃宗六年(1101)圆寂,赐谥“大觉”之号,册封为国师。著有《圆宗文类》、《释苑词林》、《新编诸宗教藏总录》、《高丽续藏经》、《大觉国师文集》、《大觉国师外集》、《刊定成唯识论单科》等。
  义天曾到中国学习天台宗,并至天台山,在智者大师塔下发愿“他日还乡, 尽命弘扬,以报大师为物设教劬劳之德”。其搜集的天台教义与禀受的天台之教,亦是朝鲜与台州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

附注

① 李一,周琦.台州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537 ①(宋)志磐撰,释道法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5 ②(宋)道源撰,顾宏义校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1940 ①(宋)志磐撰,释道法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05 ②(宋)志磐撰,释道法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62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