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五代北宋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654
颗粒名称: (二) 五代北宋时期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7
页码: 290-296
摘要: 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弑杀、篡夺、战乱接踵而起,仅半个世纪之间,就换了五代十三君,是个极度混乱的时代。实际上,自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后,中国的局势就不太稳定。而在当时,对中国文化的精华,日本大体已吸收完毕,所以自唐代后期,日本就废止遣唐史制度,到五代时,日本政府对外政策非常消极,几乎处于锁国状态。北宋时期,日本大致处于藤原氏的全盛期前后。藤原时代,日本文化极为繁荣,而北宋是试图复兴因唐末五代纷乱而一度衰退的文化的时代,两国的文化基本对等。因此日本不需要移植中国文化,对外政策也延续前代,采取锁国政策,禁止本国人私自到海外去,对外贸易颇有衰退倾向。入京场面隆重而肃穆,有雅乐引道。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弑杀、篡夺、战乱接踵而起,仅半个世纪之间,就换了五代十三君,是个极度混乱的时代。实际上,自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后,中国的局势就不太稳定。而在当时,对中国文化的精华,日本大体已吸收完毕,所以自唐代后期,日本就废止遣唐史制度,到五代时,日本政府对外政策非常消极,几乎处于锁国状态。北宋时期,日本大致处于藤原氏的全盛期前后。藤原时代,日本文化极为繁荣,而北宋是试图复兴因唐末五代纷乱而一度衰退的文化的时代,两国的文化基本对等。因此日本不需要移植中国文化,对外政策也延续前代,采取锁国政策,禁止本国人私自到海外去,对外贸易颇有衰退倾向。
  从五代到北宋,往来于两国之间的日本商船很少。
  但是不论五代十国,还是北宋时期,中国对外交通并未禁止。因此不少中国的民间商船来往于中日之间,两国交通仍然不绝,民间商贸依然活跃。这一时期,两国的文化和典籍的交流,主要通过中国商船有零星地往来。据史料记载,天圣四年(1026)六月,台州海商周良史“献名籍于(日本)关白(藤原)赖通, 因其生母为日本人,希望爵位。是月,赖通复以书,并赠砂金三十两以慰之” (《日本纪略》、《百炼抄》)。由此说明,台州商人与日本国内联系还是挺多的, 其中包括书籍的互赠。
  唐末五代,因为战乱,中国典籍散失严重。又因为佛教的发展,中国寺院极度膨胀。而当时唐武宗信道教,认为佛道不能并存,于是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史称“会昌法难”。在这场灾难中,台州很多佛寺被毁,包括名闻中外的国清寺。天台教的典籍散落遗失,据说当时高僧讲经都没有经书,只得通过心记口授。而在日本国,鉴真东渡带去不少天台经典,最澄又求取了不少天台真经,天台教在异地开花,它们的典籍也保存地很完好。于是吴越王钱俶开始从海外求取书籍, 不少典籍回流。
  北宋时期,日本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因此相比于入唐僧来说,入宋僧人数锐减。据木宫泰彦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中统计,北宋时代入宋僧,有名无名的合计起来仅二十余人,其中以奝然、寂昭、成寻三人为主,其他人大都是随从这三人入宋的。而且入宋僧的目的与入唐僧的目的也不同。入唐僧是为了访问高僧,学习新教,以力求带回新的法门在日本传布。而入宋僧则为了消除自己的罪障,朝巡圣迹的。因此,这一时期虽有入宋僧来,从台州带回日本去的经典书籍也没有唐代的多。相反地,由于北宋经过五代,处于战后休息状态, 日本往往从本国带来经书,以补大宋所缺。
  (1)吴越忠懿王钱俶与天台高僧羲寂钱俶,原名钱弘俶,字文德,末代吴越国王。杭州临安人,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镠之孙。钱镠因唐末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而名扬江淮,随又先后讨越州刘汉宏,诛董昌,尽得浙东西之地,乾宁四年(897)被封敕为吴越王。钱俶于后汉天福十二年(947)继承王位,后晋开运间(944—946)任台州(今临海县)节度使。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有功,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入朝, 仍为吴越国王。太平兴国三年(978),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去世后,谥号“忠懿王”。
  吴越素有“佛国”之称,以佛教文化的发达而著誉于当时。钱氏诸王皆崇佛,尤以末王钱俶为最。他曾自称“于万机之暇,口不辍诵释氏之书,手不停披释氏之典”,在位期间,不仅广修庙宇寺塔,还大量印施佛经佛像,且以殊礼尊事诸法师如天台德韶国师、永明延寿禅师。在研读玄觉禅师的著述《永嘉集》时,遇“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即劣”不明意思,就教于德韶国师, 国师请他转问羲寂。羲寂答:“此出于《妙玄》(《妙法莲华经玄义》)。”同时又说:“自唐末散乱,天台教籍被毁,故此诸文多在海外。”此后,钱俶开始向日本、高丽求取佛教典籍。
  《皇朝类苑》卷七十八载: 吴越钱氏,多因海舶通信。天台智者教五百卷,有录而多阙,贾人言日本有之。钱俶买书于其国主,奉黄金五百两,求写其本,尽得之。讫今天台教大布江左。
  吴越王购求天台典籍是受羲寂提议的。羲寂(919—987),字常照,俗姓胡,温州永嘉人。19岁受具后,诣会稽(今绍兴)学《南山抄》,因慕天台宗止观, 便前往国清求学。随后在天台山佛陇道场、国清寺相继讲训。后周显德初年(954)创传教院(距天台县城北约5公里,今已废)。寺建成后,得到吴越国钱忠懿王的护持,赐匾为“定慧”。当天台宗教典只剩下零篇断简时,羲寂每每思念痛之,于是竭力搜求,但仅在金华古藏中得一本《净名疏》而已。当钱俶向其问法时,他作了回答后,进一步说明天台宗的教典失传,现日本、高丽等国盛弘此教,请王为护法,派人去二国求取教典。吴越王乃分别遣使者赍重宝往高丽、日本二国求取教典。于是,天台“一宗教文,复还中国。螺溪(羲寂)以授宝云,云以授法智,法智大肆讲说,遂专中兴教观之名”。羲寂“网罗教典,去珠复还”,为北宋的天台宗中兴奠定了基础。
  《羲寂传》言及此事: 初,智者所说教迹,自安史挺乱以来,会昌籍没之后,当时硕德,但握半珠,隐而不曜,所有法藏,多流海东。师痛念本折枝摧,力网罗之。先于金华古藏中,仅得《净名》一疏而已。后以钱忠懿王览内典,昧于教相,请叩韶国师(天台德韶国师),韶称师(羲寂)洞明台道,王召师建讲,遣使抵日本,求其遗逸。仍为造寺,赐号净光,追谥九祖尊者。台道郁而复兴,师之力也。① 五代入华僧少,书籍之间主要由客商之间进行交流。和吴越进行贸易时, 客商也多少带来一些书籍。但其数量很少,无法与前代相比。而吴越王以五百金让客商在异国搜求典籍,这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对天台宗教典的复归以及天台宗的繁荣功不可没。羲寂因请经有功,后被奉为天台十五祖。
  (2)奝然北宋与日本虽然没有国交,但日宋间的民间交往仍在继续,不少日本僧徒随着往来的商船来到中国,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日本平安朝首位入宋僧是奝然。
  奝然(938—1016),俗姓秦。生于京都,幼入东大寺从观理习三论宗,又从石山寺元杲习真言密教。宋太平兴国八年(983),为弘佛法,在克服了诸僧的反对,在老母的支持下,请得东大寺的入宋牒,率领弟子成算、祚壹、嘉因等四五人入宋求法。先至台州,于临海龙兴寺(台州开元寺)求学天台宗。九月九日上天台山国清寺巡礼,继入东京谒宋太宗,宿太平兴国寺。又参拜五台山, 游历洛阳、龙门诸圣迹。雍熙二年(985),返抵临海龙兴寺。越年,从台州宁海上船归国。
  关于奝然的归国,日本史籍《小右记》记载:“(二月)十一日甲辰,内藏头(藤原高远)、权中将(藤原公任)相共拜见入宋僧奝然毕。随身佛经,初运置经论于寺给宣旨,运移莲台寺、山城、河内、摄津等夫持运云云。最初有七宝合成塔,塔中笼佛舍利,即载舆中之人担之。其前雅乐寮发高丽乐。相次担纳折本《一切经论》之五百合匣,一人担二百匣,道路人相诤担之。最后又有御舆,安置白檀五尺释迦像,雅乐大唐乐;其次奝然着袈裟,七八人僧等相共步行相从。其道自朱雀大路登北,自二条东折;自东大宫大路登北,自一条西折,到莲台寺云云。于朱雀门前礼桥下,僧廿人出来,持高丽乐,奉赞佛经云云。”① 引文的意思是奝然自宋归国,返回京都是有朝廷官员内藏头和权中将出面相迎,他携回的经卷、佛像,由山城、河内、摄津等名使运送。入京场面隆重而肃穆,有雅乐引道。七宝合成塔、塔中佛舍利,由人捧持,乘与前行;其后有五百合匣经卷,由人担挑随之。其后,又有御舆载“白檀五尺释迦像”。继佛像舆之后,是奝然等七八个僧人跟随。奝然身披宋皇帝所赐紫衣,经过几次转折,到达莲台寺。此地就是朝廷指定的携入经论、佛像的存放处。
  奝然从宋携回日本之文物,曾有过目录,据金都东寺金刚藏中所存的标签,曾有《奝然请来法文目录》存世,然具体内容已散佚。这目录里应有一部分取自台州的佛经典籍以及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文物是现存于日本京都五台山嵯峨清凉寺的旃檀瑞像(释迦如来像)。此像在台州由张延皎、张延袭兄弟模刻,雕刻是在临海龙兴寺完成的。被带到日本后,因式样新奇,人人争睹礼拜, 一时间日本诸寺多有仿刻。
  (3)源信源信(942—1017),日本佛教天台宗僧人,净土宗教祖之一。俗姓卜部,大和国(今奈良县)人,幼丧父,投比睿山师事良源。十五岁即任讲师,精通显密。
  他渴望往生极乐世界,于是撰著了有名的《往生要集》。并于永延初年(987— 988),让准备回国的宋商朱仁聪和同船的宋僧齐隐,将此书带往宋朝布播。与此书一并带去的有慈惠大僧正良源的《观音赞》、庆滋保胤写的《十六相赞》和《日本往生传》、源为宪写的《法华经赋》等。
  宋淳化元年(990),台州海商周文德赴日贸易,写信给源信,告知其著作《往生要集》在天台山国清寺流通,深受欢迎。当地男女500余人,投舍净财, 造屋五十间,以“供养礼拜,瞻仰庆赞”。周文德《奉复源信大德书》中言:“唯大师撰择《往生要集》三卷,捧持诣天台国清寺,附入既毕,则其专当僧请领状予也。爰缁素随喜,贵贱归依,结缘男女弟子五百余人,各发虔心,投舍净财,施入国清寺。忽饰造五十间廊屋,彩画柱壁。庄严内外,供养礼拜。瞻仰庆赞, 佛日重光,法灯盛朗。兴隆佛法之洪基,往生极乐之因缘,只在于斯。”① 日本长保五年(1003)八月,源信遣弟子寂照携《天台宗疑问二十七条》向四明知礼求答,问答具载于《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四。寂照入宋不久,即致书源信云:“《往生要集》现在国清寺弘之,教主宗翌相逢示之。” (4)寂照寂照(?—1034),日本天台宗高僧源信弟子,宋咸平六年(1003)八月,率徒念救、元灯、觉因、明莲等7人入宋。九月抵达明州(今宁波),翌年进见宋真宗,后巡礼天台山,谒天台宗第十七祖知礼,致以二十七疑义求其答释。终生未回国。其弟子念救,一度返回日本,在得到日本左大臣藤原道长等人的捐赠后,又重登天台山。
  寂照携带其师源信关于天台教门的疑义二十七条前往天台山请教,天台高僧知礼作了《问目二十七条答释》,以解其疑。寂照还将南岳慧思(中国天台宗第三祖)的名著《大乘止观》二卷赠天台僧众作为礼物。天台高僧遵式(964—1032)作《南岳止观序》以纪此事:“咸平三祀,日本国圆通大师寂照,锡背扶桑,杯泛诸夏。既登■岭,解箧出卷。天台沙门遵式,首而得之,度支外郎朱公■冠首序,出俸钱,模板而广行焉。大矣哉,斯法也,始自西传,犹月之生, 今复东返,犹日之升。素景圆辉,终环回于我土也。”② 寂照虽未还日本,但他的弟子念救曾于长和四年(1015)暂时回国时,藤原道长托他带黄金一百两交给寂照,作为购买一切经论各宗疏的费用。而且他寂照住苏州吴门寺时,曾遣不愿留住的弟子数人回国,后来又遣念救回国,或托商船一再和本国来回通信。由此可见,他可能有寄经回国的举动。从英曾有一封寄给寂照的信,信中说:“所咨唐历以后史籍及他内外经书,未来本国者,因寄便风为望。”这也可见,寂照可能托商船带书回国。其中很可能有一些书籍是来自台州的。
  (5)绍良宋天圣六年(1028),日僧绍良奉师命再致天台教义的疑问十条,并献金字《法华经》为进见之礼。知礼的嗣席广智详为解答并留受学。3年后,绍良学成归国,大弘台教。① (6)成寻成寻(1011—1081),俗姓藤原氏,京都人。7岁入岩仓大云寺学佛,后任该寺住持。宋熙宁五年(1072),以62岁高龄携其弟子赖缘、快宗、圣秀、惟观等7 人,搭乘宋商人船到中国。在明州(今宁波)登陆,经杭州,拜访了向往已久的天台山,又巡礼了五台山等地,历访诸方尊宿。入汴京,敕住太平兴国传法院。
  以祈雨灵验,被宋神宗赐紫衣,敕号“善慧大师”,并任译经场监事。终生未归国,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圆寂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敕葬于天台山国清寺。
  著有《观心论注》、《法华经注》、《法华实相注》等。其日记《参天台五台山记》八卷,是珍贵的史料。
  成寻在宋期间,与宋朝僧俗交谊甚广,彼此交流佛学,互相赠送书籍。他也特别关注当时出版的新译经典,曾向宋朝廷乞赐新译经五百余卷,获得敕准。熙宁六年(1073),其弟子赖缘、快宗、惟观、心贤等5人归国,令其携回佛经典籍400多卷。宋神宗托其带回《回赐日本国书》,并赠予金泥《法华经》。
  成寻崇拜天台宗,到过国清寺,在台州与日本的典籍交流应为不少。有些是成寻从日本带来赠送台州寺院或僧俗的。据其《参天台五台山记》记载,他携带的书籍物件有“天台真言经书六百余卷,灌顶道具三十八种”。其中部分赠与台州各寺院僧侣。成寻所带的天台真言经书以日本人的著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经关西大学藤善真澄教授精审的考证,大致可以确认为日本人所著的就有《善财知识抄》、《普贤十愿释》、《观心注法华经》、《忏法略私记》、《我心自空图并释》、《实相观注抄》、《南泉房安养集》、《奝然日记》、《觉大师巡礼记》、《金刚顶经疏》、《苏悉地经疏》、《最胜王经文句》、《法华论记》、《智证大师传》、《往生要集》、《源信僧都行状》、《日本诸儒参源信僧都房作诗》、《官符》、《仪轨》、《大般若开题》、《梦记》等。① 也有他从台州携去日本的。其中多数应是宗教方面的,也有通俗的诗文集,其中包括《寒山子诗》。
  据时任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的周琦先生推断,成寻还是将《寒山诗集》传入日本的第一人。成寻朝巡天台山时,国清寺僧禹珪送其《寒山诗》一帖。翌年一月,成寻在拟定书籍发送时,嘱弟子回国后,将此书“进(日本)上治部卿殿”。同年六月其徒赖缘、惟观、快宗等携回佛教经典及其他书籍400多卷,此帖随之传入。此段轶事记入成寻本人撰写的《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一) 中。12世纪的日本藏书家通宪入道(1106—1159)的藏书目中就已著入《寒山子诗一帖》。之前,中日学者在关于《寒山子诗集》何时传入日本这一问题上, 均以为“不得而知”。那么最早将《寒山诗集》传入日本的应是成寻。《寒山诗集》传入日本后,受到相当高的推崇。在中国,只有诗本而无注释本,而在日本存有数百年来多种注释本。20世纪日本又兴起《寒山诗集》出版热。日本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及京都大学人文学研究所等收藏的中日《寒山子诗歌》古版本,多达17种。可以说,寒山子诗的传入,受到了日本学者的重视,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寻则是在日本传播寒山文化的第一人。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