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唐末五代台州道藏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641
颗粒名称: 2.唐末五代台州道藏的发展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3
页码: 273-275
摘要: 司马承祯再传弟子陈寡言、徐灵府、应夷节、冯惟良、叶藏质、杜光庭等人又长住天台,各有著述,并对藏书作整理工作。冯惟良,字云翼,著述很多,以三洞之道行于江表。唐宪宗召之,欲拜官。叶藏质,字含象,处州松阳人,叶法善之后裔,他对台州道藏继续进行整理和编目,并不断增加藏经数量。对台州道藏贡献最大的乃为杜光庭和朱霄外。他亦因此迅速闻名朝野。桐柏道藏的建藏,除天台山道士之外,统治者也是有功的。五代时吴越王又给予了支持。五代之时,江浙之地佛道昌盛,钱俶即位后,对儒、佛、道三教均采取积极态度。他在天台山为道教建藏经殿之事,表明了他对道教在吴越地区的生存和发展予以了相当的支持。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司马承祯再传弟子陈寡言、徐灵府、应夷节、冯惟良、叶藏质、杜光庭等人又长住天台,各有著述,并对藏书作整理工作。
  冯惟良,字云翼,著述很多,以三洞之道行于江表。唐宪宗召之,欲拜官。
  惟良坚辞。隐居天台桐柏观,建降真堂、白云亭、修闲亭、上清室等,使桐柏观的面貌更添新彩。他酷爱道经,将桐柏观的旧有道藏进行整理、编目,并作了一些勘误工作。① 徐灵府,号默希子,钱塘天目人,隐居天台灵盖峰虎头岩石室十余年,著有《玄鉴》五篇,注《通玄真经》十二篇,撰《天台山记》、《三洞要略》。
  叶藏质,字含象,处州松阳人,叶法善之后裔,他对台州道藏继续进行整理和编目,并不断增加藏经数量。又在所居之石门山居,专门建斋藏经。咸通十三年(872),叶藏质奏乞所居为玉霄宫,将原桐柏观藏经殿的道书700余卷,移藏于此。关于这部珍贵的道藏,徐灵府《天台山小录》云:“玉霄宫有经、钟二楼。经皆咸通十一年(870)书。后题云:上清三洞弟子叶藏质,为妣刘氏四娘造,永镇玉霄藏中。” 对台州道藏贡献最大的乃为杜光庭和朱霄外。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人,一曰括苍人,天性聪颖好学,少即博通经史,工诗章翰墨。唐懿宗咸通年间,因多次应举不第,弃儒学道,至天台山拜道士应夷节为师,为司马承祯之第五传弟子,习“正一之法”, 属上清派。杜光庭入道后,广搜天下道书,对废坠已久的道门科教进行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并很快为道流所遵循。他亦因此迅速闻名朝野。乾符初,经郑畋推荐,唐僖宗授以紫袍。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中和五年(885),辞官隐居青城山白云溪。天复七年(907),王建立前蜀,任为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后主王衍即位,“受道篆于苑中”,尊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长兴四年(933),趺坐而化。杜光庭对台州道藏的贡献是,他晚年随唐僖宗入蜀,临行前所撰的著作,均藏于玉霄宫,成为道藏一部分。其著作共计30部250多卷,其中: 《墉城集仙录》六卷,是其编写的道教女仙三十八人的传记。本书收入《道藏》洞神部谱录类。《四库全书》收入子部道家类存目。《云笈七签》有摘录,文字与《道藏》本不同,可以互校。
  《神仙感遇传》五卷,记历代仙人高道事迹。张君房《云笈七签》收此书仅四十四条,为节录本。此书除明正统《道藏》本外,尚收入《道藏举要》第七类。
  《名山洞天福地记》一卷,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明抄本一册,为《四库全书》底本(见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子部宗教类)。
  《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此书参考唐以前六十余家疏释老子《道德经》的文字,汇为一编。前有杜光庭“天复元年龙集辛酉九月十六日甲子”自序,序中历数唐以前注《道德经》六十余家的姓氏、书名、卷数,是一份颇为珍贵的资料,尤其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今已失传,现代学者只能从这份著录中了解到《道德经》问世后到唐末为止的漫长年代中学者研究《道德经》的大致脉络,这是杜光庭对道教思想史的重大贡献。
  另有《道教灵验记》十五卷,《历代崇道记》一卷,《录异记》八卷,《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一卷,《青城山记》一卷,《玉函经》一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一卷,《广成集》十七卷,《毛仙翁赠行诗》一卷,《道门科范大全集》八十七卷,《太上宣慈助化章》五卷,《金箓斋启坛仪》一卷,《金箓斋忏方仪》一卷,《太上黄箓斋仪》五十八卷,《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一卷,《太上灵宝玉匮明真大斋言功仪》一卷,《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忏谢仪》一卷,《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清旦行道仪》一卷,《太上正一阅箓仪》一卷,《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一卷等。
  朱霄外,章安(今属临海)人,隐居天台桐柏山,善河图秘纬,持法甚严。受道于王乾符,为吴越王钱镠所重,命主天台桐柏崇道观。晚年退居临海,葺白云庵为观,号“栖霞宫”。后周广顺元年(951),吴越王钱俶赐以金、银字藏书两百函。次年,回天台,在桐柏观重建藏经殿,入藏所赐经书及新增的道经。藏殿题云:“吴越两街道统天台道门威仪、栖真明德大师通玄先生正一天师、特进检校太傅守太保上柱国、吴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朱霄外建。”殿中藏经由道童、寺僧等共同抄录。据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二十四载:“藏中诸经, 拘集道童及僧寺行者,众共抄录,以实其中。碧纸银书,悉成卷轴。”此事在夏竦《重建道藏经记》中亦有提及,言其:“五代相竞,中原多事,吴越忠懿王得为道士朱霄外新之,遂筑室于上清阁西北,藏金录字经二百函,勤其事也”。此时,藏经殿中加上原有藏经,共计一千余卷,成为全国最大藏道书处之一(另一处在四川)。
  桐柏道藏的建藏,除天台山道士之外,统治者也是有功的。最初,桐柏观是唐睿宗为司马承祯所建的。五代时吴越王又给予了支持。五代之时,江浙之地佛道昌盛,钱俶即位后,对儒、佛、道三教均采取积极态度。他在天台山为道教建藏经殿之事,表明了他对道教在吴越地区的生存和发展予以了相当的支持。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