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藏书的人为破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603
颗粒名称: (1)藏书的人为破坏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3
页码: 239-241
摘要: 政治经济因素与藏书的兴衰密切相关。私家藏书在发展过程中受社会环境影响最突出,反映时代特点最迅速、最明显的,是在政治形势方面。安定、昌明的政治局面,必然为私家藏书事业提供一个自由积累的机会。反之,严厉的政治控制,自然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文网”,窒息文化事业,限制私家藏书的发展;极端的政治冲突,更会引起战乱,对典籍造成极大的破坏。① 牛弘早在隋代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五厄”之说,明代胡应麟续之又提出“八盛”、“八厄”之说。虽然他们针对的是公家藏书,私人藏书的命运一样地与此攸切相关。这一点从台州藏书史上也可反映出来。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政治经济因素与藏书的兴衰密切相关。私家藏书在发展过程中受社会环境影响最突出,反映时代特点最迅速、最明显的,是在政治形势方面。安定、昌明的政治局面,必然为私家藏书事业提供一个自由积累的机会。反之,严厉的政治控制,自然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文网”,窒息文化事业,限制私家藏书的发展;极端的政治冲突,更会引起战乱,对典籍造成极大的破坏。① 牛弘早在隋代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五厄”之说,明代胡应麟续之又提出“八盛”、“八厄”之说。虽然他们针对的是公家藏书,私人藏书的命运一样地与此攸切相关。
  这一点从台州藏书史上也可反映出来。如各代建朝之初,私人藏书人数往往较少,而在中期后藏书业繁荣。到末期,政治的冲突,特别是战乱,对藏书影响尤其大,私人藏书不论是规模还是藏书人数迅速锐减,很大一部分书籍在战火中化为云烟。
  古代台州史料上有明确记载藏书毁于战火的主要有三次,一次是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一次是清朝晚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再一次是近现代的日军侵略和抗战时期。明末清初,因台州是抗清主战场之一,台州社会动荡不安。洪若皋为避战乱进行迁移,藏书才得以保存,而在其居住地临海,私人藏书遭受破坏的不计其数,当时台州城中屯兵十余万,“军人搜士君子家藏书,拆毁编辑以裹甲铠,寇退后闾里无片纸之遗。”② 太平天国运动时,临海城曾是忠王李秀成屯兵之地,在这一次暴乱中,私人藏书受到严重摧毁。台州最大的藏书楼小停云山馆的三四万卷藏书此时付诸一炬,从此一蹶不振。宋世荦的古铜爵书屋也在这场战乱中被一场大火烧毁。同时,葛凤喈的绿阴阁藏书也被破坏,万卷藏书,悉成焦土。台州城中最著名的几座藏书楼同时遭劫,这对台州私人藏书来说,也是一大厄。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侵略中国,中国多数地区沦为战场,日军敌机同样盘旋在台州城上空,不少私人藏书也因此散亡,其中包括葛咏裳的忆绿阴室藏书,忆绿阴室被日军轰炸后,藏书楼化为废墟,只留下断片残简千余卷书, 再也难觅往日雄风,这是继其父之绿阴阁藏书厄运后再一次遭厄。
  新旧朝代更替之际,私人藏书也都会受到一定破坏,只是大小程度不同。
  因为限于资料,不能一一罗列。由于历史因素,台州私人藏书的人为破坏还应包括倭寇的侵略。倭寇是明代嘉靖年间前后侵扰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海盗集团。元末明初,台州的倭患非常严重。他们常渡海而来,在台州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造成台州整个社会一片血腥,人人谈倭色变。范凤书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中有一小节论述了倭寇对东南沿海藏书的破坏的酷烈。台州是其中倭患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人的生命财产尚且受到危害,藏书也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除战乱外,统治阶级对思想的禁锢,对书籍的禁毁,也很大程度上对藏书造成破坏。比如秦代的“焚书坑儒”,致使私人藏书遭灭顶之灾。宋代政治相对开明,私人藏书在这方面毁损较少,元、清二代是异族统治时期,尤其是清代,为了压制人们反抗,统治阶级制造文字狱,不少书被列为禁书,禁止流传, 最后致使泯没。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大革命也是一次文化大灾难,大量书籍被毁坏,台州藏书被毁的就有李镠“钟秀盦”藏书和王舟瑶函雅堂藏书,两者均被拿去烧毁,所存寥寥。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