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交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596
颗粒名称: (4)交换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2
页码: 227-228
摘要: 通过交换获得所需图书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中以藏物换藏物较为常见,其他的也有用土地、器物乃至奴婢、官爵等相交换的。虽然此种来源并不多见,但台州藏书史上也时有见之。前者的见之于柯九思,康里巙巙题《定武兰亭五字损本》云:“《定武兰亭》此本犹为精绝,而加之以御宝,如五云晴日,辉映于蓬瀛。臣以董画于九思处得之,何啻获和璧随珠,当永宝藏之。”柯九思用其《定武兰亭五字损本》换得巙巙藏董源的《水石幽禽图》,这是柯氏后期收藏观改变后所为,后期他更注重名画的收藏,往往让出法帖。台州藏书家大多都以自己的资财和辛劳为代价获取书籍,但也有少数人通过权势巧取豪夺。贾似道便是一例。后来杨氏崇雅堂应藏有此刊本。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通过交换获得所需图书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中以藏物换藏物较为常见,其他的也有用土地、器物乃至奴婢、官爵等相交换的。虽然此种来源并不多见,但台州藏书史上也时有见之。前者的见之于柯九思,康里巙巙题《定武兰亭五字损本》云:“《定武兰亭》此本犹为精绝,而加之以御宝,如五云晴日,辉映于蓬瀛。臣以董画于九思处得之,何啻获和璧随珠,当永宝藏之。”柯九思用其《定武兰亭五字损本》换得巙巙藏董源的《水石幽禽图》,这是柯氏后期收藏观改变后所为,后期他更注重名画的收藏,往往让出法帖。
  台州藏书家大多都以自己的资财和辛劳为代价获取书籍,但也有少数人通过权势巧取豪夺。贾似道便是一例。贾擅国柄,收藏的书画除皇帝赐赠外, 还令门客陈振、谭玉、赵与柟等人,通过很多手段广收奇玩珍宝、法书名画。不少人投其所好,“当时趋附之人尽心搜访以献”。吴兴向氏、宋氏三世好古,多蓄法书名画古器,时有人刘暄(字渊道),以计取其籍,献之贾似道,贾氏遂按图尽索之,皆六朝神品。贾氏在当时权势熏天,甚至连皇室宗亲都要攀附于他, 赵孟坚就曾送他唐人《马上娇》图。
  藏书家中多学问渊博之士,他们终日与书为伍,自有书之因缘。如桑梓文献刊刻之前请他们作序,他们就有可能得书。这从杨晨与《天台山方外志》可见。虽然杨氏为得此书,曾于天台山方广寺内遍阅藏经,又于京师等各地到处搜访,终是未得。一日天台僧敏曦欲刻此书,讫杨氏作序,杨氏才得获见此书。
  后来杨氏崇雅堂应藏有此刊本。因藏书家的名望学问,由其鉴别,或将珍罕之书示之同好,他们亦可能由此得书。如黄濬、王棻得《委羽山志》,即是由人出示或由人告之。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