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抄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594
颗粒名称: (2)抄写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3
页码: 225-227
摘要: 抄写自古以来就是增藏图书的重要手段。在印刷术还未发明的唐代以前,它还是产生图书副本的唯一手段。宋代以后,虽然雕版印刷的广泛使用,致书较易,抄写之风仍盛行。古人抄书原因有以下:一是世人著述未为尽刻,有相当一部分只有抄稿本流传,二是书籍之中秘本,如当世罕见者,非抄录则不可得,三是抄书乃读书之一法,且精抄本,别具艺术价值,鉴赏情趣。台州藏书家也如此,很多藏书家手不释卷地抄,甚至以此为乐。有时碰到极罕见的本子,不能购买或赠送获得,藏书家们只能抄录以藏。藏书家抄书是为了保存,因此他们有时会用特殊的纸书写。如王舟瑶托人抄写的《三台文献录》,是用印有蓝丝■的元书纸,靠书根处印有“光绪赤城三志稿”诸字。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抄写自古以来就是增藏图书的重要手段。在印刷术还未发明的唐代以前,它还是产生图书副本的唯一手段。宋代以后,虽然雕版印刷的广泛使用,致书较易,抄写之风仍盛行。古人抄书原因有以下:一是世人著述未为尽刻,有相当一部分只有抄稿本流传,二是书籍之中秘本,如当世罕见者,非抄录则不可得,三是抄书乃读书之一法,且精抄本,别具艺术价值,鉴赏情趣。
  台州藏书家也如此,很多藏书家手不释卷地抄,甚至以此为乐。比如在宋代,林师蒧抄书是出名的,其藏书除部分购求所得外,一部分也是抄写而来,即使藏书很多了,仍然抄写不倦,“近购远求,家已数千卷,犹典衣传抄恐晚”①。
  即使在印刷业相当发达的明、清二代,藏书家的抄书之风仍然盛行。如戴勖屏“生平无他好,唯癖储书,尤留心地方文献,喜抄书。晚年家贫,仍抄写不倦”②。郭协寅由于家贫不能买书,他的书大多都从同乡宋世荦处借抄来的,每每见到善本及其藏稿,便录副以归。所抄“或行或楷,工整可观,素不草率。”③ 所抄数量甚多,有数百种。黄瑞的秋籁阁藏书,亦大多为辛勤抄录所得,路桥杨晨在《瀛洲咫闻》中称他“收藏台人著述最富,多旧抄本”。晚清临海叶书藏书3万多卷,“多储乡邦各种写本”④。
  有时碰到极罕见的本子,不能购买或赠送获得,藏书家们只能抄录以藏。
  如王咏霓得宋黄岩车若水《脚气集》,就是下榻于四明(今宁波)陈氏旧雨草堂时,从其书架中检获,没有别的方法占有,只能录副。杜范之《杜清献集》为泰州藏书家钱馨伯所有,王棻也只能抄录一本。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些资料来自公家,不能出借,只得抄录。比如王彦威,其所藏多为朝廷外交档案,由于这些档案的特殊属性,只有抄录才能保存,为以后刊行《清季外交史料》打下基础。谢铎亦曾于官府秘阁中抄得部分藏书,如台州著名的方志《(嘉定)赤城志》,就是谢氏就秘阁中抄录所得,《(嘉定)赤城志》明谢铎跋中记:“成化丁未(1487),余始得是《志》于秘阁中,遂手录以出。”之后林鹗、黄孔昭又从谢处抄录。杨晨所藏谢铎《尊乡录节要》、《拾遗》,是其在翰林院任职时从中抄出。齐召南所藏很多珍秘之本来自《四库全书》,是其任内阁纂编时有机会从中抄录。
  藏书家抄写一般都为自己动手。但有时为了赶时间或其他某种目的,会请人代抄。如王棻在京师时得朱右的《白云稿》,就请多人代劳,李芳春、周郇雨、杨晨、王咏霓、葛咏裳等都是台州名贤。晚清抄本中有一本《三台文献录》, 即为王舟瑶托多人所抄,该书第二册书口下端还记有抄写者名氏如鲁祜、祜、李仕、李、文、云等。
  藏书家抄书是为了保存,因此他们有时会用特殊的纸书写。如王舟瑶托人抄写的《三台文献录》,是用印有蓝丝■的元书纸,靠书根处印有“光绪赤城三志稿”诸字。王棻曾抄录有王诗《缶鸣集》,此抄本用纸为印好的“台州先哲遗书九峰图书馆抄本”(中缝)蓝格纸。有时如失去抄写者姓名,亦可根据书写纸的特点,判别是谁家抄本。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