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州藏书印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586
颗粒名称: (五)台州藏书印文化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6
页码: 219-224
摘要: 除藏书楼外,体现私人藏书文化的物质载体还有藏书印。中国历史上,见之于古书画上的第一枚钤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二字,钤于皇家藏书上,之后臣民效仿,后世竞趋,历代的官、私藏书上便有了难以计数、五花八门的藏书印。台州见之于史册的最早藏书印出现于宋代,为贾似道的印章,贾氏刻有多枚印章,且风格别具,有葫芦形的,有曲脚形的。另明人陶九成也有数枚藏书印。到了清代,台州私人藏书钤印成风,几乎每一个文人、藏书家都刻有印章,有的藏书家的印章竟达数十枚。印章的款目和形式各不相同。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除藏书楼外,体现私人藏书文化的物质载体还有藏书印。中国历史上,见之于古书画上的第一枚钤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二字,钤于皇家藏书上,之后臣民效仿,后世竞趋,历代的官、私藏书上便有了难以计数、五花八门的藏书印。
  台州见之于史册的最早藏书印出现于宋代,为贾似道的印章,贾氏刻有多枚印章,且风格别具,有葫芦形的,有曲脚形的。元代的藏书印属书画家柯九思为多,在鉴赏完书画后要钤上“柯氏真赏”等印。另明人陶九成也有数枚藏书印。总的来说,宋、元、明三代发现的印章不多,且以士大夫和画家为藏书钤印的先锋和主力。到了清代,台州私人藏书钤印成风,几乎每一个文人、藏书家都刻有印章,有的藏书家的印章竟达数十枚。有些藏书家有钤书印之癖,如临海郭协寅,项士元曾从戴勖屏处借得郭氏之书,其书每卷印章累累。
  印章的款目和形式各不相同。就刻印方式而言有阴文、阳文,就形状而言有圆形、方形,就内容而言除名章外,加入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情趣章。有的藏书家还精通篆刻、书法,自己设计篆刻,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如临海“秋籁阁”主黄瑞,工篆刻,私印很多,所刻各印刀法不一,大小殊致,其为张夫人所刻三印,文曰“丹徒”、“张娴”、“守仪女史”,“印皆极小,字画如丝,洵闺阁中之雅玩也”①,甚为当时人所称赏,其自刻的藏书印也当有很高的观赏水平。
  这数枚到数十枚不同形状的藏书印,也是藏书家们精神生活的一方天地, 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作为文人生活的雅趣,在此我们对此略作分析。藏书印就印文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 1.名章这类藏书印最为常见。印文内容多为姓名、别名、字号,也有的刻上馆斋。
  如冯甦的“冯甦之印”、“冯再来少寇印章”,宋世荦的“世荦小印”,王咏霓的“咏霓”、“小字子裳”,叶书的“叶氏藏书”,葛咏裳的“葛咏裳字叔霓”等。以馆斋入印的有洪颐煊的“倦舫在小停云山馆东”,叶书的“荫玉阁”,齐召南的“曹源书屋”。
  有的藏书家刻上里居,如黄瑞有“华严山下人家”、“家居产圣村”等。
  2.鉴赏章鉴赏章也很常见。这类藏书章往往在名字、别号后加刻鉴赏、珍藏等字样,以示藏书家对该书作过收藏、鉴别、珍赏等举动。如柯九思有“柯氏真赏”、“柯氏秘笈”,杨晨有“台州杨定孚鉴藏图籍”,郭协寅有“石斋手抄”、“石斋经眼”、“石斋过眼”,洪颐煊有“临海洪颐煊过眼”,黄瑞有“黄瑞借读”、“子珍所见”、“辛酉乱后临海黄瑞购”、“子珍闽南游稿”、“黄氏秋籁阁寄存”,王舟瑶“黄岩王玫伯校阅金石文字印”。
  名章与鉴赏章两类在台州私人藏书印中占70%以上。这两类共同的特点是印章上都刻上藏书家的名姓字号,表达所有权,这是印章最初的使用方式, 表明某物为某人占有、使用等,简单明了。这同时也反映了一类藏书家的心态,即借书扬名。钤上藏书印的同时,将自己的名字盖在书籍上,与书一同流传,是不少藏书家的心愿。如书更是珍贵,那么钤印表明占有此书,也是一件无比荣耀之事。
  3.训诫章训诫章多以成语、警句、典故、诗文入印,常常用来抒发印主对治学、处事的态度以及对书籍的眷恋。台州训诫类的藏书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反映藏书家子孙相守的愿望的,如洪氏之印“子子孙孙永为宝”、“子孙宝之”、“子孙世守”、“子孙保之”、“承先遗后”等,贾似道也有一枚藏书印“贾似道图书子孙永宝之”,虽然贾氏醉心声色,但对于载道的书籍却同样热爱珍藏的态度,又不得不让人感叹。由爱书而惜书,从而引出不愿借书与人的想法也有,如洪颐煊的“鬻及借人为不孝”。
  另一类是反映藏书志向的,如郭协寅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专聚三台一辈书”,就体现了藏书家对于收集乡邦文献的专注和钟爱。
  4.情趣章情趣章大多是抒发个人情趣和心态的,此类藏书章内容可自由拓展, 更可淋漓尽致地表达自我。如表达淡泊处事,与世无争心态的有洪颐煊或为洪瞻陛的“宁静以致远”,洪氏晚年幽居小停云山馆读书,正是这种心态的写照。
  郭协寅的两枚印章“小桥流水印沧州”、“别出新意成家”,也体现出别样如流水的心境。
  黄瑞也有一枚情趣章别具个性,“一恨名山未游二恨异书未读三恨美人未遇”,将名山、异书、美人放在一起,认为拥有三者是人生的最大乐事,有憧憬、有向往,在旁人看似枯燥的旧纸堆里,尽情享受人生快慰。
  文人有时是自嘲的,台州私人藏书印中也有体现,如葛咏裳有枚印就名“无赖酒徒”,这是对自己嗜酒的戏谑,是对一般文人清高、拘谨形象的一种叛离,显得狂放不羁。藏书印是其释放、展示个性的自由天地。
  贾似道是纨绔子弟,其藏书印中也有反映其纵情享乐的心态的,如“贤者而后乐此”。他制作的印章别出心裁,而且极其奢华。其“封”字印,相传为古玉所制。印章甚多,有十数枚之多,其形状有曲脚形的,也有葫芦形的。其印章的华丽与其身份的显赫,反映了宋代部分贪官奢华腐朽的生活状态。
  藏书印过度滥用,会损害和糟蹋图书的本来面貌,有“美人黥面”之嫌,但若运用恰当,不但为后世人了解图籍的授受源流提供依据,而且还能增添图书的艺术性,提高审美价值,为藏书提供一份乐趣。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