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现代台州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549
颗粒名称: 一、近、现代台州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状况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3
页码: 174-1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近、现代台州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状况。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一) 近、现代台州社会环境宣统三年(1911),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民主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民国元年(1912),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自此中国进入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其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强,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本又制造了卢沟桥事件,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二十世纪的中国面临着两大矛盾,一是中华民族与外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一是人民大众与地主剥削阶级的矛盾。中国社会危机重重。
  民国二十七年(1938)之前,台州远离政治中心,革命的浪涛和外国侵略者对其影响不大,因此台州社会相对安定,建设事业有所实施,工商业亦有所发展。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四年(1938—1945),台州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之下,动荡不安。据《台州地区志补遗》记载,日军侵华期间,频繁袭扰台州沿海,滥炸城乡,并两次大规模入侵。据不完全统计,1938—1945年,台州各地遭日军杀害约3000人,被毁房屋约2万间,被毁渔船、商船500多艘,财产损失难以计数。台州各地遭日机轰炸139次,大批居民被炸死,许多民房被炸毁。其中尤以临海、玉环二县最为严重。为了抵抗日军侵略,台州民众爱国热情高涨,纵身投入到救国救民的运动中去。
  不利的政治环境对藏书的影响也极大,此时藏书数量和藏书家人数较之强盛的清中期明显减少。日军侵华时期,不少藏书和藏书楼在日军的敌机中沦为灰烬。葛氏忆绿荫室的藏书就毁于1939年日机轰炸,项士元也曾多次躲避敌机,四处奔逃。躲避期间,项氏不忘检点保护藏书。但其他藏书家的藏书定有不少损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基本稳定,但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私人藏书又是一次毁灭性打击,很多文化成果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毒草,被红卫兵搜去烧毁破坏。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