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黄濬藏书(太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538
颗粒名称: (十五) 黄濬藏书(太平)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3
页码: 162-164
摘要: 黄濬,字睿人,号壶舟,晚号四素老人,太平人。太平藏书家陈瑞图之外甥。重视文教,兴利除弊,深得人心。道光十八年为人所诬,遣戍乌鲁木齐。黄氏喜诗善文,工书能画。在戍所时,林则徐亦谪于彼,二人一见如故,相契甚合,经常剪烛论文,通宵不息。林则徐对其行文推崇备至,认为“其诗若文,浑涵万有,不主故常,汪洋恣睢,惟变所适,窥其意境,若长江之放乎渤澥,竹木艑舻,不遗巨细而无乎不达”①。黄濬家世富有,世代书香,至其祖父时家道中落,然文名鹊起,黄濬之父与伯父继之,皆精岐黄。至黄濬一辈,亦多台州闻人。黄濬之弟有黄治、黄渲。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黄濬(1779—1866),字睿人,号壶舟,晚号四素老人,太平人。太平藏书家陈瑞图之外甥。道光二年(1822)进士,历任江西萍乡、于都、彭泽知县,署南安府同知。重视文教,兴利除弊,深得人心。道光十八年(1838)为人所诬,遣戍乌鲁木齐。二十五年(1845)回归故里,其后历主黄岩萃华书院,太平宗文、鹤鸣书院讲席。黄氏喜诗善文,工书能画。为文跌宕可喜,是清代台州著名文学家。在戍所时,林则徐亦谪于彼,二人一见如故,相契甚合,经常剪烛论文,通宵不息。林则徐对其行文推崇备至,认为“其诗若文,浑涵万有,不主故常,汪洋恣睢,惟变所适,窥其意境,若长江之放乎渤澥,竹木艑舻,不遗巨细而无乎不达”①。又举黄氏同乡林鹤巢先生比之,林鹤巢之诗文曾被天台齐召南誉为“澄泉一泓”,林则徐认为,两者的区别在“鹤巢之气清,壶舟之气雄,鹤巢之笔幽,壶舟之笔健也。” 黄濬家世富有,世代书香,至其祖父时家道中落,然文名鹊起,黄濬之父与伯父继之,皆精岐黄。至黄濬一辈,亦多台州闻人。黄濬之弟有黄治、黄渲。
  黄渲,号芗谷,著有《三桧轩诗文集》。黄治,字台人,号琴曹,后改今樵,性豪爽,诗与画与黄濬相当,他与黄濬手足情深,笃于友爱,一生大多时间都追随其兄。黄濬被贬谪新疆时,黄治刚好在京都,闻讯后即昼夜兼程,急赴江西与兄汇合,“万里从行,冰天雪窑,与同辛苦”,在塞外呆了七年。他们往还沿途还不忘吟诗作赋,诗名远播,时人将黄氏二兄弟比为“苏氏昆仲”,即苏轼、苏澈兄弟。黄治著有《伊洄录》一卷、《孔怀录》一卷、《图南录》三卷、《荆舫随笔》一卷、《亦游诗草》一卷、《窃余剩草》一卷。
  黄氏好聚书。任彭泽县令时,购得典籍十箧,有万余卷,归里时,他托门弟子暂为保管,不料弟子不小心,藏书尽数为火所焚。其胞弟黄治作词一首以记其事云:“寒门读书十余世,万卷藏书手泽系,山县乏抄胥。宝此欣未坠续经, 我兄偶得仕俸入,不为衣食使。积铢累寸近十年,料理付诸门弟子,曰汝藏之慎勿疏,吾将捆载还故居,子孙读否知何如,弟昆雠校老可误。”② 藏书家藏书要有眼光,有时看上去不起眼的本子实际上很珍贵,他们就能于平凡中发现珍宝的能力。比如道光十年(1830)正月,黄濬宿于秀才王懋昭家塾中,于故纸堆中发现《昌雩文集》抄本。这是非常罕见之本,虽地方志中有提及作者姓名及著作出处,但黄氏查《文献通考》和《经籍考》中均无此记载。
  然而该本“蠹鱼已蚀其半,字迹将芜”,为了不致其灰飞烟灭,黄濬特为抄录并校雠之,且将之寿之梨枣。
  黄氏搜书之勤从他得书经过可见一斑。他所得之书有从平凡人家的故纸堆里发现的,也有人主动出示让其鉴别的,可见他搜书在台城小有名气。比如明代黄岩人胡昌贤所著的《委羽山志》,由于屡经兵乱,至清代己版毁书亡。道光二十七年(1846),黄氏游委羽山,寺中一道人出示此书。此乃道人收城乡废纸,偶尔捡到的。黄氏得书后,急忙抄录了一本,将原本归还。
  黄濬著述丰富,有《夏小正注》一卷、《周穆记传》一卷、《萍乡县志》十六卷、《衍仪》一卷、《漠事俚言》一卷、《东还纪程》二卷、《仪象图》一卷、《梅初录》一卷,《黄庭内景玉经玄解》一卷、《壶舟诗存》十五卷、《壶舟词》四卷、《黄氏驿程日记》二册。辑校《青紫秘书》五卷,藏书楼为“知所止斋”,藏书印有“臣黄濬”等。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