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金氏鸿远楼藏书(太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534
颗粒名称: (十三) 金氏鸿远楼藏书(太平)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3
页码: 158-160
摘要: 金嗣献,字刘民,号谔轩,又号鹤仙,温岭华山 人。其先祖几代皆读书好义,富而好礼。同治三年由廪贡署浦江教谕。五年署昌化训导。时为太平天国乱后,又继以荒年,文风颓废,寿祺为书院延师讲课,振兴人文。力学能文,性爱储书,于乡哲遗著犹拳拳,收藏甚富。据其孙金嗣献言,自己收藏乡邦文献不下四百部,但仍不及其祖父旧藏之十之七八,可见寿祺所藏不在少数。寿祺去世后十年,也就是光绪十六年,其家遭火,藏书尽付灰烬,其中包括寿祺自著之书。寿祺所著有《两论题解集证》四卷、《鸿远书屋诗抄》四卷、《师果斋文抄》六卷、《小有天园杂著》二卷、《吮笔余吟》二卷,共十数卷。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金嗣献(1885—1920),字刘民,号谔轩,又号鹤仙,温岭华山(今温岭琛山) 人。其先祖几代皆读书好义,富而好礼。祖父名寿祺(1835—1880),字祉受, 号芾斋,喜收集乡邦文献。幼颖异能文,同辈皆习举子业,寿祺独喜子史家言, 斐然有纂述志。同治三年(1864)由廪贡署浦江教谕。五年(1866)署昌化训导。时为太平天国乱后,又继以荒年,文风颓废,寿祺为书院延师讲课,振兴人文。力学能文,性爱储书,于乡哲遗著犹拳拳,收藏甚富。据其孙金嗣献言,自己收藏乡邦文献不下四百部,但仍不及其祖父旧藏之十之七八,可见寿祺所藏不在少数。寿祺去世后十年,也就是光绪十六年(1890),其家遭火,藏书尽付灰烬,其中包括寿祺自著之书。寿祺所著有《两论题解集证》四卷、《鸿远书屋诗抄》四卷、《师果斋文抄》六卷、《小有天园杂著》二卷、《吮笔余吟》二卷,共十数卷。又曾参修《(光绪)太平续志》。
  嗣献少禀父教,继承祖父遗志,意识到保护文献的重要性,觉得“今日新学渐兴,旧学不绝如缕,恐百十年后欲求前此十一之存而更不可得,献之罪不益重耶!”①于是或购或抄,尽心搜罗。
  他更重视搜集的是地方文献。对于台州历代文献他了如指掌,他在序《赤城遗书汇刊》中说,“历代著述见于郡邑志及各家书目者,约有三千余种,乾隆时纂修《四库全书》,著录百十四部”,这说明他收藏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有所计划的。经过十余年的搜访,至民国三年(1914)刊刻《赤城遗书汇刊》时,他已积得台州先贤著作达五百余部。虽然不乏秘笈孤本,然想见文献凋零,他深感惋惜,仍搜访不懈。虽残篇断简,一鳞半爪,皆不放过。他的藏书楼取名亦延自他祖父的书楼,称“鸿远楼”。
  金氏藏书多秘笈孤本,如明黄岩张孝翊所著《掬清稿》一书就是其一。
  是书永乐间毁于盗,虽经张氏诸孙搜葺,也只存诗之一二,而谢铎之叔父谢省编有一集。谢铎曾藏有抄本。嘉靖间张孝翊之曾孙张沛等为之刊行。然至清代年代久远,文献凋零,王棻修《黄岩志》时遍访是集不可得。而金氏家中恰藏有一本,正是谢省所编。当金氏将所藏旧抄本寄予王舟瑶作序时,王氏“为之狂喜”。后金氏将之刊入《赤城遗书汇刊》。金氏另藏有《全室外集》等,亦是罕见之本,刻入《赤城遗书汇刊》。《全室外集》作者释宗泐(约1318—1391),字季潭,号全室生,黄岩(今属温岭)人。性好儒书,朱元璋呼之为“泐秀才”。尝奉命取经西天,晚年任僧录右善世。著名学者朱右、徐一夔曾为序,推崇备至。
  然而不幸的是1916年11月8日(《台州地区志》记为1918年)藏书楼又不戒于火,所藏付之一炬。对此,金氏深感“抱痛无已”。但其藏书精神不失, 他在新住宅建成后,又在住宅东边筑起了新的藏书楼,名“冬青草堂”,亦称“耽书草堂”、“丹素堂”。自撰《耽书草堂访书约章》,广为散发,凡愿售者则购,不售则抄。可惜不久辞世,藏书终未恢复。
  金氏不仅藏书,还对所藏书加以初步整理,凡著作者之履历,序跋者之姓名,旁及卷册数目,版刻存否,一一笔之于书,撰成《鸿远楼藏台州书目》四卷, 民国三年(1914)活字本,浙馆有藏。金嗣献还编有《国朝太平诗存》十二卷、《方城诗录》八卷,著有《三台正气录》一卷,辑《台州零缣录》等数十种。
  金氏深恐“世变日亟,国粹将沦”,于是着手刊刻地方丛书《赤城遗刊丛稿》。他与伯父金韶、母舅李树封共同出资刊刻。此书开刻于民国三年(1914),告竣于次年仲夏,先后花了一年多时间。
  此丛书共十六种,以宋、元、明、清台州府郡人的集部著作为多。其中《陈子高遗诗》一卷(此为项士元录本),从《两宋名贤小集》中录出,余略举其未备为补遗,并附它书为附录以畀之。又从《乐府雅词》中刺出子高词三十六首,为《赤城词》,附印于后。《四六谈麈》为谢伋所著,伋字景思,自号药寮居士,上蔡人,官至太常少卿。朱子有《题谢少卿药园》诗二首,所谓“谢公种药地,窈窕青山阿”是也。此书为左圭《百川学海》所刊旧本,卷首但题“灵石山药寮”字,不著撰人。《谈麈》一卷,虽所论仅据当时之体,未能上溯六代三唐,穷其派别源流,于骈俪之文所得尚浅,然于宋代制诰章奏笺牍,亦能略抉得失,自抒所见, 虽不能如后来彭芸楣《宋四六话》之详赡,以视王性之之书固已过之,盖亦轫始难而踵成易欤。是书与《深雪偶谈》皆王舟瑶欲刻入《台州丛书续编》而未果者。《密斋笔记》六卷,初刊于淳祐元年(1241),至宝祐四年(1256)谢深甫子亦懋重锓于抚州。久无传本,是本系乾隆时纂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录出者,然吾台亦不多见,仅刻于胡氏《琳琅秘室丛书》中。金韶惧其久或不传,特为刊行。《昼帘绪论》从《学津》本迻录,间有脱误,据陆清献《莅政摘要》本略为是正。《深雪偶谈》乃金韶所藏抄本,王舟瑶以所辑旧本为之校。(王氏尝抄《说郛》所载,校以曹刻本,拟刊入《台州丛书续编》,未果。)《待清轩稿》二卷, 《四库全书》有存目但访求未果,爰检顾氏《元诗选初集》,内有高士诗十六首, 虽吉光片羽,而忠孝之情流溢言外,亦足见其诗格之高矣。《介石稿》用自己辑本与黄壶舟辑本,互相补益。《全室外集》刊本久佚,假陈树钧藏本,复参以金嗣献藏本,合校而成,李树封为之跋。《掬清稿》为张孝翊著,谢省重编,旧抄本,惟先绝句次古风,叙次多错乱,又以宁山所撰像赞题为是《集》序,窃疑为传抄之误,爰重为编次,寿诸梨枣。《定轩存稿》用王棻所抄天一阁藏书,重为编次,梓而行之。
  丛书书目详见本书第三章附录《台州藏书家所刻各丛书书目表》。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

相关人物

金嗣献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