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王舟瑶后凋草堂藏书(黄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533
颗粒名称: (十二) 王舟瑶后凋草堂藏书(黄岩)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4
页码: 155-158
摘要: 王舟瑶,字星垣,一字玫伯,号默庵,黄岩县城天长街人。台州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台州地区志》有传。少年读书九峰书院,从乡先辈王棻研习经术,与黄方庆、江青、喻长霖、陈瑞涛等极尽友朋之盛。光绪七年补县学生,旋食廪。十一年入杭州诂经精舍,为俞樾赏识。先后被福建、江苏督学聘任,曾主讲于黄岩清献书院、临海东湖书院、路桥文达书院。次年与喻长霖于家乡创办黄岩公学,后赴粤襄办学务,任职两广学务处,监督两广师范学堂,回乡后专心纂辑乡邦文献。王氏喜藏书,其藏书活动始于青年时代。另一抄本项士元所藏,后捐献给临海博物馆。在刻书方面,王氏亦有贡献。王舟瑶以郭协寅抄本为主,参以黄岩王棻抄本,将之刊行。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王舟瑶(1858—1925),字星垣,一字玫伯,号默庵,黄岩县城天长街人。台州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台州地区志》有传。
  少年读书九峰书院,从乡先辈王棻研习经术,与黄方庆、江青、喻长霖、陈瑞涛等极尽友朋之盛。光绪七年(1881)补县学生,旋食廪。十一年(1885)入杭州诂经精舍,为俞樾赏识。十四年(1888)以优贡行于京师。次年中举人。
  先后被福建、江苏督学聘任,曾主讲于黄岩清献书院、临海东湖书院、路桥文达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受上海南洋公学之聘,教授特别班。是年,京师开办大学堂,受聘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经史教习。次年与喻长霖于家乡创办黄岩公学,后赴粤襄办学务,任职两广学务处,监督两广师范学堂(中山大学前身),回乡后专心纂辑乡邦文献。
  王氏喜藏书,其藏书活动始于青年时代。在杭州求学时便辛勤搜购。每到一地又广购博览。辛亥革命后,辞职归里,1913年购地结屋于黄岩城东,筑堂“后凋草堂”,座师瞿鸿禨题字“王逸民庐”,堂东辟有潜园。冬十月落成时, 王氏题有《后凋草堂落成四首》诗歌,顺德温幼菊(其球)、钱塘汪鸥客(洛年)并绘草堂图。为后凋草堂所作题咏有劳乃宣的《题王玫伯后凋草堂图用见怀原韵》,汪兆镛《水调歌头·寄题玫伯后凋草堂》词,另沈泽棠(字芷邻)、章梫等人亦有题咏。天台张燮道(1864—1947)有《和黄岩王枚伯先生后凋草堂落成》诗。
  项士元在《台州经籍志·例言》中,将王氏后凋草堂、金氏謇谔堂、叶氏荫玉阁、王氏函雅堂、潘氏三之斋等并称为台城著名藏书楼。王氏藏书对其女婿、著名的历史学家张星烺(1889—1951)的影响很大。张星烺中年在其家养病期间,利用其藏书勤学不倦,并将国外搜集积累起来的资料与中国史料进行比较,树立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历史的方向和道路,所著《欧化东渐史》是其代表作。
  王氏非常留心乡邦文献,“收藏台州遗书甚富”①。1951年3月,王舟瑶家属王子允献出“后凋草堂”之旧藏,计稿本、写本、精刻本及书画等,一共20余箱,其中有王舟瑶自撰的《功学浅语》、《读朱随笔》等学术著作和《永乐大典辑出书目》一卷等,归临海博物馆收藏。过了两年,项士元又检得王舟瑶、王棻等各家旧藏图书40余箱,其中多有王舟瑶昔日之珍藏,内以《四库珍本》、《续藏经》等为最巨,还有王玫伯朱墨校《台州书画识》十卷、抄稿本,王玫伯校《说郛》六十卷,王玫伯校《容庵集》十卷(黄岩图书馆藏)。可见王氏藏书既富有,且多珍本。其中就有当时名家写给王舟瑶的大量信札,章一山先生的100多封信也在其中。
  王氏校乡邦文献多种,1936年浙江省文献展览会上展出其校本有:《王子庄王玫伯校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一卷,一册,抄本,清临海叶臣遇原著;王玫伯校《说郛》六十卷,二册,明抄本;王玫伯校《容庵集》十卷,四册,抄本,明仙居应大猷原著;王玫伯校《大雅集》八卷,二册,抄本,元天台赖良原辑。
  其所校之《说郛》六十卷本,为王氏从同乡王咏霓处购得,藏于九峰图书馆(见插页图4、图5)。
  王舟瑶是台州学问大家,购进后尝以百二十卷刻本《说郛》(顺治丁亥陶珽编)校之。跋称此本“非仅卷数不同,即编次亦异。凡刻本有而此本无者,约八百六十余种,此本有而刻本无者,亦约有百余种,当是南村初稿,其后增益为百卷耳”。1951年项士元到九峰图书馆征集到此书,送台州专区文管会,现此书为临海博物馆的善本书之一。
  另外据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三台文献录》点校说明记载,王舟瑶家藏有一部万历五年(1577)刻本《三台文献录》。《三台文献录》是台州古代一部总集性质的历史文献,所录文一般文献中很难见到,因此对研究台州地方史而言具有很高的价值。现临海博物馆收藏有两本晚清抄本,其一据临海学者徐三见推测应是王氏后凋草堂所藏,系王氏托人所抄。此书曾经黄岩王棻和临海黄瑞略为校勘。另一抄本项士元所藏,后捐献给临海博物馆。王氏抄本用印有蓝丝栏的元书纸,靠书根处印有“光绪赤城三志稿”诸字。
  王氏还藏有王诗《缶鸣集》。此书以手抄本传世,为王诗后人“从玄孙旭东碧桥录”。咸丰庚申年(1860)王棻收到此书,转录一本。传至王舟瑶时,他又从王诗后人处觅得分体《缶鸣集》抄本,有诗、集句等四百四十三首,较不分体多一倍,遂再请人抄录,合二为一,珍加收藏。本书后题有王舟瑶二跋文,盖有“默庵六十后所藏”、“默庵”两收藏印。
  王氏藏物中精品还有《九峰读书图》。光绪年间,王舟瑶与黄方庆、江青、陈瑞畴、喻长霖、孙濑泉、郏颂平读书九峰时,极一时友朋之盛。后数岁,诸人分散,王舟瑶感念旧游,倩蒲华为绘此图。王舟瑶曾作《九峰读书图记》,其文《默庵集》有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王氏家属将此图送台州专署文管会,今藏临海博物馆。
  王氏一生主要从事教学活动,其藏书是与读书、教书、著书密切相连的,利用藏书著有《中国学术史》、《读经札记》、《读说文札记》、《郑注禹贡引地理志释》、《周官孟子异义疏正》、《穀梁逸礼考证》。他留心乡邦文化,对台州文献作出整理后,编纂了很多地方志书。其中所编之《(光绪)台州府志》是台州府志中的优秀之作。此志创修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原由叶书、张廷琛、毛宗澄等人分修,后赵亮熙调任处州知府,志局以经费支绌而罢,未修完之志稿藏王氏后凋草堂。民国后,王氏重加厘订,写成一百三十卷。民国十四年(1925), 王氏卒,其弟佩瑶重校为一百卷,民国十五年(1926)得台州旅杭同乡会之助, 付诸刊印,现传本尚多。原稿本后散出,现温州图书馆存二十册,上海图书馆存三十七册,其中《大事略》五卷现藏临海市博物馆。
  王氏又编《天台仙居水道考》一卷,辑《台诗四录》二十九卷,有石印本,辑成《台州文献随见录》。另又辑《台州先哲遗书》、《天台三集》、《台诗外录》、《台州文征》等。他收藏的乡贤著述还没来得及刊刻的,还有许多种。王氏著作还有《默庵集》、《默庵诗存》(六卷,有民国六年王氏刊本)、《后凋草堂日记》等。
  曾把后凋草堂藏书编成《默庵藏书目》一卷。
  1936年浙江省文献展览会上,后凋草堂藏书未有应征,项士元在《七区文物展览会杂咏》其十五云:“苍溪文献属琅玡,蜀道鹃啼日渐斜。崇雅风湮人不见,清河幸有旧藏家。”又在后注云:后凋草堂主人王毅侯适在蜀病卒,崇雅堂主人杨子萍(作者按:应作子屏)亦未在家,均未将其藏书送会。
  王舟瑶印章很多,有“黄岩王玫伯校阅金石文字印”白文方印,“默庵五十以后所作”朱文印,“后凋草堂”、“玫伯”朱文小圆印等。他的藏书中有一本《王舟瑶使用印章》,至1936年还保存着。
  在刻书方面,王氏亦有贡献。他与王棻共同刊刻《台州丛书续编》。又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刻《赤城后集》。当时台州《赤城后集》藏本有临海郭协寅本和黄岩王棻抄本。郭协寅本为未校本,王棻本从临海洪氏小停云山馆藏本录出,略以是正。而洪氏本在当时已佚失。王舟瑶以郭协寅抄本为主,参以黄岩王棻抄本,将之刊行。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舟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