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金铭之藏书(临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529
颗粒名称: (八) 金铭之藏书(临海)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2
页码: 146-147
摘要: 金铭之,又名名权,字其箴,临海张家渡人,廪生,《临海县志稿·文苑》有传。金氏有兄弟四人,金铭之排名第三,是道光年间秀才,因心痛兄长客死武林,遂隐居不出。与兄弟一起在乡里建私塾,培养子弟,又经营“金义和药店” 和“金义和南华店”等,服务乡亲,积聚了一定资产。金氏博雅好古,所居西溪草堂,聚书万卷,书画彝鼎充韧其间。新中国成立前后,“西溪草堂”旧藏亦多散失。金氏著有《一得录》、《赏鉴家言》、《钱谱》、《经史偶得》、《等韵正误》等。金氏又是清代中医世家,熟于医学,撰有医学书《本草正味》、《五味正味》等。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金铭之(1801—1845),又名名权,字其箴,临海张家渡人,廪生,《临海县志稿·文苑》有传。
  金氏有兄弟四人,金铭之排名第三,是道光年间秀才,因心痛兄长客死武林,遂隐居不出。与兄弟一起在乡里建私塾,培养子弟,又经营“金义和药店” 和“金义和南华店”等,服务乡亲,积聚了一定资产。
  金氏博雅好古,所居西溪草堂,聚书万卷,书画彝鼎充韧其间。复辟鸥园, 建竹屋数楹,因以自号。① 遇墨客词人叩门,停车问字,辄投辖不令去。平时邀约文人,极诗酒之盛。民国时,其藏书多有散出。
  新中国成立前后,“西溪草堂”旧藏亦多散失。1952年12月,项士元与谢鹏等人在临海城西马料坑造纸厂,自废纸堆中捡得古籍630斤,内有金氏旧藏。1953年3月,项士元偕洪涤怀去临海张家渡征收文物,在金氏后人金瑞初家选得《资治通鉴》、《宏简录》、《满洲名臣传》、《古示眉栓》等古籍,瑞初表示愿意捐献给国家。
  1957年5月,金氏后裔向文管组捐献文物,其中有金一所(贲亨)提学遗像一张,金铭之《行乐图》二张,孔子像与汉寿亭侯像拓本各一张,穆允中的指墨画、汪霖的山水堂幅、梅谷上人《墨兰图》、程奎《骑鹿图》、陈载洛与程霖书画合锦等各一幅,后周显德年间(954—960)舍利塔拓片一张,赵金兰行书立轴一幅,金仲囗山水屏条、陆对符《渔家乐》各四幅,清乾隆木刻《万年一统图》七张, 又《双狮图》、无名氏《牡丹》立轴各一幅等。由此可见原藏之丰富。
  据《历史文化名镇———张家渡》一书记载,在临海传承八百年的二枚钱象祖相府铜印也原为金氏旧藏,由其后裔金孝玮捐赠给临海县文教科。
  金氏著有《一得录》、《赏鉴家言》、《钱谱》、《经史偶得》、《等韵正误》等。金氏又是清代中医世家,熟于医学,撰有医学书《本草正味》、《五味正味》等。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

相关人物

金铭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