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黄瑞秋籁阁藏书(临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522
颗粒名称: (一) 黄瑞秋籁阁藏书(临海)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5
页码: 130-1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瑞秋籁阁藏书。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黄瑞(1836—1889),字玉润,号子珍,又号兰叔,临海人。醇厚聪慧,性孝友, 精诗词,善篆刻。喜收藏,与台州王棻、叶书等藏书家多有交往,同时与之书信交往的名人有德清俞樾、瑞安孙衣言、南皮张之洞、绍兴李慈铭、吴县潘祖荫等,都是一些大藏书家。少时跟随父亲读书,“闻乡先辈遗行,必以小簿条记之”①。十五岁丧父,家贫,然不易其志,仍刻苦读书。咸丰十年(1860),丹徒张锡庚(?— 1861)莅台出题,黄氏与黄岩王咏霓一同被选。
  次年,张锡庚以其兄之女配之,一时传为美谈。
  同治四年(1865)被蔡子绶、蔡恭生以厚币聘入其家课读。同治六年(1867),因篆刻过度得目疾,遂绝意进取。十年(1871),县令黄敬熙聘同修《县志》。十二年(1873)游幕闽南,以母老,周岁即归,殚精著述。十四年(1875),被洪氏后裔聘入小停云山馆课读。光绪八年(1882),因友人敦促,复赴省试,因额满见遗。归来于室之西构“述往思来”之室,专志搜讨文献,一心著述。
  于金石用力益勤,“嵁岩深谷,古刹荒祠,废塜、断碑残碣,亦恒亲往一一摹搨”②。光绪十年(1884),主讲正义书院。
  黄氏喜藏书,尤喜收藏乡邦文献。他的文献来源项士元在《秋籁阁藏书记》中略有记述,现抄之如下: 茂才性好古,工篆刻,兼好搜聚乡邦文献,当时台中励学之士,如黄岩王子庄孝廉,王啸林明经,姜恭甫广文,天台张补瑕征君,邑内叶伯丹周少谦二上舍,茂才皆获与交。子庄、伯丹诸先生,尤熟谙乡邦掌故,聚书亦多,茂才咨访借抄,无间寒暑。洪氏小停云山馆,为筠轩先生颐煊故庐,庋藏书画,著称浙东。茂才应馆主子霞茂才之聘,寝馈其间,课读数年,馆中所藏金石书画及清代名儒手迹,悉为玩览,间加札录。因之学日益博,著述亦日富。同治辛未,邑内黄敬熙,聘分修县志。局内关于乡邦遗著,暨郡邑文献,搜罗甚备,尤以潘氏三之斋所藏,更为珍贵,其书为郭石斋茂才协寅八砖精舍旧藏,皆台贤撰著之旧椠精抄。茂才编纂之暇,手为迻录, 石斋撰写之稿,亦间多访得。今三之斋久遭灰烬,叶氏荫玉阁遗书尽散, 小停云山馆所藏,亦迥非如前之旧,其得流传未泯者,赖有此耳。① 由上可见,黄瑞藏书来源有三途:一为与台州好学之士如黄岩王棻、王维翰、姜恭甫,天台张廷琛,临海叶书、周少谦等人交往,借抄他们家中藏书。二是应洪颐煊之孙凤銮之聘,入其家任教,抄得小停云山馆许多珍藏之书。三是同治十年(1871),借编修县志之机,抄录志局内所藏台贤精椠旧本。因此黄瑞所藏多抄本。日积月累,秋籁阁藏书遂丰,名冠三台。王棻在《三台名媛诗辑》序中说:“忆少时则留意乡邦之文献而恨同志者无其人,既而数子者出,吾邑有王子裳(咏霓)、杨定夫(晨)诸君,临海则子珍为最。” 黄氏所居在临海县南黄溪之滨,地名山胜。屋宇甚广,藏书处名“秋籁阁”,专为治印及与其弟子渔、子炜读书作画之所。当时秀水蒲华(1839— 1911)、黄岩周省山、安洲(仙居)汪民沾等人,均为之作图。阁的右边有爱日草堂,聚书数千卷,亦称“溪南书藏”,江培为之记,孙权伯、王咏霓为之书额。堂西为“述思斋”,专聚乡邦掌故诸书,黄瑞尝自署楹帖云:“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隐居放言,穷愁著书。”近代著名画家蒲华曾题楹联:“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时丙寅五月。”咏霓为之撰记。“秋籁阁”辟有文物室,专藏碑拓金石。
  黄瑞所抄的乡邦书籍有: 明谢铎纂《弘治赤城新志》,黄瑞抄校,现上海图书馆有胶卷复印本。
  明临海蔡云程《鹤田草堂集》十卷一册,有临海王宗沐序,又有“同治壬申正月初十日臣黄瑞恭录”字样。
  清临海洪瞻陛《存我堂诗选》一册,黄瑞手录,拟刊入临海诗辑未果。
  清临海张绮《九峰山房诗稿》一册,抄稿本,有黄瑞手抄帙,版心上方题“临海诗辑”,下题“黄子珍手稿”或“秋籁阁初稿”。
  秋籁阁后为黄瑞之侄黄敏夫居住。宣统三年(1914),黄氏所居遭水,爱日草堂及述思斋相继圮毁,所藏书多毁去,所存之遗迹仅存“秋籁阁”。
  劫后仍保存完好者,以黄瑞所撰诗文稿,印稿,及秋籁阁、黄溪渔隐二图卷为最足珍。另乡先哲之著,有《五岳游草》等残卷多种。所遗《五岳游草》二册, 明临海王士性著,后有黄瑞跋,谓“此书卷一,五六两番多缺,仅李氏狷石居所藏为足本,假以补抄,子渔并为绘图”云。写本有忻如山撰《周易尚象一家言》, 此书原稿后入项士元寒石草堂。
  黄瑞所存自著之书有《秋籁阁印稿》八册(秋籁阁藏缺第七册,所缺一册, 系太阳山谢咏雪借去),《名言摭闻》一卷,《宜子斋琐识》一卷,《秋籁阁笔谈》八卷,《诗略》八卷,《文略》四卷,《外集》四卷。《秋籁阁印丛》四卷,民国时言在谢咏雪家中,秋籁阁仅存残佚。
  《秋籁阁及黄溪渔隐各图题咏册》,先贤题墨,炳炳琅琅,弥堪珍宝。此项墨迹,向亦藏述思斋中,宣统三年(1914),水没檐际,与所藏书籍,同遭沦溺,水退后,敏夫检点腐烂纸堆,始剔取重曝,存此残帙。
  秋籁阁原藏乡贤著述颇夥,黄瑞辑录可传者百种,名《台海丛书》。清光绪间,重修郡县志,藏书多借入志局,遂久假不归,间亦有为叶书、谢咏雪诸家取去,宣统三年(1911),继以大水,所遗之书,悉被浸没,渐致腐烂废弃,阁中所藏乡邦书籍幸存者甚鲜。
  阁中原藏金石拓本及古砖甓甚多,水后拓本无存,古砖皆埋于颓垣荒陇间,间有残拓亦蠹蚀鼠啮随之,所存无几。
  黄氏后代黄体元,字敏夫,黄子渔之仲子,诗得家传,亦留心文献,清末科举废不久,即与其兄寿夫倾私资创立两水小学,并身任讲授。他于先人遗迹, 备极珍惜。1935年项士元过访秋籁阁,敏夫将劫余之书,借其观览,并以发扬文化相助,尝获赠诗四首。其一有云:“谁为绝学共扶轮,桑梓搜罗又得君。此日来登秋籁下,欣承慰问到斜盹。” 黄氏藏书在1936年浙江省文献展览会上有展出,项士元在《七区文物展览会杂咏二十首》其二为其题诗:“秋籁频年我惯听,遗书深喜未消沉。台山文献黄溪画,同是人间席上珍。” 然敏夫贫病衰老,而“里中豪强,屡萌觊觎”,黄氏惧文献不存,1942年他与项士元商定,将“秋籁阁”遗书寄存到临海县立图书馆。其中有黄瑞所编著书80 种,乡贤之作400余种,其中多海内孤本,新中国成立以后转赠临海县博物馆。
  1943年,项士元又购得“秋籁阁”碑拓百余种,字画八十二种。自此秋籁阁藏书几乎无存。
  黄氏藏书印很多,如“黄生”、“辛酉乱后临海黄瑞购”、“黄瑞”、“黄瑞印信”、“黄瑞藏印”、“子珍”、“瑞小草”、“黄瑞审定”、“黄瑞之印”、“临海黄瑞之印”、“子珍所见”、“子珍闽南游稿”、“金石刻画臣能为”、“黄氏秋籁阁寄存”、“秋籁阁主”、“黄瑞借读”、“溪南书藏”、“华严山下人家”、“家居产圣村”、“一恨名山未游二恨异书未读三恨美人未遇”等。著名画家蒲华曾为黄瑞的《秋籁阁印谱》题诗:“千秋文字勘金石,一片丹心自古今。久历风霜成铁骨,他山攻玉更深情。” 黄瑞著有《四书异文考》一卷,《朱白云长史年谱》一卷,《戚友菊侍郎年谱》一卷,《重订明陈忠节公年谱》一卷,《康熙两庠遣戍始末考》三卷,《清台士登科考》一卷,《三台士族表》一卷,《郡邑韵编》四卷,《(康熙)临海志补遗》八卷(稿本现藏临海博物馆),《校勘记》二卷,《临海沿革考》一卷(按自注云:此同治辛未岁重修志底也,与封、赠、恩荫、流寓四项,并洪奏九承纂,洪遭母丧,不赴局,因此事嘱予,卷中仍列洪名,实则全稿予为代纂,今惟此尚存副墨耳),《(光绪)临海志拟稿》若干卷,《金鳌山志》一卷,《盖竹山志》二卷,《临海古迹记》十卷,《台故日札》三十二卷,《三台著录考》若干卷,《临海著录考》六卷,《金鳌新集》一卷,《金鳌近集》一卷,《天台后集》十八卷,《赤城三集》三十二卷,《台峤文征》不分卷,《临海诗辑》二十卷,《台州书画识》十卷,《台州金石录》二十四卷,《临海金石考》四卷,《钱忠懿王金涂塔考》二卷(按此塔后转藏临海金铭之处),《钱文考略正编》三卷、新编别编各一卷、附编一卷,《印人姓氏考》一卷,《印人传》一卷,《秋籁阁印稿》八册(项氏检索时仅存七册,一册系太阳山谢咏雪借去),《台山访碑录》二卷,《两浙访碑录》一卷,《秋籁山房随笔》若干卷,《秋籁阁文稿》二卷,《传经楼书目》一卷,《天一阁碑目补正》三卷,《黄氏世谱》五卷,《台郡诗辑》若干卷,《述思斋金石稿》若干卷、《砖录》五卷、《阙访》四卷,《全浙访碑录》六卷,《三台名媛诗辑》四卷、续三卷、词辑一卷(此书周少谦梓行),《名言摭闻》一卷,《宜子斋琐记》一卷,《黄氏五世吟稿》十五卷,《清憩轩诗存》四卷,《秋籁阁笔谈》八卷、《诗略》八卷、《文略》四卷、《外集》四卷。编有《秋籁阁书目》一卷。其传世之作为《台州金石录》十三卷(附《砖录》五卷、《阙访》四卷)。项士元称,子珍所著之多,近代邑人,无出其右,黄岩惟王子庄(王棻)、王玫伯(王舟瑶)差足拟之。①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瑞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