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齐召南及其藏书(天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517
颗粒名称: (六) 齐召南及其藏书(天台)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3
页码: 125-127
摘要: 齐召南(1703—1768),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天台县城龙门坦人。善诗文,精礼乐,学识渊博,于历史、地理建树尤多。与其堂弟齐周华合称“天台二齐”,与侯嘉繙、秦锡淳同称“台州三杰”,是儒学“息园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幼时聪颖,人称“神童”。雍正七年(1729)举为副榜,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后累官至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右侍郎。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齐召南(1703—1768),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天台县城龙门坦人。善诗文,精礼乐,学识渊博,于历史、地理建树尤多。与其堂弟齐周华合称“天台二齐”,与侯嘉繙、秦锡淳同称“台州三杰”,是儒学“息园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幼时聪颖,人称“神童”。雍正七年(1729)举为副榜,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后累官至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右侍郎。晋京后不久,即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负责编次盛京、河南、山东、江南、福建、云南、鸡林、宁古塔等部分。乾隆四年(1739)充武英殿校勘经史官,充《明鉴纲目》纂修官,分纪《前纪》及神、光、熹三朝事。六年(1741),撰《外藩书》成,凡边塞以外道里远近,山川险夷,地名沿革,原委悉备。其后还担任过《会典》纂修官、《续文献通考》副总纂等职。父丧在家守墓时,乾隆仍命其在籍编纂经史。乾隆十四年(1749),自上书房归澄园时,不幸途中坠马,触石致伤。次年,乞病归里, 赋闲在家六年,乾隆二十年(1755)出任杭州敷文书院山长,洪枰、宋世荦、戚学标均出其门下。乾隆三十二年(1767),因其堂弟齐周华案牵连,被抄家。次年即去世。
  齐氏酷爱读书,且记忆力惊人。据传雍正时被荐为博学鸿词,应征北上时,宿某邑宰署中,见架上有异书八册,请求借阅。次日登程,主人嘉赏齐氏勤奋好学,恐其未读完,让他将去持去。齐氏说前一日已读毕。主人不信,抽一二册询问。他对答如流,丝毫不差,主人大为惊异。
  齐氏爱读书的习惯一直保持着。乾隆元年(1738)至乾隆八年(1745),齐氏一直在一统志馆中从事编修,因而有机会得见大量的图书典籍。他写《水道提纲》的材料很多就来自志馆中,其中包括内府秘藏的实测地图———《康熙皇舆全览图》和各省图籍,这为他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他藏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珍藏的许多罕见之本可能就抄自内府。
  齐氏藏书丰富后,在家乡天台建有“宝纶堂”、“曹源书屋”等藏书楼。其子式迁继承其父旧藏。齐式迁(1727—1801),字太乔,号木斋,太学士,不愿为官,掌杭州敷文书院十余年。天台金文田序金品三《介庵诗抄》说:“吾邑齐侍郎(齐召南)宝纶堂贮书最富,其书自四库中出,多有人不及见者,侍郎嗣子木斋珍若异宝。” 齐氏不仅精心收藏,还注重对藏书的校对,所校有《齐次风朱墨校史记》、《齐次风校后汉书》、《齐次风校古文楷法》等,现藏天台图书馆。其中《校史记》一百三十卷,十一册,此校本总目下有“太史之章”朱印。《校后汉书》十四册, 每卷首有“齐召南印”、“琼台”、“天台齐召南”诸朱印。
  另齐氏所著《尚书注疏考证》、《礼记注疏考证》、《汉书考证》等,都是考证之作。其中,《礼记注疏考证》是齐氏丁忧回天台时所作,当时国子监馆内诸臣都在校《礼记》,以待重刊,齐氏在家仍奉命编辑校勘,“取郑氏所为《仪礼》、《周官》二注以校此注之从违,取孔氏所为各经正义以校此疏之得失,脱文衍字,略志本末。其无可据,概从阙疑。”① 齐氏著述宏富,除上述数种外,还著有《水道提纲》二十八卷(原刻本,乾隆四十一年传经书屋刻,湖南新化三味书室刻本)、《黄河编》一卷、《江道编》一卷、《入江原川编》一卷、《淮水编》一卷、《入巨川编》一卷、《京畿诸水编》一卷、《闽江诸水编》一卷、《粤江诸水编》一卷、《云南诸水编》一卷、《西藏诸水编》一卷、《海道编》一卷、《史汉功臣侯第考》一卷、《温州府志》三十六卷、《历代帝王年表》十三卷(文选楼本、粤雅堂本、仁和叶氏重刻本、浦江戴氏校刻本)、《明鉴前纪》二卷、《天台山志要》十二卷、《隋唐两宋天文历数表》、《外藩书》若干卷、《宝纶堂文抄》八卷、《宝纶堂诗抄》六卷、《宝纶堂集》八卷、《琼台拙文稿》一卷,另还有《永嘉县志》二十六卷《图》一卷、《宝纶堂集古录》十二卷、《天台山方外志要》十卷、《天台齐袁两先生游记》二卷、《唐赐铁券考》一卷附《铁券诗》。
  齐氏后裔中有从事过刻书活动。其族孙齐毓川、齐毓恺、齐毓敏是专业流动印书商,号称“天台三齐”,有研古斋书楼,用以刻书。自清光绪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所刊书现可见者达四五十种。其中有大量宗谱,大多以木活字印刷。
  宝纶堂至民国年间还在,项士元在《台州经籍志序》中言:“天台(藏书楼) 惟宝纶堂及褚氏石桥陈氏一阳数家耳。”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