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代台州政治经济因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473
颗粒名称: (一) 清代台州政治经济因素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2
页码: 90-91
摘要: 明清交接之际,台州一度成为浙东抗清势力的政治中心,抗清活动彼伏此起,长达二三百年。抗清将领郑成功、张煌言所率领的队伍占领台州天台、仙居、宁海等县后,联军北伐,台州是主战场和他们的驻军地之一。直到顺治十二年,仍有“海贼掠温州、台州、宁波,复联结贼众数万犯舟山”。所谓“海贼”实际上是指退到海上的抗清义军。在这场斗争临近结束的时候,台州又遭耿精忠叛乱的战火蹂躏。这一次战乱,长达一年之久,战事遍及台州各县,双方投入兵力都达10万以上,给台州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战乱不利于藏书,台州私人藏书在清初毁损严重,藏书家人数和藏书数量锐减,文化事业受到重创。这一案件中,造成8人死亡,60人流放。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明清交接之际,台州一度成为浙东抗清势力的政治中心,抗清活动彼伏此起,长达二三百年。抗清将领郑成功、张煌言所率领的队伍占领台州天台、仙居、宁海等县后,联军北伐,台州是主战场和他们的驻军地之一。直到顺治十二年(1655),仍有“海贼掠温州、台州、宁波,复联结贼众数万犯舟山”。所谓“海贼”实际上是指退到海上的抗清义军。在这场斗争临近结束的时候,台州又遭耿精忠叛乱的战火蹂躏。康熙十三年(1674)七月,耿精忠队伍自温州北上,攻陷太平、黄岩、海门、仙居等城池,分兵天台,围攻府城,与清军相互攻杀, 直到第二年八月才撤回温州。这一次战乱,长达一年之久,战事遍及台州各县,双方投入兵力都达10万以上,给台州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战乱不利于藏书,台州私人藏书在清初毁损严重,藏书家人数和藏书数量锐减,文化事业受到重创。
  因是清初反清活动剧烈之地,台州受到统治者疑忌。顺治十八年(1661), 台州又发生两庠退学案。起因是台州知府郭曰燧责打庠生赵齐芳,致使伤重死亡,引起府县两庠学生公忿,要求退学以示抗议。巡道杨三辰以“诸生近海, 谋且叵测”上告,罗织成狱。这一案件中,造成8人死亡,60人流放。次年刑部又行文台州,涉案之人妻子同流。台州学府血泪成河。这一事件,致使台州一时读书种子俱尽,师资断绝,后继乏人,临海科举更是百年绝榜,其他各县无不受影响。雍正四到十四年(1726—1732),台州又被停止乡试和会试。因此,在长达266年的清朝统治中,台州各县中进士的只有38人,不到明代的七分之一。
  文教事业的严重挫折,造成了人才的匮乏。不仅科举寥落,而且即使有人中榜也得不到重用。多数只发配以一任知县,随即打发回老家。如果把眼光放到台州的历史长卷上去浏览一下,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状况:南宋进士最多,后来做丞相就有6人;明代进士人数仅次于宋代,后有一人入阁,到了清代,大多是县一级的任用,有些终其一生只是幕僚。清代台州人中官职最高的是乾隆时的天台人齐召南,他的最高官职也只不过是礼部右侍郎。这说明清代时台州的政治地位是比较低的。
  清代中期,随着政治相对稳定,台州经济始有所发展。不过这种好转的状态在嘉庆时又开始逆转。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后,台州的封建势力在外国殖民主义势力的冲击下加速裂变,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的道路。洋货开始从宁波等通商口岸涌入台州,西方的宗教、文化也随之侵入。此时台州亦开始动荡。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