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柯氏鉴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445
颗粒名称: 4.柯氏鉴赏
分类号: G259.29
页数: 2
页码: 66-67
摘要: 柯氏的收藏与鉴赏是分不开的。他游历大江南北,得见大量古代法书名画真迹,经过不懈的努力,从而训练出令人信服的鉴赏能力。文宗建立此阁的意图,是想以此标榜自己以儒治国。时任翰林直学士的虞集被任命为侍书学士。柯氏在奎章阁的工作主要是为元皇室书画收藏重新整理,鉴定真伪,品定优劣,以及收访古书画。由于业绩突出,柯氏“宠顾日隆”,凡宫廷所藏法书名画和钟鼎器物,咸命其鉴定。为了嘉奖其才能,文宗又赐书画予他。不论赐书画,还是鉴赏文物,都由虞集为之题记。柯氏去世后,藏物应为其后代保留,后不慎遗失。凡与亲故语,未尝不流涕而皇皇焉。从诗及序中可知,山阴唐彦常曾重价购得柯氏旧藏,后嘉柯叔静之孝心,物归原主。
关键词: 图书史 藏书 台州

内容

柯氏的收藏与鉴赏是分不开的。多见方能多识。他游历大江南北,得见大量古代法书名画真迹,经过不懈的努力,从而训练出令人信服的鉴赏能力。
  而鉴赏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他收藏大量精品,促进收藏质量的提高。
  虞集曾四题《曹娥碑》,惊叹之余发出了“敬仲家无此书,何以鉴天下之书”的慨叹,这就是柯氏收藏之功用。只有熟悉名家真迹,才能去伪存真、辨别真伪。
  文宗时期,柯氏在奎章阁时,鉴定了大量的书画文物,其赏鉴才能受到文宗的赏识。奎章阁是元代大都皇宫内收藏文物书画、图书宝玩的殿阁,在兴圣殿西廊。文宗建立此阁的意图,是想以此标榜自己以儒治国。他于天历二年(1329)立奎章阁学士院,置大学士二人,侍书学士二人。时任翰林直学士的虞集被任命为侍书学士。又置承制、供奉各一员。于天历三年(1330)置奎章阁鉴书博士二人,秩正五品,柯氏是其中之一。柯氏在奎章阁的工作主要是为元皇室书画收藏重新整理,鉴定真伪,品定优劣,以及收访古书画。由于业绩突出,柯氏“宠顾日隆”,凡宫廷所藏法书名画和钟鼎器物,咸命其鉴定。文宗还赐牙章让他能自由出入禁中,并为其父题碑名“训忠”。除鉴赏文物外,文宗还欣赏其画,屡次命其作画。为了嘉奖其才能,文宗又赐书画予他。不论赐书画,还是鉴赏文物,都由虞集为之题记。
  柯氏在阁期间,元内府收藏规模应该是相当巨大的,皇室书画活动也相当普遍。据不完全统计,柯氏鉴定的法书名画经过元内府收藏的就达六十一件, 其中名画有二十四幅,赫赫有名的阎立本《步辇图》卷,关仝的《关山行旅图》轴,李成《茂林远岫图》卷,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等都在此列。法书经其审定入内府的有,虞世南临《兰亭序》、吴彩鸾《四声韵帖》、杨凝式《韭花帖》、苏轼《寒食诗卷》等。
  今人傅申认为,奎章阁的鼎盛年代,当在天历二年至天顺二年(1329— 1331)间,正是柯氏得宠之时。柯氏遭弹劾后,很少参与事务,自此奎章阁收藏活动急趋下坡。文宗驾崩后,奎章阁只徒有虚名了。应该说,柯九思对奎章阁的贡献是巨大的。
  柯氏鉴赏,是为人称颂的。从书画题跋来看,柯氏精于鉴赏唐、宋名画,经其题识的唐宋名画达四五十件之多。他本人作为书画家也有鉴别上的优势,他能从技法上揣摩作品的风格。而对于自己擅长的文同、苏轼的作品,鉴赏尤为精到,一眼便知真伪。他题文同《竹枝图》曰:“仆平生笃好文笔,所至必求披览,所见不啻数百卷,真者仅十余耳。其真伪可望而知之。” 他的朋友倪瓒曾对他的鉴赏之才赞叹万分:“柯公鉴书奎章阁,吟诗作画亦不恶。图书宝玉尊鼎觯,光彩珊瑚光错落。自许才名今独步,身后遗名将谁托。萧萧烟雨一枝寒,呼尔同游应何如。”而明代鉴藏大家董其昌在对其画委婉批评时,也对他的赏鉴表示服膺。明代造假高手张泰阶在他一手炮制的《宝绘录》中,伪造柯氏诗文题跋凡七十五篇,其数量之多,在该书中当属首位。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柯氏在明、清鉴赏家心目中的地位。
  柯氏无专门绘画鉴赏理论,但汤垕所著《画鉴》实际上是柯氏绘画理论的总结。汤垕在书最后的《画鉴题词》中写道:“采真子妙于考古,在京师时,与今鉴书博士柯君敬仲论画,遂著此书。用意精到,悉有依据。”汤垕,字君载,号采真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精于考古。《画鉴》前半部分收画家,上起自三国吴曹不兴,下至元龚开、陈琳,并叙有外国画;后半为杂论,专论鉴藏名画的方法与得失,又多从画法立论。汤垕《画鉴》一书是受柯氏启发而写的,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柯氏的理论。
  柯氏去世后,藏物应为其后代保留,后不慎遗失。元宋禧《庸庵集》卷五有《喜柯氏复旧物为赋诗一首》,前有小序:“天台柯君叔静,以童时丧其先公奎章阁博士所遗图书等物之最重者,无以考世德、瞻亲像、验家庆,而恒以为大憾。
  凡与亲故语,未尝不流涕而皇皇焉。盖叔静自知人事,即不能释与怀者有年矣。山阴唐君彦常,好义之士也,于柯氏旧物之丧,尝得之以重值,一旦见叔静而闵其孝、彦常之义者,无愧辞焉。”序后七律一首:“奎章博士丹丘公,辉赫声铭天历中。遗像还家兼旧物,佳儿陈列识先翁。赵人犹喜归全璧,鲁史曾书得大弓。好义今闻唐处士,解忧孝子寸心同。”从诗及序中可知,山阴唐彦常曾重价购得柯氏旧藏,后嘉柯叔静之孝心,物归原主。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