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藏书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2340
颗粒名称: 序(二)
页数: 2

内容

己丑年九月上旬一个暑尽秋来的清晨,在为“临海市第七届学习周”作专题讲座之暇,图书馆馆长彭春林君陪同我实地走访了洪颐煊(1765—1837年) 的旧居之地。
  洪氏旧居位于临海市区巾子山北麓旌贤坊,其主人洪颐煊,字旌贤,是清“乾嘉学派”的殿军学者之一,也是嘉庆、道光年间知名的古书旧籍和骨董文物收藏家。随后我做了一篇文章,呼吁当地政府应在原址保护基础上复建洪氏的“小停云山馆”,因为这是当年一处“名著江南的藏书楼和文物馆”。这篇文章题为《“诗吟陶令篇,地拟衡山墅”———访临海洪颐煊“小停云山馆”有感》,刊登在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的会刊《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0年第1期上,虽然在学术界还有些反响,当地媒体也曾有一点呼应,可是在市政府有关部门那里却无甚动静。
  正是基于此宗文缘,因而多年前,当台州学院图书馆馆员张明君在职申请南京大学图书馆学方向的硕士学位时,我便提议她能够利用研究生结业之机, 把历史上的台州地区藏书活动加以全面追溯,编撰成文,以便为今日“书香台州”的构建,提供若干宝贵历史经验和现实可行方略。张生欣然应命,就此沉潜于故纸之堆,孜孜不倦,多有史料的发掘和史实的发明。
  台州藏书,无疑是浙江藏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浙江私家藏书方面的撰述,自吴晗先生(1909—1969年)当年在清华大学就读时编撰的《两浙藏书家史略》,及钱亚新先生(1903—1990年)晚年在南京图书馆工作期间著作的《浙东三祁藏书和学术研究》先后开山之后,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顾志兴先生的《浙江藏书家藏书楼》(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为最全面的系统著述。经二十年的史料搜集、文献积累和学术拓展,志兴先生又著述问世了集大成的《浙江藏书史》(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及《杭州藏书史》(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10年版),为浙江藏书文化的总结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此外,则陈心蓉所著的《嘉兴藏书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沈红梅所著的《南湖文化名人项元汴》(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何槐昌主编的《浙江藏书家传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凌冬梅所著的《浙江女性藏书》(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专题著作继出,或深化,或推进着浙江藏书文化全面深入的研究进程。
  正是在前辈学者的“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治学精神激励下,发挥了念兹在兹、精益求精的文献学研究传统,明君女棣在数万字的学位论文基础上再出发,通过多年来攻苦食淡的资料搜集,及其慧心巧思的文化解读,将台州藏书史实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叙述成书,为浙江藏书文化的总结和研究再添学术砖瓦,令人欣喜之至。多年书稿终成型,不可无叙为之介,爰书数语,缀之简端。
  丙申年寒霜间于金陵江淮雁斋。
  徐雁(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

知识出处

台州藏书史

《台州藏书史》

本书一是论述台州私人藏书。该部分以时代为主线,上溯两宋,下迄近代,结合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先对当今台州市境内的私人藏书家群体,分别从个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接着从总体上,对台州私人藏书文化进行解读,总结出台州私人藏书的五个特点,并结合当今形势,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论述台州其它藏书。以佛道藏书为主,兼及官府和书院藏书。对台州最主要的道观寺院的藏书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台州佛道藏书的内容及来源进行分析。尤其是佛寺藏书,因其对日韩佛教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还特地列出一章节详细介绍台州与日韩的书籍交流,以作为台州与这两国文化交流的参考。

阅读

相关人物

徐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