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址时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文物考论》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895
颗粒名称: 一、遗址时代
分类号: K878
页数: 4
页码: 1-6
摘要: 笔者赞同金祖明先生对下汤遗址时代的一些认识,即一些器物的时代可① 台州地区文管会、仙居县文化局:《浙江仙居下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 能较早,另一些器物如带铤的石镞形式较先进,时代也可能较晚。也就是说, 下汤遗址前后延续的时间比较长。但具体早到什么年代,金文大概囿于当时考古材料的缺乏,没有详加考析。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仙居下汤遗址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遗存的不断发现及发掘,学者们对仙居下汤遗址时代的认识也进一步推进,目前浙江省考古学界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认为下汤遗址应该纳入上山文化的范畴。
关键词: 文化遗址 考古 中国

内容

笔者赞同金祖明先生对下汤遗址时代的一些认识,即一些器物的时代可① 台州地区文管会、仙居县文化局:《浙江仙居下汤遗址调查简报》(执笔者金祖明),《考古》1987 能较早,另一些器物如带铤的石镞形式较先进,时代也可能较晚。也就是说, 下汤遗址前后延续的时间比较长。但具体早到什么年代,金文大概囿于当时考古材料的缺乏,没有详加考析。
  关于遗址时代的上限,由于器物都是采集而来,缺乏明确的地层关系, 2003年的试掘,除1件完整器黑陶杯外,其他几乎都是陶片,况且文化层也不是很明确。因此,笔者对遗址时代上限的新认识,主要还是用考古类型学的比较方法,将仙居下汤遗址的文化内涵乃至一些具体器物与上山遗址、小黄山遗址进行比较而得出的新推断。
  对照上山遗址、小黄山遗址的文化内涵,笔者认为,两者具有不少的相似性,主要有: (一)陶器方面,仙居下汤遗址采集的陶片和陶器以夹炭红衣陶、夹砂红衣陶为主,其中最突出的是夹炭红陶,以未炭化稻草和稻谷壳为羼合料,陶质粗松,普遍在器物表里涂一层红衣。上山文化遗存早期也一样,“陶器以夹炭红衣陶为主,夹砂陶极少量,后期细砂(粗泥)陶增加”①。“陶胎羼和大量的有机质,最引人注目的是稻壳、稻叶、稻茎”②。小黄山一期遗存出土的陶器,“夹砂红衣陶占绝大多数,少量夹炭陶”③。小黄山二期遗存,“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砂黑陶、夹炭红衣陶有相当的数量”④。
  (二)石器方面,仙居下汤遗址出石球9件、石磨盘5件、石磨棒2件、穿孔石器1件,上山遗址所出的“砾石石器分穿孔石器、石球、磨盘、磨块(棒),另外还有少量的砍砸器、尖状器”⑤。小黄山一期遗存“石磨石、石磨盘是出土数量最多的石器”⑥。
  在具体器物上,最有可比性的是下汤遗址出土的Ⅳ式罐,夹炭红陶,表里涂上红衣,胎骨掺入未炭化稻草和稻谷壳。质地粗松。敛口,腹鼓,矮圈足,与口沿两侧齐平有两个桥形耳,素面①。这与上山遗址出土的A 型Ⅰ式的夹炭红衣陶器形几乎一模一样,所别者,是上山遗址这件罐是平底的。下汤遗址出土的Ⅳ式罐,也近似于小黄山遗址的双耳罐。
  依据遗址堆积的地层关系、出土器物形态特征及其所显示的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结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14C测年数据,上山遗址的年代确定在距今10000—8500年间,小黄山遗址早期年代距今9000年左右,晚期年代距今7500年上下,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根据上述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初步确定仙居下汤遗址也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因素,拟想中的遗址早期文化层的年代可能在10000—9000 年间。
  下汤遗址出土的Ⅱ式石镞,青石质,磨制精细,呈柳叶形,有铤,中起棱脊, 有翼,此类石镞与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那件良渚文化时期的纵7.5厘米、横2.7厘米的石镞颇为相似②。估计时代也相近。据原调查简报称,下汤遗址还采集到1件石簪,石质细腻如玉,笔者仔细观察,认为其质地实为玉器,其器名当为“锥形器”,颜色也实为鸡骨白,横断面呈正方形,有圆榫。该锥形器与好川墓地出土的A 型锥形器十分相似③。2003年试掘时,出土了1件陶杯,细泥黑陶,器物外表似有黑色陶衣,直口,桶状腹,平底。上述石镞、锥形器、黑陶杯的时代可能较晚,应当出于下汤遗址的晚期文化层。根据良渚文化和好川文化的延续时代,笔者认为,拟想中的下汤遗址晚期文化层的时代在5200— 3700年间。
  上述关于下汤遗址上下限年代的考析,当然是十分粗浅的,更进一步地明确遗址的时代,还须今后做更多的调查甚至正式的发掘工作。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仙居下汤遗址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遗存的不断发现及发掘,学者们对仙居下汤遗址时代的认识也进一步推进,目前浙江省考古学界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认为下汤遗址应该纳入上山文化的范畴。这里有两个事例可以说明:一是2013年9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龙游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龙游荷花山遗址暨钱塘江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近年新发现的包括荷花山遗址和仙居下汤遗址在内的浙江16 处上山文化遗址许多出土器物“集体亮相”,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30余位专家达成共识:浙江16处上山文化遗址的新发现, 呈现了与以往见到的长江下游地区文化谱系有别的另一文化谱系的考古学文化,是区域考古课题的新收获和新突破;二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蒋乐平先生在刊于《东南文化》2013年第6期的《钱塘江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及文化谱系研究》一文中,已经明确地将下汤遗址列入上山文化的谱系中。他在文章中特地说明:“上山文化遗址共计16处,其中15处落在钱塘江流域,另有下汤遗址位于靠近钱塘江流域的灵江流域。”

知识出处

台州文物考论

《台州文物考论》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包括:先秦史记、青铜文化、佛道遗存、岩画石雕、墓葬墓志、谈人说物、文史札记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