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古越先民的宗教意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855
颗粒名称: (三) 古越先民的宗教意识
分类号: K289
页数: 4
页码: 479-482
摘要: 浙江地区的原始宗教意识可谓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漫长历史中,越族先民的图腾信仰、自然崇拜、灵魂观念等等,都呈现出诡谲幽隐的色彩。崇拜图腾是人类早期的一种宗教信仰,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在氏族社会中,图腾是先民们崇拜的对象,是氏族的象征和标志。文献记载、田野考古和民俗学资料都表明,古越先民相信本氏族都与鸟、蛇等动物有着某种亲缘关系,认为它们都是本氏族的保护者和象征,从而出现图腾崇拜的现象。浙江地区的鸟图腾崇拜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把它们联系起来,古越先民的崇鸟意识就更加有力的得到证实了。笔者认为还是应该从古代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识角度来考虑问题。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浙江地区的原始宗教意识可谓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漫长历史中,越族先民的图腾信仰、自然崇拜、灵魂观念等等,都呈现出诡谲幽隐的色彩。
  崇拜图腾是人类早期的一种宗教信仰,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在氏族社会中,图腾是先民们崇拜的对象,是氏族的象征和标志。文献记载、田野考古和民俗学资料都表明,古越先民相信本氏族都与鸟、蛇等动物有着某种亲缘关系,认为它们都是本氏族的保护者和象征,从而出现图腾崇拜的现象。
  浙江地区的鸟图腾崇拜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在河姆渡遗址上,曾出土了一块刻着两只相向而飞的神鸟的象牙板和一件上刻两组相同鸟纹的骨匕以及其他有鸟形刻纹的石器,可见古越初民有强烈的崇鸟意识。后来到良渚文化时期,鸟神崇拜更加明显。古越先民的鸟图腾崇拜,在一些历史文献中也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如《尚书·禹贡》记载:“淮海惟扬州……鸟夷卉服。”这里的“鸟夷”就是东南沿海一带以鸟为图腾的一支古越族,包括生活在浙江地区的古越人。晋张华《博物志·异鸟》云:“越地深山中有鸟如鸠,青色,名曰‘冶鸟’……越人谓此鸟为越祀之祖。”直至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民还普遍存有鸟图腾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20世纪80年代绍兴坡塘曾出土战国时期铜质房屋模型,其攒尖顶的中心立一根八角柱,上饰“大鸠尾”,研究者认为,这是鸟图腾崇拜的一种孑遗。① 此外,从民俗学角度考察, 在中原人眼里,越人的语言堪称“南蛮■舌”,意即越人的语言是一种“鸟语”。
  其中“于越”的“于”字即鸟的嘘声。这也反映了越人鸟崇拜的某种迹象。
  仙居地区作为内陆山区,地处崇山峻岭,林木蓊郁,自古以来,禽鸟遍布, 种类繁多,据《(万历)仙居县志》卷四“禽属”条记载,仙居山区比较多见的鸟类有“鹳、鹊、鹰、鸠、莺、凫、燕、鹭、雉鸡、竹鸡、山鸡、郭公、画眉、啄木、青丝、白雪、伯劳、青翠、黄头、勃鸽、鸳鸯、子规、乌鸦、白头翁、十二红、黄雀、鸽鹪、八哥、黄鹂”等,可以想见,仙居山间的古越先民对这些鸟类是非常熟悉的,也十分愿意与它们“认亲”,从而把它们作为图腾而加以崇拜。仙居小方岩岩画所在的大岩壁中间,刻有一鸟头人身形图像,四肢作舞蹈状(图10)。另外一处,刻有一只似鹰状起立雄视的鸟。中央坑崖刻也至少刻有三个鸟头鱼身形图像。这些岩画图像应该是古越人鸟图腾崇拜的一种反映。在仙居小方岩岩画鸟头人身形图像附近,我们还可以看到多个似“田”字的形象,如果把鸟头形与“田”字形联系起来,我们不能不联想到古越人所独有的名为“鸟田”的一种种田方法。《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载:“……畴粪桑麻, 播种五谷……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 大小有差,进退有行……”“大越”指会稽, 为古越国中心地带,春秋战国时,仙居也属其地。所谓“鸟田”就是候鸟群在农田里捉虫啄草松土,以利于人耕种。《越绝书》卷八还说到“鸟田”的另一种解释, 就是禹死后,他的神灵为了报答大越之民对其厚葬之功,让鸟代人种田;这当然是十足的神话,但却是越人鸟崇拜的极好见证。仙居岩画中的鸟头形、“田” 字形图像,笔者认为应该是古越先民“鸟田”现象的文化遗迹。上文也已经提到,从民俗学角度看,仙居地区至今尚可找到鸟图腾崇拜的文化孑遗。把它们联系起来,古越先民的崇鸟意识就更加有力的得到证实了。
  仙居西塘村高山塘岩画中,有多个蛇形图像,一般长都在一米以上,最长者竟达二米,这些图像应该是古越先民蛇崇拜的一种体现。越人以蛇为图腾, 文献中也多有记载,《说文解字·虫部》说:“蛮,南蛮,蛇种。”又说:“闽,东南越,蛇种。”这里的“南蛮”、“东南越”说的就是越民族。所谓“蛇种”意即信奉蛇图腾的民族。《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载,伍子胥受命筑城,“乃相尝水、象天法地”,吴“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而“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巳为地户)”,“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据此,我们可以想见,吴国在东南城门上立木蛇,这与越国崇拜蛇图腾有关。
  古越先民的崇蛇情结,至今在仙居民间尚可找到一些文化遗存。上文提到的民间敬蛇习俗,就是一个明证。仙居岩画中的蛇形图像则从美术考古发现的角度,证实了古越先民比较广泛的蛇图腾崇拜现象。
  仙居上张西塘村“冷水湾头”有南北2个岩画点,在南边岩画点所在的岩面上发现有人工刻凿的3个大小不等的臼状石窟。仔细观察、辨析,这些臼状石窟应该更确切地称为“杯状坑”或“杯状小凹穴”。据盖山林先生介绍,在我国,从新疆、内蒙古到东南沿海的江苏、台湾、澳门的岩画,都发现有这种符号。
  在国外,亚洲、北美洲以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这种杯状小凹穴岩画是岩画艺术的普遍样式。① 它是世界岩画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关于这种杯状小凹穴岩画的文化意蕴,各地均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太阳或星云的符号,还有认为它们只是作为滚球游戏用的,不过普遍都认为它是某种宗教意识的体现。瑞士考古学家F.Trayon认为那些刻有杯状坑的石板,很显然是祭坛,其中有的杯状坑可能用来盛酒或其他祭品的。② 前苏联考古学家A.N.奥克拉德尼科夫等人认为,“在古代东方宗教中,特别是在古代及后来的印度宗教中,在古代中国的祭祀雕像中,这种凹坑到处与崇拜母亲———土地的多产有关。这是生孩子的母亲的标志,象征整个生命的开始。”③ 前苏联学者E.A.奥克拉德尼科娃在《北美太平洋沿岸和西伯利亚的岩画》中说,无论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还是在西伯利亚都是用杯状凹坑鼓舞多产,也就是把它看作女阴的符号。在加利福尼亚印第安人那里,女人在生小孩之前,丈夫要在山上举行祈祷仪式,之后在山上制作杯状凹坑,以祈求繁殖。在印度, 它则被认为是丰产的象征,也是女性性别的标志。④ 因此,杯状坑一类题材的岩画,应该是古代先民生殖崇拜意识留给今人的文化史迹。仙居西塘“冷水湾头”3个杯状坑图像也应作如是观。
  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角度考察仙居诸岩画点,笔者发现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岩画所处的地势都比较高,海拔都在500米以上,二是岩画所在的岩壁对面不远处往往有一座或多座高耸云天的山峦。由此可见古越先民在选择崖刻地点时,不是随意乱来的,而是择善而作的,也就是说,他们在刻制岩画之前心中存有某种意识或理念,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意识或理念呢?笔者认为还是应该从古代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识角度来考虑问题。根据我国南方瓯越地区近年来的先秦时期古墓葬方面的考古发现,一些学者认为:“从同期南方其他地区主要墓葬形式来看,不管是土墩墓、石棚墓还是石室墓、悬棺葬,都有尚高倾向,这可能反映了古代南方民族的崇天观念或灵魂归天的观念。”①受这一观点启发,笔者认为:散刻于地形隐蔽的深山丛林中的仙居岩画所在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可能是一个宗教祭仪场所,其中的不少画面或符号,极有可能是古越先民原始宗教思想的外化形式和心态密码;同时,他们把崖刻地点选在崇山峻岭之上,而且所选崖刻地点对面有更高的山峰巍然耸峙,说明古越先民具有强烈的自然崇拜意识:即崇尚大山、崇尚高天的原始宗教色彩。
  (原载《东南文化》2009年第6期)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