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遗存的时代及性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837
颗粒名称: (一) 遗存的时代及性质
分类号: K872
页数: 2
页码: 452-453
摘要: 梅屿山山顶采集到的印纹硬陶瓮、罐的形制和纹饰,均与温州市瓯海杨府山2009年出土的2件商代晚期的同类器物基本一致,①具有商代晚期的风格。因此,梅屿山出土的陶器时代初步定为商代晚期应该不至于大误。梅屿山所出青铜戈,短胡、细长援体、近援末延展成胡等形制特征与1990年出土于台州黄岩小人尖西周土墩墓的青铜戈一致,②也与2003年出土于温州瓯海杨府山的西周土墩墓青铜戈基本相同。③ 青铜短剑的叶状剑身、剑身后段中空有凸箍等的造型特征也与小人尖西周土墩墓、④杨府山西周土墩墓的青铜短剑相一致。⑥ 梅屿山所出的青铜短剑,长仅20厘米,是目前所见的吴越地区青铜短剑中剑身最短的一件。
关键词: 文物 考古 中国

内容

梅屿山山顶采集到的印纹硬陶瓮、罐的形制和纹饰,均与温州市瓯海杨府山2009年出土的2件商代晚期的同类器物基本一致,①具有商代晚期的风格。因此,梅屿山出土的陶器时代初步定为商代晚期应该不至于大误。梅屿山所出青铜戈,短胡、细长援体、近援末延展成胡等形制特征与1990年出土于台州黄岩小人尖西周土墩墓的青铜戈一致,②也与2003年出土于温州瓯海杨府山的西周土墩墓青铜戈基本相同。③ 青铜短剑的叶状剑身、剑身后段中空有凸箍等的造型特征也与小人尖西周土墩墓、④杨府山西周土墩墓的青铜短剑相一致。⑤ 朱华东对吴越地区的青铜短剑曾作过专门研究,他认为吴越地区青铜剑在西周早中期多为短剑, 最迟自西周晚期起,剑身长度普遍开始较大幅度增加;到春秋晚期,长剑体系逐渐统一,这时剑长一般在45—50厘米之间。剑身增长的原因可能是出于实战的需要。⑥ 梅屿山所出的青铜短剑,长仅20厘米,是目前所见的吴越地区青铜短剑中剑身最短的一件。根据吴越地区青铜剑由短变长的渐进规律,笔者认为,其器型很有可能为吴越系青铜短剑的祖型,其年代也很可能早于小人尖等周边地区所出的青铜短剑,初步定为西周早期应不成问题。
  梅屿山遗址虽遭破坏,但根据它似有文化层的现象,应是古人活动的遗址。
  石器、陶器就出土于该遗址。但3件青铜器是否也出于遗址需要慎重考虑, 因为这种比较完整的青铜器出土于小型遗址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且出土范围不大,不排除有来自墓葬的可能。考虑到浙南地区近年发现的瓯海杨府山、黄岩小人尖西周土墩墓多在类似梅屿山的小山顶上,再加上这3件青铜器出土地点也比较集中,且器物较完整,极有可能为山顶上某一西周时期土墩墓的遗存。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