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钱氏的经营与居台促使台州政治地位的提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666
颗粒名称: 吴越钱氏的经营与居台促使台州政治地位的提升
分类号: K289
页数: 2
页码: 224-225
摘要: 台州遂成为吴越的“根据地”。钱俶拜德韶为国师,延请其高足永明延寿为杭州灵隐寺住持。应德韶之请重兴天台山智者十二道场,并遣使向高丽、日本求购当时国内已散佚的佛教天台宗典籍,使宋代天台宗得以中兴。钱暄之子钱景臻尚宋仁宗第十汝秦鲁国大长公主为驸马。钱氏作为来代重要的合作伙伴,成为台州望族后,台州人开始跻身于南宋权力的核心。9岁随父钱忱迁住台州的钱端礼,官至参知政事权知枢密院事,其女又选为王妃。宝庆三年因谢深甫援立杨太后有功,其孙女谢道清册封理宗皇后,至度宗尊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掌握了最高统治权。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自唐乾宁四年(897)吴越王攻占台州,至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宋长达81年内,吴越王委任的30名台州刺史中,钱氏王族占了7名,尤其是钱俶(920—988)于后晋升运三年(946)任台州刺史后,以天台禅僧德韶为师,后钱俶于后汉乾祐元年(948)继承吴越王位时,曾得到德韶的鼎力支持。台州遂成为吴越的“根据地”。钱俶拜德韶为国师,延请其高足永明延寿为杭州灵隐寺住持。应德韶之请重兴天台山智者十二道场,并遣使向高丽、日本求购当时国内已散佚的佛教天台宗典籍,使宋代天台宗得以中兴。宋熙宁四年(1071), 钱俶之孙钱暄知台州,疏浚东湖,既能蓄水防洪,又能演练水师,后建亭台永榭,湖山一览,遂成郡城一大名胜。钱暄之子钱景臻尚宋仁宗第十汝秦鲁国大长公主为驸马。“靖康南渡”后,钱景臻之子钱忱奉秦鲁国次长公主避难台州, 绍兴初年(1131)高宗“赠第台州”,居崇和门美德坊(今台州中学至东湖之间白云山麓),宋太祖所赐“钱氏铁券”亦携之台州,成为台州钱氏的镇世之宝,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钱氏作为来代重要的合作伙伴,成为台州望族后,台州人开始跻身于南宋权力的核心。9岁随父钱忱迁住台州的钱端礼(1109—1177),官至参知政事权知枢密院事,其女又选为王妃。经钱端礼等引荐,临海谢深甫(1139—1204)于庆元六年(1200)为右丞相。开禧六年(1205)钱端礼之孙钱象祖(1145—1211)为左丞相。宝庆三年(1227)因谢深甫援立杨太后有功,其孙女谢道清(1210—1283)册封理宗皇后,至度宗尊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掌握了最高统治权。淳祐四年(1244),黄岩杜范(1182—1245)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开庆元年(1259)天台贾似道(1213—1275)为右丞相,后进同平章军国重事。
  咸淳三年(1267)宁海叶梦鼎(1200—1279)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德祐二年(1276),仙居吴坚(1213—1279)为左丞相兼枢密使。自南宋中后期,尤其是后期,南宋军政大权几乎均集中在台州人手中。这既显示了台州政治地位的提升,又反映了台州儒学的发展。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