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的南移导致文化中心的南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665
颗粒名称: 政治中心的南移导致文化中心的南移
分类号: K289
页数: 1
页码: 224
摘要: 从中国建都历史来看,自秦至北宋,除东晋外,中国都城均是在东西轴线上移动。自南宋至今,中国都城均是在南北轴线上移动。西汉、隋唐定都西安,成为汉唐文化的代表; 东汉、西晋、北宋定都洛阳与开封,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南宋定都杭州,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在《思问录·外篇》中指出: “华夷之别”,在于文野。每个文化圈均有核心、半边缘和边缘地带,其发展内在规律为:距文化核心地带愈近,其文化辐射受力愈强;反之则弱。南宋文化中心的南移,为台州儒学的繁荣奠定了“文化受力”的基础。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从中国建都历史来看,自秦至北宋,除东晋外,中国都城均是在东西轴线上移动。自南宋至今,中国都城均是在南北轴线上移动。而每个朝代的政治中心,往往即是当时的文化中心。西汉、隋唐定都西安,成为汉唐文化的代表; 东汉、西晋、北宋定都洛阳与开封,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南宋定都杭州,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在《思问录·外篇》中指出: “华夷之别”,在于文野。文化中心的转移,可以导致一个地区由野变文,亦可由文变野:“吴、楚、浙、闽,汉以前夷也,而今为文教之薮;齐、晋、燕、赵,唐隋以前之中夏也,而今之椎钝骏戾者,十九而抱禽心矣。” 每个文化圈均有核心、半边缘和边缘地带,其发展内在规律为:距文化核心地带愈近,其文化辐射受力愈强;反之则弱。南宋文化中心的南移,为台州儒学的繁荣奠定了“文化受力”的基础。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