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道教哲学素有务实重行的传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657
颗粒名称: 台州道教哲学素有务实重行的传统
分类号: K289
页数: 1
页码: 213
摘要: 台州道教哲学素有务实重行的传统,针对玄学与重玄学导致空疏玄虚的清淡时弊,陶弘景、司马承祯、张伯端等坚持“形神合于有”的“生命元气本体论”,提倡“知行合一”、“先命后性”的务实思想,形成了具有台州特色的道教哲学实践理论。陶弘景首先提出“养性延命”的养生思想:“人所贵者,盖贵于生; 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乃圣人重之。”要认识“道”并不难,难在化“道”为具体的实践;“非知之难,其在行之” 。此即“先命后性”实践思想的滥觞。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台州道教哲学素有务实重行的传统,针对玄学与重玄学导致空疏玄虚的清淡时弊,陶弘景、司马承祯、张伯端等坚持“形神合于有”的“生命元气本体论”,提倡“知行合一”、“先命后性”的务实思想,形成了具有台州特色的道教哲学实践理论。陶弘景首先提出“养性延命”的养生思想:“人所贵者,盖贵于生; 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乃圣人重之。”(《养性延命录》)他认为: 修道须先固其形,然后养其神;只有形不离神,神不离形,才能形神合一,以臻于道。要认识“道”并不难,难在化“道”为具体的实践;“非知之难,其在行之” (《登真隐诀序》)。如何实践,即“养性延命”。此即“先命后性”实践思想的滥觞。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