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宗宝庆三年丁亥(1227)六十一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戴复古论稿》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260
颗粒名称: 理宗宝庆三年丁亥(1227)六十一岁
分类号: K82-64
页数: 3
页码: 136-138
摘要: 本文内容描述了戴复古六十一岁时的时事,文坛述要,事迹,附考。
关键词: 年谱 中国 人物研究

内容

【时事】五月,李全降蒙古,山东地区为蒙古所有。六月,姚翀卒。蒙古灭西夏。
  七月,蒙古成吉思汗卒,享年六十五,四子拖雷监国。八月,宋楚州军大乱,诸将多叛降于金。十月,李全入宋楚州。十一月,诏改元。十二月,蒙古军入京兆,宋将弃沔州遁,金尽弃河北、山东关隘,敛兵保潼关。蒙古破宋西和州。是年史弥远兴“江湖诗案”。方回生。
  【文坛述要】监察御史李知孝、梁成大举发陈起《江湖集》中刘克庄《南岳稿》有梅花诗犯忌,意在谤讪时政 ,陈起、曾景建、敖陶孙各有诗牵涉其中,几人皆坐罪,《江湖集》被劈板,史弥远议下大理逮治,幸得郑清之在朝相救,刘克庄免遭遣,仍知建阳县,景建谪舂陵,竟死焉。于是诏禁士大夫作诗,孙惟信改作长短句。
  八年后,史弥远卒,诗案才结束,刘克庄才得起用。
  【事迹】五月,作《寄姚楚州》,见《戴集》卷二第63页。
  《资治通鉴后编》:“(宝庆)三年(1226)春正月……以姚翀为淮东制置使, 朝廷以翀尝与李全交欢, 乃故命之……翀至楚城东,舣舟以治事,间入城,见全妻杨氏,用徐晞稷故事,而礼过之。杨氏许翀入城,翀乃入,寄治僧寺中,极意娱之……刘庆福在山阳不自安,欲图李福以赎罪,福亦谋杀庆福,二人互相猜忌。福称疾不出,庆福往候,福杀之,纳其首于姚翀,翀大喜。”《宋史纪事本》卷二三:“五月……刘庆福在山阳自知已为厉阶,怀不自安,欲图李福以赎罪于朝,李福知之,亦谋杀庆福……李福以庆福首纳于姚翀,翀大喜 。六月……福兵欲害翀,郑衍德救之,得免……归明州死。” 按:姚楚州:名翀,曾知楚州兼淮东制置使,宝庆三年(1227)六月卒于明州。楚州军乱在去年十一月,入城当在本年五月。诗中有:“临机一着妙,入境众心安。闻已诛元恶,仍须问祸端。”约指杀庆福。诗或作于本年五月。
  夏至,在江西,请倪祖义为己诗集和父东皋子诗作《跋》。
  《戴集》附录一第307页倪祖义《东皋子诗跋》:“宝庆丁亥长至前二日,吴兴倪祖义书。”按:长至即夏至。倪祖义,字寿峰,吴兴人,嘉定十一年尝知丹徒县。
  又《戴集》附录二第389页《倪祖义题跋》:“懒庵为石屏戴式之摘取百余篇,兼备众体,精矣。章泉所拈出,则其尤精而汰者也……寿峰倪祖义书于西江谈笑堂。”本跋未题时间,当是与东皋子诗跋同时所题。
  夏至,在江西,请倪祖义为己诗集和父东皋子诗作《跋》。
  《戴集》附录一第307页倪祖义《东皋子诗跋》:“宝庆丁亥长至前二日,吴兴倪祖义书。” 按:长至即夏至。倪祖义,字寿峰,吴兴人,嘉定十一年尝知丹徒县。
  又《戴集》附录二第389页《倪祖义题跋》:“懒庵为石屏戴式之摘取百余篇,兼备众体,精矣。章泉所拈出,则其尤精而汰者也……寿峰倪祖义书于西江谈笑堂。”本跋未题时间,当是与东皋子诗跋同时所题。
  是年,“江湖诗案”发,《江湖集》板被劈,曾极被贬舂陵,作诗安慰之。
  作《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见《戴集》卷六第231页。
  按:诗中有:“闻说乌台欲勘诗,此身幸不堕危机。少陵酒后轻严武,太白花前忤贵妃。”《后村大全集》卷一〇一《宋自达梅谷序》:“宝庆丁亥,景建以诗祸谪舂陵。”谱主与曾极为故交,曾同至金陵登览,作诗唱酬,闻其得罪听读,深表同情,并作诗安慰。
  是年,到江西庐山,访赵鼎臣,作《同赵鼎臣游皇甫真人清虚庵》,见《戴集》卷二第60页。
  按:诗中有:“驻跸钱塘后,结庵庐阜边。焚香观御帖,洗盏酌神泉。雁足传书日,伤心已百年。”意为南渡建都钱塘已百年,则诗当作于本年前后,姑系于此。赵鼎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韦城人(今河南滑县东南 ),进士,曾出知邓州,未几召为太府卿。有《竹隐畸士集》已佚。
  是年,作《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
  《戴集》卷六第194页《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 按:诗中有“南渡百年”,康王赵构南渡称帝,改元建炎(1127),至此百年, 诗中虽未必为确数,诗当作于此前后,姑系于此。
  是年,访赵希迈。
  赵希迈《曩从懒庵游,辄道手择戴式之诗百篇。懒庵仙去今四年,式之忽持所择诗来过。时余卧疾,展转苏醒 ,果知懒庵笔削不轻,而式之负名不虚也。
  因赋鄙语一章以赠》,见《戴集》附录二第398页。
  按:以上诗题中有“懒庵仙去今四年,式之忽持所择诗来过。”《咸淳临安志》卷六七:“仍旧职知温州,以 (嘉定)十六年夏卒于郡。”在赵汝谠卒于嘉定十六年后之第四年,谱主持诗见访,则是诗当作于宝庆三年。 赵端行:名希迈, 字端行,号西里、方里,永嘉人,皇族,曾知嘉定尉、平阳丞,端平间知武冈军。
  《宋诗记事》有传。
  【附考】刘丽玲《戴谱》以赵希迈之长题《曩从懒庵游,辄道手择戴式之诗百篇。懒庵仙去今四年,式之忽持所择诗来过。时余卧疾,展转甦醒,果知懒庵笔削不轻,而式之负名不虚也。因赋鄙语一章以赠》作序,另拟一题,不妥。
  刘丽玲《戴谱》将《一相识无辜获罪》诗系于诗祸之后恐不妥,因此为朝廷大案,牵涉面广,恐是无法如诗中所说:“佳人泣血送君行”,此诗于姚镛被贬后作似更合理。

知识出处

戴复古论稿

《戴复古论稿》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收集了作者二十多年来跟踪研究南宋江湖诗人戴复古的全部发表成果,对其家世、生平事迹、年谱、文学成就等方面作考辨、研究,对戴氏家族的兴起和发展上做些甄别、阐发等,勾勒出诗人的生命轨迹与文学活动,以解读戴复古的诗文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