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十四日元宵的成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00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十四日元宵的成因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6
页码: 60-65
摘要: 无论是“孝子改节说”,还是“战事说”、“筑城说”,笔者认为,都不能作为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由来的依据。原因很简单,民俗具有“集体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是社会集体共同认可的一种规范。
关键词: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无论是“孝子改节说”,还是“战事说”、“筑城说”,笔者认为,都不能作为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由来的依据。原因很简单,民俗具有“集体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是社会集体共同认可的一种规范。
  钟敬文先生指出:“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①民俗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春节,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春节” 风俗的雏形,但一直到汉代才逐渐定型。元宵节亦然,上元节(即元宵节)因“正月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名,是经过长期演变,至汉武帝期间才形成。
  其次,一种民俗一旦形成,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改变。如我国的缠足习俗,清初, 统治阶级就颁布诏令“禁止缠足”,但直至清末,此风仍在盛行;又如,“元旦”, 原为正月初一,中华民国改元旦为公历一月一日,至今已百年,但在民间,百姓仍以古“元旦”为过年日子。
  传统节日的形成有其自身规律,不能与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事件发生联系。节俗传说往往是后人对节日风俗起源的一种解释和附会。在实际形成过程中,是先有节日风俗,然后才有传说,这也是同一节日风俗有不同传说的原因。
  因此说,无论是由于修筑长城或因抗敌的“筑城”、“战事”等等原因,而把节日提前一天,还是因为方国珍或某一位有声望的人一声令下,就修改了日期,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改变长期以来人民历代相沿形成的习俗,这是不现实的。
  那么,台州元宵节为什么要定于正月十四呢?这个变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笔者认为,此俗始于唐末五代,定型于两宋。形成原因可从台州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和饮食特点来探讨。
  传统元宵节的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即正月十五),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正月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也就是说,民国以前,“上元张灯节”时间不一,大致以汉代形成的正月十五为重心。《台州府志》载:“钱镠时添为五日,俗以十四为重。”①吴越时,台州“上元节”从正月十三开始,到十七日结束,其十四为“元宵节”的习俗已有雏形。
  一种习俗的形成,至少要经过上百年的历史。因此,唐后期至吴越国一段时期对台州“俗以十四为重”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
  唐“安史之乱”之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统治阶级为了筹集军饷,采用各种方法,如“率贷”、“船头”、“白著”等,加强了对人民的榨取。北海郡录事参军第五琦更奏言玄宗:“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旧唐书》卷一二七列传第七三)。因此南方江淮一带,剥削尤为严重。
  特别是租庸使元载,他不仅要征收自天宝十三年(754)至上元二年(761)这八年以来农民所欠的租调,而且还掠夺人民的粮食、布帛等,“不问负之有无, 赀之高下,察民有粟帛者,发徒围之,籍其所有而中分之,甚者什取八九,谓之‘白著’。有不服者,严刑以威之。民有蓄谷十斛者,则重足以待命。”①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代宗宝应元年(762),由于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终于导致袁晁在临海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农民武装起义。此后,台州连年战乱不断,798年,明州守将栗锽杀本州刺史而反,次年二月退据台州;859年,天台裘甫发动起义; 875年,浙西狼山镇王郢因节度使赵隐克扣衣粮,申诉无效,起兵反抗,877年攻下台州;881年,临海人杜雄、刘文聚众起事,相继自任台州刺史;886年,杭州刺史董昌攻越州(今绍兴),浙东观察史刘汉宏不敌而逃奔临海,杜雄执刘汉宏以降董昌;897年,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镠攻占台州……② 如此频繁的战乱,可以想像老百姓的生活。但日子总是要过的,特别是节日。那战乱及贫穷中的节日又是怎么过的呢?我想不外乎二种:一是干脆不过节日;二是尽量减小节日开支,缩短过节时间。我国节俗形成时间久远,贫困家庭,家里揭不开锅,也会想方设法在节日里好好过上一天。“宁省一年,不省一节”,“用一千,挣一万,三十夜晚头吃顿年夜饭”,这些民谣直接体现了台州老百姓的节日消费观。
  “元宵节”跟春节一样,是我国的重大节日,不过节的可能不大,那么只有尽量减小节日开支、缩短节期。据有关史料记载:“唐代的元宵节俗活动的规模年盛一年,极尽姿态。元宵节期已向十五前后各展一日,变成了三天。”也就是说,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都属于元宵节期,从这个日期推测,如果选择一天匆匆地过节日,那么,节期的第一天即正月十四过节则为上上之选。
  其后的吴越国,历代国王都崇尚节俭,无意间也就默许了“俗以十四为重”。
  其次,宗教是影响台州风俗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晋书》中就有临海郡“信鬼神,好淫祀”的记载,可见宗教在古代台州长期存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汉代以后,佛教传入台州,至唐及盛,唐后期及五代时期,北方佛教却遭到灭教之灾,地处南方的台州,不仅没有受灭之祸,反而由于统治阶级的支持走向极盛。
  唐代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期,寺院经济的膨胀,同时也加深了王权的矛盾,终于导致了唐武宗的“会昌灭佛”。据史载:从会昌二年到五年(842— 845),全国毁大寺4600余所,小寺40000余所,260000僧尼还俗;五代时, 周世宗又下诏灭佛,全国废寺3336所,幸台州为吴越辖地,未罹此难,吴越王钱氏数代均是虔诚的信徒,吴越国在位最久的忠懿王钱俶曾为台州刺史, 一生崇佛,曾拜天台高僧德韶大师为国师,受其影响,台州佛教发展尤为发达,大批僧人居住或来往于台州弘扬佛法,并创建了大量的寺院,以临海为例,唐朝总计建有三十三座,而五代总计建有三十五座①(参见《临海宗教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平均不到二年就建一座,可见其盛。
  至宋,“台之为州,广不五百里,而为僧庐者四百有奇。”②同时寺田、寺地、寺山数量,更是令人咋舌:其中属寺院所有的寺田计有“一十三万五千四百四十九亩”(占台州耕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点一),寺地为“三万六千七十六亩” (占台州总面积的百分之三点八),寺山为“十三万一千二百七十四亩”(占台州总面积百分之七点五)。以嘉定十五年计算,时台州僧尼共计“2252人”,僧尼人均占有田六十亩,地十六亩,山五十八亩。而当时台州“主户人口548209 人”③,人均仅占田四点八亩、地一点七亩、山三点二亩(据《嘉定赤城志》计算)。
  而同时记载的,嘉定年间的学田只有“二千八百一十四亩”④,仅占寺田的百分之二。
  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两宋时台州最高层对佛教的重视及佛教的繁荣程度。从当时寺院的分布来看,遍布各个乡镇,也就是说,佛教的信徒已遍及台州各个角落。
  随着台州民间信佛者的增多,佛教的一些习俗逐渐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其间每月的初一、十五“吃素”的习俗开始在民间逐渐流传。
  佛教认为,素食出健康,食肉(动物肉)有失慈悲心。《梵网经》之“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中说:“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吃素之俗,由梁武帝依《楞伽经》的开示,下令全国的出家众生,不能吃生肉而流传。
  在民间,信仰佛教的居士可吃三净(不见杀、不闻声杀、不为己杀)之肉。
  但一些特定的日子如佛教节日及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他们就自觉奉行佛规,这其中就有吃素。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 从科学原理看,按照潮汐理论,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力主要是施加于地球上的水体中的,它往往是通过海洋潮汐的定期涨落体现出来。人体的水分占了身体的80%以上,而且,人体血液中的盐分浓度也与海洋中盐分的浓度几乎是一样的。因此,每当朔、望日(即农历初一、十五日),海洋潮汐的变化因月亮的盈亏影响而达到最大值的时候,人体内部血液涌动的“潮汐”也达到了最大值。
  这时候,人的血气要么最盛要么最衰,总之,情绪就会陷入极端的状态中。需多诵经修法及斋戒来调整。故在家居士须在这两天打扫佛像,上香敬奉,并吃素食一天。
  其次,民间有在初一、十五到附近寺院进香的习俗。菩萨戒说需在初一、十五两天需诵读经典或诵戒,在传统寺院里,同住的比丘们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集会一处,请精熟律法的比丘说戒,以反省过去半月内的修行是否合乎戒律。若有犯戒者,则于大众前忏悔。在中国民间,引申为去寺院进香。
  而元宵,期在十五,不说饮食对于信佛的居士来说难以接受。就是时间上也与进香相碰撞,没有时间做节日,但元宵作为大节,又不可能不过,于是大家就有理由另择日子就近过节———这个日子,当然以已经形成雏形的正月十四为首选。逐渐的,“俗以十四为重”也就演变“俗为正月十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台州十四为元宵的原因为:受战乱影响,民众不约而同把元宵期缩短为一天(唐末),并为统治阶级所默许(五代),同时,由于佛教在民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初一、十五吃素、进香的习俗为普通民众接受,因与元宵节期相冲突,于是,选择早已为普通百姓所接受的正月十四作为节日,经过二个多世纪的演变,以固定的形式流传了下来,时间当在两宋时期。

附注

①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2页。 ① 何奏簧纂、丁伋点校,《民国临海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208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唐纪》三八。 ②李一、周琦主编,《台州文化概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28、29页。 ①马曙明等主编,《临海宗教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15—16页。 ②(宋)陈耆卿纂,《嘉定赤城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68页。 ③同上,第237、268、272页。 ④同上,第236页。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台州节俗概说》

出版地:2014.6

《台州文献丛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工程,既是专门收录台州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也是研究台州的地方文献丛书,具有抢救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典籍“存史、资政、释义、育人”的巨大作用。它按照“古今、人文”的体例,分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两大部分。古籍整理。主要收录民国以前台州籍或久居台州在学术上或在政治上享有盛名的名家著作。按制作形式分为:点校整理、影印、电子版的文献数据库。按内容分为方志、丛书、集三个大类别。 文化研究。通过总体规划,重点投入,系统开发,建立符合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按内容分为台州文化专题研究、台州历代名人与名著研究、台州文化遗产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