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南宋槐堂学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884
颗粒名称: 七、南宋槐堂学派
分类号: B244
页数: 3
页码: 208-210
摘要: 此派是从学或问学于南宋著名思想家陆九渊掌教的金溪槐堂书院和贵溪(今江西)象山精舍的门人。陆九渊门人集中于江西和浙东,《学案》收录65人,其实“一时名流踵门问道者常不下百千辈”。① 65人中,台州有黄岩赵师雍、赵师蒧2人。朱熹与陆九渊以孔孟儒家学说为正宗,以封建纲常名教为“天理”,以“存天理、去人欲”为纲要。朱熹释之为“无形而有理”,陆九渊则怀疑其为周敦颐本人之思想。明代宋端仪著《考亭渊源录》,将赵师雍、胡纮、傅伯寿3人列考亭(朱子) 叛徒,师雍居首。③ 赵师蒧亦受到朱子讥其从陆九渊之学,但有幸没有名列叛徒。
关键词: 理学 哲学史 中国

内容

此派是从学或问学于南宋著名思想家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江西金溪人,学者称象山居士)掌教的金溪槐堂书院和贵溪(今江西)象山精舍的门人。陆九渊门人集中于江西和浙东,《学案》收录65人,其实“一时名流踵门问道者常不下百千辈”。① 65人中,台州有黄岩赵师雍、赵师蒧2人。
  朱熹与陆九渊以孔孟儒家学说为正宗,以封建纲常名教为“天理”,以“存天理、去人欲”为纲要。但两派对理学的主要概念或范畴理解不同。朱熹认为“万物一理”,客观的“天理”是世界本原;为学主张先“道问学”、“即物穷理”,更注重读经注经。陆九渊声言“宇宙即是吾心”,主观的“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为学主张“尊德行”,“发明本心”,谓“六经皆我注脚”。两派对周敦颐“无极而太极”之说的理解亦异。朱熹释之为“无形而有理”,陆九渊则怀疑其为周敦颐本人之思想。
  淳熙二年(1175)初夏,吕祖谦访朱熹后归家,朱熹送至信州(今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吕邀请陆九渊及其五兄陆九龄前来相会,意欲调停朱、陆思想分歧。会上,朱、陆二人就治学和修养方法进行激烈的辩论。朱熹主张“道问学”和“即物而穷理”,认为学者当博览群书而后归之约;陆九渊主张“尊德行”和先发明本心而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朱以陆为“禅学”,陆以朱为“支离”,双方赋诗讥讽,各自坚持自己观点。这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陆九渊讥讽程朱派弟子“假窃附会,蠹食蛆长于经传文字之间”,②清全祖望在《宋元学案》说:“陆子之门称多学者,只先生一人而已。”③ 赵师雍、赵师蒧兄弟均是黄岩人,宋宗室之后。师雍,字然道,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终官朝议大夫、直宝章阁。师蒧,字咏道,开禧元年(1205)进士, 终官江西婺州知州。两人俱师陆九渊而兼学于朱熹,④因而《学案》卷77列为陆子门人,又在卷99列为朱子门人。陆九渊卒后,赵师雍欲调和朱陆学派,致书朱子,言惜不见两家鹅湖之会,说:“诸公伤于著书,其心反有所蔽”,意指朱子。⑤ 朱子《答赵然道》曰:“荆门(陆九渊)之讣,闻之惨怛。故旧凋落,自为何伤,不计平日议论之不同也。来喻人谓恨不及其与熹辩论有所底止,此尤可笑。盖老拙之学,虽极浅近,然其求之甚艰而察之甚审。视世之道听途说于佛老之余,而遽自谓有得者,盖尝笑其陋而讥其僭,岂今垂老而肯以千金易人人之敝帚者哉?其立心拟未甚定,窃意且当虚心择善,求至当之归,以自善其力。
  自此之外,盖不唯有所不暇,而亦非所当预也。”①这段典故即是朱子“敝帚千金”的出处。
  明代宋端仪著《考亭渊源录》,将赵师雍、胡纮、傅伯寿3人列考亭(朱子) 叛徒,师雍居首。② 可是,全祖望对此作出公允评论:“近作《考亭渊源录》者,目先生(赵师雍)为叛徒。据先生之学,原是陆子分位多,然其于朱子,不过意见不尽合。会置之胡纮、傅伯寿之列,则谬矣。”③ 赵师蒧亦受到朱子讥其从陆九渊之学,但有幸没有名列叛徒。

附注

①(清)道光《临川县志》卷42(下)。 ②(宋)陆九渊,《象山全集》卷36《与侄孙濬》。 ③(清)黄宗羲等,《宋元学案》卷77《槐堂诸儒学案·邹斌传》。 ④同上。 ⑤ 同上。 ①(宋)朱熹,《朱子文集》卷55。 ②(明)宋端仪,《考亭渊源录》卷24。 ③(清)黄宗羲等,《宋元学案》卷77。

知识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5.9

本书重新梳理与建构起源于南宋的“南湖学派”之学脉,对主要史料的研究、南湖学派的起源、历史发展、代表人物等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南湖学派概述、南湖学派人物传略、杜范评传、陶宗仪评传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