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建政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872
颗粒名称: 三、组建政党
分类号: K820
页数: 2
页码: 188-189
摘要: 光绪三十二年9月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颁布《宣示预备立宪谕》,“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清政府进行立宪准备工作。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正式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清末资政院的成立,是中国议会的雏形,全国人民寄予很大的希望。喻长霖对事关国计民生议案,大都表示支持赞同。喻长霖是力争者之一,使得国家财政收入总额略有盈余。清史研究学者认为,建立帝国宪政实进会、政学会、宪友会、辛亥俱乐部等第一批立宪政党,是政党合法化的标志,在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有重要历史意义。一方面,合法政党的出现,表明以立宪派为代表的人民政治觉悟提高和民主意识增长,这是清末宪政改革运动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 传记 历史人物 中国

内容

光绪三十二年(1906)9月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颁布《宣示预备立宪谕》,“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清政府进行立宪准备工作。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正式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宣统二年(1910)九月,朝廷设置中央咨议机构资政院,这是清末政治体制变革的机构,类似国会。议员分设钦选、民选两种,各100人。钦选议员有王公世爵、满汉世爵、外藩王公、宗室觉罗、部院官员、硕学通儒和纳多额者。民选议员由各省谘议局议员民选后,再由总督、巡抚复选确定。喻长霖为钦选硕学通儒议员,四品官衔赏戴花翎。
  清末资政院的成立,是中国议会的雏形,全国人民寄予很大的希望。议员们履行职责,对朝廷提出的议案、各省团体和民众陈请议案,讨论修改法律条文和奏稿,审核国家财政预算等,均按立法程序,直言不讳发表意见,并以赞成和反对票数,形成决议。研究清史专家认为,议员通过的许多议案,有利于整顿国家财政金融,发展教育和工商业,开发边疆,加强法制建设,摧毁专制禁网,扩大人民民主权利,减轻民众负担,并且奏请赦免革命党人的国事犯。为捍卫资政院的立法职权,议员们不畏皇权,不惟朝廷之命,向政府各部提出几十件质问书。在核议各省谘议局与督抚争执的议案时,提出弹劾军机大臣案, 批评指责上谕。喻长霖对事关国计民生议案,大都表示支持赞同。如资政院成立之初,审议讨论清廷原预算额37635万两银时,议员们据理力争,核减为7790万两,终使历来不可一世的朝廷屈服。喻长霖是力争者之一,使得国家财政收入总额略有盈余。
  宣统三年(1911)一月初,在资政院闭会前夕议决新刑律案过程中,形成两种不同意见。反对一派组成帝国宪政实进会,赞成一派组成政学会。帝国宪政实进会由劳乃宣、宋育仁、喻长霖、马士杰、于邦华、陈树楷、陶葆廉7人发起,以陈宝琛为会长。喻长霖制订《帝国宪政实进会政纲》有10条:一、尊重君主立宪政体;二、发展地方自治能力;三、筹政治社会之改良;四、图法律制度之完善;五、谋财政前途之稳固;六、振兴实业;七、注重国民教育;八、提倡移民拓殖;九、研究外交政策;十、筹划军事武器。① 帝国宪政实进会的宗旨是“本帝国主义、以谋宪政实力进行”,总会设北京,各省设分会,会员近200人,分布全国,以资政院钦选议员居多。浙江会员11人,其中劳乃宣、喻长霖、陶葆廉为本会发起人。以后陆续成立政学会、宪友会、辛亥俱乐部等政党。按成立时间和成立时会员人数,帝国宪政实进会是清末第一个全国性政党。
  清史研究学者认为,建立帝国宪政实进会、政学会、宪友会、辛亥俱乐部等第一批立宪政党,是政党合法化的标志,在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有重要历史意义。一方面,合法政党的出现,表明以立宪派为代表的人民政治觉悟提高和民主意识增长,这是清末宪政改革运动的重要成果。另一方面,清末立宪政党的建立,为民国初政党建设和政党政治运作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提供有益的经验。

附注

① 1911年10月8日《大公报》。

知识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5.9

本书重新梳理与建构起源于南宋的“南湖学派”之学脉,对主要史料的研究、南湖学派的起源、历史发展、代表人物等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南湖学派概述、南湖学派人物传略、杜范评传、陶宗仪评传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