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祀典 黜吴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829
颗粒名称: 三、正祀典 黜吴澄
分类号: K820
页数: 2
页码: 127-128
摘要: 《明史本传》记载,弘治三年,谢铎升南京国子祭酒,上言六事,其中对孔庙内从祀的历代先贤图像,要求“正祀典,请进宋儒杨时而罢吴澄”。北宋熙宁进士,师事二程,与游酢、谢良佐、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杨时传洛学于闽, 为“程氏正宗”,朱熹是三传弟子。谢铎《进杨时罢吴澄》之疏言见于《太平县志》和《谢铎集》。礼部尚书傅瀚采取折中办法,不黜吴澄,奏准将杨时进入孔庙从祀。弘治九年,全国县级学宫均设杨时画像。后来,又有大臣指出吴澄主张“和会”朱陆,兼容陆学之说,被视为陆九渊后学,死后不得入祀孔庙,于是罢吴澄等13人,而增祀陆九渊、欧阳修、王通、胡瑗等5人。
关键词: 传记 历史人物 中国

内容

《明史本传》记载,弘治三年(1490),谢铎升南京国子祭酒,上言六事,其中对孔庙内从祀的历代先贤图像,要求“正祀典,请进宋儒杨时而罢吴澄”。
  杨时(1054—1135),字中立,剑州将乐(今福建)人。北宋熙宁进士,师事二程,与游酢、谢良佐、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南宋高宗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告老后隐居龟山,以著书讲学为事,学者称龟山先生。杨时传洛学于闽, 为“程氏正宗”,朱熹是三传弟子。
  吴澄(1249—1333),字幼清,江西崇仁人。青年时师从南湖学派戴良齐学习古文,后拜程若庸为师。南宋末中乡贡,入元后居民间。元廷为招集南宋人才,征求江南贤士到京任职,吴澄同学程钜夫被授予集贤学士。至元二十三年(1286),程钜夫奉旨南下,请吴澄出山被拒(程题吴澄所居草屋名草庐,学者称草庐先生)。大德间,程钜夫再次到草庐,请吴澄到大都授官,历江西儒学提举、国子司业、翰林学士、国史院编修;预修《英宗实录》。吴澄师从程若庸,被列为朱熹四传弟子,为元代南方理大师,与北方许衡有“南吴北许”之称。吴澄所著《道统图》,主张“和会”朱熹、陆九渊,兼容陆学之说,“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蔽必偏于语言训释之末,故学必以德性为本”。② 吴澄入学宫始于明正统八年(1443),全国县学均有吴澄之像。
  谢铎《进杨时罢吴澄》之疏言见于《太平县志》和《谢铎集》。③ 《维持风教疏》:“人伦莫大于君臣。殷之顽民犹不忍忘纣,奈何忘君事仇若吴澄者,亲为有宋之遗臣,而靦颜胡元之官禄,名节扫地,正宜律以《春秋》大义,斥其用夷变夏之罪,罢黜从祀,以列于莽大夫之列,庶几不淹其恶,而人心惬服也。” 《论教化六事疏》:“有若龟山先生杨时,程门高第,伊洛正传,息邪放淫,以承孟氏,不愧南轩所称:继往开来吾道南矣。”①“论行检,汉儒如马融、戴圣之徒,固为不可几及。论著述,宋儒自周、程、张、朱之外,恐亦未免有疵,如是不预从祀之列,臣窃惑焉。又若临川郡公吴澄,著述虽不为不多,行检则不无可议。生长于淳祐,贡举于咸淳,受宋之恩者已如此其久;为国子司业,为翰林学士,历元之官如彼其荣。出处,圣贤之大节;夷夏,古今之大防。处中国而居然夷狄,忘君亲而不耻仇虏;迹其所为,曾不及洛邑之顽民,何敢望首阳之高士。” “如是而犹在从祀之列,臣固不能以无惑,况二人者皆太学之师,其于庙祀黜陟之际,尤不可以不正也。臣愚乞敕升(杨)时以上附宋诸贤之位,斥(吴)澄以下从莽大夫之列。”② 谢铎颂扬儒家正统和理学气节,包括孔子及其十哲、七十二子,左氏以下二十二人;还要树立宋儒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以正教化之本源,黜废如吴澄“忘君亲而不耻仇虏”等,其目的是“不惟天下公论允惬,而于世道教化亦不为无少补矣”。
  礼部尚书傅瀚采取折中办法,不黜吴澄,奏准将杨时进入孔庙从祀。弘治九年(1496),全国县级学宫均设杨时画像。后来,又有大臣指出吴澄主张“和会”朱陆,兼容陆学之说,被视为陆九渊后学,死后不得入祀孔庙,于是罢吴澄等13人,而增祀陆九渊、欧阳修、王通、胡瑗等5人。

附注

②(清)黄宗羲等,《宋元学案》卷92。 ③ (清)光绪《太平续志》卷15;(明)谢铎,《谢铎集》卷70、卷72。 ①《宋史》卷428《杨时传》,杨时学成南归,程颢目送之说:“吾道南矣!” ②(明)谢铎,《桃溪净稿》卷25。

知识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5.9

本书重新梳理与建构起源于南宋的“南湖学派”之学脉,对主要史料的研究、南湖学派的起源、历史发展、代表人物等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南湖学派概述、南湖学派人物传略、杜范评传、陶宗仪评传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