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韦驮寺和九子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安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43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韦驮寺和九子桥
分类号: U448
页数: 3
页码: 123-125
摘要: 本文讲述了从章安梓林东北九子山的岙口看去,有两座几乎连在一起的山。进入岙口,两山之间有一片绿葱葱的橘林,也不甚起眼。沿着山脚进入岙内,却越来越开阔,山石环绕之地,足足有一千多亩大小,平坦处大多种植果树,山脚则苍松翠柏,杂树缤纷。东北岙有一道溪涧自上而下,流到山脚处再向东一弯,淙淙折向东北。就在这一弯一折间,有一所招提古寺———韦驮寺,掩映在苍松翠竹之中。九子山岙与隋摄静寺所处的山兵岙仅一小山岗之隔,位于摄静寺南面。圣旨一到,顷刻不得逗留。不仅居民一律迁走,所有民房也全数拆毁,建造木城,民不得出界外一步, 九子村一带正属被迁之列。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内容

从章安梓林东北九子山的岙口看去,有两座几乎连在一起的山。进入岙口,两山之间有一片绿葱葱的橘林,也不甚起眼。沿着山脚进入岙内,却越来越开阔,山石环绕之地,足足有一千多亩大小,平坦处大多种植果树,山脚则苍松翠柏,杂树缤纷。东北岙有一道溪涧自上而下,流到山脚处再向东一弯,淙淙折向东北。
  就在这一弯一折间,有一所招提古寺———韦驮寺,掩映在苍松翠竹之中。
  这是一片脱离尘嚣的纯净天地,游人到此,不觉心旷神怡,俗尘尽消。
  九子山岙与隋摄静寺所处的山兵岙仅一小山岗之隔,位于摄静寺南面。
  韦驮寺原是一座小寺院,寺内供奉佛教的护法天王韦驮,寺名由此而得。韦驮寺虽小,建筑却很有特色:殿为三开间硬山顶,殿内梭子形石柱,承托木结构梁架,上盖小瓦;大殿东边再接三间木结构楼房,三围砖石围墙,一小小山门, 古拙而简朴,系清代建筑。
  近年来,韦驮寺进行了扩建,在原大殿前新建了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转角溪桥边也建起了一座亭子。这些建筑点缀于茂林修竹间,更添山岙景色。
  寺周围林中,多古代和尚葬塔,大多是明、清两代的无碍寺(即摄静寺)僧人。可能是出于出家人的省俭天性,这些塔都是在坟堆的顶上放置一个石制的小型宝顶,象征性地算作僧塔。韦驮寺内保存着一块《镜公寿塔碑记》,是20 世纪60年代出土的僧人墓志。碑记中的镜公就是清顺治十七年(1661)重修摄静寺的高僧圆镜(1622—1695)。圆镜名性广,临海金溪葛氏子,年十岁就父母双亡,由母舅抚养长大。明末变乱,饥荒频仍,圆镜于崇祯十四年(1641)出家,受具足戒于云峰湛师,精研教律。顺治十七年(1661),圆镜来到山兵摄静寺,见寺宇荒废,寺内惟存金砂佛像。为不让一代名迹湮没,于是重建大殿、佛像、山门,恢复旧时规模,很快僧众济济,摄静寺又成为台州名刹。镜公寿塔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6)建造的,这年圆镜七十四岁。从碑记中还可得知,这地方以前的地名叫龙首。
  过韦驮寺西,竹林尽处就是山溪。溪水潺湲,溪上巨石遍布,或蹲或卧,在经受水流的长年冲激后,形态各具,愈到高处,溪石愈多。溪对岸一片大松林, 一条山路直插岗端,沿石径而上,可达九子山林场。
  出韦驮寺东南,在九子山东麓的九子村前,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一座石桥横跨河上。这是一座只有桥骨架的石拱桥,白石质条石,长13米,宽2 米。条石共分三段,砌筑成桥架,上面没有桥面石,也没有栏杆、望柱等,这座桥就是九子桥。民间相传,九子桥是玉皇大帝命仙人夜间所造,村里公鸡早叫,仙人急着回去,所以只造了一座桥架。乡人还说在西北山岭头的许多石头,也是仙人造桥时留下来的。
  实际上,细看桥的形制和式样,与明清之际台州一带的石桥相似,章安桥和蔡桥也是这种式样。所以,追溯九子桥的造桥时间,也必是在明清之际。明末清初,这一带人口聚居繁密,九子山脚一带村庄相互交往,此桥是必经之路。
  清顺治十八年(1662)下令迁海,这里很可能正在造桥,刚刚造好桥架而迁海之令下,沿海三十里地之内的所有百姓一律迁入内地。圣旨一到,顷刻不得逗留。不仅居民一律迁走,所有民房也全数拆毁,建造木城,民不得出界外一步, 九子村一带正属被迁之列。等到康熙二十年(1682)以后海禁取消,展界复业, 此处已经荒凉,加上迁海后又经“三藩之乱”,人口大量减少,桥里面原有村落已不再有人居住,这座桥也就荒废了,留下空落落的桥架子和“九子一宿桥”的传说,让人吊古兴叹。

知识出处

章安史话

《章安史话》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从多个板块讲述章安(现台州椒江区)的历史。内容包括:章安简史、海上丝路、文化教育、历史街区、桥梁水利、名人史事、章安诗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