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安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425
颗粒名称: 惠安寺
分类号: B922
页数: 2
页码: 113-114
摘要: 本文讲述了惠安寺,在椒江白云街道赤龙山南麓,旧名普安寺,俗称“赤山寺”。旧志称始建于唐咸通中,然此寺始建甚早。大通中封岳阳王、东扬州刺史,镇守会稽。今台州亦在东扬州辖区。侯景之乱后, 詧依附北朝,称西梁,于555年自立为帝,建元大定,562年去世。台州知州曾会为之作《惠安院大佛殿记》。曾力荐王安石为右相,支持变法。编纂《武经总要》,为我国军事大百科全书。惠安院称大佛殿,曾会文中称赞其“造设圣像,五采彰施,目睹心摄”,可见佛像之庄严巍峨和寺院之规模浩大。因宋时寺院由政府管理,寺僧有一定名额,而据《嘉定赤城志》载,宋时临海县僧尼名额有僧620名、尼149人,亦可见此寺之大。
关键词: 宗教教育 寺庙 寺院

内容

惠安寺,在椒江白云街道赤龙山南麓,旧名普安寺,俗称“赤山寺”。旧志称始建于唐咸通中(860—874),然此寺始建甚早。《嘉定赤城志》载:“赤山,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绝顶有古塔,塔之下有石函,盛小铜塔,铜塔之内有银壶, 盛舍利,俗传梁王詧所施。”可见早在南朝梁时,赤龙山上即已造塔,而且所藏舍利即是著名梁王释迦舍利。梁王萧詧(?—562),是梁昭明太子的第三个儿子,字理孙,好学善属文,受祖父影响,尤为好佛,精通佛理。大通中封岳阳王、东扬州刺史,镇守会稽。今台州亦在东扬州辖区。后移镇襄阳。侯景之乱后, 詧依附北朝,称西梁,于555年自立为帝,建元大定,562年去世。唐乾宁三年(896)改额“大安”,复改“惠安”。后渐圮。五代梁贞明中(915—921),天台国清寺僧国晏重兴。后晋天福年间(936—947),陈彦重新之。宋咸平三年(1000),僧惠高重建。台州知州曾会为之作《惠安院大佛殿记》。曾会(952— 1033),字宗元,泉州晋江人,学识渊博,端拱二年(989)榜眼进士,咸平二年(999)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知台州。后官至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楚国公。著有《景德新编》十卷、《杂著》二十卷等。曾会子公亮(999—1078),字明仲,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累官至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力荐王安石为右相,支持变法。编纂《武经总要》,为我国军事大百科全书。惠安院称大佛殿,曾会文中称赞其“造设圣像,五采彰施,目睹心摄”,可见佛像之庄严巍峨和寺院之规模浩大。惠安寺在北宋元祐六年(1091)结界时,有住寺和尚四十五人。因宋时寺院由政府管理,寺僧有一定名额,而据《嘉定赤城志》载,宋时临海县僧尼名额有僧620名、尼149人,亦可见此寺之大。
  寺大雄宝殿东侧有宋观察使冯安国墓。冯安国,河间人,南宋建炎初为浙东观察使,在视察台州松门市舶司时去世,葬于此,后代遂居台州。这是文献上对台州松门市舶司的唯一记载。2008年11月,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公布冯安国墓为椒江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咸丰初年,惠安寺又经重修。“文革”中破坏,拆除大雄宝殿。今寺均为近年重建。
  附: 一、《临海县志》载:惠安寺,在县东南一百里,旧名“普安”,唐咸通中(860—874)建(《嘉定赤城志》)。后湮坠。贞明(915—921)中,天台国清释国晏重兴。晋天福(936—947)中陈彦重新。岁久摧落。宋咸平间(998— 1003)沙门惠高重建(曾会《惠安院大佛殿记》)。以寺据赤山,俗称赤山寺。
  今圮(《光绪志稿》)(案:《嘉定赤城志》云:大中祥符二年改今额。曾记作于咸平三年,先大中九年,已称惠安,志误也。否则岂立碑在嘉祐四年,乃改其文乎?)

知识出处

章安史话

《章安史话》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从多个板块讲述章安(现台州椒江区)的历史。内容包括:章安简史、海上丝路、文化教育、历史街区、桥梁水利、名人史事、章安诗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