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天下第一放生池、智者大师和崇梵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安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40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天下第一放生池、智者大师和崇梵寺
分类号: I059.9
页数: 5
页码: 97-101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在前所街道法华山南麓,有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崇梵寺,寺前有放生池。这座放生池非同一般,它是中国佛教的最早放生池,故又称天下第一放生池, 是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所建。三十岁至金陵讲经传法,为当世所敬。智" 后应陈后主之诏回金陵讲经。智" 圆寂后,杨广派人按其遗愿于天台建造国清寺,由灌顶完成,此后国清寺成为佛教天台宗祖庭。临海内史计诩后来犯罪,打入金陵天牢,判处死刑。随着此经的流行,放生活动成为一种奉佛行为,时有举行。早期的崇梵寺,既是智者著名道场,又是智者大师放生池的代表处所,故为台州椒北一大名胜,寺宇宏大,僧侣众多,香火鼎盛。崇梵寺属于被迁之列。迁海以后,沿海百业俱废,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
关键词: 佛教文学 宗教文学

内容

在前所街道法华山南麓,有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崇梵寺,寺前有放生池。
  这座放生池非同一般,它是中国佛教的最早放生池,故又称天下第一放生池, 是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所建。
  僧智" (538—597),俗姓陈,字德安,祖籍颍州,后迁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出生于梁时巨宦之家。七岁喜往寺院,院僧口授普门品,一遍成诵。
  十八岁随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初从慧旷学律,兼通方等诸经。二十三岁至光州大苏山拜慧思为师,学禅法,修行法华三昧。三十岁至金陵讲经传法,为当世所敬。陈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建草庵,陈宣帝敕割始丰(天台)县“调”税之半以供寺用,又蠲两户民以供薪水。智" 后应陈后主之诏回金陵讲经。隋灭陈后,又应晋王杨广之请至扬州为其授菩萨戒,杨广授予“智者”称号,故又称智者大师;以在天台,又称天台大师。智" —生在全国各地造大寺35处,称为智者道场;又度僧四千多,传业弟子三十二。其中最著名的即是“章安大师”灌顶。佛教天台宗的经典理论著作“天台三大部”和“天台五小部”,就是灌顶记录了智" 的经说理论后整理而成的。智" 圆寂后,杨广派人按其遗愿于天台建造国清寺,由灌顶完成,此后国清寺成为佛教天台宗祖庭。
  智" 至天台后,曾自天台沿今椒江、灵江、始丰溪水系到达临海郡治章安, 并乘船出椒江口。见沿海捕鱼为业的人很多,沪梁等捕鱼设施遍布,以为杀业太重,自舍资财,买得沪一所,永为放生之池。时临海内史计诩(尚儿)请智" 于章安讲《金光明经》,所讲慈悲佛心感动了合境渔人,俱生好生去杀之心。在计诩、前临海内史章安陈思展和侄子陈要卿的帮助下,沪梁主人严续祖、羊公贺等人共舍出沪梁63所。为了纪念这一大功德,智" 遣门人慧拔到金陵上表陈宣帝,宣帝降敕:“严禁采捕,永为放生之池。”于是从椒江口始,直溯灵江、澄江上游,整个椒江水系都成为放生池。陈相徐陵还想请陈宣帝亲自为放生池书写碑文,可惜宣帝不久驾崩,未能写成。后请国子祭酒徐孝克写成放生池碑文。
  智" 又在章安东(今前所)建普光塔院,造阿育王塔,建放生池,并在池边树立放生池碑,以这座放生池作为整个椒江水系放生池的代表象征。
  临海内史计诩后来犯罪,打入金陵天牢,判处死刑。计诩想请智" 为他说情,当晚梦见群鱼不计其数,都吐出口中唾沫濡湿计诩。第二天陈帝下旨特赦计诩。而这天中午,有瑞云遮盖智者所在的天台佛垄寺顶,又有大群黄雀飞来栖集于檐宇,半日方去。智" 说,这是江鱼化为黄雀前来谢恩。
  放生池碑记,全名称《天台山修禅寺智" 禅师放生碑文》,陈通直散骑常侍国子祭酒东海徐孝克撰。碑文先对智" 禅师作了简介,叙其出家向佛之志行, 和进入天台山的经过,并叙其功德及灵异。放生池碑早已遗失,但其碑文存于灌顶大师编著之《国清百录》中。
  椒江水系作为放生池,一直延续到唐代,到道宣撰写《续高僧传》的贞观十九年(645)时,还没有人敢于捕鱼,唐太宗亦曾下敕禁止,犹同陈世。唐武宗会昌灭佛,各地寺院均遭拆毁,放生池亦废,沪梁满江,一如智" 以前。至唐宣宗大中时国清中兴,惟幻、清观两禅师到长安,复求得放生池再归旧制。日本圆珍大师入唐《行历抄》中有这一记载。
  在我国放生之举甚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就有《列子·说符》:“邯郸之民正旦献鸠于赵简子,简子厚赏而放其鸠。客问其故?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佛教之放生,见于《金光明经》,述流水长者救鱼,十千天子报德。从时间上说,赵简子与释迦牟尼的生活时代相近,但从规模来讲,还当以佛家为大。
  佛教东传至中土,迅即与中国的民俗风尚结合。《金光明经》译自北凉昙无谶(385—433),译时当与东晋末期相近。随着此经的流行,放生活动成为一种奉佛行为,时有举行。如《南史》载梁武帝时,谢微为放生文,见赏于世。又《艺文类聚》载,梁元帝(522—555)时,荆州有放生亭碑。可见此时即已有了应时、应地的放生活动,但未见有固定的场所作为放生池。
  而正式把一水、一池作为固定的放生池,并发展成为佛教寺院的附属建筑,则当以智" 为始。智" 的这一大功德壮举,也起源于《金光明经》。作为佛教天台宗经典理论之一的《金光明经》,是智" 深加研究探讨的,也是智" 宣讲佛教经典的重要题材;这本佛经中记述的通俗易懂的故事,那流水长者放生得报,就是伟大的如来佛祖的本人故事,故事本身就能有效地打动善男信女的心。著名的《金光明经玄义》和《金光明经文句》对这本佛经的解释,就是智" 的教义宣讲的实践,而后由灌顶整理成书。智" 从赎买一所沪梁开始,最终实现把整个椒江水系作为放生池,也是以《金光明经》作为理论依据,并取得成功,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开端。椒江水系流经今台州的椒江、黄岩、临海、天台、仙居数县,上流还有今绍兴的新昌,金华的盘安、永康,丽水的缙云,其范围之广,亘古仅有! 此后,唐肃宗李亨于乾元二年(759)敕天下建放生池。颜真卿《湖州放生池碑》中载:“……于天下州县临江带郭处,各置放生池,始于洋州兴道,迄于昇州、江宁、秦淮、太平桥凡八十一所。恩沾动植,泽及昆虫,发自皇心,遍于天下。”(《忠义堂帖》) 《陔余丛考·放生池》亦载:“放生本于佛家戒杀之义。”唐乾元中,命天下置放生池八十一所。颜鲁公碑云:“环地为池,周天布泽,动植依仁,飞潜受护。”宋天禧中王钦若奏,以杭州西湖为祝圣放生池,郡守王随记之。东坡奏, 西湖不可废者五,此其一也。其状云:“郡人数万,会于湖上,所活羽毛鳞介以百万数。” 而各大寺院之附建放生池,每于四月八日佛诞日放生。诸善信亦于每年三节,即岁终、夏满及父母忌辰时放生,以结法缘。
  今台州湾口海门,即以北岸小圆山与南岸牛头颈山对峙、状如海门而名; 而椒江则以江两岸小山相对如椒而称。从地质考察普查资料看,现沿江一带都为涂地涨出而成,故早年普光塔院当距江不远,印证上述资料中灌顶所述的智者到章安以资财先买一座沪梁,永为放生池。道宣在智" 传中云:“因为立碑,诏国子祭酒徐孝克为文,树于海滨,词甚悲楚,览者不觉堕泪。”陈耆卿《嘉定赤城志》曰:“初,智" 于寺南(北)建放生池,且造阿育王塔,号普光塔院。”道宣初唐人,距陈、隋不远。而陈耆卿虽为南宋人,然家住章安,此塔院放生池必经亲见。耆卿著名史笔,《嘉定赤城志》为一代名志,可证这座放生池是智" 买一座沪梁之近处和后来立碑之所在地,并且是当时整个椒江水系放生池的总代表。
  普光塔院历经重修,至北宋景祐三年(1036),监台州商税、骁骑尉慎镐和临海知县范师道等重修塔院并建造新塔,立有《台州海门普光塔院碑记》,记述修建过程。清道光时阮元修《两浙金石志》,收入此碑。民国《台州府志·金石考》中亦载有此碑。碑失于“文革”时。
  早期的崇梵寺,既是智者著名道场,又是智者大师放生池的代表处所,故为台州椒北一大名胜,寺宇宏大,僧侣众多,香火鼎盛。可惜的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为了抵制郑成功、张煌言的反清复明斗争,颁发迁海令,迁沿海三十里居民入内地,房舍拆毁,构筑木城为界,民不许出界外一步。崇梵寺属于被迁之列。迁海以后,沿海百业俱废,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康熙复界以后,僧寂星于康熙十九年(1680)重建崇梵寺,但再也不能恢复到以前的繁荣和规模了。然放生池尚存旧时面貌,自法华山西南坡下转弯成U 形,中间有亭有碑。“文革”以前,崇梵寺尚存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东西偏殿等建筑,放生池经平整土地,填掉外环一段,仅存一长河状。“文革”以后,仅存大殿石柱和偏殿五间。
  崇梵寺后的法华山,山名亦当起源于佛教经典《法华经》,而《法华经》是佛教天台宗的主要教义根据,故天台宗又名法华宗,足见是山是地之渊源所自。
  且此山累代禁坟,山上林木葱郁,至今不见一墓,亦足见当地群众的虔诚。
  近年来,崇梵寺已复归宗教用途,首先恢复的是大雄宝殿和放生池。20世纪90年代,智才法师入主崇梵寺,恢复建设蒸蒸日上。于放生池中建碑亭,上树汉白玉石巨碑,贔屭为座,正面重刻南朝陈国子祭酒徐孝克所撰放生池碑, 背面刻崇梵寺重兴碑记。池后大雄宝殿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后建高层楼阁式大悲楼,顶层供奉观音菩萨,顶上四面飞天,雕刻极为工整,二层陈列佛教文物如历代佛像法物等。正厅为讲堂;东边建药师殿。再倚山建菩提院,周边盛植花木,回廊曲槛,水木清华。西边地藏殿后北,亦倚山建一小院。新建筑均按宋代《营造法式》设计规划,殚精竭虑,材精工巧,气象宏壮。全寺雄伟庄严, 规格非凡,已成为台南第一丛林和旅游胜地。

知识出处

章安史话

《章安史话》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从多个板块讲述章安(现台州椒江区)的历史。内容包括:章安简史、海上丝路、文化教育、历史街区、桥梁水利、名人史事、章安诗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