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章安古港和古代章安的交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安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25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章安古港和古代章安的交通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3
页码: 8-9
摘要: 本文讲述了章安属古越之地,古代越人善于操舟,“水行而山处,以船为本,以楫为马”,过着耕种和渔猎生活。随着手工业的逐渐兴起,经济交流的增加,于是在浙江沿海东南部兴起了航运海港———章安古港。章安古港依托浙江东南部政治经济中心章安,港址在今椒江北岸金鳌山南面的沿岸。水道东出即为台州湾,经东海可至中国沿海港口,向西可由椒、灵、澄三江水系到达今黄岩、临海、天台、仙居等处。到晋代时,又辟一条自二岭脚经小芝、康谷而至临海与南始平的道路,向西延伸。汉武帝认为东瓯陆上交通不便,只能从海上航行,于是派严助率领军队,从今苏州出发乘船去东瓯。临海人周胄攻郡城章安,杀死长吏,以响应孙恩。
关键词: 椒江区 地方史

内容

章安属古越之地,古代越人善于操舟,“水行而山处,以船为本,以楫为马”,过着耕种和渔猎生活。随着手工业的逐渐兴起,经济交流的增加,于是在浙江沿海东南部兴起了航运海港———章安古港。
  章安古港依托浙江东南部政治经济中心章安,港址在今椒江北岸金鳌山南面的沿岸。水道东出即为台州湾,经东海可至中国沿海港口,向西可由椒、灵、澄三江水系到达今黄岩、临海、天台、仙居等处。陆路贯通南北,从鄞县而来,经今三门海游镇南(后世悬渚驿所在地)、临海二岭脚(后世横溪驿所在地) 以达章安城,然后越椒江,经葭沚、黄岩,直通温州。到晋代时,又辟一条自二岭脚经小芝、康谷而至临海与南始平的道路,向西延伸。
  章安古港的兴起,先是以军事要港著称的。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东瓯受闽越攻打,求救于朝廷。汉武帝认为东瓯陆上交通不便,只能从海上航行,于是派严助率领军队,从今苏州出发乘船去东瓯。元鼎元年(前111),东越王余善反,汉武帝又派韩说率军队从句章(今余姚)出发航行去东越。汉武帝在两次海上进军东越后,又两次将东越人迁徙到江淮间,其中一部分移民就靠海上运输。汉武帝时两次海上军事行动和两次从海上移民,开通章安港与苏州、句章之间的海上交通航道,远征船队与移民船舶在古港章安起碇,没有一定的港口靠泊能力是不可能的。可见,当时的章安港口是具有一定规模的。
  东汉顺帝永建六年(131),会稽曾旌率千余人起义。次年二月,起义军在攻入句章、鄞、鄮三县,杀死令长后,从海上移师攻击会稽郡东部都尉所在地章安。于是,汉朝廷命令浙东南沿海各县驻兵严守,这是中国历史上沿海驻兵防戍的开始。
  三国吴大帝黄龙二年(230),孙权遣大将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浮海远征夷州及澶洲,“军行经岁……得夷洲数千人还”。夷洲即今之台湾。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对台湾的军事行动,也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资料记载的大陆和台湾之间最早的大规模交往活动。卫温、诸葛直出征台湾就是从章安港出发的。
  三国时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载:“夷洲在临海东,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 草木不死,四面皆山,众夷所居。”《三国志·吴主传》也说:“(夷洲人)时有至会稽货市,会稽东县入海行。”章安是会稽东部都尉所在地,会稽东即是章安。可见两汉、三国时章安即已和台湾有贸易往来。
  吴末帝凤凰三年(274),临海郡太守奚熙因隐瞒“章安侯孙奋当为天子”的谣言,被会稽太守郭诞揭发,朝廷给予“送付建安(今福州)作船”的处分,并派三郡总督何植率兵长驱临海。奚熙发兵自卫,断绝海道,封锁椒江河口。但奚熙的部将害怕祸及自身,倒戈杀死奚熙,把他的首级送往建业(今南京)。
  东晋安帝初年,孙恩起义军活动于台州湾海面。隆安三年(399),孙恩起义军攻陷会稽,杀内史王凝之。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东阳、新安、永嘉、临海八郡人民纷纷响应,不到十天,聚众至数十万人。临海人周胄攻郡城章安,杀死长吏,以响应孙恩。次年攻入余姚,又攻上虞,会稽太守战死。五月间,孙恩自会稽转战至临海,在海上制造“起四层、高十余丈”的大型战船。攻入临海郡后,又于椒江上游永宁江畔灵石寺建造战船,造好的船只顺流而下,直出台州湾。孙恩转战各地,有楼船千余艘,士众十余万。隆安五年(401),孙恩攻海盐,又攻丹徒,从而进逼东晋都城建业,但被刘裕打败。十一月,孙恩自浃口退至章安,为临海太守辛景所败,义军伤亡殆尽。次年三月,孙恩退出章安,在台州湾口与余部百余人全部投海殉难。
  南朝时期,章安因是临海郡郡治所在,每逢兵乱,多有水道攻讨事宜。在这些战事中,章安港也都发挥了浙东南大港的作用。
  章安港除军事作用外,商业运输也是大宗。中国在世界上有两条丝绸之路:一条是陆上的丝绸之路,一条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物产通往西域、印度,西域、印度的物产进入中国,欧亚非三大洲的交往和文明进步,就是丝绸之路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佛教就是在东汉永平二年(59)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宗教。由于其教义与此际中国的国情与民心的求安心理相合,因此很快得到传播,至迟在东汉末,已传至章安。如章安东寺,应是当时的最早佛寺。东晋时,高僧昙猷就是从敦煌来到临海郡,他亲历沿线港口,今宁海城东港头的寿宁寺、三门海游的广润寺是昙猷始建的早期佛寺。此后昙猷又入天台山,在天台建万年寺,首先确立了天台山的佛山地位。南朝陈时,智者大师、章安大师创建了中国佛教天台宗,天台宗以其佛学理论之精湛,在隋唐时广泛流传,日本、高丽、南洋诸国的学问僧入唐求法,许多都是进出于章安港。鉴真东渡,也曾经过章安一带海港。
  因此,章安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点。
  由于沿海地区农渔业、手工业经济高度发达,航海事业也相对发达。此后虽政治中心转移至临海,但作为台州湾口最重要的海港,章安港仍担负着外海及内江、内河特别是今椒江和温(温岭)、黄(黄岩)平原一带的水上转运作用。
  直至宋代,章安仍保存了一些县级的经济机构,如酒库、醋库等,说明这时的章安还具有相当于县级的经济地位。南宋初期,章安还设有市舶务(相当于现在的海关),临海涌泉冯氏的始祖冯安国,在任观察使巡视章安、松门市舶时,死于台州,葬于海门赤山,子孙遂世居涌泉。
  到南宋中期以后,随着椒江南岸海门港的兴起,章安港的地位逐渐被海门港所替代。章安自西汉建回浦县,历经东汉至六朝时期,随着孙吴对江南地区的开发,西晋末年北方士族及移民的大批进入,人口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手工业蓬勃兴起,整个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知识出处

章安史话

《章安史话》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从多个板块讲述章安(现台州椒江区)的历史。内容包括:章安简史、海上丝路、文化教育、历史街区、桥梁水利、名人史事、章安诗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