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和合的一根藤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20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和合的一根藤艺术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3
页码: 175-177
摘要: 一根藤艺术是天台人的独创,据传始于明代工部侍郎乡人张文郁,他负责北京故宫的三大殿建筑,告老回乡之后,创作了这种一根藤艺术形式。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一根藤艺术是天台人的独创,据传始于明代工部侍郎乡人张文郁,他负责北京故宫的三大殿建筑,告老回乡之后,创作了这种一根藤艺术形式。
  “一根藤”,顾名思义,是以花草为基础综合而成的一种定意纹样,其形体像根藤,不断卷曲、翻转、缠绕、伸展、回环、穿插,首尾相连,给人连绵不绝,无穷无尽的感觉。“一根藤”纹样,其盘曲方式极富机巧,或接框起头走尾,或首尾相连,或相叠,或相缠。其纹样图案以一根无头无尾的藤状弯曲,变化出无数的图案,祥禽瑞兽、奇花异草、文房四宝、福禄寿禧等都一一在列,均是以写意抽象见长。线条简洁流畅,委婉多姿,回环穿插,起承转合,呈现出和合、圆满的吉祥图案。有的还配以文字、花鸟、人物等,使寓意更深远。
  “一根藤”艺术的原型为各种藤萝、爬山虎、常青藤等。这些植物藤蔓绵长,缠绕不绝。“藤”是天台山里最富有生命力的植物,它坚忍不拔,以柔克刚, 民间有“万年藤”之说。“万年藤”在唐代就闻名于世,天台人把万年藤制作成藤杖,名万年藤杖,唐人有万年藤杖歌以咏之。唐齐己的《梓栗杖送人》诗云“禅家何物赠分襟,只有天台杖一寻。”齐己在离开天台山时,带去了很多根华顶杖,转送给友人。送了杖后,自己便带着筇杖,向东林而去。万年藤杖,又名“华顶杖”、“梓栗杖”、“仙树杖”。皮日休、陆龟蒙都有诗歌颂之。
  将“藤”作为民间艺术一种纹样,本身就有一种常青不老的寓意。在绿树掩映之中,那金黄的殿宇在淡淡浓浓的云雾中忽隐忽现,天台山以它的神秀山水孕育了以佛教、道教为代表的天台山文化,佛教的生命轮回,道家的太极阴阳,都与这种盘回无尽的“一根藤”的演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木匠、石刻工匠把它艺术提炼,使其图案委婉多姿,富有流动感,连续感,优美生动。
  别的地方所谓“一根藤”艺术,如木作是从一块厚板中通过软锯锯出来的, 不仅浪费木料,而且显得笨拙与生硬,其藤状的流畅感远不如天台的“一根藤”。天台“一根藤”的弯转处,是一个个长长短短的木条经过榫头镶接而成的,有的弯曲处会用上五六个榫头,以保持它的弯曲线条的流畅。
  一根藤艺术非常独特,最显著的特点则是,不管怎么缠绕、翻转、穿插总是首尾连接。其次,木作的一根藤往往采用隼接方法,而非用凿空或用铜丝锯锯出来。而石作则是用凿子一锤一锤地凿出来。再次,是全手工制作,凭借工匠的手艺技巧而创造出来。
  “一根藤”所表现的“如意”、“仙鹤”、“寿桃”、“凤凰”、“蝙蝠”等各种吉祥喜庆的图案,表达了民间对吉祥平安的美好希冀。而它一根到底,头尾相合,也赋予了幸福无尽、和合圆满的寓意。它既体现出民间工匠独具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百姓对吉祥图腾的崇敬,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命、家业、儿孙、家族等寄予的美好心愿。
  “一根藤”作为天台民间的一项工艺,在天台民间具有不可抵挡的亲和力。在祠堂庙宇的堂门、木扇窗、佛龛,大户人家的木门窗、屏风、前檐、羹橱、衣柜、凳子、案桌等,都有“一根藤” 的身影。
  这种独特的一根藤艺术,蕴涵着深厚的哲学原理,根植于和合理念。源于道家哲学的宇宙本体论“天人合一”、“天人同构”。老子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淮南子·诠言训》云:“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道之道也。”这里的“一”指从无形的道派生出来的混沌之气。宇宙混沌初分时,清者化为天,浊者为地。一根藤的首尾相接,表明团圆和合,取其“生生不息”、“千古不绝”、“万代绵长”、“兴旺发达”的寓意。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