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寒山与日本谣曲、俳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164
颗粒名称: 六、寒山与日本谣曲、俳句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2
页码: 132-133
摘要: 寒山进入日本之后,不但促使五山文学的繁荣,而且对谣曲、俳句等艺术形式也有很大影响。日本能乐中保存了许多曲目,谣曲作为能乐的一种,也被保存在曲目里。“能乐”亦称“猿乐能”,是一种带有滑稽性的表演、对白艺术,在吸收中国民间曲艺和唐朝散乐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谣曲中,有一出名为《寒山》的曲目,有的名为《寒山拾得》。日本的《狂言集成》、《家藏番外间狂言本》、《鞍贯堪四郎抄大藏流间狂言本》等狂言集中均有收录。元禄四年(1691)的《讴百番目录》中名为《寒山拾得》,别名《寒山》。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寒山进入日本之后,不但促使五山文学的繁荣,而且对谣曲、俳句等艺术形式也有很大影响。
  日本能乐中保存了许多曲目,谣曲作为能乐的一种,也被保存在曲目里。
  “能乐”亦称“猿乐能”,是一种带有滑稽性的表演、对白艺术,在吸收中国民间曲艺和唐朝散乐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谣曲中,有一出名为《寒山》的曲目,有的名为《寒山拾得》。日本的《狂言集成》、《家藏番外间狂言本》、《鞍贯堪四郎抄大藏流间狂言本》等狂言集中均有收录。元禄四年(1691)的《讴百番目录》中名为《寒山拾得》,别名《寒山》。
  此剧表现的是寒山拾得重返国清寺说法的故事。本曲通过扮演寒山的“为手”和扮演副角拾得的“连”,以及配角“肋”三人对话,表现了南禅宗教神髓和“我心即佛”思想。
  同样地,寒山诗也给日本俳句带来新的内涵和新的起色。俳句从日本和歌中脱化出来,以新颖的形式唱吟,松尾芭蕉使俳句正式进入艺术殿堂。
  松尾芭蕉(1644—1694),乳名金作,本名宗房,笔名芭蕉等。出身农家,师从俳师北村季吟学俳谐。延宝三年(1677)成为谈林俳谐一代宗匠。后对中国古典文学发生浓厚兴趣,开始对寒山的研究和心仪。
  天和二年(1682),芭蕉在与弟子其角用歌仙形式共吟俳谐“诗商”第十六句中,化用寒山诗《蹭蹬诸贫士》“题安糊饼上,乞狗也不吃”(〇九九)的诗句,① 且在二十七句“山中寒,狂风吹拂四睡窗”中提到“四睡”。
  元禄五年(1692)他写了首《寒山画赞》,称“扫庭抱帚忘雪”,写寒山抱帚扫雪,雪纷纷下,寒山不断扫。描画出了寒山子雪我两忘,悠然无我,进入禅境的生动形象。

附注

① 张石:《寒山与日本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19页。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