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寒山对日本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156
颗粒名称: 三、寒山对日本影响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3
页码: 126-128
摘要: 随着寒山诗集东传,寒山拾得形象也漂洋过海,传到日本,影响到日本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诗画方面,从而成为中日禅林文学中共同的文学形象。细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五个方面: 1.国清寺以及三贤堂的影响。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日僧念救捐资建国清寺并建三贤堂。念救为日本天台宗高僧寂昭弟子,与寂昭一起于1003 年入宋求法。并于1015年天台山重建大慈寺时充任“知识使”。国清寺建成“三贤堂”之后,所有到天台山国清寺朝拜的日本僧人没有不到礼拜三贤的,如成寻一般无二。国清寺以及三贤堂有关于寒山的介绍,前往三贤堂的僧人自然会了解寒山感受寒山,且受到寒山事迹、传说故事的熏陶。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随着寒山诗集东传,寒山拾得形象也漂洋过海,传到日本,影响到日本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诗画方面,从而成为中日禅林文学中共同的文学形象。细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五个方面: 1.国清寺以及三贤堂的影响。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日僧念救捐资建国清寺并建三贤堂。念救为日本天台宗高僧寂昭弟子,与寂昭一起于1003 年入宋求法。并于1015年天台山重建大慈寺时充任“知识使”。国清寺建成“三贤堂”之后,所有到天台山国清寺朝拜的日本僧人没有不到礼拜三贤的,如成寻一般无二。国清寺以及三贤堂有关于寒山的介绍,前往三贤堂的僧人自然会了解寒山感受寒山,且受到寒山事迹、传说故事的熏陶。
  国清寺是寒山拾得的活动场所之一,也是寒山拾得的纪念地,有寒山拾得的生存遗迹,和后人创设的寒拾文化氛围。进寺前,先经“寒拾亭”。寒拾亭, 长方形,南北相通,门上匾为“五峰胜境”和“五松深处”,乃寒、拾时常戏耍处, 即为纪念寒山拾得而名。过寒拾亭,再过丰干桥,方能入国清寺。丰干桥,为古朴的石拱桥,建在双涧回澜上。进寺前,三贤之名已经给朝圣者留下深刻印象。入国清寺,再至三贤堂礼拜,则丰干寒山拾得的形象深入人心。宋代日本名僧寂昭、成寻、荣西、重源等都拜访过国清寺,礼拜三贤,让寒山拾得走进日本。国清寺及三贤堂静态展示寒山拾得塑像,给人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空间,让人感受寒拾的文化氛围,使人受其感染。
  2.国清寺主动输出寒山诗集。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吸收、创新、传输,天台宗的发生繁衍发展就是这样。鉴真和尚是把佛教天台宗传向日本的第一人, 禹珪则是向日本传输寒拾文化的第一人。可以推测,每当日僧(外籍僧人)来国清寺朝拜,国清寺都会向客人赠送寒山诗集,尤其在1189年志南刊刻的国清寺版寒山诗集之后,为寒山诗集当作赠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当然,日本僧人还可能从其他地方获得更多的寒山诗帖和各种版本的寒山诗集。这些诗集被带到日本之后在丛林中广泛流传,使寒山子影响日益扩大。
  3.宋代禅师往往把寒山诗作为参禅悟道的工具,传世的灯录中记载了不少以寒山诗、寒山行为和名字构成的公案、机锋、偈颂等。故入宋元巡礼求法的日本僧人,把这些禅师当作师傅,对师傅将寒山作为说禅的话头,娴熟于心, 回日本之后,同样会仿效师傅甚至推广师傅的说禅方法。
  4.东渡日本的宋元高僧,带去了他们自己以寒山诗参禅师的方法,诗作、偈颂等,为日本僧人所接受并宏传光大。明极楚俊(1262—1336)是虎岩净伏的弟子,元天历二年去日本,有《明极楚俊语录》二卷传世,并有诗轴《梦窗明极唱和篇》。其文集中之《月江歌为巴禅人赋》云: 秋江澄,秋月白,两物相资成妙绝。
  一江月印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
  智者一见心花开,昧者昏蒙无辨别。
  此时拾得与寒山,对这光明说得别。
  说得别,见得彻。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① 诗中强调寒山与月这一意象,并对寒山诗作参解。
  5.《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禅宗书籍里的影响。成寻令弟子带回日本的各种书籍,都有以寒山或寒山诗对机锋、参话头、说公案的内容,《景德传灯录》里还载有寒山拾得传记资料,随着禅宗在日本的发展兴盛,使寒山在日本宗教界产生深刻影响。
  作者(本体)通过作品(媒介)向读者(客体)传输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理念等。至于客体能否与媒介共鸣,即客体接受不接受媒介的信息,主要由客体的主观因素包括心理社会家庭以及文化传统(包括集体无意识)决定。
  当然媒介的信息量和质(包括传递信息的文本之艺术水平等相关)也相当重要。寒山诗一传入日本,就令日本民众如获至宝,立即引起广泛的共鸣、认同和强烈的反响,“寒山热”一波接一波。反言之,即寒山其人其诗影响到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引发了“寒山热”。
  从日本受众来分析,胡安江先生认为日本的“寒山热”的原因是:1.当时日本禅宗的风靡;2.寒山优游态度与日本“风雅”合拍。3.寒山的山林隐居与日本传统自然观山林情结相通。①

附注

① 〔日〕《明极楚俊语录》,转引自《寒山子暨和合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查屏球〈寒山拾得的受容与变容———五山禅僧画中寒山拾得形象与宋元禅文学关系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47页。 ① 胡安江:《寒山诗: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34—136页。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