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桥”与“枫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148
颗粒名称: 一、“封桥”与“枫桥”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1
页码: 114
摘要: 枫桥旧名封桥,“枫桥”一词产生于北宋,始于宋丞相王郇公珪。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枫桥旧名封桥,“枫桥”一词产生于北宋,始于宋丞相王郇公珪。
  一、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载: 普明禅院,在吴县西十里枫桥。“枫桥”之名远矣,杜牧诗尝及之,张继有《晚泊》一绝,孙承祐尝于此建塔,近长老僧庆来住持,凡四十五年修饰完备,面山临水,可以游息。旧或误为“封桥”,今丞相王郇公顷居吴门, 亲笔张继一绝于石,而“枫”字遂正。① 朱长文,北宋书学理论家。字伯原,号潜溪隐夫,吴县(今属江苏)人。元符(1098—1100)初卒。年十九登进士乙科,以足疾不仕。后以苏轼荐充本州教授,调为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
  朱长文认为“枫桥”旧或误为“封桥”,是宋丞相王郇公居住吴门亲笔书写张继的《夜泊》诗并刻石。自王郇公书为“枫”字,而“封”字之名遂晦矣。自此之后“封桥”便得正名为“枫桥”。
  宋丞相王郇公即王珪。王珪(1019—1085),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 人。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谥文恭。有《华阳集》等。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郇国公王珪居苏州,因书张继诗,易封桥为枫桥。

附注

① (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36页。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朱长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