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艺品中的寒山拾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135
颗粒名称: 四、工艺品中的寒山拾得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3
页码: 105-107
摘要: 明代中期以前留存的寒山、拾得的工艺造像并不多见,但仅从明弘治青花寒山拾得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末朱三松的竹雕寒山拾得、镇江市博物馆藏明代缂丝群仙寿字堂幅、瑞典歌德堡号沉船藏品中的明三彩寒山拾得瓷塑等来看,至迟在明中后期,“和合二仙”就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并融入民间艺术生活之中。由此反映出和合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明代中期以前留存的寒山、拾得的工艺造像并不多见,但仅从明弘治青花寒山拾得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末朱三松的竹雕寒山拾得、镇江市博物馆藏明代缂丝群仙寿字堂幅、瑞典歌德堡号沉船藏品中的明三彩寒山拾得瓷塑等来看,至迟在明中后期,“和合二仙”就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并融入民间艺术生活之中。由此反映出和合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一)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明代隆庆、万历年间,上海嘉定出现了著名的“三朱”竹雕艺术世家。“三朱”即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代竹雕艺术世家,或称“嘉定三朱”,或名“竹三松”。尤其是朱小松、朱三松对天台山文化情有独钟,分别留下了不朽的以天台为题材的名作。
  朱三松“和合二仙”同舟共济竹雕作品,以竹根为材,高5.2厘米。雕刻寒山、拾得同坐于一叶莲瓣舟上欣然共济,寒山高高坐于舟头,足踩舟沿,双手紧握扫帚代浆划水;拾得坐于舟尾只露出上半身,双手托持一把破蕉扇。两人身披袈裟,神情天真憨稚,笑容可掬。人物头顶之发痕,则借竹材断面簇聚之丝纹,点点来状写,巧夺天工。莲舟外侧刻“三松”二字款。此件艺术珍品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1964年4月,在上海宝山县顾村镇明代万历年间朱守城夫妇的墓中,出土了一件竹刻香熏。上有阴文“朱缨”和阴刻方印篆文“小松”款识。香熏刻有一幅栩栩如生的《刘阮天台弈棋图》。用平刻、浮雕、透雕和留青等多种手法,描绘刘晨、阮肇入天台与二仙女对弈的情境:女的举棋欲下,男的注目沉思,另一男子在旁托颐观局,洞边另一女子则手执芭蕉扇,似在呼唤鹤鹿同来助兴, 给人以清幽飘逸之感。此件艺术珍品今藏上海博物馆。
  朱三松除了擅长于运用高浮雕、浅浮雕、深刻、镂雕等技艺外,还善于以圆雕法雕刻“和合二仙”。他不仅体现出“和合二仙”同舟共济的主题思想,而且还突出了“和合二仙”和睦相处的和谐精神。
  朱三松另一件“和合二仙”竹雕笔筒,直径9.1厘米,高15.2厘米。笔筒中寒山、拾得两人,蓬发露面,勾肩搭背;一人手持扫帚,一人手握蒲扇;长衫赤脚,悠闲洒脱。人物造型,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特别是左边人物的雕刻,即典型的高浮雕兼圆雕的处理手法,而且局部还进行了镂空透光处理。在光线的照射下,轮廓分明清晰;人物头部等部位,体积感很强,虚实空间互补,使作品平添了和谐的情趣。此件艺术珍品今藏四川省博物馆。
  从明代“三朱”竹雕艺术世家所雕的“和合二仙”艺术作品看,至迟在明中后期,“和合二仙”就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并融入民间艺术生活之中。寒山拾得的“和合传说”在唐、宋、元、明广为流传,清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帝出于稳固政权,“和合”满汉文明的需要,在编辑《御选语录》中,收录了寒山子诗127 首,并亲自作序,御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
  (二) 石湾窑法华彩和合二仙明代著名的广东石湾窑有法华彩《和合二仙》一对。这对和合二仙雕塑, 法华彩装饰,器型硕大,人物形象生动,服饰雕刻细致,是石湾窑中的精品。
  这对雕塑高84厘米,寒山子为赭红色服装,身穿长袍,有披肩,腰间有树叶装饰,扎长腰带,手捧经卷。拾得青绿色服装,手掌残缺,身穿长袍,腰间亦用树叶装饰,扎长腰带。据其二手姿势分析,极有可能双手握扫把。两人均为胖娃娃的脸形,头戴泥帽。
  此外,明弘治、嘉靖年间的青花瓷器上,已出现和合二仙的形象。
  明末清初以来,和合二仙的形象有明显变化:寒山拾得的年龄、衣着、外貌等与前代的画作完全不同。年龄从中年男子变成童子,服饰从破布烂衫变成了崭新且色彩鲜艳的童装,披头散发变成了童子髻。他俩面带笑容,天真活泼的童子相,则显示了他们的新生、朝气蓬勃、纯洁无邪、充满喜气、前途无量等。前代画作寒山拾得所持物品有扫帚、毛笔等,而这一时期所持的物品几乎是清一色的“荷”、“盒”,应“和合”之意。“荷”、“盒”已经成为和合二仙的象征物。画面色彩明快,充满喜气生气。和合二仙造型中鲜明的民俗风格,喜庆气氛,天真活泼的动态,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和合二仙深入广泛地进入寻常百姓家。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