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宋代寒拾画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125
颗粒名称: 二、宋代寒拾画的发展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6
页码: 98-103
摘要: 寒拾画名家辈出。据陈耀东先生统计,宋元明清及当代珍藏“寒山拾得” 各种画像(包括图象、塑像、砖雕及题画诗等)总数近百幅(首)。宋画,约30余幅。有寒山拾得图,有三圣或者三隐图,还有四睡图等。流传至今的有梁楷的《寒山拾得图》、马远的《寒山子像》、刘松年的《拾得图》等。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寒拾画名家辈出。据陈耀东先生统计,宋元明清及当代珍藏“寒山拾得” 各种画像(包括图象、塑像、砖雕及题画诗等)总数近百幅(首)。宋画,约30余幅。有寒山拾得图,有三圣或者三隐图,还有四睡图等。流传至今的有梁楷的《寒山拾得图》、马远的《寒山子像》、刘松年的《拾得图》等。
  宋释清远(1067—1120)的《天台三大士像赞》:“岩岩天台,旷阔寰宇。大士不我,毫端莫取。蜀客心狂,纤尘一缕。屈指拊掌,松石猛虎。生涯何有,流传今古。净对虚堂,非谓无补。”①释清远当为题天台三大士像赞的第一人。
  嗣后,宋释法薰(1171—1245)撰有《丰干寒山拾得图赞》:“三人必有我师, 臭肉元同一味。把手聚头,苏庐悉里。只因一等饶舌,两个隐身无地。可惜当初国清寺里,一队懵懂师僧。更没些子意智。”②释法薰(1171—?),俗姓彭,四川眉山人。十六岁出家,二十二岁受具戒,禅宗虎丘派高僧。有《石田法薰禅师语录》传世。
  “苏庐悉里”,乃天台方言的“蟋蜊索落”之倒装,即“索落蟋蜊”,意指“细微声音”,又指“好动而发出声音”。诗用丰干饶舌之典,语带埋怨口吻,说丰干使寒拾二人“隐身无地”;又为国清寺里的“懵懂师僧”可惜,指这些师僧没有慧眼认识不了自己身边的圣僧。
  又《寒山拾得望月赞》云:“木叶题诗,寺厨执炊。遇夜乘闲,林间舒散。一片冰壶无影像,分明照破渠肝胆。堪笑当时天台山中,也无一个具眼。”③此诗虽未注明为题画诗,却与题画诗无异。末句“堪笑当时天台山中,也无一个具眼”,比《丰干寒山拾得图赞》所说的“可惜当初国清寺里,一队懵懂师僧,更没些子意智”的意思更进一步,如果说他为国清寺里的懵懂师僧惋惜,那么这是为“当时天台山中,也无一个具眼”的人感到“堪笑”!此从寒山子诗“多少天台人,不识寒山子。莫知真意度,唤作闲言语”演化而成。
  南宋著名画家梁楷的《寒山拾得图》中,寒山、拾得相貌寝陋,神情舒展,意态自若,人物面部手脚均用细笔勾勒,衣履则以泼墨粗笔挥洒,人物头、手、脚、身等比例夸张,表现出重内在轻灵而轻客观描摹的禅画特色。梁楷的《寒山拾得图》,泼墨与减笔并用,人物造型夸张,不求形似,突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
  梁楷为南宋著名画家,其人物画主要是道释人物,善“减笔”,风格独特。
  清厉鹗《南宋院画录》引吴其贞《书画记》云:“梁楷《寒山拾得图》。小纸画一幅,壬辰(1652)仲秋观于邹臣虎先生家。”① 日本MOA 美术馆藏的梁楷《寒山拾得图》,有“减笔体”画风,与《李白吟行图》风格近似,也可能是元时的摹本。
  宋末元初僧法常(号牧溪)亦有《丰干寒山拾得图》,藏日本东京艺术大学, 室町时代摹本。它与几种单独的寒山拾得图存在着分合关系。
  法常在其《寒山拾得丰干图》中,寒山拾得一研墨,一书石壁,丰干于旁静观,其意境直接脱胎于寒山诗“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一八二),展现出罕见的写实主义倾向,但人物桀傲睥睨、不与流俗的禅家风骨,也显露无遗。
  此外,他还有《丰干骑虎》以及丰干、寒山、拾得和老虎睡一起的《四睡图》。
  (一) 李公麟最早画《四睡图》《四睡图》最早的创作者为李公麟。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善画,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维摩诘图》等。
  元释昙噩(1285—1373),有《题李公麟四睡图》:“抛却峨眉与五台,远从师自乐邦来。梦中共说惺惺法,亟者众生眼不开。”②释昙噩,元末临济宗僧。浙江慈溪人,俗姓王,字梦堂、无梦,号西庵。元顺帝至元间(1335—1340),曾主持国清寺,修葺殿宇。洪武二年(1369),奉敕住国清寺,奉号“佛真文懿大师”。
  与昙噩同时代的元释如砥亦有《题李公麟四睡图》诗:“异类中行绝爱嗔, 寒岩花木几番春。成团作块各做梦,虎自虎来人自人。”③释如砥(1268—?)字平石,号佛海。
  如上可见,北宋时李公麟就画有《四睡图》。从《四睡图》出现的时间先后看,李公麟当是画四睡图的第一人。“四睡”与“三大士”称号差不多同时代出现。后世许多人创造四睡图,且有变形的画作出现。
  (二) 《四睡图》盛行《四睡图》是宋元间有名的禅画题材,描绘天台三位高僧丰干、寒山、拾得和丰干的座骑虎四者酣睡的形象。它随着寒山传说的流变而出现。其题材来源于丰干骑虎往来国清的传说。伪闾丘序中提到丰干禅房无人居住却“每有一虎,时来此吼”,丰干禅师院“唯见虎迹”,《丰干禅师录》中则有“骑虎松径,来入国清”的描写。因此,这只神奇的虎便也逐渐融入到丰干、寒山、拾得三隐的队伍里,产生了“四睡”的新传说。人虎同眠旨在强调佛法无边,恶者“虎”可以变善,更别说人了,人通过诱导、教化更应该从善。
  据《国清寺志》记载:“三贤殿原为虎啸堂,传说丰干的坐骑老虎,曾经关养在这里。”① 之所以名为“四睡”,正如空灵所说: 因为“睡”的反常姿态与醒的日常状态、“睡”的无知觉与醒的有挂碍、“睡”的黑甜乡与醒的烦恼界正好形成鲜明对照,而前者更契合困来即眠的禅宗精神。正如临济宗无学祖元《四睡》所云:“松门外双涧曲,人斑变作虎斑。慈悲都是恶毒,你也睡足,我也睡足。风起腥膻,弥满山谷。依依残月转松关,睡里须还各着奸。话到劫空悬远事,虎斑终不似人斑。”可见“四睡”的真义就在于使人在虎与人、睡与觉、梦与醒的对峙与转化间体悟禅机,参破禅关。② 《四睡图》的造型以宋林希逸《四睡戏题》概括得最为典型:“多少醒人作寐语,异形同趣谁知汝?四头十足相枕眠,寒山拾得丰干虎。”③他自注云:“其像三人交头枕虎而睡”,这是后代“四睡图”模仿的基本表现范例。
  林希逸(1193—1271),理学家,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建福清人,官中书舍人。有《竹溪十一诗稿》等。
  南宋末年,四睡画不断出现。宋释如净有《四睡图》诗:“拾得寒山,老虎丰干。睡到驴年,也太无端。咦!蓦地起来开活眼,许多妖怪自相瞒。”① 法薰有《四睡图赞》,释师范(1177—1249)有《丰干寒拾虎四睡赞》,释普济(1179—1252)有《四睡赞》,释广闻(1189—1263)有《四睡图》诗。宋释了慧(1198—1262)《四睡》一云:“人兮不羁,虎兮不缚。是四憨痴,成一火落。虽然合眼只一般,也有睡着睡不着。”②了慧说这丰干寒拾虎四个是“憨痴”,“成一火落”。“火落”为天台方言,有“弗火落”,“咋火落”等用法,表示“怎么下场”之意。这里指“伙伴”。“四憨痴”,总有睡着睡不着的。
  (三) 最早的寒山、拾得雕像寒山、拾得雕像之最早者当是福建泉州开元寺东塔的寒山拾得像。宋绍定元年到淳祐十年(1228—1250),开元寺建造东西两石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石塔。寒山拾得像位于东塔第二层,相当于第二个品位,即已丢掉一切烦恼,不再生死轮回,应受天人供应的罗汉。像中的寒山左手握经卷,右手掬在胸前,似在说法;拾得左手握念珠,右手屈举。两者面露喜色,潇洒自然。
  该寺建于北宋天禧三年(1019)的甘露戒坛也有寒山拾得立像。“寒山拾得”立于戒坛正面,宽袖长袍,腰束衣带,笑容可掬,双手在胸前比划,好像向“随喜戒坛”的善男信女现身说法,接引众生。
  1955年,开元寺东西两塔的塔刹顶铜葫芦内,又发现寒山拾得七宝镏金坐像,高十厘米,寒山右手撑地,左手执经卷,拾得头戴小荷叶,两手揽腰,表情幽默,两者神情怡然自得。③ 如陈耀东所说: 镌像非常别致,既不是世人流传的所谓“垢面蓬头”、“形模丑陋”、“头发%松”的“风狂子”、“风颠汉”,也不是文殊菩萨、普贤大士转世的金身罗汉,而是普普通通的两位禅僧释子。他们站立势态、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投足情态,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地再现出来,给人一种慈祥、和煦、亲切之感。寒、拾面呈笑容,这是砖雕艺术的一道亮点。①

附注

①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4702页。 ②同上,第 34172页。 ③同上。 ①(清) 厉鹗:《南宋画院录》《四库全书82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第610页。 ②左溪: (天台历代题画诗选》.中国艺术出版社,2013年9月,第41页。 ③同上,第36页。 ①丁天魁: 《国清寺志》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10月,第42页。 ②中国佛教网(寒山题材绘面创作及其演变)。 ③(宋) 林希逸;《竹溪耕音》),第10页,《四岸全书)1185册,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560页。 ①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2376页。 ②《西岩了慧禅师语录》《已续藏经1第122册.第364页。 ①朱亚仁.黄真真: 《泉州开元寺的寒山拾得像》.南京博物院《东南文化天台山文化专号》。1990年第6期,第88页。 ① 陈耀东:《寒山诗集版本研究·艺坛书宛画寒山》,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5月,第133页。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