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清寺始见寒山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123
颗粒名称: (一) 国清寺始见寒山画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3
页码: 95-97
摘要: 闾丘胤的《寒山子诗集序》尾赞有云: 是故国清,图写仪轨。永劫供养,长为弟子。昔居寒山,时来兹地。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且明确告诉善男信女,寒山子过去居住在寒岩,时常来国清寺,现在让他永久驻息此地,成为文殊菩萨。拾得则成为“南无普贤”菩萨了。他们可以保佑世人“愿超生死”了。此诗表明在北宋时国清寺三贤堂中尚有与三隐相关的唐人书画存在。张景修曾“知台州黄岩县事”,作有多首与天台风土人物相关的诗作,其《三贤堂》所写应无可疑。三贤堂,又名三贤殿,是纪念丰干、寒山、拾得,北宋初期建于天台山国清寺。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闾丘胤的《寒山子诗集序》尾赞有云: 是故国清,图写仪轨。永劫供养,长为弟子。
  昔居寒山,时来兹地。稽首文殊,寒山之士。
  南无普贤,拾得定是。聊申赞叹,愿超生死。① 此赞显示出当时的国清寺已经为寒山拾得“图写仪轨”了,因为寒山拾得其人不可能长生不老,只有图写形象,才能使寒山拾得“永劫供养,长为弟子”。
  且明确告诉善男信女,寒山子过去居住在寒岩,时常来国清寺,现在让他永久驻息此地,成为文殊菩萨。拾得则成为“南无普贤”菩萨了。他们可以保佑世人“愿超生死”了。
  张景修的《三贤堂》诗中说:“今古三贤隐,仙凡两路分。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殷勤。”② 国清寺三贤堂建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塑有丰干、寒山、拾得像,说明寒拾已经深入人心,香火不绝,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张景修在三贤堂亲眼看到了唐人画的寒山拾得画。此诗表明在北宋时国清寺三贤堂中尚有与三隐相关的唐人书画存在。张景修曾“知台州黄岩县事”,作有多首与天台风土人物相关的诗作,其《三贤堂》所写应无可疑。
  三贤堂,又名三贤殿,是纪念丰干、寒山、拾得,北宋初期建于天台山国清寺。据《国清寺志》载:“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日僧寂昭弟子念救,又捐资重建国清寺,并建三贤堂,祀丰干、寒山、拾得三大士。”③念救是日本天台宗高僧, 曾于1003年8月入宋求法。在天台山为重建大慈寺,任“知识使”(负责筹资),曾返日本向日本左大臣藤原道长等人募捐,重返天台山。宋熙宁五年(1072)五月十四日,日本天台宗高僧成寻参礼国清寺“三贤堂”,并在其《参天台五台山记》里对天台山国清寺有详细记载。这是关于国清寺三贤堂的最早记载。《嘉定赤城志》云:“(国清寺)上有三贤堂,谓丰干、寒山、拾得也。”④三贤殿内悬挂的“三贤古迹”匾额,系清乾隆皇帝御赐。
  杨杰也有三贤堂诗咏之。(详见第一节《骚人墨客的传诵》) 与张景修同时代的黄庭坚的《题落星石四首》之三有云: 宴请清江与世隔,图画妙绝(一作“妙笔”)无人知。
  自注:僧隆画甚富,而寒山拾得画最妙。①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