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人讴歌寒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093
颗粒名称: 四、明人讴歌寒山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4
页码: 72-75
摘要: 入明之后,若宋濂、刘基、徐一夔、张羽、丁鹤年、李时勉、解缙、黄绾、叶盛、李东阳、吴宽、文徵明、王守仁、徐渭、王世贞、胡应麟、王士性、钱谦益、徐霞客、文震孟、陈函辉诸大家讴歌寒山子。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入明之后,若宋濂、刘基、徐一夔、张羽、丁鹤年、李时勉、解缙、黄绾、叶盛、李东阳、吴宽、文徵明、王守仁、徐渭、王世贞、胡应麟、王士性、钱谦益、徐霞客、文震孟、陈函辉诸大家讴歌寒山子。
  1.明人讴歌寒山的特点(1)记述僧徒大都有拟寒山子诗。
  (2)题画诗数量相比前代略有增加。
  (3)明后期亲至寒岩明岩游历的人数增加,他们大都采用游记形式,详细描摹寒山子隐居地的风土人情,并借以抒发怀旧思幽之情感。
  (4)歌颂苏州寒山寺的诗文增加。
  (5)直接赞美寒山子其人或诗。
  2.徐霞客、王思任考察寒岩明中晚期前来寒岩、明岩的文人增多,且用游记形式记载其游踪,以缅怀先哲。游览寒岩、明岩,采用游记来表现的则有李汶的《游天台记略》、张存的《天台山系列游记·未游次胜景记》、卢浚的《历寒明诸寺记》、徐霞客的《游天台山日记》、王思任的《天台》、陶望龄的《游台宕路程》等。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徐霞客的《游天台山日记》。寒山拾得其人其事,徐霞客非常了解,自号小寒山的友人陈函辉又使徐霞客对寒山印象更加深刻。从游记可知,徐霞客在天台山,把游寒岩明岩当作重点之一。万历四十一年,他从步头入山,看见“峰萦水映,木秀石奇”,心里非常高兴,当晚宿于明岩,其《游天台山日记》道: 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曲,《志》所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周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 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翁苁于上,恰与左岩相对, 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 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① 次年,徐霞客第三次游览天台山,也把游寒明两岩作为重点。
  王思任的《天台》道: 呼农僧共酌,吟寒山子诗。是夜,梦残钟冷,高山反卧在水中央。明日过无字崖,看明岩寒拾二峰,似和合仙抱语,两人真石交矣。岩下有通海池,植铁色紫荆树。经八寸关,回望象缩鼻,状稍似。殿顶削崖屏汉,相传闾丘太守迹寒拾来,闯入,不甚肖。唯席帽半身。……寒岩奇,是诗料; 明岩巧,是画料。寒拾复起,又当拍手而呼苍天矣。② 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进士,官刑部主事、九江佥事。著有《王季重十种》。他来寒岩游览也不忘诵读寒山诗,在寒山子隐居之地,边邀请老农、僧衲共饮,边吟寒山诗,别有情调。他称“明岩寒拾二峰,似和合仙抱语”,所指即天台俗称“和尚背稻柱”,亦即徐霞客所说“僧指为寒山、拾得云”。这可能是非民间信仰里称寒山拾得为和合仙的文字之最早者,比雍正皇帝的御封要早了几百年。
  3.陈函辉与寒山明末有位钟爱寒山子的名人,更值得一提,他就是推荐徐霞客来天台山旅游的陈函辉。
  陈函辉(1590—1646),原名炜,字木叔,号小寒山子(志载函辉出生时,其父梦杨椒山过访,因拆“椒”为字木叔;又因其母梦唐诗僧寒山子现身,故号小寒山),别号寒椒道人,浙江临海城关人。有《陈寒山文集》、《崇祯台州府志》等。
  他曾游览过华顶、寒岩、万年寺、国清、天封寺、桐柏、琼台、石梁等,给留下数首诗歌。他崇拜唐代隐居在天台寒岩的诗人寒山子,自号“小寒山子”,把所居之处称作“小寒山”,把当作唐寒山子的化身,以寒山子自居。陈函辉受鲁王朱以海之命从小路先行撤退,至天台时特意去寒岩,拜访寒山故地,口占《寒山寺》一绝。诗云: 寒山古洞寒山游,今日寒山认得否? 应以旧身来旧地,孤臣归去白云留。① 陈函辉以寒山转世的身份,抒写了对寒山子的依恋和怀念。
  陈函辉的《华顶放歌》更是模拟寒山子口吻,与天帝对话,歌中抒写自己登上了华顶峰,已经离天帝不远,请求天帝派李白来一同饮酒,畅述天台山的神奇;叹饿死首阳的伯夷叔齐,尚为九天仆射,治桐柏山;叹司马承祯出山而悔,只有自己和智者大师能在天台降魔,被天帝视为“湖海狂生”。诗的末尾云:“帝闻此语发大噱,湖海狂生狂不易。前身金粟后青莲,给予寒山一片石。”② 陈函辉在明末,慷慨捐躯。冯甦赞扬陈函辉有寒山子宿根,“先进陈木叔, 自谓寒山后身;因以寒山为号”。①

附注

①(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第3-4页。 ②(明) 王恩任(天台》.转引自许尚枢.徐永恩:《天台山游记选注》。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8月,第99页。 ①许尚枢:《天台山诗联选注》,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8月,第337页。 ②(清) 张联元:《天台山全志》,康熙六十年刻本,第41页。 ①(清) 冯難:《天台三圣诗集和韵》,《嘉兴藏台湾新文丰版),第三十三册。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