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隋唐五代时期,天台儒道释的繁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059
颗粒名称: (四) 隋唐五代时期,天台儒道释的繁荣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15
页码: 41-55
摘要: 隋唐时期,是天台山儒释道三教和合最繁荣时期。就佛教而言,天台宗完成了创宗立教,国清寺成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道家则以司马承祯为首,创建了浙东仙派;大批唐代骚人墨客来天台山游览,并写下很多诗文以颂扬之;本土人物开始见诸史籍,如著名画家钟隐。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隋唐时期,是天台山儒释道三教和合最繁荣时期。就佛教而言,天台宗完成了创宗立教,国清寺成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道家则以司马承祯为首,创建了浙东仙派;大批唐代骚人墨客来天台山游览,并写下很多诗文以颂扬之;本土人物开始见诸史籍,如著名画家钟隐。
  1.国清寺建成和禅宗的兴起(1)国清寺的建成智顗圆寂后,灌顶奉智顗遗书及《净名经文疏》至扬州见晋王杨广。晋王“五体投地,悲泪顶受”,随后派司马王弘送章安大师等回天台山,为智者设千僧斋,建国清寺。仁寿元年(601)寺宇初成,灌顶为首任主持。曾应诏带《法华玄义》及《净名经文疏》至长安,缮写校勘。晚年于会稽称心精舍讲说《法华》, 时人赞之“跨朗笼基超云迈印”。郡中有嘉祥吉藏,先曾疏解《法华》,闻灌顶之道,拜倒在灌顶足下。唐贞观六年(632)终于国清寺,寿七十二岁,腊五十二。
  谥总持尊者。一生著作甚丰,有《天台八教大意》、《智者大师别传》、《国清百录》、《南岳记》等。此外,灌顶集录智顗的著述成书,使流传于世,为天台宗的形成奠定了教宗典籍基础。他还协助完成国清寺的建造,并详细记录了智者大师的生平事迹,编辑《国清百录》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国清寺的建造成功,宣告佛教天台宗的彻底形成。灌顶既整理建立起智者的理论体系,又协助建造宣讲弘法天台教义的祖庭———国清寺。灌顶全面继承了智顗 的事业,使天台的学说得以久远传承。也因灌顶之力,天台宗在当时迅速发展。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灌顶才使天台宗得以正式形成。故天台宗尊灌顶为五祖。
  隋朝灭亡后,天台宗失去王权支持,影响力减弱。灌顶之后,唐初各个宗派相继兴起,天台宗止观学说受到强烈冲击,天台宗渐趋低落。然而天台宗学说却有强大生命力。它将大乘佛学的中道义理,与中国本土传弘的天道性命之学相衔接,将佛教的慈悲与中国传统的忠义、博爱等结合,在佛教理论领域遥遥领先,并影响了唐代佛教各大宗派的理论思想。
  (2)天台宗的圆融三谛天台宗的要旨,要在“三谛圆融”,一念三千。北齐慧文证“一心三观”,盖因读《大智度论》“一心中得”之文,而悟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之三智,实一心中一时得。道种智,即差别之智;一切智,即平等之空智;一切种智,即中道之智。三者即假、空、中。慧文所悟“一心中得”之《大智度论》。
  楼宇烈认为天台宗的核心便是“和合”: 天台宗是中国最早实现本土化的宗派,天台宗立足于印度中观学,沿“双遮双照”的中道路径,将诸法实相义理发挥至极,因此国清寺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其教义的特色主要包括一念三千说、一心三观说等,天台宗的圆融思想,核心是三谛圆融,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天台宗在修持上,以止观著称,它强调“调生、调息、调心”,调心即从“多念———一念———无念”,最后达到身心的和谐, 这就是和合。① 天台宗的“中道”源于龙树的《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①因为偈中有三个“是”字,故名三是偈。
  “三是偈”意思是说,因缘和合而生的宇宙万象,佛教认为都是“空相”,也可以叫做“假有”,如果看到了“性空”、“假有”,既不执着于“空”,也不执着于“有”(这叫不落两边),便是“中”,也就是把握了“中道”。天台宗的“中道”就是“圆中”,即“双遣双诠”的中道,即在“空”、“假”、“中”三谛的见解上是“圆融三谛”。空、假、中之三谛原本一体圆融,故智者大师倡导三谛圆融学说。
  天台宗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注重道德修养、宣扬不偏激、宣扬天赋道德观念的哲学思想有相通之处。《中庸》说: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② 《金光明玄义》、《金光明文句》被称为天台宗五小部之一,其母本《金光明经》同样强调“和合”:“从诸因缘,和合而有,无有坚实,妄想故起。”意思是:从诸因缘和合有,虚妄分别无坚实。又云: 本自不生,性无和合,以是因缘,我说诸大, 从本不实,和合而有。无明体相,本自不有, 妄想因缘,和合而有。无所有故,假名无明。
  ……本无有生,亦无和合,不善思惟,心行所造。③ (3)鉴真传天台宗于日本天台宗东传日本始于唐代的鉴真大师。鉴真(687—763)大师,俗姓淳于, 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 后又赴长安从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的弟子弘景律师受具足戒,学习戒律和天台教义,是灌顶的再传弟子。三年后返扬州。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邀请,鉴真赴日传佛。天宝十二年(753),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带去大量佛经、佛像等,其中包括天台宗的典籍。已经双目失明的他在传播律宗的同时,也大力弘扬天台教义,讲授医药知识,并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天皇之病。日本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称他为“过海大师”。其弟子台州开元寺高僧思托随师六次东渡,后在招提寺内宣讲天台教义,扩大了天台山佛教在日本的影响, 并用干漆夹苎塑了鉴真大师像,成为日本国宝。
  (4)湛然中兴天台宗九祖湛然(711—782),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在儿童中超然有迈俗志。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17岁的他游学浙东,十八年从学左溪,习天台宗教义。38岁在宜兴净乐寺出家,又从会稽律宗名僧昙一学律。
  后在吴郡开元寺讲《摩诃止观》。玄朗圆寂,湛然住天台山国清寺,以中兴天台宗为己任,发挥祖述,撰天台三大部的注释等数十万言,使一家圆顿之教悉归于正。他显扬宗风,对抗诸宗,使天台宗复兴于世。有人称赞“荆溪不生,则圆义永沉矣”。《嘉定赤城志》称:“天宝、大历间优诏不起,晚归台,注天台教,今赤城释签岩是也。一日,说法竟,隐几而化,今号天台教主云。”① 湛然为天台宗中兴之祖,世称“荆溪大师”,又称“妙乐大师”,又称记主法师。湛然对天台学说的最大贡献,是把智顗的“性具善恶”说发展为“无情有性”说,批评华严宗只承认“有情有佛性”之说,认为木石等无情之物亦有佛性, 打破印度佛教以来的传统看法,发展了天台宗教义。“无情有性”的确立,使中国佛教与印度佛学的距离再次拉大,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湛然创立了天台宗新义,使天台宗焕然中兴。之后,慕名求法接踵而至天台山的有鉴真、日僧最澄等。
  (5)最澄归创日本天台宗最澄,俗姓三津首,幼名广野,日本近江国滋贺郡人。日本天台宗创始人。
  又称睿山大师、根本大师、山家大师、澄上人等。十五岁补国分寺僧缺而得度, 二十岁受戒。师行表,乃唐归北僧道璿的弟子。道璿,唐河南省许州人。又师事禅宗第六祖、北宗禅之祖大通禅师神秀的弟子华严寺普寂大师(651—739)。
  普寂,初从恒景学习法律,与鉴真同学。恒景,乃天台第五祖灌顶的弟子,从玉泉神秀。神秀所住的玉泉寺,系天台宗开山祖天台大师智顗创建,在大师故乡荆州。
  日本延历七年(788),他在比睿山建立了日枝山寺,即日本天台宗的根本中堂。在这里他潜心研读鉴真和思托带来的天台宗经籍,皈依天台妙旨,萌发了入唐求法的愿望。唐贞元二十年(804),率弟子义真等入唐至天台山,礼国清寺并至佛陇寺从行满求学。道邃亲手为最澄授圆教菩萨戒。
  最澄回国时,带去《法华经》等章疏一百二十八部,还携回王羲之等名家碑帖拓本十七种。回到日本后,最澄在比睿山大兴天台教义,正式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公元822年,最澄圆寂,天皇批准在比睿山建立天台宗大乘戒坛,标志着日本天台宗形成。
  最澄也是最早在日本开辟茶园,揭开日本茶叶种植史序幕。最澄之后,其弟子圆仁、圆载等也先后入唐求法,为发展壮大日本天台宗作出贡献。
  (6)禅宗在天台兴起从唐遗则法师开始,禅宗在天台山逐渐兴起,且不断发展。
  遗则(773—830),俗姓长孙,京兆长安(陕西西安市)人。20岁依牛头山慧忠出家,得其心要。后南游天台,至佛窟岩隐居。赞宁《宋高僧传》载: 游天台,至佛窟岩,盖薜荔荐落叶而尸居,饮山流饭木实而充虚,虎豹以为宾,麋鹿以为徒,兀然如枯。其后剫木者见之,转相告,有慕其道者曰:“道者未有弟子。”相率为筑室,图佛安僧,蔚为精舍焉。故元和已来传则道者,又自以为佛窟学,佛窟之号,自则始也。一坐四十年,大官名侯赍书问讯檀舍,则未尝有报谢礼拜者,未尝而作起时。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4),遗则建造佛窟寺,在此弘扬禅法达40多年,从学者甚众。遗则善属文,其著作主要有《宝志释题》、《南游傅大士遗风序》及诗歌数十篇。其学被称为“佛窟学”,世号“佛窟禅师”。
  《天台山方外志》云: 佛窟遗则禅师遂南游天台,隐于瀑布之西岭。元和中慕道者日至,有弟子可素,遂筑室庐,渐成法席。佛窟之称,自师始也。僧问:“如何是那罗延箭?”师曰:“中的也。”忽一日告门人曰:“汝其勉之。”阅二日,趺跏而寂。后三年,塔全身于本山。唐韩乂有碑铭,存国清寺。① 又“佛窟寺,在三井西峰上,遗则卓庵居之。会昌中废。后为昭庆院,元复为佛窟寺”。② 遗则隐居天台山四十年,与寒山子隐居天台时代相当,而且卒年也在前后。所以当代有寒山子研究者甚至认为寒山子是遗则的化身。应该说,遗则是天台山禅宗发展的奠基人。
  2.道教天台派的创立随着时代的演变,道教在天台山不断地生息繁衍发展,直到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形成了第一个高峰。高道如王远知、王轨、叶法善等。
  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司马承祯来天台桐柏山,创立浙东仙派,使天台山道教名扬天下。
  (1)司马承祯创立天台派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自号白云子、天台白云子、白云道士、中岩道士、赤城居士。法号道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承祯少年好学,精通诗书,但薄于仕途,致志学道。乾封二年(667),二十一岁的司马承祯,居嵩山,师事潘师正。
  司马承祯道成,即拜别师父,遍游名山大川,后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亲自构筑庐舍于坛上,取名众妙台,自号“天台白云子”或“白云道士”,传“主静去欲说”,弘扬正一道旨,扬名海内。
  圣历二年(699),武则天闻司马承祯之名,即诏至京都洛阳,问养生之道, 降手敕以赞美。司马承祯将回天台山,武则天派遣麟台监李峤在洛桥之东设宴送行。
  景云二年(711),唐睿宗令其兄司马承祎来天台山请司马承祯进京。承祯入宫后,睿宗问以阴阳术数和治国之事。承祯一一对答,睿宗听后叹息道:“广成之言,即斯是也。”事毕,睿宗想留他在宫中。司马承祯再三请求回天台山。
  是年,唐睿宗下诏,在桐柏山恢复桐柏观,建藏经殿,并“于天台山中辟村,内四十里为禽兽草木生长之福庭,禁断将捕者”。
  开元九年(721),唐玄宗遣使迎请司马承祯入京都,留于内殿,问以延年度世之事,并亲受法箓,成为道士皇帝。翌年,司马承祯又坚请回天台山,唐玄宗赋诗《王屋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送之,且赏赐甚厚。其诗曰: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① 司马承祯回天台山后,对桐柏观大加整扩。其所建的“天尊之堂”,常常“有云五色,浮霭其上”,又名黄云堂,玄晨坛。自颂云:“堂号黄云,俯荫真炁; 坛名玄晨,仰窥清景。”还有炼形堂、凤轸台、朝真龙章阁、众妙台(因篆隶八分三体写《道德经》于巨幢,置台上,故云)。
  开元十五年(727),司马承祯已经八十高龄。唐玄宗再次诏请司马承祯至京。以天台山幽远,加上司马承祯年事已高,迎请不方便等理由,命令司马承祯在王屋山自选形胜,置坛室居之,并亲自题额曰“阳台观”,并从其所请,下诏在五岳各置真君祠一所。
  司马承祯卒后,玄宗亲撰碑文,谥号“贞一先生”。司马承祯多才多艺,工于隶、篆,法书自为一体,美名“金剪刀书”。他一生致力于道六十八年,其中大约有四十年的时光在天台山度过,有李含光、薛季昌等弟子七十余人,开道教南宗祖庭先声。司马承祯著作很多,有《天隐子》、《坐忘论》等。
  (2)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司马承祯的修道理论自成体系,成就了一个道派,人称“天台派”,为日后天台山道教的兴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后世道教的修炼和北宋理学“主静去欲”理论的形成都有较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道教著作以及前人的道经一起收入藏经殿内,这就是桐柏道藏的雏形。
  司马承祯的主要理论体现在《坐忘论》里。司马承祯认为,在修道过程中至少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因素,即作为客观精神的道、作为主观意识的心和作为物质形态的形与境。如果能够超越形与境,使作为主观的心和作为客观精神的道结合起来,就是“得道”。“坐忘”就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根本途径。① 司马承祯认为“收心”才是修道的真正开始,把“收心”看做是通过出离生死的起点。他对自己的安心坐忘之法很自负,认为这套修习方法是儒学和佛教不能比拟的。司马承祯的“修心”、“坐忘”的修习思想与佛教天台宗的“定慧双修”的修习方法最相契合。道教天台派的产生正是天台山儒释道共生,互相取长补短,三教圆融的结果。
  宋张耒云: 《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心虚志弱,而腹自实、骨自强矣。是道也,智者得之为止观,司马子微得之而为《坐忘》,皆一道也。② 司马承祯的《山居洗心》诗充分体现出他的坐忘理论。诗云: 不践名利道,始觉尘土腥。不味稻粱食,始觉精神清。
  罗浮奔走外,日月无短明。山瘦松亦劲,鹤老飞更轻。
  逍遥此中客,翠发皆长生。草木多古色,鸡犬无新声。
  君有出俗志,不贪英雄名。傲然脱冠带,改换人间情。
  去矣丹霄路,向晓云冥冥。③ 细读此诗,使人联想到寒山子诗中的不贪名利,不图富贵,纵情山水,安身乐道思想,如出一辙。宋苏东坡有《水龙吟》词,写的就是司马承祯在天台桐柏观修道之事。
  司马承祯一生收弟子七十余人,多为名士高道,田虚应、徐灵府、谢自然、汪子华等。后有高道吴筠、王旻、田虚应、吴善经、冯惟良、应夷节、叶藏质、左玄泽等。
  3.骚人墨客纷至沓来孙绰《游天台山赋》撩开了天台山神秘面纱后,南北朝入隋、唐,更多的名人雅士慕名来天台山,络绎不绝,至唐代形成高峰。
  (1)唐人登临天台原因唐代诗人到过天台山的,确切人数,很难统计,据说有三四百人。因此,从杭州、绍兴到天台山形成了一条唐代诗人的旅游线路,被今人称为“唐诗之路”,而天台正是“唐诗之路”的目的地。这些莅临天台山的唐代诗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任台州或者天台县以及台州属县官员,故来管辖地游玩,顺理成章。
  如李敬方、张嘉贞、陆质、罗虬、郑薰、柳泌、郑虔、元稹、来济等。
  二、登天台山拜师求道学佛,且长时间隐居在天台山,有的则终老在天台山,成为天台通。如司马承祯、徐灵府、叶藏质、遗则、皎然、行满、杜光庭等。
  三、慕天台山之名,来天台山游览,或访友,或寻仙,或考察。此类在入天台山的唐代诗人里占多数。如李白、孟浩然、任翻、牟融、方干、许浑、皮日休等。在诸多游览天台山的唐人中,李白就是其中代表者。
  此外,还有崇仰天台宗的俗家弟子,也许与隐居在天台山的释子、道徒为方外友。他们来未来过天台山且无定说的,但是都与天台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或撰文颂天台山之胜,或弘天台宗之教,或扬天台山浙东仙派,或为高僧大德纂碑记等等,如颜真卿、梁肃、李华、柳公权等著名人士。
  (2)李白飞腾直欲天台去在诸多游览天台山的唐人中,李白就是其中代表者。
  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漫游中度过,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唐开元十四年(726),李白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天台山,写下了《天台晓望》诗: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观奇迹天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安得生羽毛,千秋卧蓬阙。① 李白在华顶筑室读书,在石桥游览采琪子,在赤城攀登揽霞。因此,又写下了《早望海霞边》诗:“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全唐诗》卷一八〇)神奇的天台山,令李白留连忘返,尤其是他的仙踪之友司马承祯在天台山坐忘修真,更使他着迷,产生了“好道心不歇”,也想学他“服药炼金骨”,“千秋卧蓬阙”。
  他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写道: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② 李白在诗中提到“国清”、国清周围的“五峰”以及通往国清路上十里松,还有“灵溪”、“华顶”、“石梁”、“赤城霞”等等,足见李白对天台山的一往深情。此外,李白还在《赠僧崖公》诗里提到“天台”、“石梁桥”,称天台山绝景没有不经历的。诗云: ……启闭八窗牖,托宿掣电霆。自言历天台,搏壁蹑翠屏。
  凌兢石桥去,恍惚入青冥。昔往今来归,绝景无不经。
  何日更携手,乘杯向蓬瀛。③ 天宝元年(742)秋,因道士吴筠推荐,李白奉诏从天台山入朝,玄宗召见于金銮殿,命待诏翰林。但因文章风采,名震天下,遭权贵排斥,在京三年就弃官。
  天宝六年(747),四十七岁的李白重游吴越,再次登临天台山。重游旧地, 感慨万千的他挥笔写下了《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另作《同友人舟行》)诗。诗有“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①之句。
  这次,李白除了到华顶、石梁之外,还到过百丈坑,那喷涌而出的百丈瀑布,那陡峭的四壁,那长满青苔幽绿的深潭,使他请求崔山人画了一幅《百丈崖瀑布图》,并赋《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诗一首。
  李白重游天台山的游踪,亦见于天宝十五年(756)所作的《赠王判官》(亦题《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叠》)诗云“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② 他在诗里明确告诉朋友王判官,在天台山上想念你,“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他的《送杨山人归天台》中的“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石桥如可度,携手弄云烟”,③形象描绘出他登高历险情趣。
  (3)孟浩然天台访石桥除了李白,孟浩然也是数次莅临天台山,留下许多诗篇。孟浩然(689— 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盛唐时期与王维齐名的大诗人,他与王维合称“王孟”,其清淡、自然的诗风在唐诗中独树一帜,是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出生于书香之家,颇富诗才。孟浩然早年一直住在襄阳砚山附近的涧南园,偶然隐居鹿门山。后进京赶考,无缘仕途,返归故里。
  开元十八年(730),孟浩然辗转南下吴越,经临安、钱塘、剡溪,溯流至天台石梁,有《舟中晓望》诗为证: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① 孟浩然在临安时,写有《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一诗。诗曰:“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② 天台丹丘,即晋孙绰《游天台山赋》“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是也。
  茶圣陆羽的好友、唐诗僧皎然(704—785)的《饮茶歌送郑容》云“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③,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又云:“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并在小序中记载:“《天台记》云:‘丹丘出大茗,服之使人羽化。’”④皎然所说的丹丘指天台山。
  孟浩然在越中时,有《寻天台山》诗: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⑤ 石梁之水,是剡溪的源头之一。孟浩然称友人太乙子居住在天台,行走在石梁、华顶、赤城间,在溯流而上时,抬头仰见高高的翠微里,石梁桥横空中。
  他登上石梁,经华顶,到国清、赤城、桐柏。在桐柏时,孟浩然写下了《宿天台桐柏观》诗。他的《桐柏宫》诗: 上尽峥嵘万仞巅,四山围绕洞中天。
  秋风吹月琼台晓,试问人间过几年?⑥ 孟浩然在游览天台山后,还去温州永嘉找友人张子容,由于张子容弃官北归,孟浩然只好从原路返回,离开天台山,回越中,有《越中逢天台太乙子》、《寄天台道士》等诗。
  相传今街头镇的孟湖岭即孟浩然来天台山徒经歇息之地,故名。① (4)陆羽品鉴紫凝瀑布陆羽(733—804),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陆羽因避安史之乱来到浙江湖州,与僧皎然结成忘年交,和灵澈、李冶、孟郊、张志和、刘长卿等友善。
  陆羽为了撰写《茶经》来天台山华顶、紫凝瀑布等地考察,品尝煮茗的水质。他的《茶经》撰成于公元765年,那么他来天台山当在760年前后。
  唐张又新《煎茶水记》还载称陆羽:“此二十水,余尝试之。”可见,陆羽在天台山生活过一段时间。
  他在天台山的时候,友人刘长卿有《入白沙渚,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 怀天台陆山人》诗怀念之: 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
  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② (5)梁肃撰《修禅道场碑》文天台宗在湛然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与信仰天台宗的著名学者梁肃、李翱、柳宗元有关。尤其是梁肃,系天台宗的俗家弟子,对弘扬天台宗教义作出重要贡献。
  梁肃(753—793),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今甘肃泾川)人,曾任校书郎、翰林学士等。大历(766—779)、贞元(785—805)时期的复兴古文运动,以他为最渊奥。他的佛教思想直接来自天台湛然。唐建中二年(781)梁肃奉湛然之命撰的《修禅道场碑》云: 盖尝谓肃曰:“是山之佛陇,亦邹鲁之洙泗,妙法之耿光,先师之遗尘, 爰集于兹。自上元、宝应之际,此邦寇扰,缁素骇散,而比丘法智实营守塔庙。庄严佛土,迥向之徒有所依归繄,斯人是赖。汝,吾徒也。盍纪于文言,刻诸金石,俾千载之下,知吾道之所以然。”小子稽首受命。故大师之本迹,教门之继明,后裔之住持,皆见乎辞。① 梁肃撰《维摩经略疏序》云:“肃尝受经于公门,游道于义学,虽钻仰莫能, 而嗟叹不足,故序其述作之所以然。” 湛然对梁肃寄予厚望,希望梁肃能“纪于文言,刻诸金石”,使传千古。梁肃很好地肩负起护法使命,以弘传天台道统和天台教义为己任。《天台法门议》由湛然口述,梁肃撰文。很明显,湛然的中兴天台,得力于如梁肃这样的高层士大夫居士。
  《佛祖统纪》载: (肃)尝学天台之道于荆溪,深得心要,执弟子礼甚恭。以《止观》文义弘博,乃删定为六卷,又述《统例》以系于后,谓《止观》是救世明道之书。
  又为《大师传论》,备叙传教之大统。世谓:论其文则雄深雅健,语其理则明白洞达。御史崔恭论之曰:“知法要,识权实,作《天台禅林寺碑》(即《修禅道场碑》);达教源,用境智,作《荆溪大师碑》。”② (6)柳宗元偏好天台宗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二十一年(805)参加王叔文为代表的政治革新运动,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为永州刺史。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有《河东先生集》。柳宗元与天台吴姓始祖吴武陵友善,有文章提及。
  柳宗元特别偏好天台宗,如在《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中说:“佛道愈远, 异端竞起,唯天台大师为得其说。和尚绍承本统,以顺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③ 柳宗元认为,天台宗思想之所以在佛教各宗中最值得推崇,是因为它深得“中道”之义。他认为通过“统合儒释”可以佐世安民,达到理想的社会效果。
  他还以为佛教的戒律可与儒家的礼乐相比,佛教也倡导与儒家一致的孝道。
  他主张吸收佛学中与儒学相通的内容,以改造和丰富儒学。他对道教也表示认可,认为道教亦孔氏之异端也。他从统合儒释,而进入到三教融合。如张成权所说:“柳宗元、刘禹锡在学术上都善于博采各家思想,特别是糅合儒、道、佛思想。所以他们对儒家以外的思想都采取了兼容的态度。”① 正是梁肃、李华、李翱、柳宗元、柳公权等一批士大夫的特殊身份和文坛上的领袖地位,帮助天台宗走出历史的困境,并使之在唐代中叶获得中兴。湛然之后这段时间正好是寒山子隐居在天台山,其由儒入道,由道入释,亦儒亦道亦释的行为思想就不足为奇了。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