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背景的熏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041
颗粒名称: 三、文化背景的熏陶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27
页码: 29-55
摘要: 从第四纪晚更新世到全新世,今浙江一带曾经有过二次海进海退的过程。在全新世卷转虫的海退之后,浙江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地形地貌。天台山群山起伏,东濒大海,四围皆山,成为既封闭,又开放的地形特征。四围皆山,决定了封闭的特征;东濒大海,便于海外交流拓展,呈开放态势。封闭,指的是农耕传统亘古难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而封闭则利于积淀固有的文化底蕴,形成具有天台山地域特色的名山文化,一旦与外来文化相碰撞,就会绽放出灿烂的文化异彩;开放则有利于吸收、容纳,也有利于走出去,向外扩展与传播。天台山文化的发展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不管王子晋受浮丘公的灵药,还是徐福传去日本的长生不老药,还是刘晨阮肇遇天台二女采的仙药,还是鉴真大师带至东瀛为皇太后治愈的天台乌药, 都是天台山物华天宝,琪花瑶草凝结而成,与世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寒山子在物华天宝的天台山,凭依着丰富的食物资源,他在山林中岩穴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在优美的大自然里,寒山子的心灵不断得以净化,他的生命因无为,无求,无得而延长到一百多岁。“寒山子,这是真正的‘寒山子’。是他的寒岩,是他的肉身,是他的性灵。他常常到国清寺去吃剩饭,找拾得说说疯话,在树皮上,石头上,留留诗句。”①  三、文化背景的熏陶从第四纪晚更新世到全新世,今浙江一带曾经有过二次海进海退的过程。
  在全新世卷转虫的海退之后,浙江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地形地貌。天台山群山起伏,东濒大海,四围皆山,成为既封闭,又开放的地形特征。四围皆山,决定了封闭的特征;东濒大海,便于海外交流拓展,呈开放态势。封闭,指的是农耕传统亘古难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而封闭则利于积淀固有的文化底蕴,形成具有天台山地域特色的名山文化,一旦与外来文化相碰撞,就会绽放出灿烂的文化异彩;开放则有利于吸收、容纳,也有利于走出去,向外扩展与传播。天台山文化的发展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一) 天台山的史前文明天台山早在6000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根据出土的考古材料可见,始丰溪沿岸一带古人使用的石器等生产工具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分工,开始摆脱了穴居时代,已经从山里向始丰溪河谷地带迁移,原始村落开始出现。
  先古时代,天台先民有悬棺葬的习俗。《嘉定赤城志》引南朝宋孙诜《临海第三章  记》载:“石室前有立石,参差五色,远望如绶带,旧传为绶带山。产石髓、石脂。
  绝杪有仙人石棺,蜕骨尚存。尝有僧就视,胫骨几数尺云。”①这是天台先民悬棺葬的遗孓。
  司马迁的《史记》提到东南一带山民作乱。建安元年(196),孙策始平会稽郡,当年立始平县,这就是天台立县之始。因为当时人口不足一万,县官还不能称“令”,只能称“长”。丁览为始丰第一任县长。那时,浙江包括天台境内的原始山民,即史书所说的东夷百越之族,俱往闽南、两广等地逃窜迁移。留居原地的少数山民,也可能被迁移进来的北方氏族给同化了。
   (二) 两汉以前,传说时期道书有黄帝在天台山受金液神丹,太清真人彭宗治赤城,右弼真人王子晋、九天仆射伯夷叔齐治桐柏,控鹤仙人驾鹤游天台,茅盈学道天台山的说法等。桐柏宫的道教渊源,应该说肇始于周。
  1.王子晋为天台山神道教乃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源远流长,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在道教诸神中,王子晋的影响最大,既是天台山山神,又是日本天台宗总本山———比睿山山神;既是天台宗的护法伽蓝,又是日本“天台神道”的护法神。
  王子乔(约前565—前549),东周人。王子乔是黄帝的四十二代后人,姬姓,名晋,以封邑乔(河南武陟一带)为字,故人称王子晋或王乔。因是周灵王的太子,故又称太子晋。
  据《神仙体道通鉴》云:轩辕黄帝尝往天台山受金液神丹。周灵王太子晋驾鹤飞升成仙,封桐柏真人,治天台桐柏宫。“金庭洞天”位于琼台仙谷龙潭瀑布边,乃周灵王太子乔治所。
  《嘉定赤城志》载: 王乔,字子晋,周灵王太子。好吹箫,作凤鸣。浮丘公接以上崧高,三十余年后,人求之不得,偶见亘良曰:“告我家人,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 至时,果见乔乘白鹤而去。后为右弼真人,治桐柏山,详见乔祠。① 吴赤乌二年(239)著名道士葛玄在天台桐柏山玉泉峰修建王乔仙坛。
  南朝梁陶弘景《桐柏王真人歌》曰: 写我金庭馆,解驾三秀畿。夜芝披华峰,咀嚼充长饥。
  高唱无逍遥,冬兴有待歌。空同酬灵音,无待将如何?② 陶弘景的《真诰》称王乔为“桐柏真人右弼王,领五岳,司侍帝晨”,首次确立了王乔在道教中的地位和职权以及和天台桐柏山的关系。
  唐司马承祯有《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图赞并序》,根据传说整理了王子晋的十一件事,有图有赞,把王子晋与桐柏山紧密联系起来。
  郑一民《东瀛圣迹考———徐福千童百工在日本》、日人壹岐一郎《徐福集团东渡与古代日本》等均认为是徐福把天台乌药带到日本的。今日本和歌县新宫市徐福公园徐福塑像旁有座不老之池,池边种有七株天台乌药。天台乌药在日本被誉为“长生不老药”。
  另外,道书还有商伯夷叔齐死为九天仆射治桐柏的记载。
  2.五百罗汉隐石桥世称天台石桥方广寺为五百罗汉应真之地,天台山为五百罗汉的总道场。
  罗汉观念源起于印度,盛行于中国。罗汉信仰的兴起全仗中国罗汉造像艺术的渲染与推动,因此,可以说罗汉信仰完全是中国化的产物。
  《天台山方外志》载:“石桥寺,在县北五十里十五都,旧传五百应真之境。
  又有方广寺隐其中。”(《天台山方外志·山寺考》)又引《西域记》“佛言震旦天台山方广圣寺,五百大罗汉居焉”。③ 最早把罗汉与天台山联系在一起的是孙绰的《游天台山赋》:“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应真”即罗汉。“应真飞锡以蹑虚”即指罗汉在天台山石桥显应之事。
  传灯《天台山方外志·灵异考》云: 石桥山,去县五十里,即五百应真之境,方广寺隐于此中。晋白道猷行至桥所,闻空中声曰:“知君诚笃,今未得度,却后十年,自当来也。”师心怅然,留宿桥所,闻西有钟磬声,且复欲前。一人庞眉皓发,问师所之。师具答意。老人曰:“君生死身,何当得去,吾是山神,故来告尔。”师乃退,然每思不得度石桥,晨夕惋恨。乃结草为庵,弥年禅观。后试造石桥,乃见横石洞开,梁道平正,因得度桥。少顷,睹精舍宏壮,图塔瑰异。神僧叙接,宛同素识,因共烧香中食。食毕,将陈住意,神僧曰:“师母孕师时,尝经韭畦,有腥羶气,仙圣所不得近。若欲来此,必洁净身,意十年后,方得来也。”相送度桥。于是返顾,横石还合。师还赤城,刲腹出肠胃以洗涤之。今赤城山有洗肠井,旁生青韭,他处即无。是其验也。① 3.天台山为越国祭天台天台山为越国的祭天之台,即祭天坛。古时候天子祭祀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国亦模仿天子而祭祀境内之名山大川。《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 乃行第一术,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祭陵山于会稽,祀水泽于江州。事鬼神一年,国不被灾。越王曰:“善哉!大夫之术。”② 所谓“第一术”,即大夫越国文种回答越王怎么样才能报仇成功时提出的“一曰尊天事鬼以求其福”。天台山位于会稽东南,正是越国的天坛方位。
  徐灵府《天台山记》云:“赤城山,山高三百丈,周回七里,即天台南门也。
  古今即是于国家醮祭之所。”又: ……即至三井,一井今"塞。……亦是国家投龙璧醮祭祈福之所。
  高宗永淳二年投龙于此。玄宗开元二十五年,诏令太常卿修礼仪使韦绦赉金龙白璧投于井。宝历元年,主上遣中使王士岌、道门威仪赵常盈、太清宫大德阮幽闲、翰林待诏禄通玄五月十三日到山,于天台观设醮,许往三井投龙璧也。① 《天台山方外志》还有关于“禹钟”的记载,或可佐证,“咸通中,洞天宫有禹钟,高二尺,重百余斤,形如铎,上有三十六敔,有文隐起。相传夏禹所铸,或云越王乐器。”②倘若真为越王乐器,这么大这么重,当为祭天之用。
  刘禹锡有《天台投龙》诗可以为证。诗云: 银铛谒者引霓旌,霞帔仙官到赤城。
  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
  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
  何当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③ 4.刘阮采药遇双女两汉时期盛行的民间传闻、人物、事迹,都与巫、道有关,当为道家的悉心寄托,是台州当时的民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充分反映。可见,台州民间道学兴起很早,道家借助台州各地幽秀神奇的山水风光,把道学和迷信融于一体。刘阮传说便是典型的一例。
  东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失道遇二女,演绎了一场人神和合的恋爱故事。“天台二女”故事源出东晋干宝《搜神记·天台二女》。今本《搜神记》中没有此则故事,《太平广记》录此题作《天台二女》。文云: 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远不得返。经十三日饥,遥望山上有桃树子熟,遂跻险援葛至其下,啖数枚,饥止体充。欲下山,以杯取水,见芜菁叶流下,甚鲜妍。复有一杯流下,有胡麻饭焉。乃相谓曰:“此近人矣。”遂渡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色甚美,见二人持杯,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杯来。”刘、阮惊。二女遂忻然如旧相识,曰:“来何晚耶?”因邀还家。
  南东二壁各有绛罗帐,帐角悬铃,上有金银交错。各有数侍婢使令。其馔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美。食毕行酒,俄有群女持桃子,笑曰:“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夜后各就一帐宿,婉态殊绝。至十日求还,苦留半年。
  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乡,归思甚苦。女遂相送,指示还路。
  乡邑零落,已十世矣。① 干宝(?—336),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后迁浙江海盐。曾任过山阴令、散骑常侍等职。干宝一生著述很多,而影响最大最值得称道的则是《搜神记》。
  刘阮遇仙的地方就是浙江天台城西北二十余里的上宝相村西北桃源坑。
  桃源坑,文人又称之为惆怅溪,在白鹤镇山头严汇入三茅溪前一段,也叫桐溪。
  仙人洞就在桃源坑上游阳坑西边,有一高一矮两个石洞。据称大洞为刘阮与仙女共居处,小洞是众多侍女居住的地方。两洞一东一南,大小相类,均似一张大床,能躺二三人。两洞非常隐蔽,洞上草木茂盛,洞口藤蔓倒挂,杂树生花,人不到跟前发现不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刘阮入桃源故事内涵比《桃花源记》要深广得多。《桃花源记》表现的仅仅是人们向往平等自由幸福的泛理想,而刘阮入桃源故事,描绘的是人仙恋爱。二位仙女主动追求男子,实现灵与肉的结合,其实反映的是现实世界里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切追求,是憧憬自由爱情的愿望达成,体现了当时社会女性自我意识增强。同时,刘阮入桃源表达的是“人神合一”。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台山儒释道的发展魏晋南北朝的天台山是第一个三教融合的历史时期,最早描写天台山的是晋章安令孙绰,最早打通天台山与外界交通的是谢灵运,陶弘景在这里修道,昙猷在这里学佛。
  1.孙绰《游天台山赋并序》首先传扬天台山的为儒家,以晋孙绰为先。孙绰的《游天台山赋》云: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所以不列于五岳,阙载于常典者,岂不以所立冥奥,其路幽迥。或倒景于重溟,或匿峰于千岭。始经魑魅之途,卒践无人之境。举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故事绝于常篇,名标于奇纪。
  然图像之兴,岂虚也哉!非夫遗世玩道,绝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余所以驰神运思,昼咏宵兴,俯仰之间,若已再升者也。方解缨络,永托兹岭。不任吟想之至, 聊奋藻以散怀。
  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阜。嗟台岳之所奇挺,寔神明之所扶持。荫牛宿以曜峰,托灵越以正基。结根弥于华岳,直指高于九疑。应配天于唐典,齐峻极于周诗。
  邈彼绝域,幽邃窈窕。近智以守见而不之,之者以路绝而莫晓。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理无隐而不彰,启二奇以示兆: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睹灵验而遂徂,忽乎吾之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苟台岭之可攀,亦何羡于层城?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披荒榛之蒙茏,陟峭崿之峥嵘。济楢溪而直进,落五界而迅征。跨穹隆之悬磴,临万丈之绝冥。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揽樛木之长萝,援葛藟之飞茎。虽一冒于垂堂,乃永存乎长生。必契诚于幽昧,履重崄而逾平。
  既克隮于九折,路威夷而修通。恣心目之寥朗,任缓步之从容。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觌翔鸾之裔裔,听鸣凤之嗈嗈。过灵溪而一濯,疏烦想于心胸。荡遗尘于旋流,发五盖之游蒙。追羲农之绝轨,蹑二老之玄踪。
  陟降信宿,迄于仙都。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朱阙玲珑于林间,玉堂阴映于高隅。彤云斐亹以翼棂,曒日炯晃于绮疏。八桂森挺第三章 和合神的最终确立 ·35· 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惠风伫芳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建木灭景于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骋神变之挥霍,忽出有而入无。
  于是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凝思幽岩,朗咏长川。尔乃羲和亭午,游气高褰。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肆觐天宗,爰集通仙。挹以玄玉之膏,嗽以华池之泉。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悟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间;泯色空以合迹, 忽即有而得玄。释二名之同出,消一无于三幡。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① 晋孙绰(314—371)字兴公,中都(今山西平遥)人,曾任章安令,是参加王羲之兰亭修禊的诗人和书法家。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游天台山赋》撩开了天台山的神秘面纱,使天台山名扬天下,也由此从舆论上奠定了天台山风景名胜的特色即“佛国仙山,山水神秀”。孙绰赋中,儒道释并驾齐驱,充分体现了三教合一。
  2.昙猷结茅修炼东晋僧昙猷最早来天台山结茅修炼,在天台山的灵异事迹颇多。
  梁慧皎的《高僧传》记载东晋高僧昙猷居天台山时度石桥与神僧晤面于石室的传说,是中国汉地关于五百罗汉的最早传说。
  宋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 东晋昙猷:敦煌人,兴宁(363—365)中至天台。旧传赤城有五百大神居之,言辄降祸。猷至,遇一妪问途,忽有负而投诸渊者。猷飞锡救之, 水立涸,今干溪是也。方诵经,有猛兽巨蟒交见,猷不动。后有神诣猷逊谢,愿他徙。于是鼓角凌空而去。② 南宋释志盘编的《释氏通鉴·竺昙猷》亦有简略记载。《天台山方外志》还载有昙猷在赤城山制服白蟒精的故事。
  昙猷自东晋兴宁年间入天台山,在天台山生活了大半生。他遍游台岳,开山建寺,弘扬佛法。先后于石桥山附近建造上、中、下三座方广寺,又在赤城山造中岩寺,在万年山建万年寺。他历尽艰辛,精诚不歇,创造了天台山“佛国”, 使天台山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昙猷成为天台山“佛国”的开山鼻祖。难怪同时代的书圣王羲之也要前来拜访。太元末年,昙猷于赤城山石室圆寂,后人为其塑金身以供。
  3.顾欢开馆授徒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人。自幼好学,家贫,无力就学,乡中有学舍,欢于舍壁后倚听。八岁时,即诵《孝经》、《论语》等。及长,笃志于学。母亡,据称水浆不入口者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年二十就隐居在天台山。于天台山聚徒开馆,受业者常近百人。可以说顾欢是天台山的教化启蒙者。
  《南齐书·顾欢传》载: 欢年二十余,更从豫章雷次宗谘玄儒诸义。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欢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篇不复讲。① 顾欢前半生治儒学,撰有《王弼易二系注》、《尚书百问》和《毛诗集解叙义》等。晚年服食,事黄老,崇奉道教,是上清派的信奉者和重要传人。顾欢是老子学一大家,撰有《老子义纲》、《老子义疏》。
  《嘉定赤城志》载顾欢入“侨寓”类。《天台山方外志》云: 齐顾欢,盐官人,字景怡。年二十,隐居天台,开馆授徒。母亡,庐墓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辄执书痛哭。学者废《蓼莪》篇。台人或病疫以问欢,欢曰:“汝家有书否?”答曰:“止有《孝经》三章。”欢曰:“此益善,可取仲尼章置枕上。”如其言,果瘥。人问其故。曰:“善禳恶,正胜邪,此所以瘥。”高帝累召不起。① 顾欢隐居之地,今称为欢岙、欢溪,位于今坦头镇欢岙。顾欢见释、道二家互相非毁,欲辨其是与非,于宋末作《夷夏论》,以论释、道二家的是非优劣。
  《夷夏论》以儒家的华夷之辨为出发点,尊崇道教,排抑佛教,借儒家“夷夏之防”的民族观否定佛教在中国传播。
  此文一出,立即遭到佛徒及其信仰者的强烈反对,纷纷著文反驳,形成南朝齐初一场规模颇大的道释论争。这场论争,促进佛教吸收儒道之长,进一步在中国站稳脚跟,融入中国社会;同时,也推进了道教吸取佛教之长,为道所用。换言之,这场论争促进儒道释三家相互取长补短,渐趋融合。
  4.智顗开创天台宗陈、隋之际,高僧智顗入天台山创立了法华宗,因宗《法华经》而名,因在天台山,故亦名天台宗。智者大师在天台建有十二道场,使佛教大播,影响深远。
  智顗(538—597),颖川人,字德安,俗姓陈,号智者大师。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18岁依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从法绪学律仪,再从慧旷学律,复到大贤山习《法华经》等。
  陈文帝天嘉元年(560),慧思禅师到兴州(河南光山县)大苏山,即往顶拜。
  智顗夜以继日刻苦学习。陈光大元年(567)遵师嘱同法喜等27人至金陵弘法。陈太建元年(569),陈主请智者主瓦官寺,开讲《法华经》题,树立教义宗旨,奠定一宗基础。
  唐道宣的《续高僧传》云: #以梦中所见通告门人,咸曰:“此乃会稽之天台山也。圣贤之所托矣。昔僧光、道猷、法兰、昙密,晋宋应达无不栖焉。”因与慧辩等二十余人夹道南征,隐沦斯岳。② 陈太建七年(575),秋九月初,智者入天台,历游天台山水。智者游佛陇, 感定光之梦,即于定光庵之北峰———华顶峰创立伽蓝。太建八年(576),智者居佛陇,安贫乐道。寺院里有放生池,自智者大师始。此举又得到陈宣帝的首肯,并敕旨云:“严禁采捕,永为放生之池。” 至德三年(585)应陈后主诏请,回金陵讲授《大智度论》、《法华经》。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遣使至庐山奉迎,智顗前往扬州,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总管大听事设千僧斋授菩萨戒法,为杨广授菩萨戒。杨广尊之为“智者”,智者尊杨广为教观“总持”。
  开皇十五年(595)春,应晋王请,又到扬州,居禅众寺,撰《净名经疏》。智者离开天台山12年后,再回天台,重整山寺,习静林泉。开皇十七年(597),杨广遣使请出山,行至石城入寂。智者大师圆寂后归葬于天台山佛陇真觉院,即今“智者塔院”。
  智顗广弘教法,强调止观双修,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主张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以《法华经》为中心,开创了一套完整的天台宗思想理论体系。这标志着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思想体系的确立。
  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建造的寺院有十二所,其中有龙山集云院、太平兴国寺、天封寺、西竺院、禅林寺、善兴寺、大慈寺、螺溪院等。
  智者入灭后,隋开皇十八年(598)晋王杨广承智顗遗愿建立天台寺,隋大业元年(605)改名国清寺。
  国清寺的建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个宗派佛教天台宗的真正确立。
  5.“和合”与天台宗建立从智顗的宗教实践来看,天台宗的创立成功完全是南北融合、中外贯通、儒道释和合的结果,也是吸收、创新、发展的成果。智顗分析甄别研究了印度的宗教理论,结合南北朝时期宗教的实际状况,和合儒道释三教,和合南北江淮平原和天台山区世族文化,和合南北佛教之长,创造性地提出一整套理论体系,创立了中国佛教天台宗。
  (1)天台山是理想的修炼处所。天台山远离隋的京城,处于东海一隅,且风景秀丽,神仙窟宅,充满神奇神秘,令人遐想宏思,被誉为海上仙山之一。吴赤乌年间,天台山就有道观、寺庙,就有高僧大德隐居修禅学道,还是五百罗汉的道场,在东晋时期就是儒释道共生共荣的地方,是理想的研习修炼悟道的好地方。
  (2)隐居天台山可以进退自如。智顗立志学佛,是他家庭遭际的小环境与社会朝代更替的大环境两方面结合产生的。北周的灭佛,严重影响了他的思想,后至金陵弘法。本以为金陵是个理想地方,但是随北周大批僧人过江, 鱼龙混杂,使金陵僧众情况复杂,他进行认真反省后,选择了远离金陵的天台山暂隐。陈宣帝发现且支持他来天台山,并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智顗选择了天台山,是基于进可以至金陵面见陈主,退可以还山自由研修的考虑。因为天台山属越地,离金陵不远,能屈能伸,进退自如。陈朝灭后,智顗与隋王朝的关系既融合又各具戒备之心就证明了这一点。
  (3)融合南北方之长。智顗进入天台山,带着北方氏族(北方战乱本身导致许多氏族南迁)的思想理念,从地理环境来说,兼容北方南方仕宦之风、南北的风土人情,博采北方禅佛的思维方式和慧文、慧思的修行方法等,把北禅之长与南禅之长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把北方佛学重禅定与南方佛学重智慧结合起来,形成“定慧双修”、“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套完整的天台宗理论,以自己的修行来实践和推行这一理论,并获得成功,使天台宗成为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天台山成了名副其实的佛教天台宗祖庭。
  (4)智顗吸收道教的丹田、炼气等方法。智顗在继承慧思禅学理论的同时,也把慧思禅学中吸收和融合古代中、印两国的神仙思想继承下来,“还进一步将道教的丹田说、炼气法等当作止观、安心的一种方法。北魏时期佛、道在思想上的互相渗透为隋唐以后两教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依据”。“智顗的天台隐居,完成了对数百年止观佛教的反省,提出了如何克服佛教危机、摆脱末法影响的具体方案。”① (5)儒家思想烙印深刻。智顗出身仕宦世家,儒家的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观念,深深烙在智者大师的脑海里。在天台山隐居期间初步完成了理论创建之后,出山去金陵,就是欲以佛教理论来拯救陈王朝。结果不到四年,隋军就攻陷金陵,陈后主被俘。智顗又一次经历了家国破亡的悲痛。虽然隋晋王杨广于金陵设千僧会,请智顗为他授菩萨戒,并请授法名。智顗授杨广为“总持”菩萨,晋王则送予“智者大师”称号。但是,智顗与隋朝之间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状态。他不愿为隋朝所用,表明了传统的儒家“忠”、“孝”、“名节” 等观念在他身上继续产生作用,也表明了南朝的世族政治和文化政策在智顗 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这是一种正统的王朝观念。
  综上所述,智顗创立天台宗,博采众长,即融合儒、道之精华,融合南北禅学之长处,并以在天台山的宗教修习来践行自己的理论。简言之,佛教天台宗的建立是圆融三教的结果。正如潘桂明等所说: 智#对于中国佛教的贡献,是他借《法华经》“会三归一”之说,在综合南北朝学派异说、总结各种佛教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系统地展示了隋唐佛教的发展方向,使“中国化”的佛获得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原则。……智#的佛学总结了南北朝,又超越了南北朝。
  他是改造印度佛教最有成就的中国学者之一,是中国化佛教的真正开创者。①  (四) 隋唐五代时期,天台儒道释的繁荣隋唐时期,是天台山儒释道三教和合最繁荣时期。就佛教而言,天台宗完成了创宗立教,国清寺成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道家则以司马承祯为首,创建了浙东仙派;大批唐代骚人墨客来天台山游览,并写下很多诗文以颂扬之;本土人物开始见诸史籍,如著名画家钟隐。
  1.国清寺建成和禅宗的兴起(1)国清寺的建成智顗圆寂后,灌顶奉智顗遗书及《净名经文疏》至扬州见晋王杨广。晋王“五体投地,悲泪顶受”,随后派司马王弘送章安大师等回天台山,为智者设千僧斋,建国清寺。仁寿元年(601)寺宇初成,灌顶为首任主持。曾应诏带《法华玄义》及《净名经文疏》至长安,缮写校勘。晚年于会稽称心精舍讲说《法华》, 时人赞之“跨朗笼基超云迈印”。郡中有嘉祥吉藏,先曾疏解《法华》,闻灌顶之道,拜倒在灌顶足下。唐贞观六年(632)终于国清寺,寿七十二岁,腊五十二。
  谥总持尊者。一生著作甚丰,有《天台八教大意》、《智者大师别传》、《国清百录》、《南岳记》等。此外,灌顶集录智顗的著述成书,使流传于世,为天台宗的形成奠定了教宗典籍基础。他还协助完成国清寺的建造,并详细记录了智者大师的生平事迹,编辑《国清百录》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国清寺的建造成功,宣告佛教天台宗的彻底形成。灌顶既整理建立起智者的理论体系,又协助建造宣讲弘法天台教义的祖庭———国清寺。灌顶全面继承了智顗 的事业,使天台的学说得以久远传承。也因灌顶之力,天台宗在当时迅速发展。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灌顶才使天台宗得以正式形成。故天台宗尊灌顶为五祖。
  隋朝灭亡后,天台宗失去王权支持,影响力减弱。灌顶之后,唐初各个宗派相继兴起,天台宗止观学说受到强烈冲击,天台宗渐趋低落。然而天台宗学说却有强大生命力。它将大乘佛学的中道义理,与中国本土传弘的天道性命之学相衔接,将佛教的慈悲与中国传统的忠义、博爱等结合,在佛教理论领域遥遥领先,并影响了唐代佛教各大宗派的理论思想。
  (2)天台宗的圆融三谛天台宗的要旨,要在“三谛圆融”,一念三千。北齐慧文证“一心三观”,盖因读《大智度论》“一心中得”之文,而悟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之三智,实一心中一时得。道种智,即差别之智;一切智,即平等之空智;一切种智,即中道之智。三者即假、空、中。慧文所悟“一心中得”之《大智度论》。
  楼宇烈认为天台宗的核心便是“和合”: 天台宗是中国最早实现本土化的宗派,天台宗立足于印度中观学,沿“双遮双照”的中道路径,将诸法实相义理发挥至极,因此国清寺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其教义的特色主要包括一念三千说、一心三观说等,天台宗的圆融思想,核心是三谛圆融,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天台宗在修持上,以止观著称,它强调“调生、调息、调心”,调心即从“多念———一念———无念”,最后达到身心的和谐, 这就是和合。① 天台宗的“中道”源于龙树的《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①因为偈中有三个“是”字,故名三是偈。
  “三是偈”意思是说,因缘和合而生的宇宙万象,佛教认为都是“空相”,也可以叫做“假有”,如果看到了“性空”、“假有”,既不执着于“空”,也不执着于“有”(这叫不落两边),便是“中”,也就是把握了“中道”。天台宗的“中道”就是“圆中”,即“双遣双诠”的中道,即在“空”、“假”、“中”三谛的见解上是“圆融三谛”。空、假、中之三谛原本一体圆融,故智者大师倡导三谛圆融学说。
  天台宗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注重道德修养、宣扬不偏激、宣扬天赋道德观念的哲学思想有相通之处。《中庸》说: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② 《金光明玄义》、《金光明文句》被称为天台宗五小部之一,其母本《金光明经》同样强调“和合”:“从诸因缘,和合而有,无有坚实,妄想故起。”意思是:从诸因缘和合有,虚妄分别无坚实。又云: 本自不生,性无和合,以是因缘,我说诸大, 从本不实,和合而有。无明体相,本自不有, 妄想因缘,和合而有。无所有故,假名无明。
  ……本无有生,亦无和合,不善思惟,心行所造。③ (3)鉴真传天台宗于日本天台宗东传日本始于唐代的鉴真大师。鉴真(687—763)大师,俗姓淳于, 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 后又赴长安从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的弟子弘景律师受具足戒,学习戒律和天台教义,是灌顶的再传弟子。三年后返扬州。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邀请,鉴真赴日传佛。天宝十二年(753),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带去大量佛经、佛像等,其中包括天台宗的典籍。已经双目失明的他在传播律宗的同时,也大力弘扬天台教义,讲授医药知识,并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天皇之病。日本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称他为“过海大师”。其弟子台州开元寺高僧思托随师六次东渡,后在招提寺内宣讲天台教义,扩大了天台山佛教在日本的影响, 并用干漆夹苎塑了鉴真大师像,成为日本国宝。
  (4)湛然中兴天台宗九祖湛然(711—782),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在儿童中超然有迈俗志。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17岁的他游学浙东,十八年从学左溪,习天台宗教义。38岁在宜兴净乐寺出家,又从会稽律宗名僧昙一学律。
  后在吴郡开元寺讲《摩诃止观》。玄朗圆寂,湛然住天台山国清寺,以中兴天台宗为己任,发挥祖述,撰天台三大部的注释等数十万言,使一家圆顿之教悉归于正。他显扬宗风,对抗诸宗,使天台宗复兴于世。有人称赞“荆溪不生,则圆义永沉矣”。《嘉定赤城志》称:“天宝、大历间优诏不起,晚归台,注天台教,今赤城释签岩是也。一日,说法竟,隐几而化,今号天台教主云。”① 湛然为天台宗中兴之祖,世称“荆溪大师”,又称“妙乐大师”,又称记主法师。湛然对天台学说的最大贡献,是把智顗的“性具善恶”说发展为“无情有性”说,批评华严宗只承认“有情有佛性”之说,认为木石等无情之物亦有佛性, 打破印度佛教以来的传统看法,发展了天台宗教义。“无情有性”的确立,使中国佛教与印度佛学的距离再次拉大,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湛然创立了天台宗新义,使天台宗焕然中兴。之后,慕名求法接踵而至天台山的有鉴真、日僧最澄等。
  (5)最澄归创日本天台宗最澄,俗姓三津首,幼名广野,日本近江国滋贺郡人。日本天台宗创始人。
  又称睿山大师、根本大师、山家大师、澄上人等。十五岁补国分寺僧缺而得度, 二十岁受戒。师行表,乃唐归北僧道璿的弟子。道璿,唐河南省许州人。又师 事禅宗第六祖、北宗禅之祖大通禅师神秀的弟子华严寺普寂大师(651—739)。
  普寂,初从恒景学习法律,与鉴真同学。恒景,乃天台第五祖灌顶的弟子,从玉泉神秀。神秀所住的玉泉寺,系天台宗开山祖天台大师智顗创建,在大师故乡荆州。
  日本延历七年(788),他在比睿山建立了日枝山寺,即日本天台宗的根本中堂。在这里他潜心研读鉴真和思托带来的天台宗经籍,皈依天台妙旨,萌发了入唐求法的愿望。唐贞元二十年(804),率弟子义真等入唐至天台山,礼国清寺并至佛陇寺从行满求学。道邃亲手为最澄授圆教菩萨戒。
  最澄回国时,带去《法华经》等章疏一百二十八部,还携回王羲之等名家碑帖拓本十七种。回到日本后,最澄在比睿山大兴天台教义,正式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公元822年,最澄圆寂,天皇批准在比睿山建立天台宗大乘戒坛,标志着日本天台宗形成。
  最澄也是最早在日本开辟茶园,揭开日本茶叶种植史序幕。最澄之后,其弟子圆仁、圆载等也先后入唐求法,为发展壮大日本天台宗作出贡献。
  (6)禅宗在天台兴起从唐遗则法师开始,禅宗在天台山逐渐兴起,且不断发展。
  遗则(773—830),俗姓长孙,京兆长安(陕西西安市)人。20岁依牛头山慧忠出家,得其心要。后南游天台,至佛窟岩隐居。赞宁《宋高僧传》载: 游天台,至佛窟岩,盖薜荔荐落叶而尸居,饮山流饭木实而充虚,虎豹以为宾,麋鹿以为徒,兀然如枯。其后剫木者见之,转相告,有慕其道者曰:“道者未有弟子。”相率为筑室,图佛安僧,蔚为精舍焉。故元和已来传则道者,又自以为佛窟学,佛窟之号,自则始也。一坐四十年,大官名侯赍书问讯檀舍,则未尝有报谢礼拜者,未尝而作起时。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4),遗则建造佛窟寺,在此弘扬禅法达40多年,从学者甚众。遗则善属文,其著作主要有《宝志释题》、《南游傅大士遗风序》及诗歌数十篇。其学被称为“佛窟学”,世号“佛窟禅师”。 《天台山方外志》云: 佛窟遗则禅师遂南游天台,隐于瀑布之西岭。元和中慕道者日至,有弟子可素,遂筑室庐,渐成法席。佛窟之称,自师始也。僧问:“如何是那罗延箭?”师曰:“中的也。”忽一日告门人曰:“汝其勉之。”阅二日,趺跏而寂。后三年,塔全身于本山。唐韩乂有碑铭,存国清寺。① 又“佛窟寺,在三井西峰上,遗则卓庵居之。会昌中废。后为昭庆院,元复为佛窟寺”。② 遗则隐居天台山四十年,与寒山子隐居天台时代相当,而且卒年也在前后。所以当代有寒山子研究者甚至认为寒山子是遗则的化身。应该说,遗则是天台山禅宗发展的奠基人。
  2.道教天台派的创立随着时代的演变,道教在天台山不断地生息繁衍发展,直到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形成了第一个高峰。高道如王远知、王轨、叶法善等。
  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司马承祯来天台桐柏山,创立浙东仙派,使天台山道教名扬天下。
  (1)司马承祯创立天台派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自号白云子、天台白云子、白云道士、中岩道士、赤城居士。法号道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承祯少年好学,精通诗书,但薄于仕途,致志学道。乾封二年(667),二十一岁的司马承祯,居嵩山,师事潘师正。
  司马承祯道成,即拜别师父,遍游名山大川,后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亲自构筑庐舍于坛上,取名众妙台,自号“天台白云子”或“白云道士”,传“主静去欲说”,弘扬正一道旨,扬名海内。
  圣历二年(699),武则天闻司马承祯之名,即诏至京都洛阳,问养生之道, 降手敕以赞美。司马承祯将回天台山,武则天派遣麟台监李峤在洛桥之东设宴送行。
  景云二年(711),唐睿宗令其兄司马承祎来天台山请司马承祯进京。承祯入宫后,睿宗问以阴阳术数和治国之事。承祯一一对答,睿宗听后叹息道:“广成之言,即斯是也。”事毕,睿宗想留他在宫中。司马承祯再三请求回天台山。
  是年,唐睿宗下诏,在桐柏山恢复桐柏观,建藏经殿,并“于天台山中辟村,内四十里为禽兽草木生长之福庭,禁断将捕者”。
  开元九年(721),唐玄宗遣使迎请司马承祯入京都,留于内殿,问以延年度世之事,并亲受法箓,成为道士皇帝。翌年,司马承祯又坚请回天台山,唐玄宗赋诗《王屋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送之,且赏赐甚厚。其诗曰: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① 司马承祯回天台山后,对桐柏观大加整扩。其所建的“天尊之堂”,常常“有云五色,浮霭其上”,又名黄云堂,玄晨坛。自颂云:“堂号黄云,俯荫真炁; 坛名玄晨,仰窥清景。”还有炼形堂、凤轸台、朝真龙章阁、众妙台(因篆隶八分三体写《道德经》于巨幢,置台上,故云)。
  开元十五年(727),司马承祯已经八十高龄。唐玄宗再次诏请司马承祯至京。以天台山幽远,加上司马承祯年事已高,迎请不方便等理由,命令司马承祯在王屋山自选形胜,置坛室居之,并亲自题额曰“阳台观”,并从其所请,下诏在五岳各置真君祠一所。
  司马承祯卒后,玄宗亲撰碑文,谥号“贞一先生”。司马承祯多才多艺,工于隶、篆,法书自为一体,美名“金剪刀书”。他一生致力于道六十八年,其中大约有四十年的时光在天台山度过,有李含光、薛季昌等弟子七十余人,开道教南宗祖庭先声。司马承祯著作很多,有《天隐子》、《坐忘论》等。
  (2)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司马承祯的修道理论自成体系,成就了一个道派,人称“天台派”,为日后天台山道教的兴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后世道教的修炼和北宋理学“主静去欲”理论的形成都有较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道教著作以及前人的道经一起收入藏经殿内,这就是桐柏道藏的雏形。
  司马承祯的主要理论体现在《坐忘论》里。司马承祯认为,在修道过程中至少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因素,即作为客观精神的道、作为主观意识的心和作为物质形态的形与境。如果能够超越形与境,使作为主观的心和作为客观精神的道结合起来,就是“得道”。“坐忘”就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根本途径。① 司马承祯认为“收心”才是修道的真正开始,把“收心”看做是通过出离生死的起点。他对自己的安心坐忘之法很自负,认为这套修习方法是儒学和佛教不能比拟的。司马承祯的“修心”、“坐忘”的修习思想与佛教天台宗的“定慧双修”的修习方法最相契合。道教天台派的产生正是天台山儒释道共生,互相取长补短,三教圆融的结果。
  宋张耒云: 《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心虚志弱,而腹自实、骨自强矣。是道也,智者得之为止观,司马子微得之而为《坐忘》,皆一道也。② 司马承祯的《山居洗心》诗充分体现出他的坐忘理论。诗云: 不践名利道,始觉尘土腥。不味稻粱食,始觉精神清。
  罗浮奔走外,日月无短明。山瘦松亦劲,鹤老飞更轻。
  逍遥此中客,翠发皆长生。草木多古色,鸡犬无新声。
  君有出俗志,不贪英雄名。傲然脱冠带,改换人间情。
  去矣丹霄路,向晓云冥冥。③ 细读此诗,使人联想到寒山子诗中的不贪名利,不图富贵,纵情山水,安身乐道思想,如出一辙。宋苏东坡有《水龙吟》词,写的就是司马承祯在天台桐柏观修道之事。
  司马承祯一生收弟子七十余人,多为名士高道,田虚应、徐灵府、谢自然、汪子华等。后有高道吴筠、王旻、田虚应、吴善经、冯惟良、应夷节、叶藏质、左玄泽等。
  3.骚人墨客纷至沓来孙绰《游天台山赋》撩开了天台山神秘面纱后,南北朝入隋、唐,更多的名人雅士慕名来天台山,络绎不绝,至唐代形成高峰。
  (1)唐人登临天台原因唐代诗人到过天台山的,确切人数,很难统计,据说有三四百人。因此,从杭州、绍兴到天台山形成了一条唐代诗人的旅游线路,被今人称为“唐诗之路”,而天台正是“唐诗之路”的目的地。这些莅临天台山的唐代诗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任台州或者天台县以及台州属县官员,故来管辖地游玩,顺理成章。
  如李敬方、张嘉贞、陆质、罗虬、郑薰、柳泌、郑虔、元稹、来济等。
  二、登天台山拜师求道学佛,且长时间隐居在天台山,有的则终老在天台山,成为天台通。如司马承祯、徐灵府、叶藏质、遗则、皎然、行满、杜光庭等。
  三、慕天台山之名,来天台山游览,或访友,或寻仙,或考察。此类在入天台山的唐代诗人里占多数。如李白、孟浩然、任翻、牟融、方干、许浑、皮日休等。在诸多游览天台山的唐人中,李白就是其中代表者。
  此外,还有崇仰天台宗的俗家弟子,也许与隐居在天台山的释子、道徒为方外友。他们来未来过天台山且无定说的,但是都与天台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或撰文颂天台山之胜,或弘天台宗之教,或扬天台山浙东仙派,或为高僧大德纂碑记等等,如颜真卿、梁肃、李华、柳公权等著名人士。
  (2)李白飞腾直欲天台去在诸多游览天台山的唐人中,李白就是其中代表者。
  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漫游中度过,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唐开元十四年(726),李白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天台山,写下了《天台晓望》诗: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观奇迹天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安得生羽毛,千秋卧蓬阙。① 李白在华顶筑室读书,在石桥游览采琪子,在赤城攀登揽霞。因此,又写下了《早望海霞边》诗:“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全唐诗》卷一八〇)神奇的天台山,令李白留连忘返,尤其是他的仙踪之友司马承祯在天台山坐忘修真,更使他着迷,产生了“好道心不歇”,也想学他“服药炼金骨”,“千秋卧蓬阙”。
  他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写道: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② 李白在诗中提到“国清”、国清周围的“五峰”以及通往国清路上十里松,还有“灵溪”、“华顶”、“石梁”、“赤城霞”等等,足见李白对天台山的一往深情。此外,李白还在《赠僧崖公》诗里提到“天台”、“石梁桥”,称天台山绝景没有不经历的。诗云: ……启闭八窗牖,托宿掣电霆。自言历天台,搏壁蹑翠屏。
  凌兢石桥去,恍惚入青冥。昔往今来归,绝景无不经。
  何日更携手,乘杯向蓬瀛。③ 天宝元年(742)秋,因道士吴筠推荐,李白奉诏从天台山入朝,玄宗召见于· 金銮殿,命待诏翰林。但因文章风采,名震天下,遭权贵排斥,在京三年就弃官。
  天宝六年(747),四十七岁的李白重游吴越,再次登临天台山。重游旧地, 感慨万千的他挥笔写下了《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另作《同友人舟行》)诗。诗有“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①之句。
  这次,李白除了到华顶、石梁之外,还到过百丈坑,那喷涌而出的百丈瀑布,那陡峭的四壁,那长满青苔幽绿的深潭,使他请求崔山人画了一幅《百丈崖瀑布图》,并赋《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诗一首。
  李白重游天台山的游踪,亦见于天宝十五年(756)所作的《赠王判官》(亦题《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叠》)诗云“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② 他在诗里明确告诉朋友王判官,在天台山上想念你,“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他的《送杨山人归天台》中的“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石桥如可度,携手弄云烟”,③形象描绘出他登高历险情趣。
  (3)孟浩然天台访石桥除了李白,孟浩然也是数次莅临天台山,留下许多诗篇。孟浩然(689— 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盛唐时期与王维齐名的大诗人,他与王维合称“王孟”,其清淡、自然的诗风在唐诗中独树一帜,是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出生于书香之家,颇富诗才。孟浩然早年一直住在襄阳砚山附近的涧南园,偶然隐居鹿门山。后进京赶考,无缘仕途,返归故里。
  开元十八年(730),孟浩然辗转南下吴越,经临安、钱塘、剡溪,溯流至天台石梁,有《舟中晓望》诗为证: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① 孟浩然在临安时,写有《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一诗。诗曰:“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② 天台丹丘,即晋孙绰《游天台山赋》“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是也。
  茶圣陆羽的好友、唐诗僧皎然(704—785)的《饮茶歌送郑容》云“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③,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又云:“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并在小序中记载:“《天台记》云:‘丹丘出大茗,服之使人羽化。’”④皎然所说的丹丘指天台山。
  孟浩然在越中时,有《寻天台山》诗: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⑤ 石梁之水,是剡溪的源头之一。孟浩然称友人太乙子居住在天台,行走在石梁、华顶、赤城间,在溯流而上时,抬头仰见高高的翠微里,石梁桥横空中。
  他登上石梁,经华顶,到国清、赤城、桐柏。在桐柏时,孟浩然写下了《宿天台桐柏观》诗。他的《桐柏宫》诗: 上尽峥嵘万仞巅,四山围绕洞中天。
  秋风吹月琼台晓,试问人间过几年?⑥ 孟浩然在游览天台山后,还去温州永嘉找友人张子容,由于张子容弃官北归,孟浩然只好从原路返回,离开天台山,回越中,有《越中逢天台太乙子》、《寄天台道士》等诗。
  相传今街头镇的孟湖岭即孟浩然来天台山徒经歇息之地,故名。① (4)陆羽品鉴紫凝瀑布陆羽(733—804),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陆羽因避安史之乱来到浙江湖州,与僧皎然结成忘年交,和灵澈、李冶、孟郊、张志和、刘长卿等友善。
  陆羽为了撰写《茶经》来天台山华顶、紫凝瀑布等地考察,品尝煮茗的水质。他的《茶经》撰成于公元765年,那么他来天台山当在760年前后。
  唐张又新《煎茶水记》还载称陆羽:“此二十水,余尝试之。”可见,陆羽在天台山生活过一段时间。
  他在天台山的时候,友人刘长卿有《入白沙渚,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 怀天台陆山人》诗怀念之: 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
  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② (5)梁肃撰《修禅道场碑》文天台宗在湛然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与信仰天台宗的著名学者梁肃、李翱、柳宗元有关。尤其是梁肃,系天台宗的俗家弟子,对弘扬天台宗教义作出重要贡献。
  梁肃(753—793),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今甘肃泾川)人,曾任校书郎、翰林学士等。大历(766—779)、贞元(785—805)时期的复兴古文运动,以他为最渊奥。他的佛教思想直接来自天台湛然。唐建中二年(781)梁肃奉湛然之命撰的《修禅道场碑》云: 盖尝谓肃曰:“是山之佛陇,亦邹鲁之洙泗,妙法之耿光,先师之遗尘, 爰集于兹。自上元、宝应之际,此邦寇扰,缁素骇散,而比丘法智实营守塔庙。庄严佛土,迥向之徒有所依归繄,斯人是赖。汝,吾徒也。盍纪于文言,刻诸金石,俾千载之下,知吾道之所以然。”小子稽首受命。故大师之本迹,教门之继明,后裔之住持,皆见乎辞。① 梁肃撰《维摩经略疏序》云:“肃尝受经于公门,游道于义学,虽钻仰莫能, 而嗟叹不足,故序其述作之所以然。” 湛然对梁肃寄予厚望,希望梁肃能“纪于文言,刻诸金石”,使传千古。梁肃很好地肩负起护法使命,以弘传天台道统和天台教义为己任。《天台法门议》由湛然口述,梁肃撰文。很明显,湛然的中兴天台,得力于如梁肃这样的高层士大夫居士。
  《佛祖统纪》载: (肃)尝学天台之道于荆溪,深得心要,执弟子礼甚恭。以《止观》文义弘博,乃删定为六卷,又述《统例》以系于后,谓《止观》是救世明道之书。
  又为《大师传论》,备叙传教之大统。世谓:论其文则雄深雅健,语其理则明白洞达。御史崔恭论之曰:“知法要,识权实,作《天台禅林寺碑》(即《修禅道场碑》);达教源,用境智,作《荆溪大师碑》。”② (6)柳宗元偏好天台宗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二十一年(805)参加王叔文为代表的政治革新运动,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为永州刺史。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有《河东先生集》。柳宗元与天台吴姓始祖吴武陵友善,有文章提及。
  柳宗元特别偏好天台宗,如在《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中说:“佛道愈远, 异端竞起,唯天台大师为得其说。和尚绍承本统,以顺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③ 柳宗元认为,天台宗思想之所以在佛教各宗中最值得推崇,是因为它深得“中道”之义。他认为通过“统合儒释”可以佐世安民,达到理想的社会效果。
  他还以为佛教的戒律可与儒家的礼乐相比,佛教也倡导与儒家一致的孝道。
  他主张吸收佛学中与儒学相通的内容,以改造和丰富儒学。他对道教也表示认可,认为道教亦孔氏之异端也。他从统合儒释,而进入到三教融合。如张成权所说:“柳宗元、刘禹锡在学术上都善于博采各家思想,特别是糅合儒、道、佛思想。所以他们对儒家以外的思想都采取了兼容的态度。”① 正是梁肃、李华、李翱、柳宗元、柳公权等一批士大夫的特殊身份和文坛上的领袖地位,帮助天台宗走出历史的困境,并使之在唐代中叶获得中兴。湛然之后这段时间正好是寒山子隐居在天台山,其由儒入道,由道入释,亦儒亦道亦释的行为思想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节寒山拾得其人其事  一、寒山拾得其人其事寒山子(725?—830?),陕西长安近郊咸阳人。家境还算富裕。寒山青少年时代聪颖,好诗文,骑射书数无所不窥,“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受过良好的、系统的儒家传统教育。他有妻室,过着优游的生活,曾有过“游猎向平陵。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不觉大流落,皤皤谁见矜”(一〇一)的豪放生活。并有经世济民的宏伟抱负,连代表国家出使的官职和无所不能的神仙也不乐意,可见他年轻时,多么清高,自命不凡。
  平陵乃西汉五陵之一,是富豪、贵族游猎、聚乐之所。“董郎年少时,出入帝京里。衫作嫩鹅黄,容仪画相似。常骑踏雪马,拂拂红尘起。观者满路傍,个是谁家子。”(一三七)他在这里,看到一幅幅仕女出游群戏图画:“城中娥眉女,珠珮珂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〇一四)

附注

① 陈慧剑:《寒山子研究》,台湾华新出版有限公司,1974年9月,第159页。 ① (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山水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9月,第318页。 ①(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9月,第503页。 ②(梁)陶弘景:《真诰》,中华书局,2011年9月,第45页。 ③ (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百通香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4页。 ①(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百通香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8页。 ② 张绝译注:《吴越春秋》,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12月,第240页。 ①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2744页。 ②(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百通香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5页。 ③《全唐诗》,中华书局,1985年1月,第45页。 ①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3年8月,第383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493—501页。 ② (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9月,第495页。 ①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929页。 ①(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百通香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页。 ②《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244页。 ① 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75页。 ① 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43页。 ① 天台新闻网。 ①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页。 ②《礼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第652页。 ③《金光明经》,中华书局,2014年3月,第48—49页。 ① (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人物门》,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9月,第497页。 ① 《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442页。 ①(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高僧考》,百通香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8页。 ②同上。 ① 《全唐诗》,中华书局,1985年1月,第35页。 ①张成权:《道家与中国哲学·司马承祯的〈坐忘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277页。 ②(宋)张耒:《柯山集》,《四库全书》第11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第348页。 ③(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文章考》,百通香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页。 ①《全唐诗》,中华书局,1985年1月,第1834页。 ②同上。 ③同上,第1746页。 ①《全唐诗》,中华书局,1985年1月,第1825页。 ②同上,第1749页。 ③同上,第1790页。 ①《全唐诗》,中华书局,1985年1月,第1652页。 ②同上,第1620页。 ③同上,第9262页。 ③同上,第9260页。 ④同上,第1644页。 ⑤(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文章考》,百通香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1页。 ①天台县民间文学集成编辑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天台县故事歌谣谚语卷》,1992年3 月,第139页。 ②《全唐诗》,中华书局,1985年1月,第1541页。 ①(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文章考》,百通香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6页。 ②(宋)释志磐:《佛祖统纪》,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54页。 ③《柳宗元集·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中华书局,2011年2月,第156页。 ① 张成权:《道家与中国哲学·柳宗元刘禹锡的道家思想》,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373页。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